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下共享交流与私隐性模式行为及心理的探讨

作者:魏镜玲
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由开放性与私密性引发的行为逻辑思考,探讨人类适宜居住生活的空间及不同空间下产生的行为影响,以及不同空间构成下对人的行为心理认知产生的影响和转变,并结合案例分析空间与外界的关系及室内对人类情感精神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空间公共交流私隐性行为心理学
作者简介:魏镜玲,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师;

 

1 背景及意义

马斯洛理论中金字塔构建的底层描述人的最基础行为为生存关系、衣食住行、提供安全感需求。“住”尤为重要,每个人都离不开“住”。丰子恺也曾在书中表达过相似观点,物质、精神、宗教3层生活。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升,好奇心、窥探欲也随之增强,这也促使人们对于空间的看法不再单是居住的生存场所,引发更多对于不同模式下的行为动机的空间思考,基于不同情况所选择的不同场所含义的解读。

2 特征

2.1 空间内部的基本需求

人类对活动空间的基本生理需求包括安全感、刺激感与认同感。安全感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在较宽敞的公共空间中,人们更倾向于在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中逗留,既可满足人对于公共活动的参与感,又满足对于安全感的需求。除此之外,安全感是在具有一定私密性的空间中产生,如建筑的围合,可给人一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刺激感为色彩感知结合环境性格在人的体验与主观能动性下所激发的意识,一般通过颜色传达。

2.2 地形认知影响空间格局

地形认知受行为动机和效率认知的调控,反之空间行为是影响地形认知的主要因素,其影响受行为的动机与持续时间的调控。从室外空间产生的效能方面,应考虑其产生的空间感、场所感和领域感,三者给人的感觉不同,空间是通过生理感受限定的。

3 空间对人的心理及行为感受的影响

3.1 隐喻性——色彩对空间及人情绪的影响

色彩是物质最初的现象与形式,研究调查表明,人在不同场所对于颜色的视觉感受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体验感和情绪,如红色和黄橙色可刺激饮食者的食欲,比普通的黑白灰色空间更能激起人的食欲,加速肾上腺素的产生,让人产生愉悦的感受,从而达到用餐空间的使用舒适感(见图1)。但这样的颜色适用于敞开式大空间和半开放的公共空间,以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从颜色冲击力来讲,从年龄段区分,冲击力相对较大的颜色较适合儿童及较年轻的成年群体。

3.2 空间中的光影交错

1)室内光的明暗强弱影响人对温度冷暖的直接感受(见图2)。在较寒冷地区明度越高,空间的使用感受越温暖舒适;在较炎热地区如四川,室内的明暗度越低使整体使用感更为清凉,这样的设计也运用了色彩中的平衡定律。

2)根据不同年龄段客户群体对于明暗冷暖饱和度的需求,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也不同。结合设计项目中的受众人群,根据心理和生理需求为不同年龄段人群提供精神需求与支持。在医疗类养老建筑中,依据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满足空间中的明暗色调关系,进行功能空间划分。

3.3 思维导图——内模仿形成共情与引导

空间美学中利普斯理论认为同情(共情)和内模仿是美学中感受审美的统一心理机制。在实际生活中审美产生愉悦感,是一种不涉及意识的无功利性的心理体验,将感受、经历和力量内化的模式状态。第二阶段,人的意识控制行为受到空间约束,行为对空间产生作用,内在产生联系。例如在生活中,高快感值能很快给人提供情绪上的刺激与快感,但实际上可能是低复利收益,一开始情绪激昂,接下来很可能是怠倦和疲惫;低快感值则是长期叠加累计的结果,也可能有高复利收益的效果。

空间内部与室外环境等联结关系受日常生活及行为影响,进而形成活动空间,人与空间之间存在相互制衡的关系,如同在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生存居住的空间存在不同的样貌与结构状态。有时环境限制或制约了空间的发展和生长,在极地情况下的建筑空间非常考验建筑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与施工技艺,如寒冷的冰岛芬兰、极寒的俄罗斯地区等,其生存生活受限于自然环境,在外立面的厚度设计上通常远大于普通的建筑墙体。相应的外力行为,如环境对空间产生的力量内化也可以是共情机制的一种,即不存在功利性的模式。

如挪威的水下餐厅,根据其地理环境和水生邻居,对地下水位进行灵活设计,光滑、流线型的建筑被封装在粗糙混凝土外壳里,吸引贻贝类海底生物附着在其表面。随着时间推移和海面下软体动物的聚居,沉没在海面下的餐厅也会成为类似人造蚌礁的存在,更好地净化海洋环境(见图3)。餐厅内部的静声照明装置安装在海床上,有助于通过11m×4m全景亚克力窗观赏沙丘上野生动物的繁荣。

4 空间流动性与人的行为关系

4.1 营利型综合体

建筑性质的不同由消费者的视角决定,营利性质的建筑以商业综合体为例,首先要研究人的行为和消费心理,及其在消费空间中的移动时间;其次是进行整体的空间秩序与动线设计。所以在商业综合体设计中通常根据动线设计引导顾客消费,将“快销”产品的速食类如甜品餐厅设置在地下1层,一方面吸引人群消费,另一方面地下1层租金相对较低。

在部分商业综合体中,通过下沉广场和圆弧形空间设计引导人群进行探索式消费,圆弧形空间设计相较方形空间更具趣味性,同时可增强人的好奇心,在室内空间中长时间驻足和闲逛的同时,顾客会产生一种盲从的消费心理,加上圆弧形设计的通风和热流储存低于正方形,这时茶饮及甜品店的出现可适当缓解和满足人的疲劳感,也可缓解下长时间在室内步行的不适感。

