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居住背景下农民拆迁安置住房精细化与适应性设计策略

作者:纪明媚 丁炜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农民集中居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经之路, 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从建筑功能分区、建筑立面设计、交通组织、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探讨农民拆迁安置住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农民生活与生产习惯提出精细化与适应性建筑设计策略。
关键词:集中居住 拆迁 安置房 精细化 设计策略
作者简介:纪明媚,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丁炜,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 集中居住的背景与现阶段农村拆迁安置住区规划优缺点

1.1 背景

1.1.1 政策背景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 农村住宅面积占全国总建筑面积1/2以上。传统农村住宅占地面积较大, 资源消耗严重, 不适于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 也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出发, 拆迁农民旧有房屋并进行集中居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当前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核心, 更是农民生活习惯和方式的一次改革, 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1.1.2 生活背景

传统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多以农耕为主, 农民注重亲朋邻里关系, 居住的村落多为离散型, 整体未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 建筑参差不齐, 道路错综复杂, 交通不畅, 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菜地与养殖地散乱, 影响整体美观。新建房屋大多绕村占用农田修建, 杂乱无章且土地浪费严重。传统的农村住宅户型也存在较多问题, 如厨房未经隔离影响日常卫生;卫生间与生活居住用房分离, 使用不便;生活所需建筑功能不完善等。此外, 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 道路脏乱情况需改善。

1.2 现阶段农村拆迁安置住区规划的优缺点

1.2.1 优点

农村拆迁安置住区是指把一个或几个村庄的农民集中到一个固定区域居住, 是国家大力倡导的农村改革方式。农村拆迁安置住区经过专业选址与规划设计, 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 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模式的转变升级。统一规划拆迁安置住区便于协调建筑风格, 明确户型功能分区;规整路网, 完善景观环境及基础设施;及时处理生活垃圾;便于集中供暖和燃气供应, 保护环境并节约能源。

1.2.2 缺点

拆迁安置住区的居住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不足:传统农村建筑形式体现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 随着农村拆迁安置住区的建设, 传统建筑文化和乡村自然风光遭到破坏;拆迁安置住区规划时未考虑农民生活习惯及需求, 农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不足, 导致房屋布局不合理, 所需功能不完善, 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部分拆迁安置住区缺乏科学设计, 照搬城市居住区设计风格, 建筑外形及户型千篇一律, 不适宜农民居住;部分开发商只追求建设速度, 建造质量低下, 后期维护投入不足, 严重影响居住质量。

农村拆迁安置住区应精心设计, 保障农民参与权, 充分考虑农民生活需求, 设计出适合农民居住的拆迁安置住区。

2 拆迁安置住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功能分区与生活习惯不符

2.1.1 储藏空间

农民以农耕为主, 需大量储藏空间。拆迁安置住区规划时未考虑农民生活习惯, 储藏空间设置不足。储藏空间分2种:居住空间外的储藏空间及居住空间内的收纳空间。

1) 储藏空间秋收后大量收割的农作物需室内储藏空间;耕种所用的大型机械也需相应的储藏空间。

2) 收纳空间农民生活习惯较节俭, 以前独立院落的平房房间数量较多, 面积较大, 可存储大量生活用品。拆迁安置住房多为楼房, 房间面积有限, 大量生活用品无处安置, 室内收纳空间不足。

2.1.2 菜地与养殖地

过去农民住宅都有独立庭院, 可开垦菜地、饲养家禽家畜, 日常生活自给自足, 其他开支较小。拆迁安置住区对农民生活需求欠缺考虑, 未规划菜地及养殖用地, 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生活成本。拆迁安置住区使用后期不可避免地出现农民肆意开垦景观绿地, 种植蔬菜瓜果, 破坏整体景观环境。某些大型养殖户的房屋拆迁后需单独安置养殖场所, 部分小型养殖户自家圈养零散家禽、家畜的养殖地点成为难题。拆迁安置前农民饲养的土狗、野猫等小动物如何安置也是需解决的问题。

2.1.3 交往空间

农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不同, 更注重邻里关系, 老年人喜欢一起下棋、晒太阳, 孩子们一起玩耍打闹, 邻居间串门活动频繁。旧时村庄设有村支部办公地点, 定时召开会议裁决村内大小事宜, 而拆迁安置住区基本未考虑设置村支部办公及会议召开地点;拆迁安置住区较少规划广场、运动场地及景观花园, 缺乏公共交往空间, 配套设施相对简单, 严重影响农民间的交往;在农村串门时不需敲门, 几个板凳围坐一起可聊一整天, 人们交往亲近且随意, 而拆迁安置住区套用城市住宅户型, 进户门较封闭, 客厅设置及摆设不适宜农民交往。

