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城市住宅70年 (1949-2019) 之北京

作者:金磊 苗淼
单位: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
作者简介:金磊,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两刊总编辑 ; 苗淼,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两刊总编辑助理;

 

0 引言

早在1946年, 刚组建的清华大学建筑系就由林徽因教授讲授《住宅概论》课程, 这或许是新中国最早期的住宅课程。翻阅北京住宅设计研究的相关文献, 至少有两方面内容在新中国北京住宅设计史上堪称经典:其一, 1999年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之后,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出版的一套学术丛书中就有《住宅设计50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住宅作品选》, 它不仅回溯了北京院住宅设计历程, 还记录了新中国北京前50年的住宅建筑与住区规划;其二, 北京住宅标准化是新中国北京住宅建筑得以大规模发展的基础, 而北京“标办”乃至华北“标办”均设于北京院, 从60年代末至今都不断为北京建筑标准化 (含住宅) 作出贡献, 其住宅标准图广为推广, 尤其是80年代以来的标准图 (如“80住2”等系列) 获得了一系列奖项, 是研究北京住宅发展脉络的一部分。以下将基本按照时间脉络回顾并梳理新中国北京住宅发展历程, 内容无法面面俱到, 有待读者批评指正, 以期在后续工作中完善丰富。尽管如此, 仍可从本文中看到过去与今天北京住宅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笔者坚信, 它们都是中国城市住宅设计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1 第一阶段 (1949-1999年)

住宅既是人类生活衣食住行4项基本要素之一, 又是影响城市功能与景观的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定都北京以后, 政治、经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住宅需求量剧增且其建设始终占重要地位。1949—1999年, 以住宅设计占多数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例, 完成的住宅类项目的建筑面积达6600万m2, 并在各历史阶段不断取得标志性成果。

建国前, 北京有住宅1350万m2, 居民住房大多是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四合院平房。四合院有多种类型:最基本的是单座院落, 至少有三面用房围合;大一点由纵向的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组成, 由于老北京城内两条胡同的间距为60~70m, 故最多只能容下四五进纵向院落;若宅院规模还需扩大, 就朝东西向发展, 两组院落联立或多院组合;部分四合院还附带花园。明清遗留下来的20多处王府, 是四合院中的特殊建筑, 集居住、办公于一体, 且有一套程式化布局。极少数四合院中有2层楼房或少数受西方影响而建造的小洋房。北京民居多为灰砖墙灰坡顶, 围绕故宫及天坛、雍和宫等展开布置, 其小巧的体量、清淡的色彩与高大宫殿的金碧辉煌形成强烈对比, 有良好的陪衬烘托作用。1949-1998年底, 北京市住宅建造总量达1.4亿m2, 住宅建造未沿袭四合院模式而是另走了一条逐步演变适应现代居住方式的道路。

1.1 1949—1978年的北京住宅设计

1.1.1 连排平房和单元楼

建国初期, 为适应首都建设要求, 住宅需求量巨增, 受当时的资金、建材、技术和施工等诸多条件限制, 新建住宅多为砖木结构单层建筑且连排成片。平面布局包括一室户、一室半户、二室户等, 每户除居室外还配置了3~5m2的辅助生活面积。该时期, 建造了为数不多的2层花园式住宅和3层住宅, 如复兴门外的邻里住宅。1953年开始学习苏联大单元设计, 在三里河、百万庄设计建造了20万m2住宅, 在西直门、和平里分别建造了2400间和5000间住宅。

1955年, 北京院设计了首套住宅通用图——二型住宅, 首套图纸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设计的, 当时指导思想是“远近期结合, 以远期为主”“合理设计, 不合理分配”, 单元平面一种为五开间一梯两户, 每户3~4个居室, 平均建筑面积为98.88m2;另一种为一梯三户, 每户2个居室, 平均面积为62.92m2。“二型住宅”为4层砖混结构, 苏式密排木屋架坡顶, 楼板为30cm厚的预制混凝土方孔板, 楼梯踏步板、休息板均为预制。因强调“标准化”“工业化”“减少构件规格”, 故仅采用3.2m开间和6.0m进深, 房间、厨房、楼梯间均较大, 每个单元只3层以上设1个小阳台。

1957年, 中央建筑工程部认为“二型住宅”面积标准太高, 设计要以近期为主、远近结合, 北京市在总结住宅设计经验并对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住宅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住宅设计4条原则: (1) 布局合理, 保证使用; (2) 应用新技术; (3) 人均居住面积不大于4m2; (4) 居住面积系数不小于50%。根据此原则设计了3种住宅标准图, 即701甲 (89.1m2/户) 、701乙 (65.89m2/户) 、707丙1~3 (46.5~52m2/户) , 其中701丙3最受社会欢迎。

