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老旧住区有机更新策略和方法研究

作者:刘宇佳
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摘要:张家口市老旧住区大多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因年代久远,现存大量问题,如多数基础设施陈旧不堪,室外空间及公共设施已无法满足当下居民对居住舒适度和日常活动的要求。调研张家口市老旧住区,分析住区现存问题,通过对其室外环境进行修护改造、优化升级,完善其使用功能,提升老旧住区人居生活水平。
关键词:城市更新 老旧住区 基础设施 室外环境
作者简介:刘宇佳,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1 背景

2017年12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福建厦门召开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座谈会。为推进老旧住区改造进程,将在张家口在内的15个城市开展老旧住区改造试点工作,以期为老旧住区改造探寻新模式,提供可推广复制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解决人口大幅增长带来的住房短缺问题,大力开展城市建设,建设大规模住宅项目。因当时基础建设的局限性,住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建设标准低于当前的规范法规,绿化标准低、居民室外活动交往空间缺失等原因使老旧住区跟不上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目前,多数既有住区因建成年代久远,缺少维护,设施陈旧不堪,室外空间及公共设施已无法满足当下居民对居住舒适度和日常活动的要求,出现如房屋立面材料老化、市政设施维护缺失、外部空间人车交通流线交叉、活动交流场地不全等问题。室外空间的衰败限制了老旧住区的功能完善,影响了城市建设速度。住宅建筑的使用年限一般为70年,此类住宅仍有数十年的设计使用周期,故无法对其进行大规模拆除重建,但其现有居住条件已无法满足居民正常生活。调研发现,多数居民愿意在原址居住,但对生活其中的居民而言,考虑亲情、生活习惯等问题,最有效解决矛盾的方式是通过对其室外环境进行修复、改造、优化升级,保证并提升住区使用功能。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探索老旧住区室外环境改造优化途径确有必要。因城市空间布局无法大规模改动,故需在现有空间形态下,以人为本,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利用新理论、新技术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张家口市老旧住区的住宅建筑结构完整,保温性能良好,在政策指导下已完成初步分户供暖等节能改造,住区外环境改造需求尚未得到重视。在我国目前的老旧住区研究中,寒冷地区老旧住区外环境改造案例仍为少数,缺乏典型性指导意见与可借鉴的经验。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以张家口老旧住区改造为目标,探讨寒冷地区老旧住区有机更新的途径,以实现寒冷地区老旧住区内部居住品质及外部居住环境的整体性提升。

2 张家口市老旧住区现存问题

2.1 功能落后,形态不佳

张家口市老旧住区大多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受当时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等制约,建筑功能要求的起点较低,空间布局和设施存在短板,空间拥挤且缺少室外交往空间。老旧建筑存在整体风貌不佳的问题,缺乏地域性特色,建筑外立面风格、色彩不统一,外部材料老化,造型审美落后,无法体现张家口市地域性建筑风格和城市色彩,故改变老旧住区落后的功能形态是优化改造过程需首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2.2 室外环境较差

老旧住区存在管网失修、线路违规拉设、违搭违建建(构)筑物、车辆随意停放堵塞消防车道、人车道路不分流等问题,既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又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此外,道路年久失修且破损严重,停车无秩序,绿化缺乏审美情趣,绿地率不达标,室外公共空间脏乱差,既不卫生又影响环境美观,故对外部环境的改造也是老旧住区有机更新的重点。

2.3 适老化设施缺失

老年人、残疾人日常活动十分不便,常遇到障碍,受伤、摔倒等现象屡见不鲜。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基本居住情况普遍不佳,应调研走访了解其生活存在的问题,关注此类人群的日常出行、健身活动及心理需求。出于对老年人居住舒适、安全和身心健康的考虑,将老旧住区内的硬件设施与室外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以期为其提供更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3 张家口市老旧住区改造措施

3.1 基础设施改造

3.1.1 环卫设施

取消楼道内置垃圾道,对原垃圾道进行消毒、封堵或拆除处理;除在楼前设置分类垃圾桶外,还需按居民在居住区内部的步行轨迹频率,在通行道路及住区公园景观区域,设置分类垃圾桶,方便居民倾倒垃圾;对未设垃圾转运站的住区,具备条件时宜按标准配建垃圾转运站。