图1 大鸭梨烤鸭店(成都万科天荟店)

图1 大鸭梨烤鸭店(成都万科天荟店)

 

图2 以色列特拉维夫Taizu餐厅

图2 以色列特拉维夫Taizu餐厅

 

图3 挪威水下餐厅

图3 挪威水下餐厅

 

4.2 办公空间中的私隐性与互动

Second Home办公区位于美国洛杉矶,该建筑由数个橙黄色圆形玻璃体独立单元组成,每个玻璃体形成1个单元,并与其他独立单元围合构成整个办公空间。整个办公空间置身于茂密的植被中,圆形玻璃体周边的植被非常茂密,覆盖整个单体建筑,从功能角度可起到遮光作用,避免阳光直射对玻璃造成的光污染和热能排放。从景观角度也可起到绿化装饰,半透明半遮荫的空间可提高安全感和工作环境的透明度(见图4)。弊端是冬天玻璃构件保温性较差,圆形储热差及昼夜时长问题降低办公时长。

在工作环境越来越开放的今天,疫情的发生使远程办公成为办公新模式。为在疫情影响下进行有效控制与隔离,避免频繁的社交加剧病毒扩散,设计师也为此进行了思考与实践。英国设计师Koto与英国罗氏法院新艺术中心合作开发的作品——可远程防控的方盒子,如图5所示,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办公的看法,创造鼓舞人心的空间,让人们可直接接触大自然,同时享有工作私密性,有效阻隔外界打扰。

5 满足空间环境适宜尺度

5.1 基于老年心理学的养老空间设计研究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意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并逐步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各种支持老年人的政策,人们也开始进行老年社区资源和社会志愿者服务,并进行养老模式的探讨。在养老、适老空间设计中,应根据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身体机能、心理行为、必备需求等客观因素,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化休闲娱乐空间布局,提高舒适性,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

1)养老院的设计中更注重对老年人舒适度的尺度,对老年人使用的家具和陈设进行优化细节的处理。

2)对老年人精神领域的关注建立有效的方式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从最初的麻将到现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多功能影音娱乐棋牌室等,均在向外拓展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互动的方式可减缓老年人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几率。

3)在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康养的职业规划下,类似泰康等专业性养老机构为会员设置专业的医院及配备经验丰富的医资团队。

4)与传统病房不同,新型养老套房在条件上更优越,设置了豪华、智能化室内设备,从过去的多人病房到单人间,更注重老年人居住的隐私性。

5.2 新型教育公共空间

经项目前期调研发现,新型教育公共空间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标示性国外大学校园建设以现代型开放式大学和传统修道院式建筑模式为主,新型现代化大学校园的标志性建筑通常来自整个园区的中心广场,也可作为学校标识及文化的展现。

2)共享交互性通过中心广场可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可作为社交平台搭建的线下社交空间,以资源共享的方式打开各自的视野,如国外校园中的Student Union,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和本地校友搭建互助娱乐的资源脉络,专享的咖啡厅、课后的休息讨论区域也可为大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空间。

3)公共艺术与传媒在现代新型校园教育建设中,增设创业文化空间为学子提供更好的平台,同时搭建互联网产业空间的优势吸引外部资源。

目前新型教育空间在外在空间设计上更具现代化和观赏性,使校园建设体系更为完善,也能对高等教育下的艺术审美情趣进行熏陶。

图4 美国洛杉矶Second Home办公空间

图4 美国洛杉矶Second Home办公空间

 

图5 远程工作家庭办公室

图5 远程工作家庭办公室

 

6 结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革,人性化的构思设想与设计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不再仅依附于人的基础生理需求,空间的存在与人形成共生性,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从设计者的角度看,空间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与体验,从而引发一系列人的行为和活动。从服务角度看,人决定空间的状态和节奏,也引发更多空间背后值得深思的社会环境产生的效应。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城市建设创新与发展,设计师的视野也在不断国际化,建筑室内与室外的边界不断被打破和消融,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也日趋提高。在全球社会变革及疫情影响下,我们也开始思考设计中对人私隐性的考量,更优化的设计是将建筑引入室内空间,不再单独分专业思考,也可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整体环境。业内对建筑室内与室外空间的研究越来越深,不断探究建筑空间内外的边界与联系。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及探讨可知,空间整体化的存在兼具理性的逻辑与感性的思考,通过设计者不断的探索与思考,未来的空间设计将更具艺术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图片来源:Archgo.com

 

 

参考文献[1]谷建.马尾巴的功效——大学校园建筑室外空间对人的行为模式的影响[J].建筑创作,2002(12):44-47.

[2]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蒋志杰,张捷,李丽,等.小尺度环境地形认知与空间行为的关系分析——以南京大学浦口校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1,66(6):821-830.

[4]刘爽.从感知到意义——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5]李琳.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6]王敏.基于老年心理学的养老院空间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7]周洁,柴彦威.中国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5):722-732.

[8] CHUN H J,孙好.关于大韩民国的广场空间的空间认识——以釜山宋相现广场为对象[J].山西青年,2019(17):255.

[9]李小刚.城市广场空间设计与人的心理行为[J].工程与建设,2012,26(4):452-454.

[10]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11]陈波,张洁娴.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现实与未来设计——基于全国17省46社区的考察[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23-31.

[12]伍乐平,张晓萍.国内外“文化空间”研究的多维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3):7-12.
Discussion on the Behavior and Psychology Communication and Privacy Module in Public Space
1789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