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的互动体验性景观营造探析——侨乡村景观建设实践

作者:王恒 罗德胤
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以传统村落为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对象, 提出了在传统村落适度引入互动体验性景观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以梅县区侨乡村景观建设实践为例, 阐述了在景观实践过程中营造互动体验性景观的具体途径, 积极探索突破传统的村落景观设计方法, 以期在传统村落研究与实践工作中提升保护与建设水平。
关键词:传统村落 互动体验 乡村景观 景观设计
作者简介:王恒,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 ; 罗德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2012年以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 先后多次组织“中国传统村落”评选, 将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选址格局肌理保存完整、传统建筑具有保护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良好和村落活态保护基础好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11月底, 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工作结束, 新一轮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工作即将展开。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笔者积极探索突破传统的村落景观设计方法, 提出在传统村落适度引入互动体验性景观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并以梅县区侨乡村景观建设实践为例具体阐述。

1 项目概况与村落特征

2018年4月, 乡村复兴论坛第5次会议在广东省梅县区的侨乡村和松口镇召开, 吸引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 涵盖规划设计、民宿运营等多领域的专家团队前往梅县进行乡村建设、乡村文化复兴等方面的跨专业交流。会前为推动侨乡村规划设计落地实施, 笔者所在团队承接了侨乡村建筑改造与环境提升项目。

侨乡村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紧邻南口镇镇区, 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是因客家人聚居、围龙屋聚集而闻名的中国传统村落、广东历史文化名村。村庄呈典型的“山、村、田、水”空间结构:一条三星河将村庄分为南区和北区, 南区是传统建筑聚集区, 北区是新建建筑聚集区;传统建筑聚集区南靠麓湖山, 北临农田河流, 建筑与农田之间由一条宽3~5m的主路串联, 因围龙屋、杠楼等传统建筑聚集, 侨乡村常年以建筑观光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然而村庄存在传统建筑闲置、新旧建筑混杂、村庄风貌不佳、缺乏游憩节点等问题, 故游客停留时间较短。除传统建筑外, 侨乡村还有广阔农田、蜿蜒河流和深厚文化, 上述有待挖掘和利用的资源, 为侨乡村景观建设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建设基础和设计素材。

2 互动体验性景观的前期探索

结合侨乡村景观建设实践经验, 笔者提出在传统村落景观中适度引入互动体验性景观。传统村落景观是依托于传统村落而存在的一类特定乡村景观, 山林、农田、水体、建筑和道路等均是传统村落景观的一些基本构成要素,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体现出传统村落特有的景观美, 故传统村落景观的设计与实施应区别于城市景观和一般乡村景观, 避免呈现过于城市化、景区化或乡村符号化的景观效果。

互动体验性景观一般是公共开放的, 可引导游赏者积极主动参与、亲身经历, 在满足游赏者使用需求的同时, 还可满足情感需要, 能够让游赏者发掘潜在乐趣, 与景观进行深入交流对话, 获得情感满足, 甚至找到归属感与共情心。在传统村落景观中适度引入互动体验性景观的具体手法包括3方面。

1) 发掘和梳理传统村落的景观资源, 规划合理景观路线, 串联重要景观要素, 整治沿线景观立面, 恢复传统村落景观美。

2) 完善传统村落的标识系统、夜景照明等具有导向功能的景观设施, 引导人们发现和享受村落景观美。

3) 结合现代生活需求, 选址建设景观建筑物或构筑物, 营造积极的村庄公共活动空间, 帮助村庄恢复活力、积聚人气、聚拢人心。

前两种手法侧重于创造视觉互动体验, 后一种手法则侧重于创造活动互动体验。此外, 引入互动体验性景观还需遵循适度引入原则, 在保护村庄肌理、景观结构和传统风貌的基础上, 结合村庄的历史地理背景和现实发展需求, 尽可能采用乡土的形式和材料进行设计, 让景观自然融入村庄环境本底。

