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封场时代”城市近郊大型垃圾填埋场周边用地布局与空间优化研究

引用文献:

卞广萌 王悦. “后封场时代”城市近郊大型垃圾填埋场周边用地布局与空间优化研究[J]. 城市住宅,2020,50(5)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后封场时代”城市大型垃圾填埋场转型路径探索与空间再利用创新模式研究;.

. [J]. build,2020,50(5)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后封场时代”城市大型垃圾填埋场转型路径探索与空间再利用创新模式研究;.

作者:卞广萌 王悦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随着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扩张,位于城市外围的大型垃圾填埋场逐步被各类城镇用地包围,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用地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其中即将面临封场的填埋场,可能带来垃圾渗滤液污染、垃圾释放气体污染以及固体垃圾沉降等问题。以天津市双口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以新版城镇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运用“抵触原则”,通过对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周边镇区位置调整、村庄迁并及绿地系统构建等途径,对垃圾填埋场周边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与优化,以满足周边居民对生态环境及生活品质的需求,真正实现“城市双修”目的。
关键词:城市双修 垃圾填埋场 总体规划 空间优化
作者简介:卞广萌,副教授,E-mail:bianguangmeng@hebut.edu.cn;
基金: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后封场时代”城市大型垃圾填埋场转型路径探索与空间再利用创新模式研究;

0 引言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建设的第一批卫生填埋场陆续封场,我国正式步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项目建设的高峰期。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在此期间,实施封场的卫生填埋场项目845个,占当前填埋处理能力的21%。垃圾填埋场在完成终场覆盖后,原有的生活垃圾需要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才能稳定,在此期间垃圾堆体即为一个长期持续性的污染源,可能会带来垃圾渗滤液污染、垃圾释放气体污染以及固体垃圾沉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位于城市近郊的双口垃圾填埋场现状分析,探索通过填埋场周边用地的整合、调整及置换来规避垃圾填埋场对周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 我国垃圾填埋场现状

1.1 存在的问题

21世纪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空间不断拓展,位于城市外围的垃圾填埋场逐步被各类城镇用地包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的有序发展。

1)垃圾填埋场对其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垃圾填埋场建设之初已经在基坑敷设过防渗透膜,但是随着堆积重量的增加容易发生不规则沉降,同时垃圾在堆积处程中不断发生各类化学变化,难免会产生细微渗滤液并通过多种方式入地下,从而引发地下水污染,威胁饮用水安全。填埋场垃圾的气味也会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

2)影响周边用地的空间布局。垃圾填埋场大多选址在城市近郊,周边用地多为农林用地,但随着城市用地的拓展,待封场时,垃圾填埋场周边已经被众多城镇用地所包围。因此在规划修编中,要合理安排其周边居住、公共设施、工业以及绿地等的布局。

3)由于垃圾填埋场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周边土地的价值。

1.2 国家层面的应对策略

21世纪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GB 50337—200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建标140—2010《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 50337—201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及GB 50337—2018《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等规范标准,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封场后的维护及其规划提出了指导意见。发展改革委与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12月联合发布了《“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指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基数大的城市,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减少原生垃圾的填埋量。目前,我国大多数生活垃圾填埋场已陆续实施了封场修复治理,随着垃圾焚烧厂的大规模建设,垃圾填埋场会越来越少。上述应对策略大多是从政策层面入手,着重解决垃圾填埋场填埋标准以及自身修复等问题,而对垃圾填埋场周边用地规划涉及较少。

2 垃圾填埋场周边用地布局与空间优化案例

2.1 项目概况

双口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属于平原型卫生填埋场,堆填物为天津市居民生活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60hm2,设计总库容850万m3,是天津市9座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年处理量最大的之一。该工程于1999年1月开工建设,2001年6月建成投入运行,总服务年限20年。目前,垃圾填埋场容量已趋于饱和,垃圾堆高在地面以上30m,后续围埝封场工作已完成论证及评审工作,即将面临封场。

2.2 周边用地问题分析

该垃圾填埋场运行已近20年,期间的选址要求、建设标准及规划规范等多已更新,而新标准越来越严格,造成了“老项目与新要求”之间的矛盾。在原建设部制定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中要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距小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2km,距居民点应大于0.5km”,而距离填埋场最近的双口镇镇区并不能被称为“小城市”,按此规范,垃圾填埋场距离居民点只需大于0.5km即可,所以该填埋场的实际选址距离镇区1.2km。2019年4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中对于垃圾填埋场选址作出了新的规定,即“距离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规划建成区不宜小于2km”。同时,《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113条也明确规定“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距离建制镇建成区大于2km,距离居民点大于0.5km”。按照最新规定,双口垃圾填埋场距离双口镇区1.2km已不符合规范,但垃圾填埋场选址在建设之初是合法合规的。由于法规修编而不符合其中条款,这样的现实矛盾给下一步规划调整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2.3.1 适时调整镇区位置

双口镇位于104国道、西平道、京沪高铁以及津永公路围合的区域,东部毗邻河北工大新校区,南部紧邻津雄高速公路,用地面积约2.48km2,人口约1.3万。目前,镇区发展既遇到问题又蕴含机遇。

