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规划新机遇

作者:周慧
单位:南宁学院
摘要:探讨当下我国乡村规划体系构建, 对大数据破解农村规划和农业发展中的痛点以实现农业产业链和农村规划水平的提升进行阐述, 提出可通过提高乡村规划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效能实现乡村规划与农业发展精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战略性转变。
关键词:乡村振兴 大数据时代 乡村规划 农业产业链
作者简介:周慧, 南宁学院讲师;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标志着我国农村的规划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且关键的历史发展阶段, 如何整合各类专项规划并应用“多规合一”理念进行城乡一体化设计, 促进产业、产村融合, 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成为当下我国现代化尤其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点。过去的乡村规划虽已取得不小成就, 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当下“大数据+”等智慧农业 (农村) 发展热潮为我国乡村规划带来发展新契机。

1 我国乡村规划的主要问题

1.1 规划机制与体制不合理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及规划体制更多沿用城市规划理念, 对解决农村规划问题并不适用。乡村复兴和发展与城市大不相同, 在规划体系上并非简单的物质空间变换, 也绝非仅仅依托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乡村规划特别是城乡统筹规划需建立在具体的区域乡村发展特点之上, 全面统筹整合乡村的物质和精神资源, 利用这些本土资源, 配合城乡人才和资源的畅通流动机制, 实现知识、资本、资源的不断供给、补充与自我创造[1]。此前需构建完善且合理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 在城乡规划全面推进过程中, 因地制宜地高效开展不同层次、多个维度、自上而下的新农村建设运动。现行的规划机制和体制对农村区域发展特点把握不足, 对规划对象和内容确立不明晰, 使乡村规划改革阻碍重重, 难以达到预期规划效果和发展目标。

1.2 乡村振兴的举措和理念存在实施误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城乡产业发展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大量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但因我国农村发展的政策目标及其涉及的人群并未作出相应改变, 造成多地优势资源流向城市或用于非农产业发展上, 虽短期带动了农村地区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但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与思想背道而驰, 农业资源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方面的效率和效能无法得到显著提升, 对我国的乡村振兴和国民经济均衡协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3 乡村统一规划与村民实际需求脱节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 乡村呈现秩序化、管控化和现代化发展态势, 区域统一规划推进资源与人力向规模化发展, 但忽视了不同片区的多样化发展特点, 出现“一刀切”现象。村民诉求与政府调控之间存在偏差, 使一些区域在规划过程中困难重重, 规划效果不理想, 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给后续规划造成严重阻碍。

1.4 农村基础信息设施不健全, 大数据与农业、农村融合程度严重不足

相较发达城市, 农村在智能终端、互联网、信息系统管控平台等相关技术的利用程度上严重不足, 不仅造成农业从种植 (养殖) 、加工到市场营销等层面缺乏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撑, 还导致与农民日常生活相关的补贴补助、信息建档和查询工作效率低下, 涉农数据的体量缺失、质量低下、利用程度不足等严重影响了农业及农村的规划、资源利用和现代化发展水平, 制约城乡之间的信息融合, 无法全面实现城乡深度融合与资源优势互补。

2 大数据时代乡村规划体系新机遇

2.1 大数据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近年来通过实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农业行动, 实现种植 (养殖) 过程中气温、地温、苗木生长状态等涵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各类信息数据的精准采集、汇总、整合和分析, 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和盲目性,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果;将政府、市场、生产之间的涉农数据互通共享、可视化分析、检测预警, 全面提升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的能力和农业发展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通过打造农业大数据、大宗农产品交易和跨境电商产业等平台, 使部分地区形成以农业大数据为核心的县域智慧农业生态圈, 不仅实现了农户与合作社、企业、专家等直接互动和交流, 而且确保了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点对点输出、市场渠道面对面精准对接、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快速且高效推广与壮大[2]

2.2 大数据是智慧化农村生活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而乡村规划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人,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民计民生, 如何通过规划体系的科学构建与实施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教育能力、带动与帮扶农民增收等, 成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点。大数据时代, 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 不仅能全面快速地对乡村基础服务设施、交通物流设施、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住房、社会救助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整合和分析, 而且能持续提高农村的医疗救助、低保救助、教育公平、住房管理、土地管理等多项公共服务水平, 使民生保障体系在大数据助推下不断建立健全,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走向一体化和均等化。

