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与文化结合的方式探析——以厦门航天农业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为例

作者:冯昊 苗兵兵 梁元 尚祥杰
单位: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
摘要:田园综合体的总体策划是整个项目的灵魂,文化又是策划的重中之重。如何将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与特色文化相结合,是解决的主要难题。研究以厦门航天农业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为例,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研究特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并加以创新,突出文化主题定位。规划设计通过解构文化元素、景观、路线、产品、风格等作为切入点,融入文化背景,打造出差异化的产品体系和业态组合,从而实现差异化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 文化 规划设计
作者简介:冯昊,硕士研究生,E-mail:848158243@qq.com;

 

0 引言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此后试点工作相继展开,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都踊跃参与,城市周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各路资本纷纷涌入,田园综合体成为近两年热建的投资项目,为特色小镇之后的又一投资新蓝海。

田园综合体,就是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经济组织方式。在田园综合体当中,不仅有传统的种植养殖,还可以发展加工制造,同时嫁接各种旅游服务业态,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田园综合体建设规模往往比较庞大,投资额度大,规划设计和运营能力要求高,导致在开发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市场上建设失败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数不胜数,原因大多为同质化严重、文化挖掘不够、规划设计整齐划一、忽视现代文化的培育和开发、乡村原味不够等。文化可以复制,但根难移地,成功的农旅项目,不能生搬硬套地,而是需要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因地制宜,从规划设计中展现文化,才有可能发掘更有特色的发展路径,从而事半功倍。

田园综合体的总体策划是整个项目的灵魂,文化是策划的重中之重。如何将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与特色文化结合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以厦门航天农业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为例,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研究特色文化,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分析、探讨田园综合体项目应该如何与特色文化密切联系,从而找出重点、抓住难点,实现差异化发展的目标。

1 基地分析

1.1 基地概况

该项目位于厦门市同安区竹坝农场与五显镇交叉区域,包括马豆村、加墩村、布厝村、黄坂村、下庄村、竹坝村等行政村,占地面积5 000亩。该区域属于厦门市乡村振兴战略中重点打造的北部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

1.2 基地现状

1)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厦门高崎机场位于厦门岛北端,距市中心10km,到达项目区也较为便捷。从火车和高速通行来看,项目区位置靠近厦沙高速、沈海高速,拥有4条铁路线,火车站衔接多种交通方式,形成便捷、良好的交通体系。

2)自然资源条件良好的农旅价值宝地项目区气候宜人,四季温和,阳光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在自然条件方面,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航天育种产业的气候优势和天然隔离带优势,适宜农业休闲项目的发展。全镇拥有6座水库,矿藏及温泉资源丰富,紧邻天竺山景区,娱乐、餐饮等配套设施和服务群聚资源丰富。

3)区域产业结构丰富,产旅融合相对空白项目规划区酿造产业、化工产业发展良好,特色产业为花卉产业及玛瑙加工产业。自项目区成果申报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区后,花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厦门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但产旅业尚未充分融合。

4)村落分布无序,特色风貌欠缺村落多沿道路平行或垂直分布,平面布置参差不齐,乡村建筑外立面缺乏美感,缺乏标志性的建筑及文化特色记忆点,建筑风格平淡单一。田地平整,种植结构多样化,水系发达,灌溉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相对完善。村、田、水和谐相依。

2 航天文化

厦门航天文化历史悠久。在20世纪初我国航空事业刚刚起步的年代,闽人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架飞机是福建人制造;第一家飞机制造工厂在马尾;福建人完成了我国第一次跨洲飞行;三明人制造了我国第一架飞机;厦门出现第一家合资经营、企业化运作的航司,且经历34年的稳健发展,保持了我国民航唯一的连续31年盈利奇迹。航天文化已深植当地人的内心,厦门人凭着勤奋和智慧,以最大的热情奋战在航天事业的第一线。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防科技、现代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航天工业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方针,发展航天科技、航天农业已经逐步成为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厦门市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已成为趋势。锁定文化与产业的共通点,航天文化更适合此突破口,打造航天农业、航天文化与航天科技结合的文旅综合性项目成为关键所在。

依托项目区区位交通、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创新三产融合规划思路,构建航天科技与休闲农业、航天文化与健康养生、航天育种与设施技术、科技研发与创业孵化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产业与文化深度融合开发,充分展现出航天科技、航天文化、航天农业的独特之处,将该项目打造成为航天科技引领、三产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的可持续发展的航天农业特色小镇。

