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化“蝶”——共享经济时代下的现代集合住宅发展

作者:周媛
单位: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通过对集合住宅现状的分析, 探讨邻里关系与公共空间的联系, 并通过分析相关案例, 从中提取集合住宅中营造共享空间的方法, 并对未来集合住宅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集合住宅 共享经济 生活模式 邻里关系
作者简介:周媛, 本科在读, E-mail:m17590399270_1@163.com;

 

1 何为“茧”

邻里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往。邻里关系的和谐, 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而且是对我国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但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 邻里关系“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这种现状使人们与邻里、与自然之间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壁垒。

据1997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在选取的调查对象中, 66%的居民表示会相互交谈或寒暄, 30%的居民经常登门拜访, 而邻里之间互不相识者只占6%。但在中国青年报2017年的一项社会调查中显示:在选取的调查对象中, 40.6%的人与邻居不太熟悉, 34.8%的人表示从未来往, 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认识邻居。

从数据中可看出, 过去的20年中, 相熟的邻里关系从94%骤降到53.3%, 而独来独往的人也从6%增长到34.8%。人与人之间相遇时不再寒暄, 邻里关系愈发冷漠。

2 成“茧”

2.1“茧”的外在原因

2.1.1 社会经济的发展

1949年建国之后, 人们开始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在前苏联模式的影响下, 我国各方面都在进行相应的建设, 住宅被成排建造出来, 大门成为划分空间的手段, 不作采光通风用, 与平房中门的功能大相径庭。人们习惯随手关门, 使邻居之间的串门多了些正式的味道, 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多了层透明的屏障。

2.1.2 邻里结构的转变

在集合住宅的发展过程中, 传统社区模式发生改变, 导致现代邻里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社区模式是福利分房时代的单位型社区, 住户大多是单位同事, 属于熟人社会。现代的邻里打破了这种模式, 使很多陌生人住到一起。由于异质性所带来的心理隔阂, 减少了邻里间的往来。

2.1.3 交通体系的差异

集合住宅中的交通体系也对邻里之间的交往产生了阻碍。住宅楼的垂直交通体系, 在水平方向上相当于一条有尽端的小巷。居民的流动路线单向化, 在为居民提供邻里交往的机会上, 仿佛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缺憾。

2.2“茧”的内在原因

居民在对设计交往空间的实际利用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2.2.1 空间闲置

建筑师在前期建筑设计中, 特意将部分空间空置出来, 作为后期的交往空间。但在实际使用中, 这片空间反而形成了一个闲置空间, 无人问津。

2.2.2 丑陋利用

在建筑设计中留设的交往空间, 反而被居民们用来堆放杂物、垃圾。这种行为不仅没有有效利用空间, 而且对空间造成了污染, 对建筑内部的空间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2.2.3 占用空间

交往空间被超常规使用, 如私自搭建或占用, 这完全违背了设计的初衷, 同时也损害了他人的权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无法改善, 甚至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2.3“茧”中的生活

与此同时, 邻里关系的冷漠还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譹) 犯罪率的升高, 邻里之间不闻不问,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犯罪分子的产生。譺) 冷漠的邻里关系使人无法获得安全感, 进而使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譻)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 冷漠的邻里关系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 如何破“茧”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破“茧”

3.1 共享经济时代

随着ICT技术的不断发展, 共享经济正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从服务共享到实物共享, 再到如今的知识共享, 共享经济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2011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共享经济列为十大改变世界的创意。

共享时代也引起了城市空间的变革。空间不再是封闭静止的个体, 而是由多元素组成的开放空间。这一改变使得人们在城市中, 与家庭、邻里和社会的关系也变得有所不同。

3.2 现代集合住宅

集合住宅的雏形出现于19世纪末的欧洲及美国的大城市。由于其适合现代都市生活, 一经面世便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20世纪末, 开始体现出其对社会的真正价值。而在当今时代背景下, 我国建筑师也正试图去重现传统的公共空间及人情氛围。

3.3 如何破“茧”

3.3.1 功能策略———合

共享时代下的空间不再是独立单一的单元, 而是将其合并成一个更开放的空间。将住宅中利用率低的空间从每户中拆分出来, 合并成共用的交往空间, 从单一功能变成多种功能。人们在其中可进行各种交往, 空间利用率也大大提高。

3.3.2 空间策略———变

空间变得开放, 使用空间的方式也变得多样。空间可根据需求自由地排列组合, 从一个被限定的静态部分, 成为一个可调的动态部分。失去限定的空间充满了可变性, 为集合住宅注入新的活力。

3.3.3 整体策略———联

空间变得自由开放, 各个功能相互连通, 从分散的每家每户变成一个整体, 居民在建筑中相遇相识。人与人之间从寒暄转变为可以坐下来喝茶聊天。交流变得多了, 人们之间那道冷漠的壁垒也就不攻自破了。

4 化“蝶”

