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大众生活的传统民居保护

引用文献:

. 回归大众生活的传统民居保护[J]. 城市住宅,2018,48(12).

.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s Returns to the Life of the Masses[J]. build,2018,48(12).

回归大众生活的传统民居保护

精读
CAJ下载 PDF下载

永久保存本文,请下载至本地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s Returns to the Life of the Masses

 

随着时代发展变迁, 无论是隐匿于闹市的城市老宅, 亦或是散落在村落的传统民居, 正面临日益衰败的窘境。旧有功能已无法满足当前使用需要, 快餐式文化体验迅速蚕食传统居住文明, 城乡的传统硬件 (民居、老街) 逐渐消失, 城市与乡村正一步步走向文化缺失的“标准化建设”道路。如何挖掘保留城乡居住记忆片段?如何既秉持传统又突破创新?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们正通过自己的“武器”捍卫着这些即将消失的生活记忆。

“网红建筑师”青山周平认为四合院建筑的改造不应仅仅停留在外观的符号性重塑, 更重要的是保留生活体验, 和树一起生活的体验、在庭院生活的体验、开放的生活体验、和城市结合的生活体验……以及每个角落里属于城市的记忆, 这些在外观看不到的部分, 是四合院最独特的文化记忆, 故在白塔寺胡同大杂院改造项目中应被挖掘和延续;清华大学罗德胤教授团队通过在广东省梅县区侨乡村中适度引入互动体验性景观, 梳理村民旧有的生活轨迹、空间记忆, 将建筑、景观设计与村民、游客的生活体验融合, 重拾乡愁, 力求实现传统村落内民居、景观的可持续保护。

传统民居诞生于特定时代, 故当现代人使用它的时候, 会面临种种不适。只有将现代生活的舒适性, 将人们对自由审美的需求, 添加到传统民居中去, 才能使保护改造卓有成效, 使城市居住记忆在大众生活中得以保留和延续。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s Returns to the Life of the Masses
927 13 13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