主要规划思路为“打造一个特色小镇”,建设“六大功能分区”。规划设计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2.1 总体布局和平面布局彰显文化定位

根据特色小镇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自然、文化、地势、地貌状况和产业现状,通过景观化设计,把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生产、观光、管理和服务等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使其整体形成“三园一区一站一心”的空间格局。

在平面布局形式上,从整体性原则出发,通过环线与支线将整个小镇连接起来,中心的湖、岛、路形成类似于空间站的组合,形象化十足,既丰富了交通道路,又提高了整个小镇的视觉印象。项目区内部合理规划,系统布局绿地以及基础设施,整个小镇层次分明,分布合理均匀,旅游基础设施功能齐全,整体风貌相协调又不缺乏独特性。在平面布局内容上,分别在“三园一站一心”布置多项娱乐参观节点。

2.2 道路交通规划展现文化主题

道路是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划分组织空间、联系整个园区、引导人们游览的重要作用,各级路网将园区联系成整体。在外部交通的选择上,充分链接同安区竹坝农场附近的交通状况,方便快捷地与园区道路对接,形成良性可持续的循环系统、便捷的交通网络。设置航天大道,引导车辆直通接待服务中心,让车进得来、停得下、出得去,设计16m宽的柏油路面,两侧乔、灌、花草层次分明,构成四季如春的外部主要交通廊道。在内部的游览道路上,通过营造有趣的动线来控制游客的欣赏节奏,结合游览动线,合理地确定游览节点的距离。

除了道路的流线,在道路的铺装效果上,要形成特色的符合文化主题的路面,在游客行走的途中,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游览体验,时刻强调与文化主题的联系,遵循整体性的原则。

2.3 建筑、景观及植物节点场景化打造过渡空间

在建筑风格的选取上,要充分传承本土建筑特色,并结合当地传统文化以及航天特色主题进行融合创新,形成具有独特风貌的建筑形式。在遵循工程建设本身规律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位,使建筑风格与材料相协调。

景观设计要根据每个功能分区的不同特点,打造符合各区域的场景化景观,紧扣航天主题,增强辨识度及旅游体验。因地制宜,更好地把镇中村、田园、果园、科技馆等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空间,打造不同的产品体系;夜间营造灯光氛围,突出航空主题的空间站,为游客提供多层次的旅游产品和别样的空间体验。

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根据植物的特点,营造具有航天特色的环境绿化景观,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不同性质的绿地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配置,以满足功能区的不同需求;在满足遮荫美化的基础上,要考虑交通、环境、主题等。配置疏密有致,乔灌木合理搭配,结合旅游产品,形成各种主题景观,营造整体的空间氛围。

3 结语

打造成功的田园综合体,必须确定好主题定位,始终把文化作为项目的灵魂,通过规划设计将历史文化元素与新兴产业融合,用文化内涵来提升产业价值,形成独特魅力,使田园综合体“活”起来。

田园综合体其实就是农业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是其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通过对厦门航天农业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应充分挖掘文化元素,用文化提升内涵,打造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新型社区。文化与规划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从园区总体布局、平面布局、交通道路规划、建筑、景观及场景化空间切入,打造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找出亮点,突出重点。只有创造趣味化体验,旅游发展才能不走弯路。

 

 

参考文献[1] 吴蓉蓉.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与文化主题的结合方式探讨———以江苏盐城南阳孔雀文化产业园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为例[J].福建质量管理,2019,(11):208-209.

[2]赵显彬.甘肃省通渭县温泉村田园综合体总体景观规划设计[J].建筑设计管理,2019,36(1):67-70.

[3]黄脘容,苗文慧,王鹏飞.基于田园综合体背景下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8,24(8):59-62,81.

[4]程岩,周宁丽,祝卫东.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初探———以弥勒市锦屏山田园综合体规划为例[J].湖北林业科技,2019,48(4):47-52,71.

[5]廖康,周娇,周润雨,等.常宁市舂陵江生态休闲农庄总体规划构思及设计[J].当代经济,2017(36):108-109.

[6]任安祺.丘陵地区生态休闲农庄的规划设计探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8.

[7]张德娟,杨乐.拓天田园综合体规划及景观改造提升设计[J].城市住宅,2017,24(5):72-77.

1543 13 13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