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庭院造景手法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佛山张槎禅西大道产业园项目为例

作者:都晓迪
单位:金科(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于房屋的空间和功能需求不断变化,社会生产模式的改变也对建筑空间功能及属性提出了新的需求。在生态建筑的语境下,对中国传统庭院的思想核心及造景手法进行研究,结合自身的设计实践,探讨如何利用中国传统庭院的营造思想来提升办公空间的环境体验。
关键词:传统中式园林 办公空间设计 生态化办公 造景手法
作者简介:都晓迪,建筑师,E-mail:366700626@qq.com;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于房屋空间和功能的需求不断变化。办公建筑是随着科技进步而产生的一种建筑类型。纯粹意义上的办公空间随着工业革命应运而生的,社会生产模式的改变对建筑空间功能及属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近20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高度自由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仅追求稳步的经营利润,还要具有一定的个性,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关键。因此,办公建筑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办公场所,也是彰显企业文化、增进员工情感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在生态建筑的语境下,对中国传统庭院的思想核心及造景手法进行研究,并将其运用在营造个性化办公场所的设计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国传统庭院的特点

“庭院”一词内涵十分丰富,中国传统庭院的产生、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中国传统庭院的定义及其空间形态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发展演变,空间需求和文化观念始终是制约并推动其发展的动力。

从空间上来看,庭院和房屋建筑的差异在于空间的属性:房屋建筑大多指内向性,明确划分内与外的实体空间,而庭院则具有室内外的双重特性。随着内、外的转换,庭院可以向室内或园林两个不同属性的空间过渡,故其可以作为内、外的中间地带。庭院营造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空间形式,不仅促进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蓬勃发展,也为当代建筑实践提供了思路。

2 中国传统庭院造景手法的应用

《园冶》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造园专著之一,由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所作。全书从作者对造园艺术的感悟写到造园实践中所运用的方法,是研究古典园林的重要范本。计成认为,造园的核心在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并提出了“遮、隔、隐、曲”的造景手法。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传统造园手法与现代科学技术及艺术相结合,在深入挖掘传统造景手法的基础上,将其运用于当代设计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2.1 主配

庭院造景的规模有大有小,大部分的皇家园林、别院以及常见的江南私家园林属于大规模的庭院造景,而单一的、小面积的、微观的院子则可以看作是小规模的庭院造景,大和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无论规模大小,在庭院的造景处理上都有“主”“配”之分。无论宏观或微观,主景通常是整个庭院的核心,即是常说的点睛之笔,不仅在气势上具有“艳压群芳”的特点,在空间上具有绝佳的位置,而且在艺术表现力上也展现出独一无二的感染力。例如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其主景“佛香阁”在整个颐和园中占有绝对的高度优势,气势恢宏,在配景的衬托下更显其雄伟,这是典型的抬高主景的主配手法的案例。

2.2 抑景

“欲扬先抑”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也同样适用于庭院营造中,被称为“抑景”。“抑景”常利用一些中小规模且具有遮挡视线效果的景观元素,例如假山、影壁、盆栽、屏风等,先将经典的主景隐藏起来,利用抑景的方式引导游赏者逐渐观赏到最好的主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体验,这也是庭院造景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魅力。“抑景”是庭院营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抑景的处理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含蓄精神相契合,先藏后露。例如著名的江南私家园林拙政园入口处的假山,其背后隐藏了包罗万象的绝美景色。

2.3 对景

“对景”的手法强调视线的引导性,一般分为“正对”“互对”2种方式。“正对”的方式常运用在对称性较强的景观环境中,与对称轴线相结合,观赏主体的交通动线与视线方向高度一致,具有很强的引导性,景观引导方式简单而直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互对”则不强调轴线性,而是将视线的两端作为造景的研究对象,更加重视2处景观点的相互关系,主体在2个或多个景观点上互为景观视线终点,在庭院营造中可以极大地丰富景观效果及观赏感受。此手法常运用在景观轴线及入口处的景观处理上,例如著名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由主入口处进入建筑内部,视野即被一幅震撼人心的抽象山水图景所充满,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2.4 添景

