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改造类民宿外部空间设计手法探析

引用文献:

宁昭伟 阎照 崔雪娜. 传统民居改造类民宿外部空间设计手法探析[J]. 城市住宅,2018,48(12).

. Analysis on Design Methods for the External Space of the B&Bs Transformed from Traditional Houses[J]. build,2018,48(12).

作者:宁昭伟 阎照 崔雪娜
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 脱胎于传统民居、充分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民宿备受青睐并呈井喷式发展。快速发展中, 或以单纯的经济利益为驱动而缺乏思考, 或因自身审美水平限制而无所适从, 种种情况导致当下民居改造品质良莠不齐, 在态度和实践上均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以大量实地调研和亲身体验为依托, 通过实地调研、亲身体验、店主访谈等方式有针对性开展研究, 分析存在的问题, 研究优秀案例, 归纳总结传统民居改造类民宿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旨在以此为传统民居这一活化利用方式和历史街区特色风貌保护提供策略指引。
关键词:历史街区 风貌保护 传统民居 民宿 外部空间设计
作者简介:宁昭伟,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建筑师 ; 阎照,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专家成员 ; 崔雪娜,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策划师;

 

千百年来, 先人以其智慧在广袤的中华大地留下丰富的特色风貌遗产, 不少传统村落得以保留至今, 为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当下相关旅游开发正如火如荼进行。在此过程中, 因利益驱使和保护观念淡薄, 不少传统村落遭受了毁灭性破坏, 给传统聚落形态和风貌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传统民居作为村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其保护、改造和开发必将深刻影响风貌的整体呈现。民宿以独立改造而非整体规划的方式对传统建筑进行有机更新, 在保存建筑特质和操作的精细化程度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同时民宿经营能够让民居焕发其应有的功能活力, 给传统建筑带来新生。

1 传统民居向民宿转化的机制分析

1.1 建筑层面的相似性

传统民居向民宿转化不是偶然现象, 而是由两者在建筑层面本身存在的相似性决定的。除去外界因素影响, 传统民居、民宿在功能、空间等物质层面和使用者心理需求等精神层面均体现出相似性。

1.1.1 物质层面

从功能上看, 两者都以居住、休憩为主要功能, 民宿作为公共建筑虽在建筑性质上与传统民居存在差异, 但在功能上与传统民居有大量重合, 本身就可顺势而为, 保留部分原本的功能布局, 易于转化;从空间上看, 民居和民宿均由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两大部分组成, 由民居向民宿改造实则是空间划分的一种强化, 此种强化也有利于加深住客对传统民居本身的空间印象, 檐下听雨、庭中赏花, 民居中典型的空间场景在民宿中得以传承;从结构上看, 传统民居以木构架为主, 一方面室内空间完整, 即使原本有分隔墙也不承重, 易于拆除和改造成民宿需要的大空间, 另一方面, 传统民居中两榀屋架间的距离以3~4m居多, 以满足跨度要求和人的使用需要, 该尺度与民宿中客房的面宽、楼梯的宽度接近, 故改造中利用原有结构自然形成的空间划分就可满足新的功能需求, 无需进行大的结构调整。

1.1.2 精神层面

两者对使用者心理需求的满足也类似, 传统民居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家”的概念, 满足的不仅是物质层面需求, 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家”的氛围;民宿与酒店、旅馆等最大的区别在于领域感和归属感的营造, 通过对生活场景的还原和地域文化的表达给住客回归乡野的感觉, 提供一个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场所, 在此层面上, 两者的初衷一致。

1.2 文化表达的衔接性

传统民居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瑰宝, 虽是最普遍存在的建筑类型, 但也是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观念、建造技术等最直接的体现, 记录的是一整段相对全面的人类社会历史, 同时因其建造无过多形制和规范制约, 故融合当地丰富多彩的地理、文化、历史、艺术要素产生了丰富多变的形式, 其丰富性和对文化历史的记录和传承能力远非其他建筑类型所能比拟。

长期囚禁于城市牢笼之中, 越来越多的人为节奏过快的城市生活所累, 渴望精神的片刻休息和放松, 越来越向往自然山野和传统乡村宁静淳朴的生活方式, 这正是民宿要为住客提供的, 也是民宿自身所追求的东西。无论是物质层面上建筑本身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还是对传统生活状态的回归, 都与传统民居所能提供的要素不谋而合。

1.3 形态的丰富性和改造的易操作性

我国传统民居在形态上有极大丰富性, 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 (1)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多样, 不同地区、民族的民居建筑根据不同的自然资源、地形地貌、生活习惯、民族传统等呈现出自成一体的丰富形态, 极少雷同; (2) 同一地区的民居, 因建筑无统一的范式, 各家各户会根据特定的地形条件、经济情况、客观需要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设计, 加之主观的审美情趣、生活习惯差异, 民居本身在规模大小、组合形式、装饰风格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上述差异正是民宿独特性的具体体现, 与民宿特色营造的思路一致。