在全国推行“反浪费”形势下, 国家计委于1957年颁布了《住宅经济指标的几项规定》, 每户居住面积不得超过18m2。根据此项规定, 1958年设计了8011-4 (40.71m2/户) 、8011-7 (37.00m2/户) 、8012-5 (36.6m2/户) 。因严格限制面积指标和造价, 居室、卫生间及厨房面积小, 户内过道及卫生间门窄, 室内净空低, 隔墙、楼板薄,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都应将其归类为极简陋的住宅标准。

1959年, 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住宅指标, 人均居住面积9m2, 据此设计了9011~9018这8种平面方案, 编制了39套组合体, 大部分为4层砖混结构, 有平顶、坡顶, 立面变化多, 其中的9013每户70.60m2, 长向板、平面灵活;9014, 每户67.38m2, 5开间3户, 平面布局紧凑、平面系数适宜, 但缺点是中间单元无穿堂风。

1960年“公社化”运动中, 在城区 (东城、西城、崇文) 设计建造了3栋“公社大楼”, 以2室户为主, 每户有卫生间但无厨房, 楼下有公共食堂、托儿所和活动用房, 此外还设计了无厨房的多层、高层公寓式住宅4种类型, 即60公寓11 (高层) 、60公寓3—1 (5层) 、61住2 (56.44m2/户) 、61住4 (57.7m2/户) 。随着“公社化”集体食堂解散, 结束了住宅设计无厨房的短暂历史, 原来无厨房的户型也进行了改造。

1961-1964年是住宅品种多样, 平面布局和立面较丰富的一个阶段。1961-1962年,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北京市房管局、建设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联合对北京市进行调查, 随后开展住宅方案竞赛, 共评选出10个方案、4种类型:五开间三户 (传统平面) 、六开间四户 (短外廊) ;一梯两户 (明楼梯) ;一梯四户 (塔式) 。最后设计出61住1 (68.9m2/户) 、62住2 (59.1m2/户) 2种类型的标准图, 1964年在62住2基础上改进为64住2 (59.04m2/户) , 以2室户为主, 大间17.25m2, 小间10.81m2, 室内净高2.75m, 厨房3.6~4m2, 卫生间设坐桶、手盆、拖布池。1965年在学大庆“干打垒”“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影响下设计了31套“简易楼”图纸, 每户建筑面积32~34m2, 层高2.7m, 外墙厚24cm, 简易门窗、无纱扇, 无暖气, 户内无卫生间, 上下水分层设置。1966, 1967, 1970年仍有此低标准的住宅设计图。因居民对简易楼难以忍受, 故在71住3和72住—025, 每户增加卫生间 (蹲坑) , 厨房增加洗碗池但无暖气, 标准仍较低。

1973年, 市建委提出住宅分甲、乙、丙3类标准, 甲类建筑面积70~90m2 (3~4室户) , 建设甲类住宅要经过批准, 乙类每户建筑面积50m2, 可大量建造, 丙类每户35~36m2。1974年按照市建委修改乙类 (2类) 每户建筑面积52m2, 丙类 (3类) 每户建筑面积36~45m2, 设计了74住1 (50.81m2/户) , 以6层、2室户为主。74住1较受住户欢迎, 图纸使用时间较长。唐山地震后, 为增强住宅抗震能力, 按8度设防要求, 设计了76住1改 (52.33m2/户) 、76住1 (53.76m2/户) , 在结构上纵墙拉通, 增加组合柱、圈梁等。1976-1977年, 为解决首都居民住房问题, 市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前三门大街南侧全长5km, 建设高层住宅, 层数为9~15层, 以12层为主, 分塔式和板式。高层板式为56m2/户, 高层塔式为58m2/户。

1949-1978年, 北京市新建住宅面积29530450m2, 其中北京院设计出图的为16131000m2, 占比54.6%, 此30年内住宅为温饱型。平面采用一梯五开间格局, 长期不变, 为砖外墙承重结构、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层数由3层增至6层且基本固定。尽管因政治、经济原因, 住宅标准曾频繁变化, 但总体情况为面积定额与设备标准偏低, 平面、立面较单调。

1.1.2 邻里与街坊以及小区与居区

1) 邻里与街坊

建国初期, 为解决燃眉之急, 兴建一批砖木结构的平房住宅, 坐北朝南, 成行排列, 称之为“兵营式”。同时, 仿照西方“邻里单位”建设复兴门外一片邻里住宅。“复外邻里”规划是在一块方整用地上, 道路采用迂回的自由尽端式格局。住宅为2层花园式独立住宅和3层并联式里弄住宅, 其内配置小学、副食与百货商场 (沿复外大街) 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