1)与西侧垃圾填埋场距离小于2km,已无法满足新版国标要求。

2)镇区内建筑密度较大、质量一般,土地利用集约度不高。

3)双口镇区限制在由3条道路和京沪高铁围合的“圈圈”内,发展空间局促,可利用土地匮乏,而高铁宛如一道屏障阻隔了镇区与河北工大新校区的联系,故须跳出“圈圈”发展,才能实现功能的扩展以及与高校的协同。

4)双口镇区虽毗邻津雄高速,但高速公路为高架形式且附近没有出入口,对外联系不方便。

5)双口镇的东南侧为规划人口12万、用地面积3.7km2的天津市最大的保障房片区双青新家园,随着各项配套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双青新家园将成为北辰区西部中心,若能借力双青新家园发展,势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着“集约利用、联动发展”的原则,本次总体规划将镇区向东南方向跨越式发展,充分利用津雄高速南部的空闲土地,同时把河北工大新校区纳入镇区协同发展(见图1)。

2.3.2 垃圾填埋场周边村庄迁并

自古以来,农村多受落后的生产工具、交通工具的限制,村民只能以一定的耕种半径分散居住,从而形成了相对分散的村庄布局,既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组织建设,严重影响着村民上学、就业、就医等。“村庄迁并”即将现有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大、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村庄迁入中心村或镇区,并将原有村庄用地退耕,保证土地的占补平衡与资金平衡,是合理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资的重要途径。

图1 垃圾填埋场与周边用地关系示意

图1 垃圾填埋场与周边用地关系示意

 

在新版总体规划调整中,重点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或者处于生态红线范围、空心化严重的村庄以及受垃圾填埋场影响较大的村庄进行撤并搬迁。双口一、二、三村组成的集中片区边缘距离垃圾填埋场1.2km,安光村距离垃圾填埋场1.6km,都不满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距离建制镇建成区大于2km”的要求,在规划中统一并入新镇区集中安置,搬迁后的原址在保证占补平衡的基础上可适当进行设施农业、乡村生态旅游等建设。

2.3.3 构建绿化隔离防护体系

新镇区北、东、南三面环水,生态本底条件优良,国道、高铁以及高速公路防护绿带从镇区穿过,并将镇区天然地划分成3个组团。借助轨道交通TOD模式的建设,东部依托河北工大优质的科教资源规划教育科研创新区,南部通过村庄迁并加上地产开发共同打造新市镇,西部依托原有镇区行政医疗教育资源构建双口镇传统田园文化生态区,镇区形成“一城、一校、一田园”空间格局。同时,为了阻隔垃圾填埋场对镇区的影响,在镇区西侧规划农林用地防护廊道、设施农业生态防护廊道,加上医药科技园大片厂区的隔离,构建起良好的生态绿化防护屏障,以期将双口镇区打造成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教育科研创新产业为引领、以生态农耕文化为特色的田园宜居新市镇。

2.3“抵触原则”视角下垃圾填埋场周边用地规划策略

针对填埋场与镇区发展的矛盾,早在1916年颁布的《纽约市区划条例》中就提出了专有的应对名词“抵触”,指某用地在其批准时合法,却因为城市更新或修正了新区划法规而不再符合新的区划法规中一条或多条规则的现象。对于“抵触”的处理,区划法规通常遵循延续、限制、渐进补救以及限期消除等原则。

对于双口垃圾填埋场来说,“即将面临封场”已经符合了延续与限制原则,按照2017年颁布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区在不影响封场设施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对场地进行再利用而变成其他用地类型,即实现了限期消除的原则。通过分析总结,需要填埋场自身与周边各类用地协同完成以下渐进补救措施。

1)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严格按照规范做好覆盖、地下水控制、填埋气体导排收集以及垃圾堆体绿化等,尽可能减小自身对周边的影响。

2)填埋场周边各类用地借助双口镇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严格按照新版国标作出合理响应,避免垃圾填埋场对周边产生不良影响。

3)在新版双口镇总体规划方案讨论(非最终报批成果)的过程中,提出了适时调整镇区位置、垃圾填埋场周边村庄有序迁并以及构建绿化隔离防护体系等建议,力求对填埋场可能造成的影响实施主动的渐进补救措施。

3 结语

全国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窘境,随着大量垃圾填埋场终止填埋继而进行封场治理以及垃圾焚烧厂的规划建设,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的影响将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此过程中,要结合各层次国土空间规划做好城镇用地的规划布局与调整优化,力求城镇发展方向远离垃圾填埋场,利用水域、农林用地、基础设施防护绿带等有利因素规划隔离垃圾填埋场,结合村庄搬迁合并进入新市镇,保证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创造优良的生态宜居城镇环境。

 

 

参考文献[1]张昊旻.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2]杨军.“抵触”控制:介于合法与违法之间的管理———以美国区划法规中的“抵触”控制规则为例[J].城市规划,2012,36(11):67-69.

[3]宋薇,吴彬彬,陶其阳.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管理现状与建议[J].环境卫生工程,2018,26(2):73-75,79.
2177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