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S体系下的尊老化设计
0 引言
目前我国老龄化状况严峻, 养老机构及住宅领域的适老化设计备受关注。国际上也逐渐注重“以老年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从老年人感知出发, 设计出适应老年人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建筑及室内空间环境。随着适老化设计理念的日趋深入, 一种更符合老年人需求, 提升适老化标准的“尊老化设计”理念被提出。
通过老年人需求调查发现, 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极为关注, 对于日常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比较重视 (见表1) 。随着老年人从工作环境逐渐退出和社交圈子的逐渐收缩, 易被孤独感、失落感和烦躁情绪所困扰, 希望有情感上的寄托, 期盼精神上的关爱 (见图1) 。
除身体机能逐渐衰退, 老年人的精神及心理痛点包括:人际孤独感、社会边缘化、生活无目标;普遍存在的“失落感”是一种由多种消极情绪组成的情绪感受, 如忧伤、苦恼、沮丧、烦躁、内疚、愤怒、心虚、彷徨、自责等。有些心理问题是由疾病或身体机能衰退带来的, 反过来又加深了疾病或身体机能衰退的程度。针对老年人的痛点, 提出FPS运营体系下的尊老化设计, 以期“以老年人为中心”, 打造尊老化空间。
1 FPS体系
F (Family-type) 即家庭化, 包括环境与运营。环境指养老机构的结构布局、硬件、设施、软装及家具、装饰具备“家庭”氛围, 使长者感受家庭般的温暖;运营指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块化运营模式, 运营流程、运营标准、经营指标、绩效考核均以家庭为单位完成。
P (Person-centered care) 即以人为本, 包括以长者为中心及以护理员为中心。以长者为中心要求养老机构的运营紧紧围绕长者需求, 一切为了长者, 一切遵从长者, 一切面向长者;以护理员为中心指运营管理以一线护理人员为中心, 使护理员感受到家庭般的友爱, 并在日常工作中把爱传导给长者。
S (Support of self-reliance) 即自立支援, 包括基于“用进废退”核心原则下的不做替代和积极养生两个方面。不做替代指对于长者能独立完成或通过协助完成的事项, 护理员需保持耐心、积极协助、绝不替代, 同时需要注意向长者提供需要时的各种支援和保障。积极养生指在机构管理、日常运营、生活空间3个维度为长者拓展自立自主渠道, 建立有利于长者自发、主动的参与各种日常活动的模式, 建立有助于促进长者身心机能有效发挥的运营模式。
2 FPS尊老化运营管理体系
FPS尊老化运营管理体系包括管理系统、服务系统和信息化平台, 是一种矩阵式结构 (见图2) 。
FPS尊老化运营体系的核心是让长者在身心安全基础上感受快乐、自主、自尊、被尊重、有成就感。一切与设计及运营相关的平面布局、动线、选材、色彩、环境、组织结构、管理动作、态度姿势、标准制订、流程执行等都围绕此核心展开。
在FPS尊老化运营体系中, 长者不仅仅是被服务对象, 也是机构运营的参与者, 比如轻体力工作岗位、果蔬种植、活动组织等等。尤其重要的是, 对机构各项功能运营质量的评分及运营委员会均由长者主导, 长者具有“当家做主”的权利。
3 尊老化设计
3.1 适老化设计与尊老化设计
1) 适老化设计指充分考虑老年人身体机能及行动特点进行相应设计, 包括实现无障碍设计、引入急救系统等。适老化设计从物的角度出发, 是一种基本要求和硬性规范。
2) 尊老化设计指充分考虑老年人心理特点及精神需求进行相应设计, 设计出适应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建筑及室内空间环境, 包括实现社会交往功能、将适老化设施隐性化等, 以满足长者有尊严的生活。尊老化设计从人的角度出发, 在适老化标准基础上满足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
3.2 尊老化设计流程
1) 设计之前建立FPS尊老化运营模型。以提高使用者 (包括用户和员工) “安全、舒适、方便、自在”的4个维度功能为核心, 以追求最佳身心照护质量 (Optimal physical and mental care quality) 为终极目标, 在运营前置的同时兼顾成本前置和风控前置, 并据此建立项目的运营模型 (见表2) 。尊老化运营模型要“去四化”, 即去医院化、去机构化、去宾馆化和去军队化 (见图3) 。
2) 设计过程中时刻评估FPS符合度。以“家庭化、人本化、自立化”规划养老机构的空间体块、功能分区, 让使用者体会尊严感的长期生活空间, 并据此规划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动线及护理员的最优服务动线 (见图4) 。
3.3“尊老化设计”范畴及相关因素管理
一切满足长者精神层面和心理需求的设计都属于“尊老化设计”范畴, 其原理是遵循“FPS体系”的核心理念, 实现“让长者快乐、自主、自尊、被尊重、有成就感”的尊老化空间设计, 设计细节注重“唤醒长者心底活力、减少负面心理暗示”, 对设计图上的关键节点进行运营推导和多维度优化。
4 尊老化设计应用
