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校区的融合与发展——以漳州农校校园规划为例

作者:张河清 王水琦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圆山校区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2016年漳州农校并入闽南师范大学, 成为闽南师范大学圆山校区, 而漳州农校现有规模无法满足新校区规划需求, 针对如何在现有规模基础上扩建成具备完善功能的大学校区, 提出保留历史建筑、重组建筑功能和修缮校园环境的校园规划建议。
关键词:校园规划 漳州农校 历史建筑 建筑风格
作者简介: 张河清, 闽南师范大学圆山校区高级讲师; 王水琦,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1 背景

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开始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 高校进入“改、扩、并、转”阶段[1]。由此带来的学生数量增加, 使高校不得不向外寻求发展。福建省漳州市闽南师范大学为“城市型”大学, 位于城市中心区域, 随着学校发展, 扩建校区已成为亟需面对的问题。但城市中心区域的高建筑密度、极高的土地开发程度及开发成本无法支撑闽南师范大学在原校区基础上直接外扩。因此, 在城市近郊或远郊寻找1块可利用的土地成为比较可行的方案。随着近几年高校合并政策的出台, 经多方探讨, 2016年位于漳州近郊的漳州农校并入闽南师范大学, 成为闽南师范大学圆山校区。

2 漳州农校 (圆山校区) 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现状

原漳州农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 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郊圆山风景区, 创办于1951年9月, 校园占地603亩, 建筑面积4.8万m2, 校内实习农场350亩, 并配套1个田径运动场、6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2016年闽南师范大学将漳州农校并入, 成为闽南师范大学圆山校区, 但并未招生, 目前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其现有可建设土地及建筑规模均不能很好地承担本科院校分校区的职责。

2.2 存在的问题

2.2.1 建筑风格不协调

漳州农校现状建筑存在新旧建筑不协调问题。有20世纪60年代的红砖建筑和后期建设的平板房建筑, 还有近期为扩招而建的框架结构教学楼和宿舍楼, 这3类建筑风格迥然不同。除现状建筑外, 圆山校区还有需扩建的建筑, 其风格如何延续值得考虑。

2.2.2 建筑功能失效

原漳州农校现状中图书馆的功能被忽视, 而未来圆山校区作为闽南师范大学的分校区,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状食堂位于学生宿舍1楼, 将公共餐饮区放到较为私密的学生生活区, 功能有些混淆。从现状看, 原漳州农校功能较为完整的是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及教学区。除此之外, 学生进行学术活动的区域几乎缺失, 室内活动空间不足。作为一个大学校区, 原漳州农校现状校区只能作为一小部分的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 功能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

2.2.3 缺乏学生活动空间

原漳州农校虽然有很大的户外活动空间, 但操场经久失修, 长期处于无人使用的状况, 还有一部分活动场地位于宿舍楼和教学楼之间, 可能会影响宿舍楼的休息或教学楼的教学。活动场地缺乏明确规划, 学校动静区未能很好地区分。由于大礼堂建筑年久失修, 原漳州农校缺乏足够的室内活动空间, 如果要举办大型活动将面临找不到合适场所的困境。因此从这点考虑, 一些教师活动的空间应该移出, 留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活动。

3 圆山校区规划发展建议

3.1 重视人文历史, 保留历史建筑

原漳州农校成立至今已有68年, 历史悠久, 校园内很多不经意的小场所都能唤起很多学子的回忆。例如校园内现已破旧的老邮局, 在电话还不普及的时候师生通过这个小小的邮局与他们的亲朋好友交流, 这个邮局保留了他们曾经美好的回忆。圆山校区现在作为闽南师范大学的分校区, 存在规模过小的问题, 往外扩建校区不可避免。现状校址风格可考虑为闽南文化风格, 建议经过专业的建筑使用评估后确定现有建筑能否继续使用及如何修缮, 尽量保留原先的红砖结构 (见图1) , 在原砖混结构基础上进行加固整修;建议对校内其他建筑外观进行改善, 采用红砖外墙装饰, 统一整个校区的建筑风格。

图1 漳州农校大礼堂现状

图1 漳州农校大礼堂现状

 

3.2 重组建筑功能, 焕发新活力

建议原校区改为以学生活动区为主, 现有教师宿舍改造为学生宿舍或社团活动中心, 教学区布置在大门入口处, 方便与扩建后的新校区联系。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公共建筑, 由于现状校区建筑密度相对较高, 建议对现有图书馆进行整修, 并把原办公楼改为图书馆分馆, 将1楼空出, 作为学生公共活动的室内空间,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食堂作为重要的生活功能空间应独立选址新建, 提升学生宿舍区相对私密的状态。老邮局可重新作为邮件收发室或学生举办小型社团活动的空间。

3.3 修缮校园环境, 打造生态校园

圆山校区树木葱郁, 有很多有价值的古树, 应配合其优越的原生态环境, 辅以不同的植物、小雕塑、铺装、道路及灯饰打造不同的小空间, 通过绿化将各建筑组群联系起来, 使硬质景观-建筑-软质景观-绿化有机联系, 使整个校园环境浑然一体, 塑造具有个性的生态校园[2]。将旧校区打造成整个闽南师范大学圆山校区的后花园, 最大程度发挥其生态自然优势, 做好扩建新校区的准备。

4 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提升, 中职校招生难成为当前面临的问题。将中职校并入本科院校并作为其分校区是一些高校向外扩张校区的做法。笔者认为, 校园规划应走可持续发展和历史传承的道路, 在保留中职校原有校园特点的基础上向外发展, 而不是大拆大建, 破坏原有校园特点, 直接建设现代校区。因此, 原漳州农校应保留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具有特色的红砖建筑, 在这个基础上做好本科学院分校区的规划, 而不是舍本逐末地追求现代化的校园建筑。

 

 

参考文献[1]黄翼, 吴硕贤.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析[J].城市规划, 2014, 38 (4) :85-91.

[2]黄世孟.台湾大学校园规划之经验与策略[J].城市规划, 2002 (5) :46-49.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New and Old Campuses——Taking Campus Planning of Agricultural School in Zhangzhou as an Example
1046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