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建筑设计——以塞舌尔广电中心工程为例

作者:周洋
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从总体环境布局、空间组织、建筑造型及广播工艺等方面, 对塞舌尔广电中心的建筑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探索在功能内涵不断发展变化条件下, 结合广播电视工艺, 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及时代精神的广播电视建筑。
关键词:公共建筑 广播电视中心 环境布局 空间组织 建筑造型
作者简介:周洋, 建筑师, E-mail:happyamily123@163.com;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科技化的多媒体生活已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大众传媒时代, 广播电视建筑作为信息处理及输入输出平台, 是公共建筑中有特定功能要求的建筑之一。本文以中国援塞舌尔广电中心项目为例, 分析建筑设计过程中功能与工艺的配合, 以及与地域特色相适应的相关设计手法。

1 项目背景

1.1 基地概况

塞舌尔广电中心项目位于塞舌尔首都维多利亚。项目总用地面积约5 940m2, 用地呈不规则多边形, 建设用地位于SBC公司原广播电台场址, 场地东侧为两车道的市政道路, 场地与北侧民宅之间有1条宽约2m的排水沟, 场地西侧较大面积的山体雨水经此排水沟收集后排入东侧入海口。

1.2 气象条件

塞舌尔具有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特征:高温多雨, 热季 (12月至次年4月) 平均气温30℃, 凉季 (5~11月) 平均气温24℃。旱季雨季分明, 6~9月属于旱季, 多风少雨, 气候比较凉爽;拟建场地地下水显示出受大气降水影响显著的特点。

2 项目特点

2.1 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

建筑东西向布置于场地中间, 正立面面向东侧市政道路。现状场地地形复杂, 为减少土方开挖, 建筑首层采用全架空处理, 并用架空平台与东侧市政道路衔接, 架空平台形成广电中心道路广场。依据地势变化, 建筑采用错层处理, 由东向西逐渐提高。

根据功能需要, 将建筑群体分为5个独栋, 依山而建。3栋包含广播电视及信息处理功能, 2栋为办公及后勤辅助功能。考虑到信息化时代科技传媒行业信息交流与人际交流的重要性, 在设计中力求创建各种室内外联系与交流空间, 各体量之间、不同台地之间穿插连廊与庭院, 创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及视线交流, 将办公、不同情景、不同时间段的活动穿插得相得益彰 (见图1) 。

2.2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

根据本项目情况, 设计中车行出入口与人行出入口分开, 场地东南侧出入口为车行出入口, 各种车辆通过此出入口可进入架空平台到达建筑周边。东侧人行出入口为项目形象主出入口, 主要供行人出入, 行人进入场地后可通过大台阶进入各建筑。同时东侧出入口为紧急备用出入口, 紧急情况下消防车或转播车辆可通过此出入口进出场地。

图1 鸟瞰效果

图1 鸟瞰效果

 

2.3 贴合时代的文化特征

广播电视建筑作为一种公共建筑和媒体建筑, 应当具有展示文化、历史、回忆的功能, 应将多方面因素整合, 既承载文化属性, 又传达时代精神。在建筑细节处理上, 采用具有塞舌尔国旗色彩的简洁鲜明窗框, 根据功能隔声需要的大面积实墙, 适应地域气候特点的坡屋顶, 与地块特征相符的文化石贴面, 选择用小块拼成大形体的方式体现从小尺度到大体量的细腻转变, 并选用相对成熟的干挂技术, 避免由于胶水老化或施工工艺造成后期不必要的麻烦, 使整个建筑显出应有的精致“表情”。

2.4 公共空间的穿插交融

整个建筑坐落在标高不同的台地上, 为步移景异的室外空间与视线通廊奠定了良好基础。设计中充分利用不同台地的不同标高, 设计了室外花园、水池、下沉广场、观景平台, 并对公共空间进行划分与围合, 改变了空间的开放与私密程度, 添加了更多的趣味及变化, 增添了更多空间使用方式的可能, 室外空间可作为拍摄场地、组织或聚会的场所。

2.5 新媒体语言与符号的传达

室外空间与立面采用方形像素画模块的窗户, 不同比例但极富韵律的排列组合丰富了立面元素, 采用玻璃砖及具有塞舌尔国旗色彩的装饰元素, 新颖雅致, 象征了广播传媒建筑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以及作为新时代文化载体与传播媒介的方式与大众互动与交流, 也象征着思考、探索并不断在文化传媒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2.6 简洁明晰的工艺设计

