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住建筑发展特点及思考

作者:高宇波 司丽超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遵循历史发展进程,总结我国居住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及人居环境状况。结合当前居住建筑现状,提出我国居住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即继承传统居住建筑精华,丰富现代住宅设计的文化内涵;对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和再利用,解决大量低端住宅的居住环境问题;重视居住建筑的智能化和健康化应用,满足人居环境的新需求。
关键词:人居环境既有建筑居住建筑传统民居
作者简介:高宇波,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司丽超,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西省既有建筑性能评价及改造技术研究(201903D321035);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随着经济崛起而蓬勃发展,当前高层新建住宅与老旧住宅共存于城市中,近代西式洋房与传统民居也作为建筑遗产点缀其中。故梳理我国居住建筑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并积极探讨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满足人们对居住建筑内涵和品质的追求,是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使命。

1 传统民居建筑

我国传统民居形成于秦汉到明清时期,并逐渐发展成熟。民居包含住宅及由此延伸的居住环境[1]。传统民居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域呈现多样化的民居类型,形成“院落式组合”的空间特点。

1.1 民居基本类型和营造思想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古代住宅受封建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地貌、自然条件呈现多样化的地方特色,如华北地区的四合院、东北地区的井干式民居、西南地区的干栏式民居、西北地区的窑洞、东南地区的客家土楼、新疆的阿以旺、西藏的碉楼和内蒙地区的毡包等。

在营造思想方面,中国古人讲求“天人合一”,十分重视建筑对周边环境和地势的顺应,即因地制宜的建筑思想。尤其是民居的选址选材,追求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以此创造出一系列的建筑技术和空间形制。

1.2 民居空间特点——“院落式组合”

根据《仪礼》记载,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由庭院组成,入口有屋三间,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既为生活起居之用,又是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堂左右为厢;堂后为寝(见图1)。由此可见,从汉代住宅成型时,庭院式住宅就是其主要形制。以院落为基本单位做群体组合的“院落式组合”是我国古代居住建筑空间的主要特征。合院式民居,房屋分离,以走廊相连,院落较大,门窗朝向内院,外部包以厚墙。其基本形制特点如下。

1)明确的流线人在清晰的流线引导下,层层深入,自然地到达所去之处,是院落式住宅引导空间的重要设计方法。

2)渐进的层次建筑格局的安排按其使用的公共程度,依次是入口公共部分、半公共部分、私人部分。格局按“尊卑有序”的原则及亲属关系布置空间,呈现由公共开放向私密封闭的层次化空间布局。

3)主体建筑的统领作用堂屋或客厅既是建筑组合的构图中心,又是生活活动的核心部分,布置于整个院落轴线居中的位置,并且在建筑体量和屋顶形制上较高大,明显区别于其他房屋,如福建土楼中正房堂屋[2]

4)建筑组合体民居建筑群以街、坊、院落的形式组合与划分,各建筑组合体形成的组团布局不仅营造出美观的沿街立面造型,也围合出传统民居的社会生活。

5)“堂前屋后宅旁”景观布置园林景观是民居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方面,充分发挥庭院的作用,运用植物花卉装点空间,如堂前布置盆景、小品、小路、水池等,屋后、宅旁种植蔬菜,饲养家畜等。

我国传统民居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如北京四合院、苏州私园、福建土楼、徽州民居、黄土高原窑洞等,均为我国传统民居的精华,集结了古人的建筑设计智慧,其中蕴含的因地制宜的原生态思想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对中国历代的居住建筑具有重要影响。

图2 上海铜仁路吴同文宅

图2 上海铜仁路吴同文宅

 

图片来源:h t t p s://w w w.s o h u.c o m/a/315265991_614765?sec=wd

图1(清)张惠言《仪礼图》中的士大夫住宅平面

图1(清)张惠言《仪礼图》中的士大夫住宅平面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 近代居住建筑

从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近代中国居住建筑也随之发生巨变。此时期是我国建筑的过渡期,既保留了我国传统住宅的特点又步入现代转型期的初始阶段。我国近代居住建筑可分为以下3类。

