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精神的社区街道场所感营造探析——以锦苑社区内部街道改造为例

作者:杨进洪 刘铭
单位:成都惟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的迅速扩张,街道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以往宜人的街道逐渐消失,面对的是使人眼花缭乱的车流。社区中的街道,仍在艰难地维持着人性场所营造的初衷,寻找着心灵的那一片“净土”。通过对锦苑社区内街道的改造,阐述社区内场所感营造的手法和重要性。
关键词:场所精神 社区街道 场所感 营造
作者简介: 杨进洪,高级建筑师,E-mail:348918562@qq.com;

 

1 将场所精神引入社区街道(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性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在一个社区的公共活动场地当中,时刻都会有不同的活动发生,承载活动的场所也随处可见,若想使社区中有大量能够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的场所存在,在进行社区公共活动场地设计时就应该注意场所精神的营造。将场所精神引入社区环境,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作用。

1)场所精神的引入有利于社区环境不同功能空间的打造社区公共活动场所具有多样性,如休憩空间、健身区域、儿童娱乐区域、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若要创造良好的社区活动环境,需引入场所精神的概念,使多样化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通过场所精神塑造。

2)场所精神能给社区居民以强烈的精神体验我国住宅建设已经进入一个追求居住环境、讲求居住生活质量、提高建设品质的新的人居环境时代,人们生活在这个纷繁的社会中,良好的生活环境无疑是生命的重要依托,尤其是在这个讲求精神、追求品质的时代,更应该注重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场所感的营造,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

3)场所精神的引入有助于社区文脉的延续、特色文化的创造社区中的建筑、公共配套设施、景观绿化等环境要素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和文化符号,可以使社区居民在感受文化美和思想美的同时,吸引且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使社区文脉在岁月洗礼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2 社区内部街道场所感营造初探

居民对社区公共活动场所的识别性、认同感和归属感,主要来自居民在场所中与周围环境形成的良好互动。社区公共活动场所包括2个层面的内容:(1)社区内物质性的公共活动空间,主要偏重场所的识别性;(2)与社区文化精神有关的活动场所,主要偏重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归属感。如今,街道成了车道,悠闲漫步被机动车穿行破坏,和谐宁静、亲切宜人的街道空间已渐渐变得冷漠。社区内部街道的场所感营造呼吁美好的街道生活的回归。

街道的发展与城市或社区的发展不可分割,正如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所述:“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在社区中,内部街道是居民活动非常频繁的公共空间,若是这个区域没有给居民以好的感受,便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3 街道场所感营造设计依据探析

设计师在进行社区街道设计时,往往只简单地标示出人行、车行、路边绿化的直线形布置,对于尺度的把握,仅以满足规范为依据,没有进行充分的场所感营造设计。笔者根据整理出的街道设计注意事项,对锦苑社区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后,尝试进行改造设计。

3.1 项目概况

锦苑社区位于成都市北三环外犀浦镇,紧邻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社区内有1条贯穿南北的街道,该街道将整个社区划分为A区和B区2个部分。

3.2 街道尺度设定分析

1)自行车道尺度单车标准宽度为1.0m,距离路缘石宽度最小为0.25m,根据国内经验,非机动车道宽度至少为4.5m。

2)机动车尺度根据城市规模和道路等级确定机动车的车道宽度,社区内街道通常为双车道,宽度为7.5~8.0m。该街道没有公交车经过,行驶车辆主要为小型机动车和摩托车。

3)人的行为尺度应根据人体的自身体量进行分析,数据显示:人均距离为1.22~1.34m时,行人可以在不干扰别人的情况下自由走动;人均距离为1.07~1.22m时,行人尚能走动,但有时会干扰到别人;人均距离为0.92~1.07m时,走动时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人行流速将会急剧下降。

4)预留尺度在满足基本要求的通过和休憩空间尺度的情况下,需要预留缓冲余地,以满足其他可能发生的活动。沿街休憩和通过性行为结合起来要求的街道断面尺度,在这里通过性的定义为2.7m,是特指2个人可以比较舒适地行走,并允许不触碰身体的第三人超越。街道中发生的活动往往需要使用街道的配套设施,不同的设施也有不一样的尺度要求,主要包括沿街电话亭、垃圾回收设备、移动摊贩点,以及供休憩的座椅、室外咖啡茶座等,设计时也应充分考虑空间尺度的合理性。

锦苑社区现状街道尺度中间为8.6m宽的长条状活动场所,并配以景观绿化。该条状场所左右两侧各有7.6m宽的车道,并未做双车道或单车道定义。笔者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尝试将锦苑社区街道进行改造,中间设置8.4m宽的双车道,一侧停车,两边分别为9.6m宽引发活动的场所,这样可避免人车混流的情况,取消1条车道的同时也直观地体现了社区内街道以人行为主的设计理念,如图1所示。

图1 街道尺寸改造前后对比(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1 街道尺寸改造前后对比(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3 社区街道空间处理手法

1)空间的主次划分凯文·林奇教授曾指出,一个有意义的场所必须具有可辨析的空间结构。层次清晰的空间结构有助于提高场所的可识别性,同时也能保证空间的易达性,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街道中空间的主次划分需要有景观绿化的合理配置,以及道路系统(可达手段)的配合。根据锦苑街道现状实态调查分析来看,社区内空间划分混乱,人车混流,两边的行人几乎不会走中间的步行区域,而是与车辆共用两边7.6m的车道,可见该场所的可达性虽好,但没有引入人流活动,缺乏场所感;空间的明晰度也不够强。改造后的街道空间可以极好地引入人流参与场所中的活动,如图2所示。

2)节点意向节点处独特的空间形态不仅对观察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不同位置的空间节点对人的运动也起着引导作用,所以说,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社区的街道场所感营造也应有节点设计的意识。

3)对街道的限定直线车道是为了行车顺畅而设计的,在城市主要道路中是疏散大量交通的重要手法。在社区的街道中,车道的生活性往往重于交通性,所以车道可以设计成曲折蜿蜒的形式,在减缓车辆行速的同时塑造变化多样的街道活动空间。共享街道的主要手法之一就是将机动车道设计成曲折且不顺畅的流线,人为地限制机动车车速,保障行人的安全,鼓励行人使用街道空间,以营造活动形式丰富的场所感。

图2 街道空间改造剖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街道空间改造剖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笔者借鉴共享街道的理念并整合以上设计阶段尺度的思考,对锦苑社区街道进行改造设计,但是因路缘石的设置,车行道和人行道有分界。

4 结语

优秀的社区街道形式是多样化的,但其对场所感的追求是不变的。街道场所感的塑造需要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当居民对街道产生领域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时,才会积极地参与街道的改善和保护,创造出和谐而美好的社区街道空间。

本文旨在呼吁改善邻里关系日渐淡化、人与人关系冷淡的社区现状,提倡通过打造共享社区街道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改善社区面貌,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1]李之恒.生活世界与场所精神———建筑现象学理论溯源[J].汉字文化,2020(6):162-163.

[2]章鉴烽,徐丹彤,李本建.场所精神视域下桂林东西巷历史街区的活化与保护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0(5):150-151.

[3]苌珂依.公共艺术融入社区———场所精神下的文化、人际、记忆[J].大众文艺,2020(8):142-143.
1226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