1953年, 随着前苏联援建项目实施, 引进了以“街坊”为主体的工人生活区, 如北京东郊棉纺厂、酒仙桥等生活区。此类生活区由若干周边式街坊组成, 每个街坊占地约1~2hm2, 住宅沿道路边线布置, 围合成内部庭园, 布局强调轴线对称。托儿所、幼儿园设于街坊内部, 商场、邮电等公共服务设施临大街布置, 方便职工使用。

此类生活区与旧街区相比, 其突出的不同之处在于住宅围合的内部庭园较宽敞、有较多绿化空间且不受外界干扰。但一味追求图面形式, 忽略部分住宅的日照通风, 未很好结合原有自然环境。同期建造的有百万庄住宅区, 总用地面积约19hm2, 中心为占地约2hm2的公共绿地, 周围由6个住宅街坊和1组花园式住宅组成。住宅均为3层, 单元式并联组合, 按轴线对称的格局形成“双周边”组合, 其围合院落与周围道路隔开, 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 但“双周边”式布局有许多死角和阴影面, 不利于通风和日照, 住宅组团内部曲折迷离, 不易识别方位, 此种布置形式之后未被沿用。1955年提出“成街成坊”建设原则, 在街坊基础上有所改进, 考虑了街坊与街道的关系, 提高了建筑层数和密度, 注意节约用地, 如永安路的一片住宅。

1956年规划兴建的幸福村街坊, 建筑布局顺应不等边地形并考虑地势起伏的特点, 以保留较好树木为重点来组织院落, 不强调图案上的轴线对称关系, 选用3种不同长度的3~4层坡屋顶外廊式住宅, 自由围合成一系列不同形状、尺度、方向的院子, 每个院子都具有不同的风格与特点, 以求获得体形、空间、比例尺度上的宜人感受, 在整体上取得了变化有序、活而不乱的效果, 这在当时具有突破性。

2) 小区规划

1957年小区规划理论引入北京, 用小区代替过去的街坊。小区最小规模是以能设置1个小学为基本条件, 最大范围取决于经常性生活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并受周围城市道路约束。规定城市交通不穿越小区, 使儿童上学、送托和居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可不出小区, 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安全、安静、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

夕照寺小区是北京首个按照小区规划理论建设的小区, 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规划。小区位于崇文区古迹夕照寺南边, 占地15.3hm2, 规划人口5087, 人口毛密度332人/hm2, 配置中小学、托儿所、幼儿园、综合商场、主副食店、小区服务中心及公共食堂, 其内容较街坊完善。小区布局虽采用苏联街坊轴线和对称的布置手法, 但结合斜向地形, 灵活布置不规则地块, 使室外空间有所变化。

和平里小区1959年规划, 用地18.5hm2, 规划人口7260, 住宅平均层数为4层, 人口毛密度392人/hm2, 规划3个住宅组团, 住宅间距大, 充分满足北京日照要求, 形成宽敞庭园。每组团内设商店及托幼, 组团间用中小学和绿地分隔, 商业设于沿街住宅底层。南部为居住区中心, 未建, 后全部改为住宅。

从1960年开始的3年灾害造成全国经济困难后,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 北京市从1962年8月至1963年4月对几类建筑进行调查研究, 其中对新建的和平里、虎坊路、垂阳柳、夕照寺、呼家楼、三里屯、花园村、北太平庄8个小区调研后写出5篇调查报告, 总结小区规划与布局的成功经验为:成组成团, 开放布置;有疏有密, 绿化沟通;远近结合, 分期建设;因地制宜, 寸土必争。

3) 居住区规划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掀起住宅建设新高潮, 试图解决中央和地方单位职工长期缺房问题。因市区可供住宅建设的用地越来越少, 建设地点扩展到三环路内外。随着综合开发加强, 建设规模日益扩大。过去几千人或1万多人的小区被要求连成一片、统一规划, 组成2~3万人以上的居住区。

居住区规划提出比小区规划更多、更难、更高、更复杂的要求。规模和范围的确定、层数和密度的选择、住宅组团的设计、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点、道路绿化系统的构成、住宅标准化与多样化统一都需精心策划并统筹兼顾, 如团结湖居住区, 1976年规划, 位于东三环北路东侧, 西临农展馆南路, 用地24.66hm2, 总建筑面积30.25万m2,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6.33万m2, 可住2.1万人。道路系统采取北京传统的十字方格网形式。公共服务设施较完善, 分大、中、小3级布点。因西南有团结湖公园, 北有水碓公园, 不再设集中绿地, 区内绿化通过房前屋后的庭院绿化与行道树形成点线结合。因邻近东郊构件厂, 运输方便, 故住宅建筑大量采用装配式大板结构, 少部分为混合结构, 以6层为主, 辅以少量5层及高层大板住宅, 平均层数为7层。居住区被主要道路划分为6个住宅组团, 每个组团容纳800~1000户居民。