3.1.2 住区交通及附属照明设施

根据车流量,拓宽住区道路;维修住区内破损道路,改造拥堵道路,修复路牙,保证其整齐无破损;人行路面采用透水铺装等新材料;选用太阳能路灯,保证夜间道路照明和能源节约。

3.1.3 停车场及充电设施

采取措施进行规范化停车,解决占用道路、绿地停车等问题;增加机动车辆停放区域,增设停车引导标识,划线合理、明显,保证车辆停放有序;有条件的住区可增建立体机械停车库;分隔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指定共享单车停放区域;根据住区居民需求适当增加新能源汽车、电动车充电设施,具体设置要求按相关规范规定实施。

3.1.4 管网整治

整修破损、渗漏的化粪池;更换室外年久失修的污水管道,重新砌污水井,疏通维修排水管道,实现排水畅通;结合住区实际情况,在具备条件的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合理规划设计,新建雨水收集及排放管网系统,在考虑其负荷的情况下就近接入市政道路雨水干管;对存在内涝的住区,改造排水设施,增强排水能力,更换无法满足管径尺寸要求的雨水管道;设置雨水回收系统,二次利用雨水;采用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和停车场渗水等设计,实现城市海绵化。

3.1.5 完善居住服务设施

根据现场调研,修补更换楼牌、门牌;按住区规划要求,若服务管理用房及宣传栏不足,选择适合的位置进行设计补充;维修单元信报箱;根据调查结果选择合适位置增设体育器材,更换修理无法使用的器材;对无法进行无障碍设计改造、适老性差的建筑,政府应视情况按规范要求增补,如适当增加对加装电梯的投入等。

3.2 住区环境改造

3.2.1 改造绿化

整治完善现有绿化,增加绿化面积,补种草坪,适当增加低矮灌木,完善住区内乔灌花草配置,实现层次立体、颜色分明、景观优美。合理布置绿化区域,适当增设景观小品(如休闲座椅、花架、廊架、景亭等),形成有机、完整的景观体系;在道路、广场等硬质铺装地面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利用雨水回收系统灌溉绿地,并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对居住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统一保护,设立标志牌及树种介绍,进行围挡处理,在居住区内宣传讲解,呼吁居民自发保护;对严重影响居住采光、通风、安全的树木,按有关技术规范及时组织修剪;优化绿化布局,充分利用场地空间进行合理的绿化处理,提高绿化的景观性和观赏性,有条件的可实施垂直绿化;开辟室外供居民交流、交往的空间,以提供游玩、休憩等功能,主要公共空间宜设置游步道、园林小品及健身设施。

3.2.2 恢复、提升风貌

住宅外立面、围墙的颜色及风格应符合区域内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要求,遵从当地的城市色彩和地域性特征;统一设计空调板和护栏;清理住区楼道内的杂物,清除楼梯间张贴的小广告并重新粉刷,设置文明社区宣传栏;拆除住区内的违章建筑,防止侵占绿地、消防车道及停车区域;清除占用公共空间的物品;统一住区首层商业的装修风格及广告牌,使其与住区总体环境协调。

3.2.3 整治架空线路

原敷设单位负责清理废弃的线缆;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等线缆由专业公司整理并埋地敷设;电力线路由供电公司统一规划并埋地敷设;清理整治不合理的线缆架杆和管线。

4 结语

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居民目前生活面临的问题,以张家口老旧住区改造为出发点,秉持以人为本原则,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利用新理论、新技术提升人居环境,探讨寒冷地区老旧住区有机更新的途径,以整体提升寒冷地区老旧住区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1]刘浩文.西安市企业单位型老旧住区室外环境更新改造策略与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2]张瑜.健康导向下寒地城市老旧住区外环境再生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3]畅流,胡惠琴.积极老龄化视角下老旧住区文娱活动设施的创新营造——以北京某1980年代住区为例[J].新建筑,2018(2):26-31.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Organic Renewal for Old Residential Areas in Zhangjiakou
1152 12 12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