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折衷风格在当代商品住宅领域的实践探讨

作者:郑晨亮 石烘新 张墨晶
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住人居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 我国商品住宅的“新中式”风格流行趋势愈发强烈, 反映出社会价值和民众心理对民族传统的回归意识及文化自信。通过对当代“新中式”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杂糅的内涵分析, 提炼出背后原因及该设计思潮的两面性, 展望其发展走向。
关键词:建筑风格 中式建筑 新中式风格 折衷主义 商品住宅
作者简介: 郑晨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住人居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建筑师; 石烘新,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住人居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助理建筑师; 张墨晶,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住人居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助理建筑师;

0 引言

探讨传统中式建筑与现代建筑、西方建筑的结合, 贯穿整个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是由来已久的学术与设计课题。从洋式建筑的引入到传统中式建筑复兴, 再到如今的“新中式”风潮, 传统中式建筑的“现代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阶段: (1) 初步探索期即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2) 曲折往复期即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 (3) 多元发展期即改革开放至今, 该时期的建筑风格可笼统地称为“新中式”, 区别于完全效仿和继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产生新的提炼与升华。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背景使国人的建筑审美、价值观念与设计思潮不断变化, 对待“中式传统”的态度虽有起落和波动, 但中式传统建筑不会止步于古代历史, 反而通过传承, 发展与融合, 在当代焕发无限活力。

1 中式建筑近现代发展沿革

近代中国, “洋式建筑”曾被主动引进和被动输入, 这种风格正是当时西方社会盛行的“折衷主义”, 建筑实例遍布我国租界地区。在中外文化碰撞下, 建筑风格融合交汇, 传统中式建筑的“洋化”与西方“新”建筑的本土化共存。其中,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式教会大学建筑”是中西合璧的代表, 其特点是关注屋身与屋顶的整体连接, 以北方官式建筑为模本, 形象上追求宫廷式仿古风格 (见图1, 2) 。自1925年起, 我国第一代留美建筑师开启了“传统复兴风格”的建筑设计理念, 对“中国式”处理大致出现3种设计模式:仿古宫殿式、折衷混合式及“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 成为对我国建筑“民族风格”现代化、近代化课题的初步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一轮“历史主义”思潮在我国传播, 对“大屋顶”建筑的争论却由于种种原因未直指建筑本体, 对民族传统的表达仍停留在具象形式层面。因当时国家经济实力薄弱, 给所有建筑加上“大屋顶”的“民族形式”做法因耗资过多遭到批判, 从而阻碍了这一思潮的发展完善。以该时期“北京友谊宾馆” (1954年建成, 见图3) 为例, 大台基、汉白玉石栏杆、重檐歇山顶展现出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 但木构屋顶与砖石屋身分界明显, 2层通高的拱形凹入式窗洞口也非我国传统造型元素, 旁边5层高的附属板楼全部附上传统官式建筑屋顶, 立面虽经过细致的美学推敲, 但建筑外观、装饰元素与材料结构、功能的矛盾显而易见, 成为当时建筑的独有特征。

改革开放后, 建筑设计领域走向开放包容, 建筑师将自身的国际背景与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共同应用于设计中, 出现以贝聿铭“香山饭店” (1982年落成营业, 见图4) 为代表的作品, 引发众议。“菱形窗、白墙、灰色线条”一度成为其他建筑师效仿的对象, 融合中国古典园林及建筑艺术于一体的设计被学者划分为“新古典主义”, 是对“中国式”现代建筑探讨的重大突破, 此时“中式”已不拘泥于具象的形式、符号及元素, 出现抽象、简化、写意、韵味, 使用现代主义的设计方法及语言, “新中式”概念开始明确。这种对中式建筑传统的西方式解读与现代转译使国人开阔了眼界, 在大批现代混凝土、方盒子建筑遍地开花背景下在国内建筑一枝独秀, 但当时尚未引起住宅市场的注意。

