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城街道文化艺术研究

作者:李秋晨
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街道景观是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环境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城市街道既有交通属性,又是市民精神生活的场所,更是认识城市的重要途径。城市街道景观记录城市的历史变迁,反映城市的整体特性。通过对北京老城街道空间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艺术要素研究,总结出能普遍运用于历史文化名城街道空间的文化艺术设计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街道空间 街道景观 街道文化
作者简介:李秋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0 引言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民族智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精神,是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和变迁像无形画笔,书写着人类历史长卷,保存着城市记忆。城市街道空间既是物质文化载体,又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以无形文化载体的形式展示其特殊的文化价值。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北京经济高速增长,城市格局及其面貌巨变。在城市规划指导下,北京已进入城市建设高级阶段,粗放型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正向精细化转变。总结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街道景观的沿革规律,使其历史特殊性在街道景观设计中延续,妥善解决现代化建设与历史传承之间的矛盾,对北京市老城街道未来的更新和环境营造有重要指导作用。

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更加精心地保护好,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不但要搞好总体规划,还要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2 研究范围与体系

调研范围涉及北京老城内现有和规划中的所有城市街道,除享有特定管辖权的城市街道。

北京老城街道空间的文化艺术研究关注城市街道从“理性空间至上”向“感性艺术主导”转变,从“着重工程设计”向“文化渗透街区”转变,从“强调交通属性”向“挖掘历史文脉”转变,从“道路红线管控”向“人文空间氛围”转变,从“注重使用功能”向“发展美学思维”转变,从“解决人车分流”向“注入文艺血脉”转变。

基于北京老城街道的发展历史,从街道的文化艺术属性出发,研究其历史、文化、艺术特征,运用新思路,构建新体系。

3 北京老城街道的历史沿革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后燕、辽、金、元、明、清六朝古都,拥有众多辉煌的帝都景观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见图1)。

北京老城街道的发展可概括为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的过程。当前,北京老城街道空间肌理的形成多在元大都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城市布局严整,秩序井然,城市街道以“方格网”形式布局,是《周礼·考工记》的完美体现。明清时期的街道布局沿用元代的整体结构,在坊巷中加建胡同,使街道空间由原先的方形转变为由房屋墙体所围成的条状,同时牌楼、街市的出现使街道生活更丰富、市井风情更浓郁,城市街道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近代,北京城市建设处于不稳定状态,但新生的社会力量和变革引导着城市功能转变,街道格局也从封闭走向开放。

20世纪50年代北京老城街道空间基本延续小尺度,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城市发展空间秩序转变,部分老城街道中作为装饰、对景的牌楼、城楼等被清除,旧城街道的尺度、功能随之转变(见图2~4)。

改革开放是北京城市建设的重要转折点,作为历史文化、民俗交流的重要载体,北京老城街道空间环境向多元化发展。20世纪末,规划提出要整体保护老城,将保护范围扩展到明清时期北京护城河及其遗址以内的城市区域,重点保护老城的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

4 北京老城街道的文化艺术要素

在规划指引下,通过对北京老城街道空间分析研究,得出北京老城街道文化艺术主要体现在老城街道空间格局、历史河湖水系、历史文化建筑、街道第五立面、街道景观视廊、古树名木、街道景观装饰等物质层面要素,以及街道历史、老街巷名、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精神层面要素。

图1 明清时期的阜内大街

图1 明清时期的阜内大街

 

图片来源:《回眸京城》

图2 20世纪70年代末的北京街景

图2 20世纪70年代末的北京街景

 

图片来源:《回眸京城》

图3 北京最古老的商业街区——钟鼓楼片区

图3 北京最古老的商业街区——钟鼓楼片区

 

图片来源:《回眸京城》,作者自摄

图4 汇集古都精华——文津街

图4 汇集古都精华——文津街

 

图片来源:《回眸京城》,作者自摄

街道文化艺术要素具体内容参考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国及北京文物保护单位、相关规划文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2年)》《北京旧城25片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皇城保护规划》等)和文献资料(《北京市古树名录》《北京市地名志(西城区、东城区)》等)收集整合。

5 基于文化艺术视角的北京老城街道分类

对北京老城各街道物质层面要素和精神层面要素分析,将其归纳为3种类型。

1)类型1包含全部或相对较多历史基因、文化基因的胡同或街道,艺术文化气息多表现为百姓生活的文化艺术,肩负更多承载北京首都文化的功能需要,街道样例为史家胡同、东交民巷等(见图5)。

2)类型2具有部分现存历史文化基因的胡同或街道,历史元素与现代文化艺术元素比重相当,在老城更新中,功能演变复杂,表现为多元化的城市街道,街道样例为石头胡同、阜内大街(见图6)。

3)类型3有少量或无现存历史基因、文化基因实物的街道,但追溯其史迹,承载着较浓厚的历史文化,街道空间布局模式及文化艺术元素多具现代感,街道样例为西单大街、王府井大街(见图7)。

6 北京老城街道分类设计指引

6.1 类型1

严格遵循传统街道肌理与布局,对街巷中古井、古树、牌楼、影壁等历史景观进行保护、修缮。重视街道历史基因和文化基因的保护和传承,城市雕塑、地面铺装、牌匾标识、市政设施等因地因需,体现街道文化与民俗风情。加强对街道第五立面、视线通廊及城市色彩的管控,恢复古都传统风貌。

6.2 类型2

充分尊重街道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系统梳理街道历史文化片段,使其得到延续与提升。挖掘街道历史文化精髓,塑造与古都风貌协调的人文景观。保护街道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保护与提升相协调的策略,使街道风貌为现代街道社会文化功能服务。

图5 北京老城街道类型1

图5 北京老城街道类型1

 

图片来源:网络

图6 北京老城街道类型2

图6 北京老城街道类型2

 

图片来源:网络

图7 北京老城街道类型3

图7 北京老城街道类型3

 

图片来源:网络

6.3 类型3

尊重街道原本的历史文化,找寻曾经的历史文脉。充分挖掘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名人轶事、传统习俗、宗教活动等。保护、修复仅存的历史文化载体,使之重新绽放光彩,成为街道的文化名片。将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全面提升街道第五立面的整体品质,烘托城市的景观特色与文化形象。

7 结语

城市街道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特色,而街道景观建设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公共空间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受到高度重视。北京老城街道更新要遵循“挖历史”“承文脉”“展美学”“颂艺术”“述文化”“赞人文”原则,提高街道空间衔接感,实现历史和当下的对话,与可持续且富有魅力、多样性的古都未来接轨。

 

 

参考文献[1]梁思成.梁思成全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翁立.北京的胡同[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3]乔永学.北京城市设计史纲(1949—1978)[D].北京:清华大学,2003.

[4] 刘文豹,周雷雷.回眸京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5] 张磊.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街道景观研究——以北京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Study on Culture and Art of the Streets in Old City of Beijing
1238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