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筑模板脚手架协同共享的发展路径

作者:王娟 郭宇宏 李明伟 蒋建立
单位:昌宜(天津)模板租赁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介绍模板和脚手架的发展现状与应用情况,探索建筑业模架体系的发展趋势,通过安全性、施工便捷性、经济性、绿色环保等方面分析,对比得出“铝模+爬架”体系的明显优势,同时要不断完善创新,以推动模架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模板 脚手架 协同 发展
作者简介:王娟,技术研发部设计师,E-mail:438072327@qq.com;

1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筑业呈持续增长态势,基础设施与房地产项目开发不断增加,尤其是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传统的模板脚手架体系已难以满足建筑业需求,因此必须发展新的模板脚手架体系,以推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模板脚手架体系由模板与脚手架组成,模板的功能是使混凝土构件浇筑成型,脚手架的功能既起到支承作用,又是施工作业平台架,二者密不可分,协同发展。

2 模板脚手架发展历程

1)第1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组合钢模板为主,脚手架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为主。百米级高层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采用大块的木胶合板模板,楼面模板支架采用类似于合模的单元组装式支架,外脚手架仍采用当时比较新颖的分段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2)第2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末,木胶合板配合木方和扣件钢管是当时主要的散装模板支撑形式。高层主体结构施工采用型钢挑架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

3)第3阶段进入21世纪,模板类型增多,包括钢模板、木胶合板、塑料模板、铝合金模板等。在模板支架方面,传统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普遍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在城市高架桥和公路桥的桥梁工程普遍采用,分单元爬升的液压爬模技术也在一定数量的工程中得到应用(见图1)。

图1 分单元爬升液压爬模技术应用

图1 分单元爬升液压爬模技术应用

 

3 模板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市场上主要模板类型包括钢模板、木胶合板、塑料模板、铝合金模板等(见图2),特点如下。

图2 国内主要模板类型

图2 国内主要模板类型

 

1)钢模板强度高,质量大,改制费用高,占用机械时间长,需投入人工多,施工搬运劳动强度大,因而钢模板已逐渐退出房建项目,转移到桥梁隧道工程。

2)木胶合板质量较轻,价格较低,但多数是现场手工切割,机械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易控制;因原材料为木材,大规模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且木模板周转次数少,回收价值低,不符合绿色、环保、节能的发展理念。

3)塑料模板表面光洁,不易开裂,但刚度和强度较小,承载力较低,易发生热胀冷缩产生变形,受气候影响较大,因此只能局部使用。

4)铝合金模板近几年发展迅速,质量轻且强度高,承载力大,成型效果好;精度高,板面拼缝少;积木式拼装,对工人技能要求低;整体浇筑,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应用范围广;周转次数多,回收价值高;节能环保,施工环境干净整洁。随着“绿色建筑”的深入人心和铝模板自身的诸多优质属性,开始受到国内众多开发商及总承包单位的青睐,并逐步在工程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铝模板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4 脚手架发展现状

目前市场上脚手架形式众多,在不同地域得到不同形式的应用,主要有扣件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承插式脚手架、爬架等(见图3)。

图3 国内常用脚手架形式

图3 国内常用脚手架形式

 

1)扣件式脚手架目前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使用量占60%以上。这种脚手架拆装灵活,搭设简单,承载力强,适用范围广,投资费用低。但零件易丢失,施工安全性低,扣件紧固存在安全隐患。

2)碗扣式脚手架节点构造合理,承载力强,拆装方便,工艺简单,成本适中,但相对扣件式脚手架灵活性较差。

3)承插式脚手架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使用性能安全可靠;节点连接简单,技术要求低,施工效率高;作业过程中对交通影响小;插头不易破损,结实耐用,但相对成本较高。

4)爬架因安全可靠、节约材料及人工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爬架优势更明显。

5 模板脚手架协同发展路径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模板和脚手架需相互协同,模架体系的合理选择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施工安全、进度及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不同地区、不同工程建设项目中,各种模板和脚手架的组合形式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每种模架体系都有其特点及局限,因此在选择模架体系时,要从安全性、施工便捷性、体系通用性、经济性、绿色环保等方面考量,针对不同工程形式,综合考虑,选取最优体系。

目前在我国,木模板和扣件式脚手架因成本较低仍占有较大比例,该体系质量差、效率低,施工安全性低,因此新型模架体系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建筑行业共同的课题。

作为新型模架体系,“铝模+爬架”体系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见图4),如重庆金科天元道项目、贵阳众悦城项目、广州中冶名辉长岭居项目、万科双月湾项目等。该体系充分利用爬架的快捷便利和铝模板的快拆特点,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节约工期的目的。“铝模+爬架”体系施工工艺特点如下。

图4 铝模+爬架体系应用

图4 铝模+爬架体系应用

 

1)安全性高爬架的应用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传统的外架一般从地而起,采用悬挑工字钢和钢丝绳拉索加固。而爬架以定型钢支架为依托,采用密目安全网和塑钢网双层封闭,底座采用钢网片全封闭处理,每盘操作架满铺防护板,做到层层防护。爬架结合铝模板使用,外墙模板直接随爬架上升,室内模板手工传递,铝模板质量轻,无需占用吊装机械,方便灵活,安全性高。

2)可实现工序穿插施工,有效缩短工期铝模板平整度高,尺寸精确,施工质量好,可达到免抹灰效果。爬架与铝模板搭配,能实现外墙底层涂料饰面及铝合金外窗、栏杆工程、砌体工程与主体混凝土结构同步施工,穿插作业,有效控制工期。

3)文明施工,绿色环保铝模板周转次数多,且为可再生资源,节能环保,施工现场整洁。爬架整体设计美观,防护效果好。“铝模+爬架”体系与国家的节能、环保要求相契合,对建筑行业是巨大的进步和革新。

4)节约成本采用“铝模+爬架”体系总工期大幅降低,为项目节约大量设备租赁费用及材料周转费用。穿插作业增加了劳务人员工作饱和度,节约人工成本。同时铝模板施工质量好,减少二次抹灰产生的费用。总体来说,铝模与爬架的组合,凸显安全、进度、质量、成本等各项效益有效受控,是新型模架体系发展至今的典范。

“铝模+爬架”体系已成为新建工程的首要选择之一,同时新型模架体系也在不断探索之中,如智能爬架的开发与应用、智能爬升模板的成功试水等,为模架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而现有体系的完善也是一种创新,如全铝模体系因标准率不高造成成本较高,资源浪费,将适当比例的非标件改为木模或铝框木模,以提高铝模标准率,从而降低成本。在装配作用。式建筑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铝模现浇结构与预制构件相结

合也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6 结语

新型模架体系应具有的特点是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配件配套齐全、产品质量高;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优良;机械化水平高,安装拆除方便;周转使用次数多,摊销费用少,综合经济效益显著;节约资源且能耗小,符合绿色施工要求。当前,模架体系应从多角度考虑,不断推动模板脚手架新技术的发展,使其在建筑施工中发挥更重要的

 

 

参考文献[1] 杨少林.中国模板脚手架行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思考[J].施工技术,2017,46(5):140-142.

[2] 李兰,张广盛.爬升脚手架提升铝模板技术[J].施工技术,2019,48(5):277-278.

[3]郭正兴.模板脚手架技术发展与展望[J].施工技术,2018,47(3):79-83.

[4]陈润.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难点分析[J].城市住宅,2019,26(5):167-168.
1558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