2 传统民居“民宿化”外部空间设计手法

一家好的民宿不应只有丰富且富有特色的建筑内部空间, 而应内外兼修, 外部空间的营造同样不能马虎。笔者将外部空间简单分类并粗略总结了相应设计策略。

2.1 庭院入口

传统民居乃至中国传统建筑在布局上的精华就是“院”的艺术, 很多民居改造类民宿都有保留的前院, 且庭院入口也得以保留。此类民宿无特色鲜明、形体高大的建筑立面作为标识, 仅靠院墙上的小门入口吸引住客, 难度可想而知, 故庭院入口包括其前导空间的处理值得研究。

2.1.1 元素替换

深巷之中的民宿相比主路上的人流量少, 游客入住概率随之降低, 如何引导游客至入口处, 前导空间设计尤为重要。此类入口可采用“元素替换”处理手法, 入口环境与内部空间在意象和逻辑上的演变成为吸引游客的有效途径之一。隐泉位于丽江大研古城的深巷之中, 设计者在巷口就开始替换空间元素:首先, 将小巷一侧墙面用青砖墙包裹, 上开花窗, 将巷道的白墙元素替换为隐泉的青砖墙;其次, 将脚下的石板路替换成隐泉庭院中的条石路, 在两个维度上将游客包绕;最后, 利用一个小转角的对景关系, 将另一侧墙面元素以隐泉常用的花草绿植替代, 完成了整个空间由古城到隐泉的转换 (见图1) 。

图1 隐泉入口的前导空间元素替换

图1 隐泉入口的前导空间元素替换

 

2.1.2 增加层次

相比庭院入口, 门厅入口在空间形态上略显单薄, 从入口处望进院落一览无余, 会降低游客的期待和兴趣。此类入口应适当增加空间厚度, 提升空间层次感。丽江束河古镇的“偶遇”入口是传统的“八”字门形式, 门虽大开但门内对景的文化石影壁有“欲露还羞”效果, 影壁中间故意留一缺口, 将庭院中的景观微微透出, 引起入院一观的兴趣, 这种与入口一起设计的小空间序列成功增加了入口空间的厚度和层次, 令人有期待有惊喜 (见图2) 。

2.1.3 制造停留

游客选择民宿往往边走边看, 这种浅层次了解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能在此过程获得更多关注就能一定程度增加被选中的概率,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尽量在入口处制造停留。有欣赏价值的入口布置会让游客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引发其好奇向往之心 (见图3) , 而基于游客需求的入口设计通常更能得到认可, 如在入口处为游客设置休息座椅并精心布置景观以营造舒适的休憩空间 (见图4) 。

2.2 庭院

庭院就是民居的核心所在, 不仅承担着交通功能, 更是人们交流集会的场所。在笔者有关“认为民宿特色应通过哪些方式体现”的调查问题中, 除去“老房子的古老气息”这一建筑固有特征, “庭院和外部景观营造”被认为最能表达特色。笔者从住客体验、中国传统、文脉继承等方面出发, 总结出一系列提升庭院特色的设计策略。

2.2.1 营造领域感

庭院应是一个有自身领域感的空间, 这是其具有场所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在此种感觉的作用下, 人才会进入无安全防卫紧张情绪的放松状态。

1) 利用建筑围合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不同于西方, 常用“以屋围院”布局形式, 故庭院领域感的营造可依托于建筑本身的围合。传统民居以三合院、四合院居多, 本身具有较强的围合感, 故改造为民宿后在庭院营造方面只需继续强化围合感。

2) 利用自然地形高差划分改造选址于依山傍水、地势起伏地区的民居时, 利用地形地貌优势形成自然围合的庭院空间是营造领域感的首选, 这种“一半自然一半人为”的院落形象更符合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观。营造过程应以表现自然地貌的围合感为主, 适当放松其他部分的表现力, 以获得空间主题的统一 (见图5) 。

3) 利用绿化围合或景观标识在既无围合性院落又无自然地貌条件的庭院营造中, 可采用人工绿化围合的手法, 如“原舍”的室外茶园 (见图6) ;还可利用庭院中的核心景观, 如高大古树遮蔽出的树下空间来强化领域感。

图2“偶遇“入口丰富的空间层次

图2“偶遇“入口丰富的空间层次

 

图3 有欣赏价值的入口

图3 有欣赏价值的入口

 

