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韧性社区建设研究

作者:孙德峰 苏经宇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人类生活环境被严重破坏,各种灾害频发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从最初的安全社区,再到防灾减灾社区,如今,各国都在进行韧性社区建设。研究以美国、日本为例,对韧性社区建设进行全方位比较,探讨各国做法,与我国现有的韧性社区建设比较,总结其中问题,以辅助我国的社区灾害救助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住区规划 社区营建 韧性社区
作者简介:孙德峰,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苏经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研究员;

 

1 各国韧性社区建设法规层面比较

1.1 灾害理解

理解灾害是韧性社区建设的重要基石,可较好推进后期社区减灾活动执行。日本建议将灾害知识宣传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可将灾害教育更好地传播到基层。美国强调灾害教育不仅要在学校、社区、培训、减灾活动等线下平台开展,更要顺应新时代特性,积极运用互联网科技,提出需对设施使用进行公众教育(如灾害预警系统),以确保后期设施的正常运营。此外,我国还较重视相关防灾减灾人才的培养。韧性建设要了解本地资源与弱点,故需对社区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针对社区的脆弱性、能力和暴露程度等特性制定减灾政策、绘制风险地图,促进风险评估。除灾害风险评估,各国均提到社区弱势风险,考虑妇女、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甚至外国人等弱势群体,针对其进行风险落实和人员救助。

1.2 灾害风险管理

明确的地方减灾计划制定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合作、监督与审查,尤其日本对社区减灾计划有详细的制度要求,为更好达成韧性建设,认为有必要制定至少2个地区以上的区域减灾计划,设立市防灾委员会等部门,以支持地方减灾计划执行。完善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可提升住房与设施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社区需对管理区域内的建筑与设施进行加固、维护和管理。日本还针对传统木屋结构进行专门的工程诊断支持与改造。

我国城镇发展不均,故需加强建设农村住宅与公共设施。技术援助是公认有效的减灾措施。政府防灾组织需向社区提供技术支持,不仅体现在工程防灾减灾建设,更体现在后续减灾工作中。我国需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加强技术研发。

风险管理少不了各阶层职权的确认,只有责权所属清楚明了才可逐步推动与监督各阶段的减灾任务。国家、政府对减灾工作起主导作用,很多相关组织与社区减灾工作有联系,如我国的小区物业、日本的防灾委员会、美国的联邦机构间工作队等。社区灾害负责人的职权是负责社区减灾工作的监督与促进,最关键的还是社区居民的参与,很多环节只有居民积极参与才能发挥作用。社区不是个体,还需积极与政府、学校、医院、其他社区、救助组织、志愿组织等积极保持联系,建立公私多方合作的伙伴关系,从中获取防灾减灾的知识、技术与帮助,利用非政府资源减轻政府压力。美国政府专门设有美国公民团,作为与社区救援体系协调的部门,使防灾减灾相关组织聚集。社区内企业也对社区韧性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1.3 灾害响应

社区内防灾、减灾活动演练与灾害响应息息相关,需通过活动演练来检验减灾计划与措施。防灾、减灾活动演练可直观提升家庭和邻里的自救、互救能力。灾害预警可确保实时将灾害信息传达给居民、政府以及相关组织,督促居民撤离并采取正确的措施。《一个更强大的纽约》提到需将通频带扩大到OME社区应急反应小组,可见灾害预警对韧性的重要性。日本的灾害预警有专员负责,美国还设有专门的综合公共警报和警告系统。提高灾害预警公众覆盖率需依靠覆盖更广的平台,如社区网站、无线电设施等。社区灾害应急主要依靠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以专业队伍为骨干,以地方、基层以及社区志愿队伍为辅助。日本还有受害者灾害支持系统,可确保其迅速撤离以挽救生命。

1.4 灾后恢复重建

避难设施可及时进行避险与灾后恢复。社区避难设施应充分利用与共享社区周围的防灾资源。避难场所应进行明确的救助、安置、医疗等功能分区。为使人们更好使用避难场所,日本市政府、志愿防灾组织可与居民合作,提升居民参与感,美国FEMA与红十字会推出使用指南,倡导居民加强自我学习。充分的物资储备与供应可确保灾后恢复期内得到基本生活救助。我国在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中指出希望建成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推动灾后恢复。除政府以及消防部门的救援,为及时进行恢复工作,社区或避难场所应备有必要的应急物资以及设备。各国鼓励个人与家庭储备以加强韧性建设。灾害后期恢复更需救助政策和财政补贴。日、美等国为灾后恢复提供税收减免、社区贷款等政策或资金。灾后恢复仅靠国家力量远远不够,还需有效发挥市场保险机制并通过社会力量分担。日本部分地区通过宣传区域振兴计划吸引投资并获取资金。政府补贴作用于灾害恢复,日、美等国推出一系列补贴政策。我国需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制定相应的救助政策,加强财务援助。

