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住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武汉市C住区为例

作者:余帆
单位: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摘要:城市滨水区的重建和再开发是当前许多城市应对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滨水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开敞空间,其外部景观风貌对城市形象具有关键性影响。以武汉市C住区为例,针对滨水住区外部空间景观品质问题,提出强化建筑轮廓线、建筑群三维形态设计、滨水建筑界面通透性设计及建筑立面公建化设计4方面策略,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生态 住区规划 滨水空间 外部空间 景观风貌
作者简介:余帆,武汉市规划研究院规划师;

0 引言

城市滨水区通常是城市开发价值最高、环境品质最优、空间特色最鲜明的建设区域。当前,我国滨水住区规划设计存在以下问题:住区设计各自为政,缺乏对滨水区域景观风貌的呼应和协调;过分强调自身小环境建设,无视城市居民对滨水环境的共享性要求等。因此,研究滨水住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对于改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1 项目概况

C住区项目位于武汉市都市发展区武湖新城组团内,紧邻主城区谌家矶。项目地块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汉施公路、江北快速路等城市干道可快速抵达城市中心区;滨水特色鲜明,西南方向临府河、长江。2017年,武汉市政府提出建设长江新城,该地块所在区域被纳入新城启动区并开展严格规划建设管控,因新城区域功能和空间布局面临规划调整,项目建设同期被暂停。

因项目位于长江、府河交汇处,是长江新城启动区内重要景观节点,原有住区设计方案难以满足新的区域景观品质要求。经规划管理部门与业主单位协商,拟对项目方案进行优化。长江新城管委会给予积极回应,同意以C住区项目为试点,立足提升区域滨江空间景观风貌,优化建设方案,建立可复制的滨江住区优化实施经验。

目前,项目地块内有9栋住宅楼已建或在建,集中在地块中部和东部;8栋住宅楼未建,位于地块西部和东北部。配套商业及幼儿园未建,设计高6.0~14.4m,位于地块外围。已建和在建住宅楼高87.0~96.0m。

2 住区外部空间特征

2.1 建筑外部空间形态单调乏味

项目地块的滨江面宽超500m,总平面规划采用点式高层建筑布局,单体住宅建筑高100m左右,缺乏空间层次,建筑轮廓线呆板(见图1),原因如下。

1)所在区域原为城市近郊区,且开发商拿地较早,彼时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相对薄弱,地块规划容积率为2.9,且未提出建筑高度控制要求。

2)开发商在规划建设强度较高前提下,为最大化提高建筑面积及控制建设成本,建成整齐划一的百米高层住区。这样的景观效果在该区域未规划为长江新城前或许无人关注,但未来作为城市重要功能区的景观节点显然不合时宜。

2.2 滨水建筑景观视线受阻

住区设计在满足城市建筑间距控制要求基础上,为最大化满足临江住户数以争取更多江景房,采用顺应长江方向的“点式住宅+错位”布局方式,未考虑滨江空间景观塑造,导致滨江界面“挡墙式”的建筑空间形态。

2.3 建筑立面设计与外部环境缺乏呼应

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武汉交汇,形成广阔的“两江四岸”滨江空间,使水文化特色成为本地区建筑设计要点。项目现有建筑单体设计沿用一般地区高层住宅立面设计语言,不仅难以与滨江空间内涵形成呼应,而且作为未来长江新城核心区组成部分,C住区建筑外立面设计需与周边商业、办公等公建的外立面造型相统一(见图2)。

3 住区外部空间设计优化策略

3.1 强化建筑轮廓线

城市建筑群的轮廓线由建筑风格、高度、形式等因素组成,可以是某一开敞空间看到的城市建筑全景图像;也可以是从城市高处或高层建筑上看到的城市建筑群;更直接的是从水面对岸看到的城市建筑群轮廓。建筑群轮廓变化直接影响滨江界面感知,当人们观察远处建筑群时,通常把建筑物后方的天空、山体等背景要素融入景观中。基于景观视觉设计理论,人们对建筑群轮廓线的感受是二维体,整齐平直的轮廓线单调乏味,只有在秩序、节奏、统一中找变化才能营造出吸引人的建筑群轮廓线。

在C住区优化设计中,方案提出强化地标建筑,使建筑群轮廓线整体融入滨江天际线序列。

1)市域长江岸线层面根据《汉口沿江商务区实施规划》《长江新城起步区城市设计方案》中的天际线规划要求,长江左岸6~8km形成一级波峰高层聚集区,谌家矶地区为一级高层聚集区,武湖正街为次级高层聚集区。

图1 项目滨江界面实景

图1 项目滨江界面实景

 

图2 项目住宅单体效果

图2 项目住宅单体效果

 