1)传统民居的继承与演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仍存在旧有传统住宅的建造方式和基本形态。作为旧建筑体系,只在玻璃等建筑材料应用上发生微弱变化。

2)西方新住宅类型的传入和引进上海、青岛等港口大城市受外来文化影响,建造大量花园洋房、独栋别墅、联排别墅等。其新住宅位于城市中心,面积较大,多为2~3层,住宅内部空间按功能划分,庭院景观和建筑设计精美。其适应近代生活方式的花园式住宅最初多为外国人居住,后来为军阀、官僚和资本家接受并追捧,如上海铜仁路吴同文宅(见图2)。

3)传统民居与外来建筑结合而成的新住宅根植于传统民居建筑,融合西方功能布局的平面和装饰,结合地域气候特点和居民生活习惯,将传统民居与西式住宅糅合演进而成的新住宅风格。典型建筑代表为上海里弄住宅,总体布局采用联排别墅的模式,套型继承传统三合院民居,大门融合西式样式形成石库门(见图3)。这种传统与新文化的结合反映出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新的文化追求。

近代是我国居住建筑发展的过渡期,既有城市最初形成时的新住宅形式和城市生活环境,又保留了原有传统民居特点和农耕时代的居住环境,新旧交替,中西方文化碰撞,对当代我国居住建筑和城市环境建设具有极大影响。

图3 上海里弄住宅的石库门

图3 上海里弄住宅的石库门

 

图片来源:https://www.huitu.co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福利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房屋损毁严重,人们居住环境恶劣,百废待兴。国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发展水平下,全面负责房屋建设和分配,苏联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居住建筑。

直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一直为计划经济体制,居民住房均是“福利分房”。“三代人拼着住”“住房靠国家,分房靠等级”是当时居住建筑的热门词语。此模式有利于在战后城市房源紧缺的情况下保证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推动住房福利均等化,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1)福利房多为砖木结构老式平房或砖混结构低层楼房,陈旧简陋,内部多用狭长的走廊连接各个房间,未设家用厕所,厨房大多为公用。

2)建筑外表简陋,外部设计功能性强,缺乏建筑美感和文化元素,无法凸显建筑的特质。

3)住区缺乏配套设施和环境设计,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降低了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4)福利房因其租金低的特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住房问题,但因不允许私人建设房屋,降低了人们对房屋保养和维修的积极性,导致人居环境恶性循环。

30年来,居住建筑的发展处于迷茫阶段。截至1978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从1949年的4.50m2降至3.67m2。城市住房紧张的问题不仅未缓解,反而进一步恶化。

4 改革开放后我国居住建筑的发展

改革开放至今40余年,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我国住宅建设迅猛发展,住宅从量变向质变转化。截至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0m2,比1978年增加32.3m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m2,比1978年增加39.2m2[3]。新时代“居者有其屋”不仅表现为拥有私家住宅,更重要的是有适宜的居住环境。

4.1 20世纪80年代

在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带领下,我国开始进行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住宅建设改为单位投资和个人集资共同建设的方式。从公房出售试点开始,住房逐渐商品化,人们可以拥有自己的住房,个人允许建房买房成为房地产业改革的重要契机。这一时期“旧城改造”“住房制度改革”“新建小区”成为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建设相结合,人们开始告别平房,搬进楼房;大部分民众无装修意识,水泥地面和白灰墙较普遍;房地产业开始起步,开发企业逐年增多。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增加,改革开放带来的住房制度改革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显著。

4.2 20世纪90年代

1988年,实行多年的福利房制度正式宣告废止,住宅商品化进程加快。“住宅商品化”“经济适用房”“公积金”“物业管理”成为当时的关键词。

随着住宅商品化的发展,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得以改善,居住水平明显提高,住宅开始由居住型向舒适型过渡。人们在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的基础上,开始向更高层次的情感、归属和尊重需要迈进,对住房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物业管理行业走入居民生活,对住宅小区实施专业化管理。

4.3 2000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居住建筑日益关注“以人为本”的理念,人居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房价”“楼市”“按揭贷款”“业主委员会”成为这一时期居住建筑的关键词。