2 韧性社区建设优秀案例

2.1 日本

2.1.1 联合减灾计划

由于部分地区之间的关联性、协调性较强,单一地区均有弱点,联合起来可取长补短,故日本提出联合制定减灾计划,如鸟取县7个地区采取联合减灾计划。各地区根据特点,针对不同侧重(如医疗、交通、政府、住房、企业、学校等方面)进行分工合作,设立联合减灾计划,实现信息共享;提出联合风险评估方案;共享灾害教育、活动演练,以更有效应对灾害;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以确保各部分减灾工作顺利进行。联合减灾计划可促进地区之间除防灾外的其他工作联系,有利于提升地区韧性。联合减灾计划减少了韧性建设涉及的财政预算,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鸟取县联合减灾计划通过灾难案例验证了广域合作在防灾和减灾方面的有效性。

2.1.2 设置KPI机制

监管是保障与检验地区减灾计划有效实行的手段,日本建议设置KPI关键绩效机制进行管理,将宏观的指标量化,以特定的数字体现,推进减灾计划,加强居民对减灾工作的理解。减灾计划设计需要长远目光,但同时需要定期的管理与检测,故KPI机制有效。例如,工程性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用抗震加固能力检测验证,灾害响应就用疏散活动培训率来体现,每项量化指标体现地区减灾计划的优缺点、下一步的着重点、具体的实施进度,为市政减灾组织对地区减灾计划的监管提供便利。

2.2 美国

在社区层面建立多方合作伙伴关系,完善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从中获取防灾减灾的知识、技术与帮助。美国政府专门设有相应机构——美国公民团,作为与社区救援体系协调的部门。在美国法律法案以及规划中明确社区在灾害应急中的角色和职责,要求与公民团体和组织建立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事故管理的预防、备战、应急、恢复和减灾提供支持。美国公民团的建立可协助社区与多方建立合作关系,使防灾、减灾相关组织更好聚集,并通过教育、培训和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帮助个人及社区应付各类型灾害。

3 我国韧性社区建设现状

3.1 社区居民参与度低,社区活力及凝聚力不足

目前,我国韧性社区建设已向国外优秀案例学习,但成效不佳,究其原因是我国社区居民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参与度很低,社区凝聚力不足。

3.2 不重视备灾工作,公众自救能力差

灾害仅依靠救助远远不够,充分备灾可减少灾害损失,为后续的救援和恢复提供帮助。鼓励公众以及家庭自主备灾,即使灾害发生困在房内也可在第一时间获得应急帮助。事实证明,备灾工作与地区经济紧密相连,经济是重要的后续恢复措施。日、美等国对备灾工作十分关注,日本在法律文件中凸显备灾的重要性,美国设立个人防备科推进备灾工作,我国在此方面的工作仍需加强。

3.3 社区减灾体系不完善

日本、美国等国指出社区减灾体系的构建,不仅涉及减灾计划,更包括前期协调、过程中的帮助、后期的监督、仓储援助等诸多环节。目前,我国社区减灾体系尚不完备,其建设过程缺乏完善的前期准备和后期维护。

3.4 缺少支持韧性社区建设的财政政策

韧性社区建设涉及工程硬性及人文软性防灾、减灾均需财政支持。社区韧性不足与财政补贴不到位有关,灾害教育和活动开展缺少运营成本,灾害前期的工程加固需自行负责,灾害后期的恢复无法承担。财政补贴份额更需仔细商议,补贴不足难以促进韧性社区建设。完善的财政补贴政策可帮助居民有效减少自我投入比例。

4 结语

目前,我国的韧性社区建设已开始积极向其他国家学习,后续应探讨并解决更深层次的细节问题,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加强社区层面的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参考文献[1]向铭铭,顾林生,韩自强.韧性社区建设发展研究综述[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7):117-118.

[2]林家彬.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J].城市发展研究,2002(3):38-43,9.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lient Commun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1230 12 12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