3 互动体验性景观的建设实践

通过研究历史背景发现, 侨乡村是客侨之乡, 承载着许多人的乡愁记忆, 有传统的慢生活氛围, 故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以“静、慢”二字为主旨, 以互动体验性景观的适度引入为切入点, 梳理整治景观资源, 完善配套景观设施, 打造亮点景观建筑, 营造侨乡村景观的安逸感和归属感。

3.1 慢行系统规划

景观规划从步行者、骑行者的视觉互动体验出发, 引入慢行系统, 改造优化主路, 贯通滨河道路, 形成村内慢行环线, 将沿路的山林、农田、河流和建筑等传统村落景观资源有机串联, 形成慢行观赏游线, 提升视觉互动体验效果, 引导人们发现并享受传统村落的景观美 (见图1) 。同时, 整治慢行道路沿线景观环境, 清除视觉障碍, 修复景观立面, 还原传统村落自然协调的景观风貌。滨河景观、农田景观和建筑景观是对侨乡村景观风貌影响较大的因素, 也是景观环境整治的重点。

图1 慢行系统路线

图1 慢行系统路线

 

1) 滨河景观清除农田与河流之间的垃圾杂草, 将滨河景观显露出来, 实现河流、农田、村民之间的视线互动;新建中游的河堤、护坡和滨河道路, 联通上、下游原有的滨河道路, 保证上、中、下游游览动线的连续性。

2) 农田景观种植当地农作物, 更新篱笆等设施, 配合电线入地工程, 拆除有碍观赏视线的电线和电线杆, 有效提升农田景观视觉效果。

3) 建筑景观整治破败杂房、蓝色彩钢瓦房等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 (构) 筑物, 拆除村民私搭乱建的建 (构) 筑物, 为游赏者营造最佳的建筑景观观赏面。此外, 建筑师还改造设计了一个亮点建筑——自在楼。自在楼位于主路边, 面向农田, 前方远处是重要的传统建筑南华又庐、焕云楼。建筑师将自在楼底层改造成开放的公共空间;二层小房间合并成一个大空间, 将原有实墙改为落地窗。设计打破了原有封闭感, 提供了开阔的景观视野和丰富的观景视线, 增加了自在楼与农田景观的视觉联系。如今, 站在自在楼二层的外廊, 映入眼帘的便是客家传统建筑和广阔农田景观 (见图2, 3) , 侨乡村的重要景观资源便由此集中展现。

3.2 夜景照明设计

结合侨乡村慢行系统规划, 完善以夜景照明为代表的导向性景观设施, 展现侨乡村的夜晚景观美, 引导村民夜间出行欣赏以围龙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建筑 (见图4) 和以亲水平台、竹屋为代表的新建景观建筑 (见图5) , 丰富村民的视觉互动体验。目前, 侨乡村只有主路有路灯且大多年久失修、无法使用, 既无法满足村民夜间出行的现实需求, 又不能给村民以安全感和归属感。侨乡村夜景照明设计紧扣“静谧”二字展开, 完善公共照明设施, 新增景观照明设施, 旨在为村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夜行体验, 营造静谧温暖的景观氛围。

侨乡村夜景照明设计分为公共照明和景观照明两部分。公共照明属于整治部分, 以通行畅通、安全为首要诉求, 现场摸查检修并增设路灯, 确保主要道路每隔50m设置一个路灯 (道路转弯处的路灯间距可减少为30m) , 并将路灯统一换成暖黄色。景观照明属于新增部分, 光源多采用暖黄色, 用射灯照亮围龙屋、杠楼等建筑的山墙面, 将吊灯布置于客家洋楼的建筑外廊下, 并将低瓦数的洗墙灯布置在建筑檐下, 自上而下照亮建筑外墙 (见图6) 。此外, 为避免过于城市化的照明效果、保证乡村夜景环境氛围, 设计遵循适度引入原则, 控制好光源的亮度、色温等参数, 反复调试确定合适型号的灯具。