新建的塞舌尔广电中心是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节目播出和节目传输于一体的现代化广电设施, 其建设总体目标是:功能设施齐全, 工艺技术先进, 设备选用精良, 建筑布局合理, 造型新颖独特, 环境优美宜人。在设计中力求最大限度连接不同工作区的功能, 从而实现内部各种不同工作环境之间的良好沟通, 节约时间成本, 高速高效处理与传递信息。

建成后的塞舌尔广电中心将具备自办并播出2套广播节目、1套电视节目的能力, 广播电台能够在台内录制各种文艺节目和语言类节目, 电视台能在台内制作综艺、访谈、专题、广告、新闻等各类型节目, 并能对录制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编辑加工、技审内审、播出传送。

3 广播电视工艺设计

3.1 广播工艺系统设计

3.1.1 节目制作系统

语录室可录制新闻、广告、天气预报、节目预告等各类语言节目。其音频系统具备立体声制作能力, 配置立体声监听和编解码设备, 满足高质量音频节目制作要求, 对采集到的节目音源可进行简单的声音混响效果处理和非线性编辑制作。

3.1.2 节目播出系统

1) 直播系统新建的广播电台共有2套广播节目, 相应配置2套直播室。

2) 直播室配套导播室用于自办广播节目的直播, 采取主持人播音、嘉宾访谈与音频工作站自动播出相结合的方式, 配备直播调音台、传声器、音频工作站等设备, 播出的广播节目信号送至广播总控室, 由总控系统进行最后的处理和分配。

3) 总控播出系统采用数字音频矩阵作为核心交换设备, 所有的监看、监听、备份传输均由总控智能化辅助系统完成。

3.2 电视中心工艺系统设计

3.2.1 节目录制系统

1) 380演播室节目制作380m2演播室按照高清4讯道配置, 同时配置高清数字切换台、高清数字矩阵、高清字幕机、数字调音台等设备。演播室可采用设置多景区方式, 主要用于制作歌舞、文艺和综艺节目, 也可作为专题演播室使用。380演播室具备直播功能。

2) 150演播室节目制作150m2演播室按照高清3讯道配置, 同时配置高清数字切换台、高清数字矩阵、高清字幕机、数字调音台等设备。演播室可录制小型文艺演出节目、专题、教育和少儿节目等。150演播室具备直播功能。

3) 80演播室节目制作80m2演播室按照高清2讯道配置, 同时配置高清数字切换台、高清数字矩阵、高清字幕机、数字调音台等设备。演播室可录制新闻、专题、教育和少儿节目等。80演播室具备直播功能。

3.2.2 节目后期编辑制作系统

后期制作大体上分为视频节目后期制作和音频节目后期制作。新建广电中心设置2间配音室、2间对编机房、1间非编制作室和1间动画制作室, 对视频图像进行后期加工处理。

3.2.3 总控播出系统

总控播出系统主要由硬盘播出、矩阵切换、周边设备、监视系统、信号任务管理系统、质量监测和报警系统等组成。主切换矩阵可传输从标清到高清任意一种数字信号, 台内传输以嵌入音频的高标清数字信号为主, 不再设计独立的音频控制系统。各制作演播室之间视距离远近采用光缆和同轴电缆相结合的方式传输;监视系统和报警系统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在总控系统内所有设备都应该具备网络接口, 支持网络协议, 监控和报警系统可对系统内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为保证各演播室和播出部分信号同步切换, 由总控统一提供全台基准信号和标准时钟信号, 并分配到各个演播室;总控与各演播室之间还要有独立的通话系统, 实现内部通话。

3.2.4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电视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存储和业务扩展的平台, 也是电视中心节目制作与播出业务管理的核心。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将为全台制作播出网络提供1个统一格式的信息交换存储平台, 为电视节目的长期保存、再利用和数字化播出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还可为全中心各类业务和应用系统提供内容支持和服务接口, 确保电视中心信息处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进一步加快全中心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进程。

4 结语

在广播电视类建筑设计过程中, 既要展现媒体建筑向外承载的时代精神, 又要使建筑功能与广播电视工艺紧密结合, 不断演化成1座集多媒体、多功能、信息与技术融合的城市地标。


 

 

参考文献[1]芮静康.建筑广播电视系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3]汤才坤.房中房结构大型演播室综合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910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