有机疏散理论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

作者:王博涵 仲美玲 王彦潮
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大城市中心地段成为密度极高的空间综合体,人口与产业大量集中导致中心城区愈发拥挤,城区环境也愈发恶劣。基于有机疏散理论,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城市集中化问题。只有通过有机的方法进行城市中心功能的疏散,才能使城市恢复有机秩序并产生持久效果。
关键词:城市化 城市环境 有机疏散理论 中心功能疏散
作者简介:王博涵,硕士研究生,E-mail:694641357@qq.com;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大城市中心地段成为密度极高的空间综合体,人口与产业大量集中导致中心城区愈发拥挤,城区环境也愈发恶劣,而我们应对的措施却是继续扩宽道路、加高楼层,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更加吸引人口与车流,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我国城市需要疏解,城市空间需要拓展,只有通过有机的方法解决城市的疏散问题,才能使城市恢复有机秩序并产生持久效果。

1 有机疏散理论概述

1.1 有机疏散理论的含义

有机疏散理论是芬兰著名学者伊利尔·沙里宁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城市分散发展理论。该理论针对当前城市过度膨胀所带来的交通、安全、居住等环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有机疏散理论认为应该将工业生产部门搬离城市中心区域,减轻城市中心区域负担,遗留下来的空地用来增加绿地、公园等且提升城市居住环境。此外,有机疏散理论还认为,当前城市机能组织不够完善,城市人群每天大量往返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所以,应当建立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鼓励居民日常生活以步行为主,疏解城市中心交通压力。

1.2 国内外城市有机疏散案例

伊利尔·沙里宁于20世纪中期,针对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城市空间发展问题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二战”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将有机疏散理论作为大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指导标杆,并依据其相关理论基础对城市空间发展作出适当调整,其中最为瞩目的当属英国的大伦敦规划与法国的大巴黎规划。于1945年实现的大伦敦规划是以有机疏散为目标、以伦敦城为核心都市圈的宏观层级空间规划,主要通过建立围绕伦敦城的数10个“半独立”城镇作为中心人口疏散区和功能分摊区,为战后重建及市民居住就业提供适宜的场所。1965年的法国大巴黎规划是一种与大伦敦规划类似的、更大范围的城市疏散性规划,其主要目的是改变人口与工业的聚集方向,沿塞纳河两岸在南北20km内建立系列新城,建造公建与住宅,发展城市副中心并以此分担巴黎主城区压力,最终将单中心城市格局转变为多中心城市格局。

早在20世纪中期,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便提出了“梁陈方案”,在立足于维护北京旧城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建设多中心新城,发展现代化城市。步入21世纪后,我国首都北京更是出现了不少向多中心城市空间进行有机疏散的成功案例,最为众人熟知的是北京亚运村系列规划设计,将亚运村及相应场馆建立于北四环以外,脱离出中心城市行政区并成功带动北部片区的经济长足发展,同时,亚运村一带也成为核心区外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现代化片区。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北京重点建设项目———商务中心区、奥林匹克公园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3处新型城市功能片区分别将商业金融、文化体育和高科技产业研发等建筑群与相应设施集中设立,且远离中心城区之外,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与功能压力,同时,通过相应功能用地的布局与空间调整使自身效应充分发挥,吸收容纳多样的居住、商业和办公等功能用地,对北京的城市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2 城市有机疏散方式

有机疏散的具体内容因城市规模不同略有差异。对于大城市而言,有机疏散主要包括旧城改造、中心区功能分流、建立新城和卫星城等内容。对大城市内部空间进行疏解必然与城市自身历史文化、发展演变以及长期的规划理念紧密相关。城市历经百年,其形态和功能组织已固定化、模式化。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人口的聚集,城市中心的居住、商业、交通、服务等所需的地域空间不断增长,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需求,人口与土地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大城市首先应从自身内部需求出发,建立有机疏散发展模式,力求向城市空间的综合高效利用和立体化发展,即“平面型疏散”“立体型疏散”。

2.1 老城疏散———中心城区功能内部疏散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与城区人口的不断聚集,近年来,我国诸多地区的“大城市病”愈发严重,其主要表现为中心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聚集、城市建筑用地过度集约、城市道路交通高强度集中,行政办公、居住、商业和交通等功能过度聚集,城市活动的需求空间不断增长,在城市用地开发与城区规模扩张的同时,城市人群的生活工作空间横向跨度不断加大,不同功能片区之间的联系愈发单一。作为数量有限、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城市空间的过度开发利用将导致交通系统成网性差、微循环不畅、停车空间不足等问题,并最终导致城区交通拥堵及其他相应的城市环境问题。为达到城市健康发展的目标,实现城区多中心均衡良性发展,需要根据城市自身内部的发展需求,逐步将中心区内部公共服务功能进行有机疏散。这种功能疏散主要分为以下2种方式。

2.1.1 平面型疏散

城市平面型疏散是建立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上,即在公共交通系统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功能与产业布局合理调整与优化城际交通网,实现城市中心区域的有机疏散。平面型疏散的优势主要包括3个方面。

1)围绕城市中心功能进行多中心布局,促进城市职能的疏解。

2)以城市空间布局为核心,打造快速交通走廊,并以此形成城市发展轴线。

3)按照公共交通导向原则建立微型CBD。

随着城市的扩张与发展,都市空间维度正在加大,以地铁、公交、共享单车甚至步行在内为基础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承担起城市的疏解功能,方便了金融服务业、酒店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在城市中心区的聚集与发展,加快非城市职能的疏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2 立体型疏散

城市中心区域由于人口与产业相对聚集,对土地的需求量巨大,导致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开发密度过大,从而形成从地下到地上的三维立体空间,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大城市中心地区实现有机疏散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虽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中心区域问题,却也提高了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人口与土地压力,是解决我国大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紧缺和地价过高的有效手段。立体型疏散方式主要有2种。

1)结合旧城改造与更新,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实施区域容积率密度分区管控,从而达到高空疏散的目的。但对于具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城区,应完善控制性规划条例,合理、科学地开发使用历史建筑,避免因城市疏散而破坏城市历史街区格局。

2)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地下空间,合理优化城市地下空间结构,实现地上地下有机结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2.2 新城崛起与主城疏散共生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演变的动态过程,根据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在大城市发展过程中,新城在缓解城市人口与土地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北京的顺义、昌平、大兴,以及刚刚设立的雄安新区,各自承接疏解了首都的部分功能。总体来看,新城是集产业、公共服务、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空间。新城的出现改变了城市产业与空间布局在地理上的分布特征,分担了城市中心的压力,有效缓解了城市中心区域人口、交通、土地等方面的压力。新城与主城相互依赖,新城通过空间建设与产业布局促进中心城区功能的有机转移,实现主城空间内涵的提升,加快新城外延的扩张步伐,形成两者的互补共生关系。新城作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综合性城市空间,虽然缺乏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但其功能并非一蹴而就,要与主城功能相互依赖、互为补充。

3 结语

有机疏散理论是针对城市过度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符合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如今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新建城市和旧城更新的有效手段,应充分发挥有机疏散理论的优点,指导城市建设。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理论需要与实际结合,不能一味地照搬理论中的发展模式,而要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1]周学红.“有机疏散”理论对泸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启示[J].酒城教育,2016(4):34-36,43.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思懿.基于有机疏散理论的兰州城市发展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12):20-22.

[4]赵雪莹,崔明川.有机调理,良性疏散———以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解答北京“大城市病”问题[J].建筑与文化,2018(6):156-157.

[5]谭言炎.城市轨道交通与人口分布协调发展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9.
1259 13 13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