添景,顾名思义就是增加景观元素。通常一处景观根据距离远近将其分为远景、中景、近景,因为距离的差异,观赏主体对不同位置景观元素的感知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情况下,近景和远景是为了衬托作为主景的中景,远景作为整体景观的大背景,具有渲染画面氛围的作用,而近景则作为前景的点缀,增加整体画面的层次感。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在因地制宜充分且利用景观的同时,利用人工造景的方式来丰富整体景观的层次感,如一片单一的草坪或水域通常给人以单调感,此时可以通过增加远景和近景的方式,提高整体画面的层次感。

2.5 借景

上文主要探讨庭院内部景观的处理手段,相对而言“借景”则突破了空间限制,将更多的景观元素纳入到造景的范畴中来。所谓“借”就是借用外部的其他景观,通过景观处理方法,将其作为景观的一部分,与内部景观元素共同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古人常说登高而望远,登高所见的壮丽山河图景也是一种自然景观的借景方式。比如上海滨江景观走廊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景观节点,将对岸的陆家嘴城市景观作为重要的观赏元素,打造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打卡地。

2.6 框景

“框景”的字序反转后即为常见的词语“景框”,将景色限定在已有的范围内成为一个景框的手法即为“框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利用窗框、门框、假山洞口、植物限定等多种方式作为景框,有目的地选取特定的景色作为画面,仿佛是在创作一幅美丽的画卷。这种方式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创作及审美方式高度一致,在庭院造景中将自然美、绘画美、建造美的艺术精华集于一身,体现了中国传统庭院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

“框景”手法通常与“障景”等手法同时运用,游人不仅可以实现移步换景的极致体验,同时强化了景框内的视觉体验。例如著名的扬州瘦西湖,其中的钓鱼台景观亭经过精心设计,透过观景亭三面的圆形门洞,凭栏远眺,可以尽情观赏白塔、五亭桥二景。此处利用“框景”限定了游赏主体的观赏视角,为其提供了极好的画面感受,这也是对借景手法的成功运用。

3 张槎禅西大道项目

3.1 项目概况

张槎禅西大道项目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项目总用地面积64 867.23m2,总建筑面积221 428.91m2(其中地下55 138.33m2),地块为商业办公性质用地,区内由12栋主要建筑单体构成,包括6栋7层普通办公楼、5栋7层总部办公楼(其中4栋为连体办公楼)和1栋4层交易中心。

3.2 规划理念

项目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四季温暖的气候为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设计尊重当地地域文化特点,在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方式的同时,结合传统庭院的造景手法,打造“多功能、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庭院和交往空间,打破既有办公建筑相对封闭的空间形式,使办公空间与庭院景观的相互渗透,创造出更舒适的办公环境,并使建筑能够更好地融入自然空间环境。

项目用地南北向较长,结合功能需求,划分为南北2个区域,北区设置6栋普通办公楼,南区由交易中心及5栋总部办公楼构成。结合整体区域空间规划,地块主要落客区域设置在用地东侧,由2个区域共享。规划设计中并非将2个区域简单割裂,地块中部以中央景观带形成过渡空间,并且南北向的纵向景观轴将区域的核心庭院串联起来,以丰富灵动的景观空间激发整体办公区域的活力,强化办公空间的交流互动,以适应全新的办公模式需求。

3.3 庭院造景手法的运用

传统的庭院景观造景手法在当地建筑中的运用由来已久,官式建筑和民居中都以不同的方式对庭院景观进行表达。设计师在项目设计初始阶段便引入传统庭院造景的思想,试图通过多种造景手法的运用,在恰当的功能区域引入适当的庭院景观,或大或小、或主或次、或近或远,使人行进在办公流线和使用办公空间的过程中,能产生置身传统庭院空间之中的感受,从而满足人们对开放自然空间环境中办公的向往,并带来舒适的办公空间体验。

4 结语

在项目设计时,尝试对所分析的传统庭院造景手法进行综合运用,以打造适合当代办公空间的立体化庭院空间体系。在多层或高层办公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既有空间设计手法进行全新的调整和演绎,力求使建筑功能空间与庭院景观空间更好地契合。

 

 

参考文献[1]袁艺铭.主题乐园造景手法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7.

[2]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杨天雅.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7.

[4]寿宝海.现代办公建筑庭院空间设计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1316 12 12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