2.2 建筑立面识别性不足

目前我国低层或多层住宅多是砌体结构形式, 拆迁安置住区也以砌体结构为主。砌体结构具有造价低、适用性广、建设量大等优点, 但也存在不足, 如砌体建筑以墙体为承重结构, 墙面形式规整, 对建筑外立面造型产生约束, 导致建筑外立面形式单一, 识别度不足。拆迁安置住区的建筑外立面设计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历史人文和建筑文化特点, 建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立面形式, 但当前多数拆迁安置住区建筑外立面相对单一, 色彩和材料也未经细致考究, 缺乏设计感, 不能体现地域特色。整个拆迁安置住区的建筑外立面样式相似, 建筑高度相近, 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建筑外立面识别性不强。

2.3 交通组织混乱

2.3.1 静态交通

静态交通指车辆短时间停车及在停车位的长时间停车, 静态交通的合理规划对整个拆迁安置住区的交通组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机动车辆所占比重逐渐增加, 但较多拆迁安置住区未规划足量的机动车停车位, 未考虑小区的长期发展;现阶段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仍是农民主要的交通工具, 这些交通工具较灵活, 停车占地面积较小, 但小区中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极大影响小区的环境美观及交通秩序;除普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紧缺、乱停乱放情况严重外, 新能源车辆停车和充电需求在拆迁安置住区也较少考虑。

2.3.2 动态交通

动态交通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及步行交通3种形式, 拆迁安置住区内以非机动车交通及步行交通为主, 非机动车交通呈多样化特点。拆迁安置住区内的动态交通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道路等级划分不明确, 道路宽度不足,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情况较多, 严重影响出行安全;动态交通规划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农民的生活需求, 自行车、电动车及三轮车的可达性不足;道路交叉口较多, 车祸机率加大;拆迁安置住区内部交通缺乏与公共空间的联系, 不利于农民间的交往活动。

2.4 可持续性发展不足

2.4.1 家庭人口变动

随着生产结构及农民思想意识的变化, 传统农村家庭的三代户和多代户大量减少, 逐渐趋于小型化的家庭组成;农业收入的有限性使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家中只剩儿童及老人或老人独自居住。家庭人口变动直接影响整个拆迁安置住区的规划设计, 家庭规模大小决定小区功能空间的数量、尺度、户型设计等。较多拆迁安置住区的设计未充分考虑家庭人口变动因素, 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

2.4.2 养老设备不足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快速转移, 农村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加大, 老龄化程度加剧, 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拆迁安置住区成为重要的设计方向。但能全方位考虑老年人生活习惯、设备齐全的拆迁安置住区非常少。农村老年人基本没有养老基金, 他们需要照看孩子并适当工作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虽对休闲娱乐要求度不高, 但拆迁安置住区也应适当建设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地和运动设备。老年人行动不便, 爬楼梯困难, 在小区电梯、无障碍设施、公共厕所和户型设计上也应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3 农民拆迁安置住房精细化与适应性策略设计

3.1 功能分区结合生活习惯

3.1.1 储藏空间

在拆迁安置住区场地初步设计时就应考虑储藏空间的设置。

1) 室外储藏空间可在南北2栋住宅楼之间满足日照间距的空间设计1层平房的储藏室, 作为秋收后粮食和小型农耕机具的室内储藏空间, 储藏室南侧入口与住宅主入口相通, 既减少交通所占面积又方便与居住空间的联系;选择整个小区的主次入口各一侧位置划分停车位, 搭建雨棚作为大型农耕机具、三轮车、拖车的停放空间, 停车位结合绿地景观设计, 避免小区内交通混乱;农用电瓶车和自行车数量较多, 应建设机械自行车停车位, 在同样的用地面积上建2层停车位可停放更多自行车。

2) 室内收纳空间在有限的户内面积基础上提高空间利用率, 分隔进深有富余的空间, 充分利用房间的竖向空间, 如卧室单侧墙面可结合床和书桌设计储物架, 储物架采用错位隔板, 增加储物空间的灵活性。

3.1.2 菜地与养殖地

为避免拆迁安置住区出现农民乱开垦土地种植蔬菜瓜果现象, 也为降低农民生活成本, 应在小区规划设计时划分适当空间用于蔬菜瓜果种植。可在之前划分的1层储藏室北侧与住宅楼之间的位置集中设置菜地种植区, 紧贴储藏室北侧修建1条南北宽1.5m的人行道, 方便人们到达自家菜地。人行道处于储藏室的阴影空间, 不占用较好阳光地带, 保证菜地空间阳光充足。菜地平均分配, 农民可自行选择种植。