随后我国房地产市场迎来发展高峰期, 国外住宅风格大量涌入, 德式、英式、法式、西班牙风、地中海风、Art Deco、新古典等接踵而至, 令国人目不暇接, 西方风格又一次占据市场主导, 体现出该时期社会经济大发展及大众追求欧陆奢华、富丽、大气的审美取向。直到2000年后, 以万科第五园 (2005年开盘) 为代表的“现代简约中式”风格在商品住宅领域流行, 其简化的月亮门、片墙、檐口诠释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新徽派建筑与景观风貌, 色彩素雅冷静, 尝试还原和回归传统中式居住空间中街巷、院落的空间氛围, 成为当时房地产市场的一股清流, 与奢华繁复的欧式、美式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见图5) 。后建成的苏州博物馆 (2006年开馆) 得到业内广泛关注与认可, 表现出大众、主流价值观与上层人士对各色舶来品、西方风格的审美疲劳和批判 (见图6) 。万科第五园在外观形式上与“苏博”的关联可见一斑, 提升了“新中式”的市场认可度。以“观唐” (2006年建成) 为代表的别墅产品, 直接复制和重现北京传统四合院民居和官式建筑, 外观上可谓力求“仿古”, 砖墙、瓦屋顶虽不是古代的工艺和建造方式, 却力求“造新如旧”、重现历史, 是购房者另一种价值态度的体现 (见图7, 8) 。

图1 原燕京大学

图1 原燕京大学

 

图2 原辅仁大学

图2 原辅仁大学

 

图3 北京友谊宾馆

图3 北京友谊宾馆

 

图4 北京香山饭店

图4 北京香山饭店

 

图5 万科第五园

图5 万科第五园

 

图6 苏州博物馆

图6 苏州博物馆

 

图7 北京观唐别墅

图7 北京观唐别墅

 

图8 北京传统四合院

图8 北京传统四合院

 

2 新中式折衷主义的内涵提炼

在我国住宅市场发展速度放缓、互联网高速发展及国民收入提高的背景下, 开发商的商品住宅开发由追求规模数量转变为追求品质效益, 消费者对商品住宅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建筑风格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住宅品质与文化内涵的追求, 尤其无法适应中高层改善型客群的居住生活特性。

现代简约中式往往过于抽象, 几何感明显, 大面白墙映衬翠竹格外清新脱俗, 极度简化的檐口线条和门窗洞口略显单调, 黑白配色、冷静素雅的徽派标志性极强, 在地域性上存在限制, 宁静古朴之风尤盛, 奢华富丽之感不足, 阻碍该风格、形式在国内商品住宅中的进一步应用。仿古中式也有局限性, 院落占地较大, 不适应大城市高容积率的客观要求, 北方官式建筑外观形象包裹着西方别墅的自由平面略显刻意和生硬, 细节处理不到位, 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民族形式矛盾突出。

怎样的设计风格能平衡这2种倾向的优势与不足, 顺应时代与市场发展需求, 新中式折衷主义建筑应运而生。如果将现代简约中式类型产品概括为激进派, 将传统复古中式类型产品概括为保守派, 不难发现如今的“新中式折衷”风格正是二者的结合。

西方建筑史概念中提及的“折衷主义”建筑是指在19世纪初期, 随着生产力提升、社会快速发展、交通便捷、考古学进展、出版业发达及摄影技术的发明, 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 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 不讲求固定的模式, 语言混杂, 但讲求比例均衡, 注重形式美的建筑设计思潮。这个“折衷”相对当时西方流行的“复古主义”和“浪漫主义”而提出, 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是西方古典建筑的现代化探索与尝试。

“新中式折衷”基于中国的建筑语境, 这一风格是传统与现代设计手法、设计语言的折衷, 是新旧工艺、传统与现代材料的折衷, 是中西文化理念、简约符号化与仿古倾向、地域性与通用性的折衷, 交融结合、相互吸纳中暗含中国文化倡导的“中庸”之道及包容性, 是该风格发展的内在动力。从现实层面讲, 这一风格对应了高端住宅市场要求和城市土地高价值、建筑高密度现状, 通过“文化内涵”“用料考究”赋予其更高溢价, 迎合业主心理期待。“新中式折衷主义”风格可概括为我国建筑师尝试以符合大众美学的赖特草原风格别墅为基础, 将传统欧式的柱式、线脚、檐口及窗套等元素替换为抽象化的中国文化元素并呼应地域特色, 形成强化大挑檐, 强调材料价值感及入口空间仪式感的新风格。

“新中式折衷主义”保留石材、金属等欧式建筑传统材质与色彩, 并将中国文化符号有机地融合到建筑肌理中, 既满足人们对价值感的追求, 又给人强烈的历史感, 铺垫文化底蕴。

