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特色小镇的内生发展与路径

作者:程国辉
单位:河池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摘要: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是当前国家推行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能够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旅游特色小镇为农村乡镇地区发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对于实现农村地区发展以及“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旅游特色小镇是改善乡村风貌、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的途径进行分析,为解决农村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程国辉,讲师,E-mail:594693246@qq.com;
基金: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桂西北少数民族特色小镇设计研究(2019KY06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旅游业成为当前人们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部分地区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小镇,以吸引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建设旅游特色小镇已成为当前发展农村地区特色经济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着无规划、难发展的,制约着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因此,需要增强旅游特色小镇的内生动力,为实现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的途径。

1 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的内生动力

1.1 发掘地区特色成为小镇发展的内生动力

地区特色是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的内生动力之一。建设旅游特色小镇,首要是发展当地旅游业,而旅游业需要一定的地区特色作为其发展的基础。纵观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不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就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或者两种优势兼具。著名的瓷都———江西景德镇就是因瓷器文化使其旅游业得以发展;桂林、昆明等旅游城市的发展则是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无论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还是昆明的四季如春,都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对游客产生巨大吸引力,从而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发掘地方旅游特色时,不能进行破坏性的发掘,应以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出发点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部分地区为了发展旅游业而随意破坏地形地貌以及生态植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也是在建设旅游特色小镇时需要注重的问题。

1.2 当地独有文化成为小镇发展的内生动力

除了独特的地区资源,文化资源也为旅游特色小镇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另一个内生动力。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自然环境酝酿出不同的文化资源,成为发展旅游特色小镇的软实力,为不同地区的特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如红色根据地的革命文化、齐鲁大地的孔孟文化、中原地区的汉唐文化、巴山楚水地区的巴蜀文化等,都为当地发展独特的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得特色小镇得以生存和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利用不同特色的文化资源,还可以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关系认知上的不断延续,帮助更多的人发现遗落在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风俗。发展旅游特色小镇也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使传统文化能够跟随小镇的发展在历史中留存下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贡献力量。

2 旅游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 缺乏长远规划导致发展的程度不深

在当前的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中,缺乏长远规划是制约小镇发展的重要原因。许多地区为了发展旅游业,对当地资源进行破坏性发掘,盲目发展,没有考虑实际情况,使得特色小镇建设名存实亡。部分地区为了建设景点破坏经济作物,使得农民的生活受到影响。而有些地区将特色小镇简单地与农家乐划上等号,不但导致特色小镇缺乏特色,还使得农家乐没有长远的品牌规划,最终使小镇整体上一直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旅游业发展受限。

2.2 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导致竞争力不强

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是当前制约特色小镇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特色小镇在建设时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对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及文化背景没有进行深入挖掘,使得其在建设过程当中并没有将“特色”表现出来,“千镇一面”的现象导致特色小镇在竞争中失去竞争优势。在安徽的部分特色小镇中,展馆主要陈列的物品除以往的农具外,别无其他特色;农家乐大多为农家地方菜,甚至整个村子存在严重的竞争情况。这样的发展模式在全国都可以看到,只不过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此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旅游特色小镇缺乏外在动力,小镇交通、水、电等设施的不完善给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部分特色小镇的道路坑洼,交通不便,变向提高了游客的旅游成本,人流量也因此逐渐减少。最终,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当地政府的财政负担,无法实现自行创收、自行致富。

3 实现旅游特色小镇不断发展的途径

3.1 对特色小镇的独有文化进行充分发掘

要实现特色旅游小镇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充分发掘当地文化资源,产生内生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文化能够对小镇发展起到精神引导作用,是旅游小镇的主要特色来源。管理者应当充分发挥当地独有的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路线,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如井冈山、遵义等地区可以发展红色旅游业,发掘当地的革命文化资源,从而实现对游客的精神洗礼,促进当地旅游业长远发展。

发掘文化资源还可以解决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现象。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区资源往往具有相似之处,因此单纯地发展旅游业容易造成“千镇一面”。而发掘当地文化资源,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毕竟每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与历史背景都是有所差别,且文化资源可以充分开发和反复使用,不会造成污染、破坏等问题。在发掘当地文化资源时,应秉持正确的价值观,不能为了发掘而发掘,之前发生的争夺名人故居现象就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造成的,管理者应当避免这一误区。

3.2 将特色产品进行商业化运作,促进经济发展

在打造旅游特色小镇时,还需要注意对小镇进行产业规划和商业规划,使当地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能有效地转变为经济资源,从而达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旅游特色小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其落脚点是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正因如此,管理者需要将当地特色文化与产品进行挂钩,形成旅游产业链,从而促进特色小镇发展的良性循环。将文化与产业进行挂钩,还能以第三产业带动当地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实现特色小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特色小镇可以根据当地特有的文化对文化产品进行设计,使产品与地方特色相适应,从而打造出相应的品牌。例如厦门就是以当地的水果作为特色产业,成功使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此外,特色文化还可以帮助当地形成产业链,如安徽黄山地区的西递宏村,其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旅游业。当地居民围绕徽州文化制作出“文房四宝”以及木雕、石雕等工艺品成为游客购买纪念品的首选。工艺品制作使得当地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使当地的第二产业得以形成规模化的发展。

3.3 对特色小镇发展进行长远规划

在发展特色小镇时,管理者还需要注意对其进行长远规划,从而实现旅游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特色小镇对于资源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利用,只有明确发展的规划性,才能实现特色小镇的长远发展。在进行小镇发展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特色小镇的发展进度,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地对发展规划进行调整,同时还应保持政策、方向上的稳定,从而为特色小镇发展的不断深入奠定基础。

在发展特色小镇时需对小镇的优势资源进行分析,根据优势资源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使区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对于风景秀丽的地区可以充分挖掘自然优势,而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可以充分挖掘文化优势,使各地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同时,还需对发展步骤进行统筹,例如从何种角度实现当地旅游资源的推广,推广以后应如何提升当地的核心竞争力,避免与其他特色小镇进行同质化竞争。最后,应思考如何将旅游业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紧密结合,打造旅游品牌,实现旅游资源的长效发展。只有做好相应的规划,才能保障旅游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特色小镇建设是实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需要当地管理者对小镇特色进行充分发掘,针对其独有的文化特色进行不断的产业化发展,以旅游业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管理者应提前做好发展规划,避免同质化竞争,真正突出小镇特色;同时,还需加强产业链以及品牌的打造,使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转变成经济资源。管理者还应进行适当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特色小镇能够满足人们休闲的需求。如此,才能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地区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1]高崧,黄欣,陈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旅游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法[J].工业建筑,2019,49(6):69-75.

[2]刘薇.新旧动能转换驱动下山东省特色小镇旅游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3]李妍,张翠玲,张风云.石家庄市特色小镇助推脱贫奔康长效机制研究[J].河北金融,2019(5):29-31,42.

[4]瞿华,何佳敏.我国旅游特色小镇发展路径探讨[J].未来与发展,2018,42(12):23-26,15.

[5]厉新建,傅林峰,时姗姗,等.旅游特色小镇的内生发展与路径[J].旅游学刊,2018,33(6):7-9.

[6]余金梅.打造广西沿海“特色小镇”研究———以钦州市为例[J].桂海论丛,2018,34(3):117-122.

[7]郭大奇.产业空间引导下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以沈阳特色小镇规划为例[J].城市住宅,2017,24(9):54-59.
1589 13 13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