图2 改造后的自在楼与农田景观

图2 改造后的自在楼与农田景观

 

图3 从自在楼二楼外廊望向农田景观

图3 从自在楼二楼外廊望向农田景观

 

图4 客家洋楼照明

图4 客家洋楼照明

 

图5 亲水平台照明

图5 亲水平台照明

 

图6 侨乡村道路照明

图6 侨乡村道路照明

 

静谧氛围使自然界的声音和空气中的气味凸显, 刺激着游赏者的听觉和嗅觉感官, 使其摆脱城市的聒噪, 内心得到舒缓治愈, 如今, 村民们更愿意夜间散步。蛙鸣声、微风、柚花香、影绰而温暖的灯光、浮动而隐约的倒影、三三两两的村民……夜晚的侨乡村有一种属于家的温暖味道。

3.3 亲水平台和竹屋设计

在村庄空心化和村民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影响下, 晒谷禾坪、洗衣埠头等乡村公共生活空间日渐萧条。从前, 村民因生活、生产需求而聚集在洗衣埠头, 使其成为村民彼此间沟通交流的公共空间;现在, 随着洗衣机普及, 承载着乡愁记忆的洗衣埠头因失去活动功能而逐渐萧条进而不复存在。结合村民现有活动需求和场所历史背景, 设计一处互动体验性景观建筑——亲水平台 (见图7) 和竹屋 (见图8) , 既满足村民驻足、聚集、交流、游憩等活动需求, 又让其感官愉悦、追忆乡愁。

亲水平台和竹屋选址于三星河中段视野开阔的转弯处, 起到承上启下的景观作用, 以期逐步带动、激活乡村滨水空间的潜在活力。滨河道路与河堤存在约4m高差且设计考虑营造捕鱼、捞虾等亲水活动体验, 故将亲水平台设计为4级平台, 自上而下分别是竹屋平台、木平台、石板平台和3级台阶, 3级台阶下设卵石石滩, 自然延伸至三星河中, 满足游赏者亲水活动的需求。竹屋以当地常见的竹子作为唯一结构材料, 9根竹竿作为一个结构柱, 用构件进行拉结。

为使亲水平台和竹屋聚集人气、激发活力, 设计植入了一系列具有使用功能的景观设施, 如为骑行提供停靠服务的自行车停靠点 (见图9) 、满足儿童亲水嬉戏需求的亲水石滩 (见图10) 和供游赏者停留休憩的景观座椅等。此外, 遵循适度引入原则, 建筑材料多选用毛石、片石等当地乡土材料, 配置竹子、芦苇等乡土植被, 尽可能让亲水平台和竹屋自然融入周边环境。如今, 亲水平台和竹屋吸引了许多村民聚集, 孩子们彼此嬉戏玩耍, 家长们互相沟通交流, 俨然成为侨乡村民互动交流、开展活动的公共生活空间。

图7 亲水平台

图7 亲水平台

 

图9 竹屋的自行车停靠点

图9 竹屋的自行车停靠点

 

图8 竹屋

图8 竹屋

 

图1 0 亲水石滩和儿童捕鱼活动

图1 0 亲水石滩和儿童捕鱼活动

 

4 结语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村民遗产保护意识薄弱、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等诸多问题, 上述问题根源是乡村文化认同感普遍缺失, 村民更愿将钱投入新房建设或离开村庄去城镇工作生活, 故村庄公共生活普遍缺失, 村庄风貌氛围日渐萧条。破解问题的关键是营造乡村公共生活空间, 提升村民认同感和村庄凝聚力。通过侨乡村景观建设实践, 笔者发现在传统村落适度引入互动体验性景观可提供视觉互动和活动互动体验, 引导人们发现并享受村落的景观美, 提升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进而引导村民自发维护景观建设成果, 让传统村落在保护中发展。

 

Analysis on Interactive Experien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A Case Study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 Qiaoxiang Village
828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