2)长江新城岸线层面项目位于2处高层聚集区中间位置,现有设计方案高度均为100m,导致区域天际线中部过于平淡,缺少变化。因而有必要打造1处三级制高点,以强化高度序列变化。方案提出打造1处地标建筑,高度控制在120~150m。

3)地块层面地块西临府河,天际线标高为零,高度序列自西向东逐步过渡到武湖正街制高点,地块整体呈现西低东高的格局。

3.2 强化建筑群三维形态设计

建筑群是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建筑群高度是外部空间景观的主要体现。当人们在滨水开敞空间近距离观察建筑景观时,建筑群高度层次所反映的三维形态特征成为视觉体验的焦点,丰富的建筑层次能反映空间远近、建筑形态、体量大小的组合关系。

在C住区东侧已形成1组高约100m的建筑群,若继续按原方案实施,建筑群组合缺少层次变化。结合相关分析和规定要求,优化方案提出2个高度调整思路(见图3)。

1)中西部滨江建筑提升高度,临汉施公路建筑与周边建筑高度协调。

2)中西部滨水建筑降低高度,临汉施公路建筑提升高度。为强化建筑群组合效果,不同层次建筑高度差值≥30m。

3.3 强化滨水建筑界面通透性设计

根据公共空间设计理论,基于街道空间围合感设计,在滨江街道空间设计中考虑建筑界面连续性,以形成“街墙”景观。但是,在滨江景观设计中需关注基于眺望的滨江景观开敞性。当建筑作为桥上及江对岸市民眺望的滨江景观部分时,作为中景的建筑群需与远景天空协调融合。常见做法是在1段长度的连续建筑界面中控制视觉廊道,防止形成封闭感较强的“挡墙”空间。控制视觉廊道是常用的城市设计手法,国内外知名滨水空间均有使用,可依托城市道路,也可设置专门通向河畔的绿廊等。因此,住区规划设计在最大化滨江建筑临江观景需求的同时,也需基于滨水空间景观资源公共性的视角控制视觉廊道,以实现城市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针对C住区已形成的滨江“墙壁”,优化方案提出压缩滨江建筑面宽和强化视觉廊道的思路。具体方案中,借鉴日本滨水区域建设中通常采用的“间口率”控制方式,即对建筑平行于河流的长度与用地长度之比加以控制。这一控制指标在《武汉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已有规定,即“临江一线的建筑高度在20m以上的建筑物最大连续展开面宽之和不得大于规划用地临江一侧宽度的50%”。通过建筑面宽和视线通透的模型论证,方案提出控制1处≥40m的贯穿地块视线通廊。

3.4 强化建筑立面公建化设计

单个住宅套型包含卧室、客厅等多功能空间,使建筑立面上的阳台、窗洞、空调机位等数量繁多,再加上标准层复制,最终呈现的建筑立面凸显零碎且有失大气。该设计有积极一面,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使人感到建筑尺度的亲切、舒适。但如果住区位于城市重要的公共区域或形象展示区,需对立面设计进行适当的公建化处理。住宅立面公建化强调使用时尚简洁元素进行统一设计,包括平整立面、大面积石材、玻璃幕墙等形式,使立面风貌更简单大方,具有现代感。

考虑到C住区所在区域将成为城市重要的中心区和滨水空间,方案优化提出强化立面公建化及滨水特色设计。对于滨水一线住宅建筑,外立面应简洁规整,不得设置开敞式阳台。在立面材质和风格方面,参照《武汉市主城区建筑色彩和材质应用技术指南》对重点功能区办公类建筑的规定,提出营造稳重、大气、现代的办公景观,外立面基调色以中明度、低中艳度的暖色系为主,材质推荐自然石材、玻璃、花砖等。

图3 项目滨江视角建筑层次分析

图3 项目滨江视角建筑层次分析

 

4 结语

城市滨水区作为土地开发的重点区域,在薄弱的规划引导和强势的市场化开发驱动下,住区外部空间设计呈现天际线单调、建筑群形态呆板、滨江建筑界面拥堵、建筑单体设计特色不足等现状。随着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深入推进,长江主轴、长江新城等一批亮点片区的规划建设出现,武汉滨江住区外部空间景观风貌对城市滨江空间景观的影响不容忽视。项目在施工进度近半的情况下,借助上位城市规划调整契机,规划管理部门适时开展住区规划优化研究,提出住区外部空间设计优化策略,可作为同类滨水住区外部空间景观品质优化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1]李宁.滨水住区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探讨——以广西来宾合山市某滨水住区为例[J].规划师,2013,29(S3):30-33.

[2]王亮.基于城市形态景观的城市规划控制体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3]黎海霞.重庆主城区滨江楼盘对滨江视觉景观的影响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4]钱欣.城市滨水区设计控制要素体系研究[J].中国园林,2004(11):31-36.
Study on the Design Strategies of the Outer Space in Waterfront Residential Area——Taking Residential Area C in Wuhan as an Example
1234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