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的室内空间设计
1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模式概述
所谓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IT网络、无线通信网等渠道,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媒体传播形态。从空间层面上讲,“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应并以无线网络为技术支持的全球化媒体,具备容量大、时效强、交互优和跨越地理界线以及空间界限等主要特点。
由于新媒体使用主体和用户群体的不断变化,新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精英媒体阶段到普及大众媒体阶段,最终进入个人媒体阶段的过程。个人媒体的到来标志着以往不具备媒体资源和平台但拥有媒介特长的个人能够通过网络发表言论和观点,通过平台将自我展示给更广泛的网络受众。
信息传播模式即研究个人、组织或团体如何通过媒介、途径向其他个人、组织或团体传达、交流、共享文字、声音、影像、图片、数据等信息。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信息的模式和途径数不胜数又各有所长。例如:随着5G技术赋能未来的手机媒体;博客、播客、短视频、电子杂志在内的互联网新媒体;与移动数据端相对应的固定客户端,如高清数字电视和户外新媒体等。
室内设计和空间设计需要向受众和用户群体展现大量的图片、语音阐述、空间关系视频、光影及风向温度数据。因此,新媒体能在传播模式、效率、成本、受众接受度等多方面更好地代替传统媒体行使传播使命,达到更好效果。
2 新媒体环境下室内设计热点案例分析
从2018年上映的《上新了·故宫》到宫廷题材国剧《延禧攻略》再到2019年的现实题材热播大剧《都挺好》,这些自带流量的大IP网络流行元素和资源通过院校教师、设计市场的知名博主们和各路专业的整理和归纳,与室内设计规范和原理中室内设计风格与流派、人体工程学、室内空间色彩设计、空间类型与功能分区等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用直观的视觉感受简化理论传输,达到网络流行元素带动社会大众共鸣和兴趣点的良好效果。
2.1《上新了·故宫》“综艺+文创”传播模式
所谓文创产品设计,是基于一定文化背景,对传统固有的历史文化物件或传播形式进行全面或者部分创新所形成的符合当代社会精神物质需求的一类文化创作产品设计活动,是又一个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快速兴旺的产品设计新兴领域。文创的内涵在于神形兼备,即藏于内在的核心文化价值为“神”,与之相匹配的物品外化的轮廓造型外表为“形”,两者结合形成文创产品。
2018年底,由故宫博物院、北京电视台和新媒体行业联合推出的《上新了·故宫》电视节目呈现刷屏趋势。节目以北京故宫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为主线,从文创新品开发员的视角揭秘故宫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轶事及相关时期特定的建筑造型、空间风格、家具配饰、日常用品等。节目一改传统纪录片教科书式呆板、枯燥的介绍模式,也不再沿用专家讲座的“一言堂”讲解模式,打破了观众对故宫威严刻板的印象,使故宫以“零距离”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在这种“零距离”的文化碰撞中,华夏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甚至以优越感的形式凸显出来。这种来自于全民族强烈的文化认同感通过新媒体流行的制作手段,伴随着节目主线的一步步发展走向高潮,具有中国古代典型文化特征和符号的文创产品也在创新传承的过程中由内化于神的文化认同感转变成为旺盛的消费需求,从而创造出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附加值。
巨大的消费需求需要强大的品牌认同感和传播认同感作为基石。良好的品牌认同感源于文创产品创作之初长时间的准备、积累、沉淀、打磨和创作。特别是在新媒体高效性、精准性特征下,消费者更容易将品牌和特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对文化认同的同时对文创品牌产生好感,继而转变为信任感和品牌认同感。品牌认同的好与坏,决定了所对应文创产品的传播策略,即传播认同感。
由于新媒体环境多层次、多样化手段的天然特征,使文创产品不论在认知传播、文化特性传播还是价值传播方面都更加容易、更具优势。《上新了·故宫》通过今日头条手机APP和淘宝故宫旗舰店两大平台让用户对文创产品的内在需求以自愿分享的行为传播出去,在分享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参与社会互动,彰显自我文化属性及社交认同感。同时,与顶尖跨界设计师联手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行业学术专家指导、高校学生参赛投稿文创产品设计的形式,每期诞生一个引领热搜头条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将产学研有效结合,打造全新的“创新”与“故宫”相结合的制作模式。