对于大型养殖户, 可在拆迁安置住区边缘下风向位置规划养殖场, 小型养殖户自家圈养的零散家禽家畜集中规划于养殖场边缘的私家养殖地点, 便于管理也保证小区的安静和整洁。拆迁安置住区内设置小动物寄养站, 土狗和野猫可寄养于此。这是农民从庭院式平房到小区楼房居住方式改变的过渡。

3.1.3 交往空间

为适应农民生活习惯, 拆迁安置住区需规划大面积交往空间。交往空间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老年人都喜欢围坐在村口晒太阳、下棋、聊天, 还可“把关”进入村内的人和车辆, 拆迁安置住区也应考虑老年人这一生活习惯, 在小区主入口设置固定场所或停留性较好的广场, 作为老人集会、孩童玩耍、村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与运动器械、景观绿化结合设计, 形成温馨舒适的交往空间。

在建筑户型选择和家具布置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室内交往空间的合理性, 客厅作为主要交往空间可灵活布局, 不可生硬套用城市住宅客厅的形式和尺寸。结合不同地区农民生活习惯, 设计专属的客厅交往空间, 延续和保护农民的交往习惯。

3.2 建筑立面增强识别性

拆迁安置住区建筑外立面设计时体现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 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和风俗习惯, 形成不同建筑风格。建筑外立面造型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 也应追求建筑的形式美, 在造型、尺度、色彩、材质上统一风格, 同时增强每栋建筑的识别性。

3.3 精细化交通组织

3.3.1 静态交通

拆迁安置住区最初规划时应预留足够的停车场地。根据小区不同特点, 采取相应停车方式。除选择在小区主次入两侧搭建雨棚划分停车位, 还可根据小区内的交通流线, 结合绿化景观, 规划零散固定停车地点, 或选择住宅底层、地下车库及机械式停车等方式, 由于后几种方式造价较高, 拆迁安置住区较少采用。新能源车辆集中停放, 便于充电。每栋住宅楼1层主入口两侧或组团中划分场地设置停车棚, 作为自行车、电动车和少量三轮车的停车位。在非机动车较多的拆迁安置住区可使用机械自行车停车位, 有限的面积可停放更多自行车;村支部应拟定停车位管理办法, 要求所有车辆按指定要求停车, 对随意停车者进行适当处罚, 培养农民遵守车辆有序停放的意识。

3.3.2 动态交通

根据拆迁安置住区规模和农民经济情况, 选择不同动态交通模式, 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道路可用花坛进行简单分隔, 既美化小区环境, 又提高了交通系统的安全系数。考虑农民以非机动车为主的出行习惯, 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自行车、电动车和三轮车的可达性。合理规划道路交叉口, 适当减小转弯半径, 使机动车减慢行驶速度, 提高安全系数。道路交通与拆迁安置住区内的公共空间结合设计, 提高可达性, 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3.4 提高可持续性发展的适应度

3.4.1 适应家庭人口变动

拆迁安置住区需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设计, 考虑时代背景下农村家庭人口的变化趋势, 对整个小区的家庭组成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调研, 结合具体情况设计人性化小区, 以适应农村家庭人口变动。拆迁安置住区可根据家庭人口情况划分多个组团, 进行针对性设计, 交往及绿化空间结合居住人群设计, 户型设计满足多种组合及可变性要求, 满足农民不同生活需求, 创造舒适、便捷、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

3.4.2 增设养老设施

根据拆迁安置住区老年人口数量和未来人口组成情况, 适当增设养老设施, 为老年人创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根据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建设不同等级的交往和运动空间;在老年人活动场地、公共卫生间等场所增设老年人专用扶梯;老年人通常选择住在1层, 老年人较多时可选择集中居住, 配备电梯, 便于其出行和交流;老年人居住户型应根据其生活习惯进行设计。

4 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 集中居住背景下的农民拆迁安置住区建设不同于城市居住小区, 农民生活习惯既有独特性, 也有对居住环境高标准要求的共性, 建筑技术与建筑文化的结合是设计人员努力的方向。在精细化与适应性设计策略的基础上, 通过案例总结与调研, 可进行定量研究并提出专项设计导则。

 

 

参考文献[1]孙菊.小户型住宅建筑发展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影响[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 2013.

[2]叶继红, 庄晓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 2011 (1) :94-97.

[3]赵呈晨.社会记忆与农村集中居住社区整合——以江苏省Y市B社区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 2017 (3) :18-28.
Refinement and Adaptive Design Strategies of Demolition and Resettlement Housing for Peasa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centrated Residence
905 11 11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