1949-1978年的北京住宅项目

1 百万庄住宅

1 百万庄住宅

 

2 北京月坛住宅

2 北京月坛住宅

 

3 和平里住宅

3 和平里住宅

 

4 虎坊路住宅

4 虎坊路住宅

 

5 校场口住宅

5 校场口住宅

 

6 三里河住宅

6 三里河住宅

 

7 右安门内住宅

7 右安门内住宅

 

8 幸福村住宅

8 幸福村住宅

 

9 福绥境大楼

9 福绥境大楼

 

1 0 多层住宅 (80住2)

1 0 多层住宅 (80住2)

 

1 1 幸福村住宅

1 1 幸福村住宅

 

1 2 福绥境大楼蓝图

1 2 福绥境大楼蓝图

 

1.2 1979—1999年的北京住宅设计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提出把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2亿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北京城市面貌发生变化。住宅建筑在经济发展、住房制度改革、住宅商品化的推动下, 设计标准得到提升。20年来, 新增住宅建筑面积达12220万m2,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14m2, 比1978年增长3.1倍。从1978年开始, 北京市住宅设计和小区规划工作经历了一个更新观念、改革创新的过程。在实践中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动力, 试点引路, 点面结合, 不断探索大力推进住宅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 标志性住宅技术体现在建筑抗震、建筑防火、建筑节能、墙体改革、厨卫改革、门窗更新、采暖通风、电气更新、构配件的研究等方面, 涌现了大批住宅设计人才。

回顾1979-1999年住宅设计和小区规划发展历程, 可将其大致分为4阶段: (1) 住宅设计更新换代, 推出北京80、81住宅系列; (2) 改善功能, 发展大厅小室型住宅; (3) 总结提高, 注重科技、试点引路; (4) 面向市场, 多元并举且开拓创新。

1.2.1 住宅设计更新, 推行80、81系列住宅

1978年10月20日邓小平同志视察了前三门住宅楼, 在肯定北京市为改善人居条件所作努力的同时, 也对新住宅楼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意见, 对改进住宅设计提出要求:“设计要力求布局合理, 增加使用面积, 更多地考虑住户的方便, 如尽可能安装一些淋浴设施等。还要注意内部装修的美观, 要多采用新型轻质建筑材料, 降低住房造价”。北京市政府、市建委迅速部署了改进住宅建筑设计、加快住宅建设的工作并下达了改进住宅设计和编制新住宅通用图的任务, 相关设计单位为此开展了住宅调研、研究住宅建设标准 (一般职工住房) 和编制新住宅通用设计的工作, 如北京院从1978年底开始, 通过1年准备、3年实践, 陆续编制21个品种、89套组合体的住宅通用图, 称之为“北京80、81系列住宅”, 突破了过去住宅设计中一些老的框框和格调。

北京住宅建设中, 除砖混结构外, 还有大模板 (内模外板、内模外砌) 、全装配大板、框架轻板及全现浇大模等。北京80、81系列住宅的编制采用的是砖混和大模两种体系。

北京80、81住宅系列中的砖混结构包括板式、点式、转角单元和底层带商店的住宅,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80住2。80住2来源于竞赛中获奖的“多空间”方案, 因单元布局合理、紧凑、户型适当、空间有变化、通风好、面宽小、节约用地、单元拼接灵活, 被市建委批准为北京市通用住宅设计, 在市内大面积推广, 深受建设单位欢迎。

北京80、81住宅系列住宅设计研究成果得之不易, 在1983年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为典型介绍, 引起与会代表的兴趣和关注, 并被安排在全国室内设计与装修产品展览会上展示80住2三室一厅的样板间。样板间室内设计新颖别致、尺度宜人、色彩和谐, 一改过去家居中的单调感, 使人耳目一新, 此次设计尝试对推进家居现代化有积极影响。

80年代初住宅设计新旧交替中建设了成片小区, 如文慧园、刘家窑、魏公村, 蒲黄榆、天坛南、青年湖、西三旗, 樱花园, 黄庄南, 五路居, 西坝河东里, 富强西里, 复兴门外大街等, 其中具特色的有: (1) 五路居居住区1980年规划, 占地85hm2, 被城市规划道路划分为安贞里, 安贞西里, 安康里、安康西里4个小区; (2) 西坝河东里位于北三环东侧坝河南, 占地15.6hm2, 80年代初规划, 1986年建成, 因小区沿坝河用地呈弧形围合, 故小区道路成环状布置, 建筑布局活泼, 三叉形高层沿坝河布置形成丰富轮廓, 区内进行了高层大模、板、塔及多层砖混、大模、大板以及台阶型住宅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 (3) 富强西里小区位于大兴县黄村, 占地12.10hm2, 1982年规划, 1988年竣工, 以成团布局方式为居民创造良好的住区环境, 同时建筑风格结合大兴地方民居特色, 在住宅檐口、门头等建筑细节处理上体现地方特色, 并在此小区内进行了建筑节能试验。