居住建筑设计愈发精细化,针对不同的功能需求、经济收入及年龄层次,居住建筑类型呈多样化发展,如适合中产阶级的Townhouse,宜商宜居的小型家庭办公产品SOHO,适合个性空间需求的Loft和颐养产品老年公寓等。楼盘设计时尚化,购房者把买房当做购买1种生活方式,实现“住宅引领生活”。居住产品的设计风格多样,既有学习国外建筑设计特点的“欧陆风”“北欧风”,也有将我国传统民居在现代建筑中移植的“本土风”。人们开始关注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和物业管理,高层住宅层出不穷,房地产行业繁荣发展,但地产暴利使民众感到购房压力,住房再次成为关系社会和谐的焦点问题。

5 未来居住建筑思考

回顾我国居住建筑的缘起和发展,经历了从民居到福利住房再到多样化商品住房的演变。结合人居环境现状和新时代需求,对当前城市住宅发展思考如下。

5.1 继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精华

我国传统民居凝结了古人的建造思想及智慧,对未来住宅设计具有借鉴价值。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深挖传统民居中蕴藏的营造理念和先进的传统工艺,提炼我国传统民居的文化精髓并加以利用,古为今用。如传统民居中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窑洞建筑,选址因地制宜,顺应地势[4]。以此为借鉴的建筑形态地景化,将建筑与大地肌理及其周围环境相融合,即在城市容量与需求的矛盾中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合理设计。相反,对传统民居的继承不是简单的模仿建筑形式和拼凑中式符号,应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使传统建筑形式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居住生活需求,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5.2 既有住宅建筑的改造再利用

当前我国房地产日趋饱和,城市中心地价飙升使地产商更多在城市外环新建住宅。城市中心存在大量改革开放以来的老旧住宅,其正在经历物质性老化和社会性衰败,既有建筑静止的居住空间与不断变化的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英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建建筑只占建筑总量的1/5;德国已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既有建筑改造,参考发达国家的居住建筑发展历程可知,既有住宅也将成为我国建筑的主要类型,在改善人居环境和建筑可持续发展方面对旧住宅的改造比新建建筑更重要。

建筑结构和内部填充体的使用寿命不同,老旧住宅普遍建筑结构完好,对室内填充体合理改造可使其经济寿命得以延续。对旧住宅的改造包括内部管线的更换、公共空间的改扩建、外围护结构变更,同时需考虑外部环境整治、建筑节能设计等。对既有住宅建筑的适宜性改造和再利用,既可满足居住者的需求,又可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

5.3 居住建筑的智能化和健康化

在万物互联时代,借助成熟的网络系统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将住户和公共设施连接,实现生活服务计算机管理智能化。智能系统使人们生活模式发生变化,小到物流运输、家居产品的智能化,大到通过个性化装修、可变户型、全民生活系统等内容实现的社区“云居住”模式。随着整个生活模式的改变,未来的住宅更强调交互式、人性化,住户通过手机物联在家中享受云服务,互联网络发挥交互的平台作用,实现智能生活[5]

随着人均居住面积的提升,人们已从基本居住需求转变为对住宅健康品质的追求。住宅的健康环保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包括室内风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等,还包括色彩和材质感官、景观视野、私密性等主观性心理因素[6]。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住宅成为个人和家庭的迷你“方舱”,住宅健康化需求凸显。故建造安全、舒适和健康的品质社区是未来住宅建筑健康化的发展方向。

6 结语

回顾我国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从现状中探寻出路,从新理念中找寻未来。我国未来人居发展的新方向是:继承传统居住建筑的精华,丰富现代住宅设计的文化内涵;对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和再利用,以解决大量低端住宅的居住环境;重视居住建筑的新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6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高宇波,赵斌.中国居住建筑的文化之路[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1):36-39,44.

[3]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显著改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R/OL].[2019-07-31].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7/t20190731_1683002.html.

[4]杨琴.传统民居对现代住宅设计的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3):74-76.

[5] 王建国,庄惟敏,孟建民,等.群论:当代城市·新型人居·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20(Z1):2-27.

[6]郭帆.建筑室内环境“健康要素”的思考——基于“新冠肺炎”的启示[J].重庆建筑,2020,19(5):23-25.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oughts of Chinese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1763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