2.3 大数据是助推科学规划理念与原则付诸实际的动力

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支持能极大缓解过去乡村规划编制主体、实施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的矛盾, 进一步消除各村庄间的“信息孤岛”[3], 实现对不同区域村庄的发展、空间、人文历史、行政管理等数据的全面统计与研究, 从而给予乡村规划全面的信息数据支持, 实现规划编制与区域发展特点精准结合, 不仅为高效合理的统一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且提高了规划的实施效率, 解决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2.4 大数据是监管、评估乡村规划过程与成果的必备辅助

乡村规划是一个完整过程, 需经历必要的研究、调查、立项、分析、评估、编制、实施、监管和效果评价, 在此期间, 大数据贯穿于规划建设始终, 不仅提高了规划的精度、保证了规划的实施效率, 而且为规划实施各阶段成果的监管与评估提供了数据参考, 减少了规划实施中不合规、不严谨的现象。

2.5 大数据是促进城乡一体规划融合的重要举措

从近年的发展成果来看, 乡村难以作为独立空间个体单独规划与发展, 需要依托城市资源的共享与补充, 对接城市的市场与需求。延续乡村发展具体特点、促进城乡深度融合、提升乡村的现代城镇化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互联网、大数据等发展能逐渐改变农村的传统生产模式, 破除城乡发展的空间壁垒, 使城乡人才流动的机制与通道畅通, 吸引更多的年轻人驻扎乡村, 挖掘乡村发展的潜力, 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 促进乡村消费都市化、产业在线化和就业本地化, 实现城乡资源全面优化配置, 进一步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和共同发展。

3 大数据在乡村规划中的应用

3.1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科学乡村规划体制与体系

通过构建乡村的产业、空间、土地利用、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乡村治理等数据平台实现对乡村规划体系的全面数据支撑, 提升农村产业现代化水平, 推进行政管理及公共服务智慧化和人性化, 促进环境保护高效化, 加强空间布局科学化, 增进人才培养与流通信息共享化, 实现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区域融合一体化等。在大体量数据汇集、整合、研究、分析与共享过程中, 进一步降低乡村规划的分散性、盲目性、片面性和短期性, 实现乡村规划精准、高效、全面、一体、长期发展的有机统一。

3.2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现代规划人才的培养力度

利用大数据进行现代化、智能化、精准化的乡村规划, 需要以现代规划人才为支撑, 不仅在现代规划技术的培训与提升上下功夫, 还要注重培育规划人才的信息化思维和一体化规划理念, 帮助其全面掌握乡村发展的基本规律, 了解乡村生态的多样化特点, 把握不同区域村民的心理特点和基本需求, 从各维度、多层面利用大数据的支持及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乡村规划水平。

3.3 丰富大数据的来源与形式, 深入挖掘和利用大数据的价值

除注重在政策文件、规范标准、调研报告、勘测绘图等方面对规划大数据的采集与汇总, 还要进一步强化各级行政单位下民间数据的采集与录入, 不断细化数据来源的标准、用途和利用方式, 明确数据采集、汇总、整理的细则, 提高对数据的管理与利用水平, 精准定位数据, 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 实现产业与数据的深度融合, 发挥社区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在乡村布局优化上的资源整合优势, 确保土地利用数据与生态环境保护数据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共处基础上的共享与提高等, 全面发挥大数据在乡村规划发展中的巨大价值。

4 结语

大数据为我国乡村的发展与振兴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和技术支撑, 为实现乡村规划的精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带来新机遇。乡村规划人员要不断培养信息化思维、提升规划的信息技术能力, 深入挖掘大数据的潜力与价值, 全面结合乡村发展的具体特点和实施目标, 稳步实现乡村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1]王夏娴.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发展的新机遇[C]//中国科协年会——分16大数据与城乡治理研讨会论文集, 2015.

[2]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关于进一步推动农业大数据发展的16条建议[J].领导决策信息, 2018 (14) :24-25.

[3]陈幸林.探究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 2019, 26 (2) :69-71.
New Opportunities for Rural Plan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During the Big Data Era
880 11 11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