1.2.2 改善功能, 发展大厅小室型住宅

随着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商品住宅开始出现, 人们的居住观念更新。为使住宅设计更符合实际, 北京院对居住在80、81系列住宅的1000多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根据群众对家庭活动的要求、普遍反映厨房及卫生间面积偏小的意见、对冰箱和洗衣机位置及细部设计等意见, 开展住宅设计研究, 在面积标准仍控制在多层每户56m2、高层每户62m2 (板) 64m2 (塔) 的条件下, 提出了86~90系列住宅, 其特点是: (1) 扩大起居厅面积, 使每户有一个可供家庭团聚、用餐、会客的直接采光厅; (2) 厨房、卫生间面积适当加大, 改善使用功能, 厨房面积不小于4m2; (3) 高层住宅推行全现浇大模体系, 形成大空间灵活布局; (4) 为节约用地, 推行大进深、小面宽住宅; (5) 注意立面体形的丰富多样。

1986-1990年, 北京市的住宅设计创作十分活跃, 为集思广益、鼓励创优, 在北京院举办的住宅征稿活动中多层住宅87住1方案脱颖而出, 其难能可贵的是在面积标准不变的情况下以大进深、小面宽的巧妙布局为用户提供了1个15m2有直接采光的起居厅, 因平面紧凑、立面有变化、节约用地、经济实惠被广泛采用, 获多个奖项, 成为住宅设计发展中的一个经典平面, 标志着住宅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 在此户型影响下又派生出不少类似的住宅设计方案。该时期的高层住宅大多采用大模结构, 便于大空间灵活布局, 技术成熟、抗震好、造价不高。

80年代后期建成并较有代表性的工程如下。

1) 方庄居住区方庄位于北京城东南, 占地147.8hm2, 总建筑面积约200万m2, 是北京当时最大的住宅开发区, 由芳古园、芳城园、芳群园、芳星园组成, 芳古园、芳城园2个小区北临南二环, 与龙潭湖隔路相望, 芳古园内有文化体育中心和较大的花园绿地。芳城园位于二环路南端, 小区首次采用高层、高密度的设计, 以2组高层连塔弯曲围合, 自然顺应地形形成高楼、绿地、大花园的格局, 为居民创造了就近休憩、交往的绿色空间, 也为京城东南塑造了一组现代、挺拔的建筑景观,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且此种大规模开发的建设工程也锻炼和提高了设计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综合规划设计能力, 为高层住宅 (全现浇大模) 设计积累了实践经验。

2) 第11届亚运会运动员村为迎接第11届亚运会, 1986年开始组织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亚运场馆和亚运村的规划设计, 其中亚运村总体规划把握“统一中求变化”的原则, 尽管亚运村包括酒店、写字楼, 会议中心康乐宫、运动员公寓、整厅、礼仪场地及服务设施等, 但功能布局合理, 设计不拘一格, 通过塔式、短板、折板、跃廊等多种多样的大模体系住宅组合形成变化丰富的组团或开放序列, 在建筑造型群体组合、色彩运用、造园艺术等方面给人以全新感受, 不仅满足了亚运会期间的使用功能要求, 也为会后使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安苑北里小区位于安慧桥东南, 该小区为亚运会工程配套的住宅区, 是北京市推行建筑节能的首次全方位试验。从多、高层住宅, 学校, 锅炉房及管网设施等多方面探索建筑节能, 在规划和个体设计上体现高度节能意识, 围护结构及室外供热管网采取节能保温措施, 实现经济、稳妥、多样化, 采暖设计考虑了运行阶段的多项节能成果, 为北京市推广建筑节能起到示范作用, 取得有益的经验和大量试验数据, 成为北京地区首个进行建筑节能全面试点的小区。高层住宅立面大胆采用色块分隔, 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且具有识别性。

该时期, 危旧房改造试点起步, 如小后仓危房改造规划设计, 以“胡同和院”为主题, 按原有胡同走向进行建筑布局, 坡屋顶、灰墙、绿树。小院门楼营造了富有京味的居住环境。为避免使住宅造型单调呆板, 建筑师对住宅建筑风貌进行研究, 利用刚兴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对已有高层住宅进行立面多样化设计, 同时完成了1986-1990年住宅优秀案例的汇编, 图集分多层与高层两类。