2.2《延禧攻略》里的莫兰迪色
2018年上映的宫廷题材国剧《延禧攻略》通过剧中人物对于各种家具的使用及其场景和方法,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的辅助下达到从多个侧面向受众传播中国古代明清家具的效果。若新媒体平台能够在明清家具的设计细节、匠人工艺、纹样漆器等方面有更多关注与展示,就能够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对新媒体时代下的室内设计起指导作用。但基于尊重历史、回归本真的原因考量,笔者认为,剧中大热的莫兰迪色不应当作为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配色特点进行传播。尽管莫兰迪色系质感强烈、视觉感受舒适,但这一色系并不符合中国古典风格中清朝宫廷较为明亮、艳丽、恢弘、大气、集权、威严的用色喜好。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莫兰迪色本质上配色高级,色度舒适,可作为现代简约室内设计风格配色的典范案例。
2.3 苏明玉家有多大
2019年现实题材国剧《都挺好》一经热播,视频点击量和话题热议度一段时间内持续攀升。其评论主要集中在苏明玉住多大的房子?苏明玉的住宅究竟属于什么类型的居住空间?苏明玉家的空间布局好特别,苏明玉家的可升降电视柜好黑科技等。随着剧情推进,苏明玉的房子逐渐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使得并不具备室内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观众开始讨论这些介于专业和非专业之间的问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专业人士可以借助苏明玉的各处房产以新媒体平台向观众展示和讲解居住空间设计、室内设计风格与流派、空间类型与功能、现代家具设计、人工智能和全屋定制等室内设计专业知识,并尝试把专业理论知识抛向热议的网络空间,让“网络原住民”和广大观众群体发挥想象力,尽情讨论,自行总结。最后,室内设计专业人士再从专业的角度对问题逐条分析,有理有据,给出结论。这样,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中,室内设计领域既收获了群体,又向受众传授了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规范了行业标准和设计准则,为净化网络环境作出了贡献。
3 结语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信息多元的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然而,比方式方法更需要转变的是创新设计思维,且这种转变势在必行。新媒体的发展提高了受众的审美水平,改变了人们的视觉习惯,从而使设计思维模式和空间的构成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室内设计在部分空间构成中以不自知不可控的形式发展成为一种时尚,这种类似“网红经济”的时尚一时间遍地开花,但多数寿命不长。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生活化,室内设计工作者和传播者应积极主动地将深奥枯燥的理论规范与新媒体工具和媒介密切联系、巧妙融合,以新媒体手段和技术不断创新传播形式、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以此增强与受众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契合度。在新媒体的“快餐式文化”和室内设计专业领域之间找寻一种适当节奏的时尚,加入更多精神层面的内涵,给受众打造参与性、互动性和沉浸式的体验,增加受众感召力和存在感,这对于室内空间设计在网络文化基础上的内容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姜薇薇.论新媒体艺术在室内空间设计创作中的价值体现[J].艺术科技,2018,31(5):101,134.
[3]汤懿.新媒体环境下文创产品设计审美趋势研究[J].美术大观,2019(2):114-115.
[4]王可.裂变的世界———新媒体艺术的理论范式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1):119-122.
[5]袁萌,宋柯.新媒体经济下室内设计与室内装饰风格的创新理念分析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4):71.
[6]赵鹏.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青年记者,2017(26):98-99.
[7]张琦曼,郑曙旸.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8]崔玮玮.新中式风格在别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2):78-81.
[9]郭春蓉.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室内空间色彩设计课程教学探究[J].艺术科技,2018,31(8):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