4.1 前台及护理站
家庭中未设置的空间或物品, 在养老机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 没有柜台的前台就是“去四化”的尊老化设计实例之一。
摒弃威严与隔阂, 像在家里一样舒适、自然, 通过亲切友好的环境布局, 实现养老机构与长者及家属融洽交流及沟通功能。如像客厅一样围坐的沙发和茶几、亲切的茶座、咖啡座等 (见图5) 。
4.2 扶手
设置隐形扶手, 将扶手进行隐蔽处理, 是去医院化、去机构化的尊老化设计应用之一。老年人像在家中一样, 养老机构设计时不必刻意安装扶手, 而是通过其他隐蔽形式实现偶尔或轻微的躯体支撑功能 (半自理及护理区域例外) 。
4.3 长者工作位
在FPS体系中, 养老机构的一些工作由入住长者胜任, 以让长者摆脱被社会边缘化的感觉, 甚至可使长者获得成就感。如娱乐室的看管、部分活动组织、前台咨询解答、一些轻体力劳动 (做卫生、咖啡师、茶艺师、种花、种菜) 、下厨 (包饺子、蒸饭、做汤等) (见图6)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基于FPS运营体系构建长者参与养老机构工作的硬件条件, 非常有利于长者在心理需求和精神层面实现“积极养老”, 这是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显著不同之处, 是尊老化设计的重要应用之一。
4.4 餐厅分区
多人聚集在一起生活时, 人际关系会纠缠不清, 甚至有的人可能不想碰面。能够正常用餐的人如果与需要进餐护理的人一起进餐, 总会莫名地感到精神低落、食欲不振。需要进餐护理的人, 有时也不希望让别人看到。
尽量将公共餐厅空间进行“软性分区”处理。有条件时, 可以设计2个以上的餐厅, 构建愉悦的用餐环境 (见图7) 。
4.5 视线通达
视线通达十分必要。在空间设计中使长者和护理人员间尽可能保持“双向视线可及”, 一是便于“及时”护理, 二是在“保持一定距离”前提下给长者充分的自在感和安全感。
做到“视线可及”需在建筑设计之初对长者生活动线和护理员服务动线做符合“FPS尊老化体系核心理念”的合理规划 (见图8) 。
4.6 社交功能空间
针对长者“被社会边缘化”的负面心理感受, 尽可能多地设计社交功能空间。注意社交功能区域配套的公用洗手间、洗手台、饮用热水源的合理配置。
4.7 开放性空间
自由自在的生活是每个人的理想, 对养老机构的设计而言尤为重要, 封闭空间往往使人感到不自在。
空间开放设计不仅关注养老机构内部, 还包括机构功能对周边的开放度, 养老机构应与外界互联互通, 淡化人为“边界”, 增强人与环境的互动, 体验自然及四季变化 (认知症照护区域例外) 。
5 国际尊老化设计案例
5.1 瑞典花园养老院
瑞典厄勒布鲁市的花园养老院是构建“社交功能”的养老机构经典案例。此养老院的设计入围2017年WAF健康类作品, 是获得LEED金牌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
养老院以“共享花园”为中心, 围绕中心花园排布老年人居住空间, 以这种布局方式促进家人、邻居、工作人员间的交流及互动, 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该养老院独特的“共享花园”已成为老年人心目中安全、祥和、充满亲和力的晚年之家 (见图9) 。
为促进老年人的社交活动, 设计师在主体建筑靠近花园一侧的入口处打造一个“高密度活动区”。这个公共活动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枢纽, 邮箱、理发店、足疗诊所、餐厅、会议室等都集中于此, 同样也是前往花园的必经场地。除日常生活所需, 公共活动区还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
5.2 日本“新”养老院
日本木县下野市的“新”养老院打造了老年人开放式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 此养老院的设计荣获GOOD DESIGN设计大奖。
这家养老院之所以命名为“新”是由于其与以往养老院有诸多不同。旧式养老院管理严苛, 房间窗户不能自由开合, 老年人整天耗在房间里, 很少能在室外感受四季变化。“新”养老院给老年人新的开始, 老年人可在工房里做手工, 在教室里学知识、烹饪食物, 在院子里栽种等。养老院中设计的居室房间面积较小, 更多空间给予开放的公共空间, 目的是希望老年人走出去互动交流 (见图10, 11) 。
6 结语
尊老化设计是在适老化普适性设计基础上向更高层次提升, 指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精神需求, 从而设计出适应老年人内心需求的建筑及室内空间环境, 以满足长者有尊严的生活。尊老化设计从老年人角度出发, 更符合老年人需求, 更有助于老年人在融洽友善的环境中“主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更有利于老年人在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积极养老”。
[2]谷口元.养老设施与通用设计 (UD) 的本质[J].城市住宅, 2017, 24 (1)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