1.2.3 总结提高, 注重科技、试点引路

进入90年代, 住宅设计多样化发展且有了新活力, 表现如下。

1) 来自政府和社会的高标准要求

1991年市政府和首规委决定修订《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其中明确要求:“住宅设计要多样化, 各有特色、丰富多彩, 增加可选择性, 避免千篇一律。”1990年市政府作出加快危旧房改造的决策, 实行新区开发与危旧房改造并重的方针。

首规委办提出住宅设计要推行“三大一小一多”方案 (即住宅的起居厅、厨房和卫生间要大一些, 卧室可相对小一些, 多些储藏面积) 。居住区要做到舒适、方便、安静、优美、安全, 改革住房制度, 福利房、缴利商品房和市价商品房并存。

2) 来自经济、材料施工方面的影响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住建投资多渠道, 住宅开发、流通和消费走向市场化, 促进住宅方案设计的竞争 (包括质量, 水平和服务) 。住宅工业化发展, 施工技术水平提高, 大空间结构使住宅布局更灵活。家用电器发展、装饰材料品种增多及家具更新共同促进家庭居住条件的改进和生活方式现代化。

3) 来自文化传统、科技进步的影响

北京作为文化古都、现代城市, 建筑创作要求体现特色。单调呆板的规划布局不受欢迎。建筑节能、墙体改革与节约用地等推动设计改进。“以人为主”“组织生活、创造环境”的规划思想得到重视, 小区设计水平有了提高。

4) 来自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的影响

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 联合式大家庭裂变分解的情况影响住宅户型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文化、科技渗入家庭生活, 生活方式现代化对住宅平面布局提出新要求, 特别是对家庭团聚空间的要求使起居厅设计更丰富多样。老龄社会到来, 抚养老人、后代的传统与家庭小型化结合产生“分而不离”的居住方式, 出现两代、三代可分可合的灵活设计。

综上所述, 该时期住宅特征是: (1) 多层住宅形成以大厅小室、大进深小面宽为主的多样化住宅体系; (2) 全现浇大模高层住宅体系的技术成熟, 大空间布局灵活, 可建成板式、塔式、连塔式等多种类型, 适应住宅、公寓、商住楼等多样化设计需要; (3) 注重屋顶口、阳台、门头的艺术处理, 讲究色彩、韵律和比例, 使立面体形富有变化并具有识别性; (4) 住宅科技含量提高, 住宅建筑节能由点到面展开; (5) 住宅单体设计与组群规划结合, 以人为本, 节约用地, 形成功能合理、环境优美、布局紧凑且各具特色的住宅组群。

1979-1999年的北京住宅项目

1 亚运村汇园公寓1~5号楼

1 亚运村汇园公寓1~5号楼

 

2 安苑北里、安慧南里景观

2 安苑北里、安慧南里景观

 

3 北京劲松居住区

3 北京劲松居住区

 

4 北京通用住宅

4 北京通用住宅

 

5 北京左家庄居住区

5 北京左家庄居住区

 

6 恩济里小区

6 恩济里小区

 

7 芳城园“二龙戏珠”庭院环境

7 芳城园“二龙戏珠”庭院环境

 

8 复外南高层住宅

8 复外南高层住宅

 

9 蓟门里高层住宅

9 蓟门里高层住宅

 

1 0 望京A5区住宅

1 0 望京A5区住宅

 

1 1 望京小区

1 1 望京小区

 

1 2 砖混体系住宅

1 2 砖混体系住宅

 

1 3 团结湖居住区

1 3 团结湖居住区

 

2 第二阶段 (2000-2007年)

在经历了商品住宅“从无到有”“从有到量”过程后, 进入21世纪, 尤其是2003年“非典”事件后, 人们对住宅品质已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居住场所”, 对居住需求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房地产市场繁荣及激烈竞争, 住宅的“综合素质”成为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考量的重点。该时期出现了怡海花园、亚运村、曙光花园、远洋山水等代表性住宅区。

2003年, 远洋山水项目设计启动。远洋山水 (西区) 是当时北京市住宅市场上建筑规模超百万平米、较著名的住宅“大盘”之一, 1~3期的设计、施工和竣工共历时5年时间。在此期间,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北京市的商品住宅市场都迎来了高速发展。

2.1 关注借鉴和延续

远洋山水 (西区) 三期住宅小区, 总图规划延续“板式”高层住宅的布局模式:共安排6栋高层连塔式住宅 (80m限高) , 塔楼采用每单元2户或4户、端单元5~6户住宅的平面形式。在满足本地日照标准和规划容积率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密度, 提高小区绿地率。三期住宅小区的建筑外延及细部设计充分借鉴一、二期的建筑色彩与材质并适当更新、创新。三期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 积极延续远洋山水 (西区) “追求自然、注重原生”的特色。积极营造建筑底层近人尺度的空间环境, 设计重点包括树木、微地形草坡、廊架和花池等。三期住宅采用外墙外保温设计并在住宅外部关键构造节点, 如架空隔热屋面、节能外门窗、空调机位板、飘窗板等构造细节方面采取更成熟的处理手法, 保障住宅环境舒适。

