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建议

作者:杨元华 赵辉 杨修明
单位: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 重庆市建筑节能中心
摘要:为推动建筑领域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通过对建筑领域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工作建议, 为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及行业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 创新 问题与建议
作者简介:杨元华, 男, 生于1980年, 陕西麟游人,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绿色建筑与节能。
基金: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重点研发项目“重庆市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工程示范” (cstc2017shms-zdyfX0051)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全国建筑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39亿元、占GDP比重3.8%,到2017年的55689亿元、占GDP的比重6.7%,年均增速达到16.6%。建筑业迅速发展壮大,但技术进步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却相当有限。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建筑业的贡献率仅为0.07%,劳动投入的贡献率为11.73%,而资本投入贡献率达88.20%。因此,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对建筑业产值提升的贡献极其有限,这与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生产模式,高耗能的生产工艺不无关系。在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强化建筑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成为提升建筑业产值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1 绿色建筑技术的内容与应用现状

绿色建筑技术是支撑绿色建筑目标实现,达成建设领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论核心的一系列适宜建筑技术的总称,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建筑技术系统。绿色建筑技术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绿色建筑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可再生自然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太阳能、地热能、土壤蓄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的建筑应用),建筑节能技术(新型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技术、高性能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建筑节能产品技术等),建筑物理环境控制技术(立体绿化技术、“健康”的建筑材料体系、室内外环境监测技术等),绿色设计技术,绿色智慧建材生产技术,绿色施工技术,建筑数字化智能运维管理技术以及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技术等等。

我国绿色建筑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成效显著。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评出10927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建筑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在此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不断融入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部分在绿色建筑推行早期的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已经在当前建筑工程建设中实现了常态化应用,在建筑质量提升、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技术发展与创新让建筑使用者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2 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主体与市场需求不够对称

建筑技术服务商、产品生产商、科研院所等是建筑行业的主要创新机构,作为创新主体承担着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部分创新机构不能准确把握行业需求,在创新目标的设定上,对技术产品研发的定位不够准确,过度追求“行业领先”,甚至出现了研发方向偏差,以“新”、“奇”、“少”作为衡量技术产品创新的主要指标,使创新成果与当前行业需求不能很好地衔接。创新机构对自身开展技术创新不能进行系统长远的规划,对研发成果的转化缺乏统筹,技术创新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由此,创新成果无法进入建筑工程进行试点应用与示范推广,不能为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支撑,导致无法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品牌化;真正的市场需求依然得不到有效满足,创新机构无法从创新中获益,创新动力不足。

2.2 创新环境的氛围营造不够浓厚

技术创新氛围的营造很大程度上源于主管部门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目前,从支持技术创新的角度,主管部门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日常管理与配套政策的协同机制还有待完善,许多支持创新、倡导创新仅停留在“鼓励”上,缺少可以落地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以及操作细则。同时,行业针对绿色技术采购的制度也还不够完善,尤其作为政府部门,缺少对绿色技术产品的采购支持与激励政策,政府对绿色技术、产品的公共投入规模相对有限,在对技术产品创新的引领和示范上有待加强,创新环境的氛围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2.3 创新资源的整合不够集聚高效

有效的创新资源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创新资源来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等绿色建筑技术产品研发平台、相关中介以及咨询服务机构和示范基地等,部分机构以项目科研为基础,建立产学研机制,整合项目合作各方的有效创新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就目前而言,依然缺少对行业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能在短时间内准确捕获市场需求,明确创新目标,可以实现横向、纵向的优势创新资源聚集,对资源整合效果进行最大化利用;特别是金融资源与建筑领域技术创新的衔接还需进一步探索,创新金融、创新资本支持的缺失,极大地制约了创新资源的有效发挥。

2.4 创新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缓慢

良好的创新基础设施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便利条件。当前,以提高行业绿色技术创新需求、技术创新进展、技术创新成果示范、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信息服务的技术平台、共享平台依然不够完善;绿色技术申报、鉴定、专利申报、审查等领域的制度以及机制建设还有待加强;绿色技术强制性标准的研究、制定进展缓慢,绿色技术产品创新相关标准体系构建、创新机构对相关标准制定的参与度不高;以互联网为工具的绿色技术创新实践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步伐。

2.5 中介服务体系能力建设不够完善

中介服务体系是创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中介服务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各中介服务机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经济实力、抗风险能力差异明显。在绿色建筑技术领域,随着绿色建筑的全面推广与迅速发展,行业并未设定中介服务机构的准入机制,大批规模小、技术弱的小型项目公司进入市场,这类企业对政府的政策依赖性强,一旦主管机构调整相关的应工作政策要求或更新评价机制,取消经济激励政策,这些企业的生存发展将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企业技术方向单一、力量薄弱,对绿色建筑理念内涵的理解不够透彻,对相关标准规范把握不够准确,在正常的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应用解读上都存在偏差,更不能满足行业对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创新进行系统准确服务的需求。同时,这些企业资本薄弱,融资能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差,为了生存发展,企业对服务质量把关不严,在经营上搞“价格战”,给中介服务市场的发展、以及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带来影响。