4.1 马赛公寓———勒·柯布西耶

4.1.1 功能策略———合

马赛公寓将整座建筑分为若干个垂直单元, 单元又被划分为私有及公有, 按照体系进行布置分隔。居住空间内, 使用率低的空间减至最小, 仅满足功能要求。这使得公用空间较私有空间稍大, 同时使用率也是其几倍高。

在屋顶花园上, 空间不只包含一种功能, 而是糅合了许多交往功能, 如电影院、健身房等。人们在这里交友畅谈, 为建筑注入生活的气息。

4.1.2 空间策略———变

马赛公寓的平面单元布置中, 跃层空间将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分开。从标准平面上来看, 儿童房中有可移动的隔断, 可通过隔断将空间扩大, 使空间的功能变得多样。

这种可调式平面布局可适应各种场景。接待客人时, 可将空间扩大成一个整体;客人离开后, 空间又可被分成多个部分, 供休息、工作使用, 空间充满多变性。

4.1.3 整体策略———联

马赛公寓底部设置架空层, 将其与地面绿化及公共场所相融合。让居民尽可能融入社会与自然, 增进居民交往。而在公寓中部则是一些商店和公共设施, 屋顶上设有儿童活动场地及健身房等, 沿屋顶周边还布置了一条跑道。这使马赛公寓成为一个满足社交需求的小社会, 打破了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壁垒。

4.2“8”字住宅———BIG事务所

4.2.1 功能策略———合

“8”字住宅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将联排住宅中的私人庭院从平面式分布变为立体式分布。垂直街区化住宅通过一条盘旋而上的坡道得以实现, 在坡道的不同高度上可以看到低层的私人庭院, 打破了传统庭院的私密性, 使其成为开放式空间。

4.2.2 空间策略———变

不同类型的居住空间围绕室外公共场地进行组织, 形成一个舒适宜人的集合住宅社区。建筑底层沿周边道路展开, 分布着商业和办公。这样的功能分布使各类型空间相得益彰, 住宅可得到良好的景观、通风及光照。

4.2.3 整体策略———联

“8”字住宅中的立体街道打破了传统的垂直交通体系, 将坡道与街道结合在一起, 在空中不断盘旋上升, 如同纽带一般将所有住户串联起来。街道也在不断转折的过程中成为人们交流、聚集的节点。

4.3 大仓山集合住宅———妹岛和世

4.3.1 功能策略———合

在大仓山集合住宅的设计中, 妹岛和世试图通过庭院组织与社会产生联系。考虑到规模大小及居民隐私问题, 选择将住宅内部的功能进行少部分压缩, 在中部设置多个小型庭院, 并对外开放。

4.3.2 空间策略———变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 并未对每个空间有明确的功能划分, 而是让住户在使用时自由地划分空间。空间则可根据需求进行改变, 功能随时根据住户之间的动态关系而进行相应调整。

4.3.3 整体策略———联

居住在此的住户, 在底层都拥有独立的入口, 餐厅等一些开放性空间的开窗面积都很大, 使内外相互联通。闲暇时人们在庭院里活动, 这时人们与外界就产生了一种新的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此展开, 混凝土的外墙下不再是冷漠的邻里关系。

5 结语

未来的某一天, 集合住宅不仅只是供居住的建筑, 而是一个微型社区。社区之间通过城市层面上的共享空间相互连接, 成为一个小的社会组团, 产生了一种新的联系。人们开始走出社区, 走向社会。交往不再停留在邻里层面, 市民可在城市共享空间中发生交集。城市也同样破“茧”而出, 成为另外一种意义上的“集合住宅”。

 

 

参考文献[1]郝桐, 王明非.基于BIG“是即是多”建筑进化思想的丹麦当代集合住宅研究[J].城市住宅, 2018, 25 (9) :82-84.

[2]梅绍辉, 舒克通, 宋文智, 等.考虑业主心理感受的高层住宅居住舒适性评价研究[J].城市住宅, 2018, 25 (11) :89-91.

[3]邓雯.促进高层住宅邻里交往的内部公共空间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3.

[4]廖常君.城市邻里关系淡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城市问题, 1997 (2) :37-39.

[5]李超.城市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D].天津:天津大学, 2007.

[6]盛建荣, 蔡晓峰.浅析SANAA的大仓山集合住宅[J].华中建筑, 2012, 30 (10) :81-83.

[7]苏晴.浅析城市社区里的邻里关系问题[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 28 (20) :186, 188.

[8]王鲁民, 许俊萍.宅内行为模式与集合住宅格局———1949年以来中国集合式住宅变迁概说[J].新建筑, 2003 (6) :35-36.

[9]徐维波, 韦峰.记忆的盘旋———“8字住宅”对丹麦现代集合住宅的传承与发展[J].华中建筑, 2015, 33 (6) :15-19.

[10]杨远帆.勒·柯布西耶的乌托邦———论马赛公寓的理论和意向来源[J].华中建筑, 2012, 30 (11) :11-15, 32.
847 10 1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