2.2 关注提升与创新

1) 住宅套内管线综合设计远洋山水 (西区) 三期住宅通过建筑专业协调设备和电气专业, 使住宅室内空间设计尺度得体并符合美学原则, 有效提高住宅产品的使用舒适性, 减少住户二次装修拆改墙、地面及设备、电气管线等造成的建材浪费。

2) 立面设计住宅立面是其平面功能的外部延展, 可完善和辅助优化平面功能, 远洋山水 (西区) 地产的开发在延续产品定位的同时也作出调整, 使三期住宅立面与前几期相比有了很大改观, 既是开发策略的需要, 也是居住产品外在形象和品质提升的需要, 给建筑外表“涂脂抹粉”的年代已经过去, 能吸引人的建筑外观是由里及表的内涵真实反映, 设计遵循回归的审美取向, 将传统中灰色作为设计的延续主导色, 大面积灰色中掺杂亮色, 使整个楼盘不显沉闷, 考虑到灰色和亮色的冷暖过渡和联系, 采用乳白色的建筑构件进行点缀, 成为立面上最活跃的元素。

北京风格雅园

北京风格雅园

 

北京回龙观文化居住区

北京回龙观文化居住区

 

北京科技会展中心 (一期)

北京科技会展中心 (一期)

 

3 第三阶段 (2008年至今)

在追求住宅舒适度的阶段, 以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前后为时间节点, 可细分为前后两个“半场”。在政策提出前, 即2008年后, 国家建设限制较少, 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 出现了很多新的住宅设计理念, 建筑师和开发商共同推出了很多新作品, 其中有很多对之后住宅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时很多小区都是精装交房, 景观效果好。当国家限制政策出台后, 因地区、地域、国家政策不同, 某些地方房价不高且限制较少, 所以设计越做越好, 如浙江、上海、南京等地。与此同时, 北京开始限价, 有些住宅应具有的品质因开发商不敢投资而缩水。近年来, 随着国家越来越关注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似乎又开始新时期的住宅“有和无”阶段。

对于21世纪提升住宅设计品质, 住宅设计大师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赵冠谦针对2003年“非典”的出现提出:“在‘非典’出现之初, 被人关注的香港淘大花园事件引起了多方的议论与考证, 分析交叉感染而发病的原因, 但此特例并不能认定我们生存的住所都一无是处, 其实对于居住环境建设从制定标准规范到注重适用、安全、环保、经济、美观等要求, 只是在实施过程中有时由于经济利益驱动而没有严格执行。”为了保证住宅的功能质量, 建设部颁布了《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 包括了适用、安全、耐久、环境和经济5个方面内容, 提出了众多可操作的具体指标, 其中涵盖了当前建筑界提示“非典”所攻击的薄弱环节的技术内容。

原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示范工程处处长孙克放针对北京楼盘与上海的差距, 曾作如下分析:“自1996年以来, 随着住宅建设的不断升温, 从全国范围看基本形成了中国住宅发展的4个突出代表区, 即以深圳片 (包括深圳、广州、中山) 为代表的华南区, 以上海片 (包括上海、杭州、苏州) 为代表的华东区, 以北京片 (包括北京、天津) 为代表的华北区, 以成都片 (包括成都、重庆) 为代表的西南区。这些地区的住宅开发建设的总体水平及策划、设计、施工和住宅设备配置水平都普遍高于附近地区, 代表了中国住宅建设的最高水准。”深圳由于开放较早, 住宅商品化程度高, 开发和设计理念相对超前, 曾一枝独秀, 引领了住宅建设的潮流。与以上3个代表区相比, 北京的住宅在开发量上处于领先地位, 建造水平也不断提高, 但从整体提升幅度上看, 北京逊色于其他3个代表区, 在各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且具有示范性的精品住宅并不多见。北京大面积建设的普通住宅 (如5000元/m2以下) 在规划设计、户型设计和环境配置等方面与上海同类住宅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上述比较也许过于笼统, 但至少应引起深层思考:北京房地产业究竟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方面需要向外地同行学习?通过与上海住宅建设进行对比, 提出5点认识:居住密度追高不下;户型设计不进则退;精装住宅亟待引导;环境管理流于粗放;概念销售炒作过火。

2000年后的北京住宅项目

1 北京现代城公寓

1 北京现代城公寓

 

