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绿色空间建设——以昆明主城区为例

作者:梁苑慧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摘要: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绿色空间研究是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能力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以昆明建设生态城市为例,通过对昆明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的分析,阐明其对改善城市和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绿色空间 生态城市 城市绿地
作者简介:梁苑慧,副教授,E-mail:liangyuanhui1981@163.com;

 

0 引言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绿色空间既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又是城市生态形象的标志。目前,我国对绿色空间还未有统一的定义,城市绿色空间通常以“城市绿地”代之,根据已有学者对绿色空间的研究,可以大致总结为:城市绿色空间是指城市地域和空间范围内所包含的由人工、半自然以及自然的植被所覆盖的生态场地。城市绿色空间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调节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据1985年统计,昆明市建成区绿地率14.5%,人均公共绿地2.73m2。到2017年年底,建成区绿地率38.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93m2。昆明市建成区的绿地总面积和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绿地率增长24.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了8.2m2,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1 昆明城市绿地建设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昆明园林绿化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昆明的城市绿色空间根据《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73.8hm2(截至2018年底),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整体上提高公园绿地的质与量数据显示,2018年,昆明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18.28hm2,建设了白马城市公园、滇越铁路公园、盘龙江景观带等一批公园绿地,提高了公园的服务半径;对七彩小游园、席子营小游园等8个公园绿地进行提升改造;公园数量和质量均大幅提升,并从单一的绿化功能向景观、文化传承、生态、游憩等复合功能转变。城市公园绿地也是惠民服务的体现,昆明公园免费开放率已达96.06%。

2)分类别加快实施城市防护绿地建设在高速公路延伸绿色防线,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达到80.6%;积极推广林荫路建设,2018年,昆明城市种植乔木20.656万株,林荫路推广率达78.62%,道路绿地达标率为89.9%、普及率达97.1%。除了林荫大道,昆明还坚持“一路一景一特色”的原则,完成广福路、日新路等39条城市主要道路和街道景观建设,城市特色更加鲜明,例如,龙泉路的梅花、穿金路的樱花、教场路的蓝花楹、迎海路的梧桐等。

3)立体式建设附属绿地和区域绿地开展屋顶绿化、立交桥绿化等垂直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在滇池水体恢复、海绵城市建设和绿线专项规划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4)分层次提高规划和管理水平对于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特别是在重要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方面,昆明市还编制了相关导则。从2017年底开始,昆明先后编制了DG5301/T 24—2017《园林绿化养护规范》、DG5301/T 23—2017《园林绿化工程验收规范》等6个地方性标准和规范。这些地方性标准和规范的正式出台,使昆明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施工、验收、养护等环节皆有规可依,城市园林绿化得到有序发展。

5)多方面搭建城市生态绿色空间建设平台昆明城市绿色空间建设采用“以评促建”的形式,依托“国家园林城市”和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平台,全面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实施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通过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复查,在此基础上,昆明市还荣获了联合国人居署主办的第18届“国际花园城市”金奖。

2 昆明主城区绿色空间建设的思考

从如今昆明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状况不难看出,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还有诸多需要深入思考之处。

1)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绿地不等于建设绿色空间,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也并非就是建设城市的绿色空间。“国家园林城市”规划建设不能替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绿色空间规划也不是简单的绿地系统规划。若采取以建设绿地这样的方式替代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就会容易忽视其他用地的绿化环境。在生态城市绿色空间的构建中,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生态城市的绿色空间是一个整体,它不是被割裂的个体。作为一个整体,着眼点不仅应该关注组成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工部分,还应该密切关注半自然和自然的所有区域。其次,生态城市的绿色空间具有系统性。在现阶段,针对城市空间不断向立体竖向发展的态势,提出“点型、带型、场型”空间概念,并将各种类型空间作为有机联系的大系统,综合运用规划学、园林学、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理论知识,对城市空间进行系统研究和规划设计。

2)目前,生态城市的建设大多依赖于已经形成条文的各种指标体系,这对建设生态城市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推动了城市向良性、循环、健康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明确指标体系能够借鉴和参考,却不能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绿色空间的唯一标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千城可用”的标准是否合适,也值得商榷。昆明作为典型的山地湖泊友好型城市,经过长期城市化的发展,不但城市的水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而且由于对城市土地的大力开发,城市生态环境变得脆弱。在此情况下,昆明要根据自己本身的自然地理特征、生态本底条件、自然保护地分布、生态格局发展演化的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风险,对区域水文、生物多样性、地质灾害、自然景观等生态因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和评价指标体系,将决定城市生态发展的自然因素纳入体系框架中,培育具有城市特性的生态环境。

3)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就目前情况而言,要在城市内部增加和开辟大片绿地是不现实的,而占用郊区耕地的做法也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绿化空间潜力和提高绿地的综合效益。绿色空间不仅代表着长度和宽度,还包含了高度。绿色立体空间的垂直绿化营造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选择。生态城市绿色空间的立体绿化要采用低维护、低造价、可持续的方式,体现其生态性。但是,一些具体的构造方式很容易进入一种误区,例如,每当有重要的节假日时,各类大大小小的组合式花坛和花架就成了形象工程和短期应急工程的不二之选,这是在向人们传达一个错误的信息,即立体绿化是一种装饰。此种绿化基于高成本,不符合生态城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另外,此种绿化效果也有“过度绿化”的嫌疑。更主要的是形式忽略了生态城市立体绿化的本质是节能降耗、节约土地、拓展绿色空间。

4)针对城市绿色空间不足、分布不均衡和管理不善等问题,还需加大建设力度。生态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接触太少的矛盾,增加人们与自然接触的机会。现代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人们早已改变原有单纯的家庭—工作“两点一线”的空间流动模式,热衷于走出狭小的居室,投入充满绿色和阳光的大自然怀抱。然而,现有的城市由于人口稠密,单纯生态意义的绿色空间少之又少,绿色空间大多是对人工环境的补充。此外,城市绿色空间分配不均也是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空间的不均衡不但会导致区域环境的生态不平衡,影响区域的生态效应和整体的生态环境效应,还会导致区域社会生态环境不稳定。如绿色空间集中的区域房价居高不下,使之无人问津。生态城市的共享性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生态城市中享受绿色空间带来的益处,而生态城市也必须提供给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以生态权益。当生态城市的绿色空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权益时,就需要相关部门在绿色空间上进行制度管理,采取一定的管控手段,保护各类生态绿色空间。

3 结语

昆明经过多年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与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也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在城市绿色空间建设中,应逐步构建以城市绿地系统为主的基本骨架,将城市中的建筑、道路、河流、公园、湖泊等要素组合起来,进行综合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最终形成一个完整健康的城市生态网络。

 

 

参考文献[1]常青,李双成,李洪远,等.城市绿色空间研究进展与展望[J].应用生态学报,2007(7):1640-1646.

[2]李锋,王如松.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的内涵与存在的问题[J].中国城市林业,2004(5):4-8.

[3] 云南乐居网.昆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93平方米人住环境得到不断改善[EB/OL].[2019-08-20].https://yn.leju.com/news/2019-08-20/09506569395035081855161.shtml.

[4] 昆明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2月17日在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EB/OL].[2019-03-29].http://www.km.gov.cn/c/2019-03-29/2956511.shtml.
1157 13 13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