现阶段“新中式折衷主义”风格如下。

1) 讲究文化体验对于中式文化韵味的塑造并非形式上的仿古、复古, 而是中式精神、价值境界的体现, 是抽象的复刻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重点塑造主要流线停留空间的仪式感,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习惯有机融合。

2) 追求“价值感”大量使用石材、铜板等贵重材料, 讲究用现代材料和构造技术体现价值感及厚重感, 细节上强调工艺精致的尊贵体验。

3) 比例、形式遵循现代建筑美学宗旨结合中式传统, 强调对称性及空间轴线。

4) 大挑檐建筑形式庄重、内敛, 呼应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

5) 柱式、线脚、檐口及窗套等位置常以中式传统纹饰 (如回字纹、万字纹、冰裂纹等) 作为装饰手段, 强化中国文化韵味。

6) 装饰、小品及陈设往往照搬传统物件以烘托气氛。

7) 多元融合该风格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适应不同内部装修及外部景观风格, 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民族自信的提升及对文化回归的渴望, “新中式折衷主义”正是时下“中式”建筑设计的前进方向, 独具价值感及文化气质。

3 新中式折衷主义风格在商品住宅领域的应用

新中式折衷主义风格一经推出便深受新兴中产阶级追捧。从万科如园项目对新中式折衷主义的初步尝试, 确立大屋顶、现代美学比例及其在材料和中式元素上的应用, 到璟岳项目在材料选用、中式元素确立、空间尺度推敲及大屋顶、美学比例的刻画, 使新中式折衷主义趋于稳定, 再到泰禾·海上院子确立新中式折衷主义建筑形式, 彰显其在住宅市场的地位, 该风格已成为高级住宅的主要选项, 且正向室内和景观设计方向延伸。

3.1 北京五矿万科·如园项目

五矿万科·如园是位于北京西山的高端住宅 (见图9, 10) 。如园三重不同尺度的院落完成了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的过渡, 并将传统造景情愫融入其中, 在集成传统中式建筑手法基础上, 融合现代主义理念, 彰显我国建筑文化的博大内涵与现代建筑之美, 初步确立新中式折衷主义建筑的基本形式。

如园对现代石材幕墙立面的石材装饰板进行中式纹理处理, 中式外墙压顶与石材幕墙结合, 现代材料对中式深棕色的表达使现代建筑语言与传统中式建筑形象符号有机结合, 共同诠释建筑的传统人文精神与形象价值 (见图11) 。建筑主体形象在遵守传统三段式立面基础上着重强调中心对称原则, 烘托中式建筑的庄严大气 (见图12) 。坡屋顶和现代金属幕墙体系打造的大挑檐, 在顶部模仿重檐屋顶进行2级屋顶挑檐设计, 呼应立面对称关系实现局部镂空, 确立新中式折衷主义坡屋顶的标志性符号。局部中式传统砖花整墙与老砖的引用结合传统形象抱鼓石及木材装饰大门入口形象, 更显中式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形式融合后的建筑气息及效果 (见图13) 。

本项目巧妙运用中式园林对景、借景之术, 拉近外部景观与项目自身联系, 注重园林独特风格的打造, 融合多种园林设计符号, 园林和建筑形象交互掩映、美不胜收。

3.2 北京夏家胡同“璟岳”项目

北京夏家胡同“璟岳”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南三环花乡夏家胡同, 由联排别墅、合院别墅、花园洋房、高层住宅、公共租赁住宅等住宅产品组成。项目布局模仿中式“进院”的合院别墅, 以传统院落和“胡同”街巷进行整体布局。传统院落尺度与意境的演绎, 街巷近人尺度的烘托, 中式建筑意境中融入欧式建筑的庄重大气, 充分展现新中式折衷主义建筑的内在文化及建筑形象特征 (见图14) 。