5 北京远洋山水小区

5 北京远洋山水小区

 

2 北京蓝堡公寓

2 北京蓝堡公寓

 

3 北京兴涛小区

3 北京兴涛小区

 

4 北京怡美家园

4 北京怡美家园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总建筑师刘燕辉曾在相关文章中对建筑师在住宅设计中肩负的责任有如下描述:“我们曾在万泉新新家园设计中首次尝试了建筑师责任制, 意在为开发商、建筑师和用户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让开发商和建筑师了解用户, 让用户更多地认识所购住宅的品质和性能, 使设计和开发服务贯彻于住宅商品生产的全过程, 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改进目前被动服务的状态, 使住宅商品的流通过程更符合市场规律。”服务内容包括:让用户提前介入并及时反馈意见, 以便及时改进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制定关于居住环境和住宅功能与性能的使用说明书, 让用户了解物业的特点与价值;为进一步完善居住环境 (包括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 提供技术咨询, 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包括开发商和用户的投资)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 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如设备设施的配备水平、一次装修的深度、精细装修的个性化要求、轻质隔墙的设置、不影响住宅结构安全的结构改变、不影响建筑外观的建筑细部等;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为用户客观评价住宅的性能和价格;根据用户的意见、为发展商提供有益的建议, 为用户提供更合理的产品。

4 结语

在早期住宅市场千篇一律、鲜有突破的年代, 恩济里小区面世时, 那种参观者络绎不绝、比肩接踵的景象已多年未见。前三门、方庄、望京、亚运村等社区轰轰烈烈进行大规模建设的时期里, 百姓因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而产生的那种“欢天喜地搬新房”的感觉, 已随岁月流逝, 永久珍藏于历史记忆。时过境迁, 社会飞速发展, 随着我国国力日强, 人们眼界日益开阔, 居住建筑领域逐渐迎来了欣欣向荣、百花齐放、博采众长的新时代。设计单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大城市的建筑师数量急剧增加, 不断投身市场, 进行智力与体力的博弈。在设计水平普遍有所提高、设计难度亦有所增加的今天, 怎样才能留得一份从容、守住一份淡定, 把控好项目的本质, 使设计的产品独树一帜并赢得市场口碑呢?

通过30多年住宅设计, 本人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对住区设计作出如下思考。

1) 住宅全生命周期

现在讲“百年建筑”, 甚至赋予一座建筑“全生命周期”概念, 具体到住宅设计, 一套房子要想解决全生命周期出现的居住问题, 笔者认为还需持更慎重的态度, 更理性、现实。人的居住需求会随着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 不仅是建筑师在图纸上画几居室那么简单, 作为建筑师, 不应用设计空间的思维限定人们的生活, 社会与城市对住宅的要求难以界定。

2) 向经典学习且创新设计

居住设计中的“创新”要有足够深厚的基础, 否则连本原都不知, 何谈创新?要首先敬畏经典作品, 认识精髓, 知道经典好在哪里, 哪些方面在新时代是可改变的, 单纯把传承多年的设计思想完全抛掉再自立门户弄一套新的设计思想是不正确的。经典和创新应结合起来。不得不说, 当前社会的浮躁影响了建筑师的设计思想, 为了理想而设计与为生存而设计所产生的结果截然不同。专业建筑师应有起码的专业精神, 不能让今天的设计变成明天的垃圾。由此看来, 我国住宅设计经验应被系统总结、梳理, 它是珍贵的遗产, 可指导当下的行业发展。

3) 住区设计与克服“城市病”

“城市病”的出现, 跟当时的规划政策息息相关。以“卫星城”为例, 人们居住其中, 但周围缺乏配套商业, 只得涌入城内就业。北京某些超大型居住区, 配套缺失非常严重, 造成交通拥堵、居民出行困难, 这直接限制了该地块的价值提升。此外, 城市运营管理能力不足, “活力社区”的前提是要有生命力和人文气息, 应配置养老、教育、就业等配套设施, 但上述问题并非简单依靠商品房开发就能解决, 有些小区虽引进了很多基础设施, 但经过多年使用并未被维护和更新。

4) 建筑师找准与市场的平衡点

近几年, 建筑设计市场在不断变化, 作为建筑师更要紧跟市场需求, 不能靠“老八股”吃天下, 要尽可能与市场接轨, 在实践中不停摸索, 同时善于总结, 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若建筑师好的理念不加以保护, 与市场对接就会很困难, 在低设计费“恶性”链条下, 就更难有好的住区作品问世。要不断推陈出新就要踏实进行研究, 在住宅设计中融入更丰富的内涵。面对未来的新要求, 我们非坚守不可, 非改革创新不可。

 

70 Years Development of Urban Residences During New China (1949—2019) in Beijing
945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