3 对建筑领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工作建议

3.1 突出需求导向,引导技术创新价值

突出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引导,联合产业资源,建立创新需求信息平台,不定期发布市场需求,推动创新机构在符合市场需求、适宜工程应用方面的技术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或仅仅将技术创新的获得感停留在对某一领域的技术、产品的研发突破上,要引导研发机构解决行业需求,真正让行业、社会大众在绿色技术应用方面有更多的体验感、获得感。具体而言,要通过平台搭建,传导绿色建筑创新发展的技术产品需求,如可有效提高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高性能产品,可大幅提高适应环境、减少维护需求的屋顶,以及墙体种植绿植的设备等。

3.2 强化政策保障,促进创新环境优化

由主管部门组织研究并制订发布相关制度、政策,完善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日常管理与配套政策的协同机制,让绿色技术创新的推进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将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制度以及对绿色技术发展的基本思路、核心理念等内容纳入相关法规,通过更高层面的行业立法,建立并强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保障力度,着眼绿色技术创新从研发前期到工程应用、行业推广等全过程,政府机构率先建立对绿色技术产品的采购机制,加大对绿色技术产品研发的资源投入,不断优化绿色技术创新环境。对绿色建筑发展而言,政府机构应率先做好示范,对政府投资项目应首选高星级绿色建筑开展实践,并在工程采购序列固化对绿色建筑技术产品的前置要求;同时加大绿色建筑的立法进程,将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列入法制文件,为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创新建立法律依据和环境保障。

3.3 高效聚集资源,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有效整合各研发平台的优势资源,强强联合,聚集有效的创新力量,突破关键技术;探索政府引导基金、财政补贴、金融机构介入等多种形式的资本支持方式;优化行业的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加强各平台之间的人才交流,引导行业企业提供工程化示范载体,从人才、智力、项目等多方面丰富创新资源,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创新主体。就绿色建筑发展而言,应发挥产学研用等各方主体在调查研究、实验检测、工程应用等各领域的优势,引进绿色金融对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创新进行资金支持,一方面发挥资源集聚效应,另一方面提高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创新的资金保障。

3.4 建立绿色通道,完善创新基础设施

对绿色技术创新从项目申报、技术鉴定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并给予优先立项等支持。完善评奖评优评价等激励办法,加大各类评优过程中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权重。把在绿色技术创新领域的科研投入、集成应用等,作为勘察设计综合企业、建筑业特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晋级的重要审查内容;建设工程项目招标向拥有绿色技术专利、成果以及获得科技进步奖的项目,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等机构倾斜;建立符合绿色发展需求的专家队伍,加快完善绿色技术标准体系,为创新成果进入市场提供完善的标准保障;鼓励着眼信息化、智慧化的、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工具、创造更好的条件。尤其是对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创新的项目,要增加在政府奖项评选中的入围支持力度,或设置专项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创新奖项,并提高奖项级别,对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创新获得者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以及项目立项等方面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

3.5 加强中介监管,建立服务评价体系

对服务机构的咨询业绩、资金实力、人才构架、经营模式等进行摸底调查。组织中介服务建立行业协会或成立发展联盟,规范技术文件格式、内容范围以及深度要求,搭建行业自律平台,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的经营发展;同时,扶持一批有技术、有规划、有组织、有业绩的咨询服务中介机构,鼓励其参与政策研究和技术创新,搭建中介服务机构与金融资本的对接平台,突出中介服务机构的优势,使其切实发挥作用。重点对绿色建筑咨询服务机构的技术能力予以引导规范和提升,改善服务机构对项目重包装、轻咨询,重资料组合、轻技术指导的行业现状,建立并发挥对咨询服务机构的评价机制和评分作用,对分值持续偏低的中介服务机构实行淘汰制或制定相应限制措施,督促整改,提升服务能力,在保障绿色建筑质量品质的同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4 结语

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创新是建筑领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建筑领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当前,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各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在建设领域,绿色技术创新迎来了一个崭新机遇,要通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引导,完善政策保障、高效聚集创新资源、提升创新基础设施水平、强化中介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推进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建筑技术对建筑业产值的贡献,对促进建筑领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1] 熊华平, 沈义, 张樊.中国建筑业技术创新水平现状及提升对策分析[EB/OL]. (2017-02-06) .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1702-31.
[2] 马晓国, 欧阳强.基于碳排放的建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生态经济, 2016 (4) :75-79.
Present Situation of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uggestions
YANG Yuanhua ZHAO Hui YANG Xiuming
(Chongq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hongqing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Center)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arket-oriented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in construction field,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velopment's subject, environment, resources, infrastructure, service system, et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solve relevant problems,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and the industry management.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945 15 15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