建筑主体以石材幕墙为主, 通过对石材颜色质感、石材表面中式纹饰的雕刻设计及其他材料的配合, 实现现代石材幕墙施工工艺与中式建筑形象的融合。金属材质对中式纹饰的表达、中式建筑惯用木材材料与现代建筑的结合, 红色彩釉玻璃幕墙对中国传统喜好的表达, 满足现代人对材料及中式文化价值的追求。无论别墅还是花园洋房、高层住宅均遵循我国传统建筑的“三段式”立面划分, 厚重石材幕墙打造的基座、细节工艺精良的中段楼身及传统屋顶演绎的上段, 无不展示建筑之美 (见图15) 。屋顶设计更是项目现代中式建筑形象的点题之笔, 现代建造方式打造出深远的屋檐出挑, 屋檐下对“梁、椽”的抽象及现代工艺瓦片的运用, 显示建筑的独特气质。细节方面, 植入回形纹纹饰, 寓意“长寿吉祥”, 石材腰线上设计中式吉祥植物图案显示建筑的尊贵, 外窗窗套进行中式画框的抽象处理。配合建筑主体设置的传统形制如抱鼓石、灯箱、影壁墙等进一步烘托建筑文化气息 (见图16, 17) 。

图9 如园鸟瞰

图9 如园鸟瞰

 

图1 0 如园小区入口大门

图1 0 如园小区入口大门

 

图1 1 如园建筑局部

图1 1 如园建筑局部

 

图1 2 如园三段式立面

图1 2 如园三段式立面

 

图1 3 如园效果

图1 3 如园效果

 

图1 4 璟岳鸟瞰 (自绘)

图1 4 璟岳鸟瞰 (自绘)

 

图1 5 璟岳立面 (自绘)

图1 5 璟岳立面 (自绘)

 

图1 6 璟岳建筑细节

图1 6 璟岳建筑细节

 

图1 7 璟岳局部 (自绘)

图1 7 璟岳局部 (自绘)

 

“璟岳”项目兼具中式与西式特质, 中式园林景观 (见图18) 及美式室内风格 (见图19) 融合而不突兀, 与套型设计结合, 打造既有文化内涵, 又具有现代感的高端项目价值与形象典范。

3.3 泰禾·海上院子

泰禾·海上院子位于上海市奉贤海湾, 提出以“三街九坊十八巷”规制中式格局, 营造“庭院深深, 隐于坊巷”的居住意境。项目秉承“中而不古, 新而不洋”的文化基因, 借鉴福州三坊七巷及弄堂形制, 中西建筑符号推敲融合, 现代建筑材料的中式解读以中国古代王府官宅的建筑规制为蓝本, 采用现代建造方式, 确立新中式折衷主义建筑在高端住宅项目中的地位 (见图20) 。

项目石材幕墙采用仿砖纹排布, 结合金属压顶使石材墙面营造中式景墙效果, 深棕色金属材料装饰迎合传统中式建筑色彩。在整体形象设计上遵循对称与对位原则, 运用传统坡屋顶设计, 多层级的金属幕墙挑檐创造出重檐屋顶形象, 屋顶轮廓的凹凸设计使建筑整体更具中式韵味 (见图21) 。建筑细部设计运用照壁、抱鼓石、浮雕、铜质方灯、院门、门钹、平坊、题字匾额等八大体系再现现代建筑的中式礼仪, 从中正大气的正门, 经中轴景观带、中轴线节点、里坊景观带、院门五步不同风景强调仪式感 (见图22) 。项目在打造整体中式园林景观的同时, 局部营造日式禅意场所 (见图23) 。

4 结语

随着众多优质项目落地, 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 “新中式折衷风格”住宅已确立其在高端住宅市场中的地位, 风格手法逐渐趋于稳定, 但仍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及应用价值。目前市场正逐步引导这种风格向室内和景观设计领域拓展延伸, 对其设计探讨也更深入建筑本体。尽管对材料品质、细节刻画的较高要求使其在非高端项目及高层住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但该风格将克服现阶段的矛盾性而不断完善与提升, 成为内外有机和谐的设计风格。

图1 8 璟岳内中式园林 (自绘)

图1 8 璟岳内中式园林 (自绘)

 

图1 9 璟岳美式室内风格

图1 9 璟岳美式室内风格

 

图2 0 泰禾·海上院子

图2 0 泰禾·海上院子

 

图2 1 泰禾·海上院子整体形象

图2 1 泰禾·海上院子整体形象

 

图2 2 泰禾·海上院子建筑细部设计

图2 2 泰禾·海上院子建筑细部设计

 

图2 3 泰禾·海上院子局部日式禅意场所

图2 3 泰禾·海上院子局部日式禅意场所

 

 

 

参考文献[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罗晶.中国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研究评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33 (6) :25-29.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of New Chinese Eclectic Style in the Field of Modern Commercial Housing
942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