2.2.2 模糊界面

不论宏观或微观层面, 中国传统建筑均呈现出内向封闭的院落结构, 城有城墙、宫有宫墙、院有院墙, 所有建筑均有一个独立的外延界限。但同时, 建筑内部朝向内院却又开敞, 室内外空间流通性强, 房间与内院有密切的关联性, 建筑内立面开敞轻盈, 时而内外有别, 时而内外一体。民宿庭院设计, 尤其在处于传统风貌区的民居老宅中, 应对此种传统庭院界面形式有所传承, 如周庄古镇的“小院儿”, 围合出院落的“U”形2层老宅, 其面向院落的3个内立面均使用落地木质门扇, 无论在公共区喝茶下棋, 还是坐在客房内躺椅或躺在床上, 庭院内景观尽收眼底, 院落与建筑的隔阂被彻底打破 (见图7, 8) 。

2.3 特色空间

通过营造领域感, 可安然于庭院, 通过模糊界面, 可体味传统空间, 完成这些, 民宿就应开始强化自身特色以使住客铭记。对主打人文风貌的民居改造类民宿来讲, 充分利用传统民居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尊重历史、延续历史脉络的有效手段, 应努力挖掘场地文化, 恢复人们记忆中的场景, 使住客在当下与场地古老的历史情怀产生共鸣, 对当地的文化风貌产生认同。通常情况下, 这有赖于庭院对历史场景的还原, 还可通过对相关意象的景观陈设布置来体现场地文化。

2.3.1 廊下空间

对中国传统建筑而言, 廊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许多房屋都设有回廊或廊道。从空间上看, 廊下空间是室内外空间的过渡, 是两者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使空间变换更自然;从艺术上看,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的建筑装饰较简洁, 外立面主要装饰物大多集中于廊空间;从功能上看, 廊下空间是日常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许多活动发生的场所,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很高。

2.3.2 檐廊空间

檐廊空间作为室内外过渡, 使用方式较丰富:首先, 临近建筑又与外界直接联系的空间既提供了人对“家”安全感的依赖, 又满足了人对外界的好奇心;其次, 在特殊使用状况下, 房屋门扇一经拆除, 檐廊空间与室内空间融为一体, 成为室内空间的延续, 满足对大空间的使用需求, 如丽江大研古城的“编织”民宿, 经营者将摇椅摆在檐廊之下, 形成一处纳凉赏景的休息空间。

图4 休憩型入口设计

图4 休憩型入口设计

 

图5 利用自然地貌围合出的庭院

图5 利用自然地貌围合出的庭院

 

图6 利用茶园景观营造领域感

图6 利用茶园景观营造领域感

 

图7“小院儿”庭院界面示意

图7“小院儿”庭院界面示意

 

图8“小院儿”室内外空间关系

图8“小院儿”室内外空间关系

 

2.3.3 过廊空间

过廊指连接两栋相邻不相接的房屋或院落的廊空间, 相对檐廊而言, 交通属性更强且难以让人停留。过廊空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融入一些简单功能, 制造偶发事件的可能性, 提升民宿的体验感。“编织”民宿主院用以连接主院和北侧小院的一小段过廊较宽, 故设计者在其两侧加装门扇形成一个半开敞的小书房, 行人来回穿梭、停留、阅读, 使空间充满与陌生人偶遇、邂逅的可能, 带来不一样的空间体验。

2.3.4 屋顶平台

屋顶平台在民宿中司空见惯, 其合理布置有多重好处: (1) 相较普通的庭院空间, 屋顶平台私密性较强、视野面宽, 满足了住客更多样的使用需求; (2) 屋顶平台相当于上层客房庭院, 对上层客房的住客来讲对室外空间的使用会更方便; (3) 错落的屋顶平台与庭院一同构成了空间层次丰富的室外活动空间, 立体化院落使民宿更有活力。

屋顶平台可根据需要被营造成各种不同的空间形式, 布置桌椅棚架成为观景平台, 可搭建屋顶成为敞厅, 也可种植花草成为屋顶花园……营造过程中, 一方面要注意屋顶平台与地面空间的关联性, 确保其使用效率;另一方面, 多组屋顶平台组合布置时, 应注意空间的错落关系及彼此之间的关联, 若形成环形流线或更复杂的网状流线, 会大大增强整个民宿室外空间的趣味性 (见图9) 。

3 结语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城市活力有赖于城市的多样性, 城市的多样性离不开历史建筑的存在”。由此可见历史建筑在城市中的重要性, 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在传统村落风貌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传统民居而言, 其单体的文保价值少有能与文保建筑媲美, 但其广泛的分布、丰富的形态和巨大的数量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建造智慧的集中体现。民居作为日常使用最频繁的建筑类型, 若仅简单进行修复保护, 必将因其实用功能丧失而逐渐衰败, 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 才能使其长久传承, 传统民居改造为民宿正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图9 屋顶平台

图9 屋顶平台

 

传统民居改造利用过程应注意避免对传统建筑形式和装饰语言的简单保留, 应提取传统建筑文化精髓, 融入现代设计改造理念, 以保证其符合现代人生活的客观需求, 在继承中创新。

 

Analysis on Design Methods for the External Space of the B&Bs Transformed from Traditional Houses
915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