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锦溪祝甸民宿酒店设计回顾

作者:苏易平
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结合昆山锦溪祝甸民宿酒店项目, 从规划、建筑、结构、材质、景观设计等方面, 介绍该项目的设计建造全过程。设计遵循江南民居传统, 结合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 探索乡村振兴、文化复兴的乡建之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文化复兴 民宿 酒店 设计 江南水乡
作者简介:苏易平,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第一、二、三批田园建筑优秀实例总结 (B2017076);

 

1 金砖故里, 水乡祝甸

祝家甸村位于江苏省昆山市, 处于昆山南部水乡区域, 隶属锦溪镇, 距离锦溪古镇旅游区仅5km, 距周庄仅8km, 距同里20km, 距上海、昆山、苏州均不到50km,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锦溪镇历来有“三十六座桥, 七十二只窑”的民谚。锦溪窑业繁盛于明代, 到清代发展到鼎盛时期, 北京故宫铺地用的金砖便出产于此。在这里, 纵横的桥梁、四通八达的水系、苍茫一色的长白荡和独特的砖窑文化, 构成了祝家甸村与众不同的水乡韵味。

随着时代变迁, 砖窑生产萎缩, 大量村民进城务工, 曾繁华一时的土地已然失去了往日光辉。2016年, 崔愷院士主持改造与修复的古砖窑生活文化馆为祝家甸村带来新的活力, 这里又重新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经过2年多的设计与建造, 与之配套的民宿酒店于2017年9月正式开业 (见图1) 。如果说砖窑生活文化馆代表向火而生的文化复兴, 祝甸民宿则代表江南水乡的生活美学活化。2个项目均是对乡村振兴、文脉修复的一次探索与尝试。

图1 项目鸟瞰

图1 项目鸟瞰

 

图1 项目鸟瞰

图1 项目鸟瞰

 

2 街巷通幽, 院落比邻

民宿酒店位于祝家甸村西头村入口, 与古砖窑隔水相望。不同于村里新建民居单调的行列式规划, 民宿的布局延续原有村落肌理, 因地制宜, 一条街巷串起几户院落, 街巷一边是公共服务设施, 包括接待大堂、会议室、文创中心、儿童活动室等, 另一边是“一家一户”的院落, 临水而居。街巷的尽头是一片竹林, 曲径通幽, 尽头点缀一方茅亭, 延伸向浩渺的长白荡。民宿酒店由10组建筑组成, 建筑之间用2层连廊相连。通过对建筑界面的细致处理, 街巷连廊不再是单纯的交通空间, 成为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 (见图2) 。

客房单体采用类型化设计。基本单元分为2层的LOFT客房单元和上下叠拼的客房单元。每个院落单元包括3间客房及院落中的共享客厅, 客人可以包下整个小院, 用于家庭团聚或朋友相聚, 不受外界打扰, 也可分房而居, 共享庭院景致。后期酒店运营团队介入后, 又在原有单元基础上开发出套间等套型, 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图2 街巷与连廊 (摄影:张广源)

图2 街巷与连廊 (摄影:张广源)

 

3 粉墙黛瓦, 木石有言

提起江南民居, 人们脑海中总会出现“水墨淡染素瓦砾, 静水流深映白墙”的形象。如何用现代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建造不失江南韵味的民居是我们所面临的课题。建筑结构采用台湾著名乡村建筑师谢英俊老师的薄壁轻钢框架体系, 该结构体系可在工厂中预制构件, 在现场快速装配安装, 工序简单, 方便当地村民操作。同时构件尺寸小、自重轻, 类似于我国传统木构框架体系, 与江南民居轻巧灵动的形象不谋而合。相同的客房单元外部通过对不同的阳台、水埠头、出挑开窗等建筑要素的排列组合, 使建筑立面看起来类似却各不相同。单元化的建筑平面和构件元素有利于标准化建设, 从砖窑文化馆看过来, 民宿酒店建筑立面丰富, 白墙青瓦高低错落, 翠竹花木点缀其间, 远观正像“高低向背异, 阴晴众豁殊”的江南村落 (见图3) 。

图3 民宿酒店整体外观 (摄影:张广源)

图3 民宿酒店整体外观 (摄影:张广源)

 

建筑材料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屋面采用木望板加定制的铝锰合金金属瓦代替小青瓦, 降低自重, 更加安全可靠。建筑2层外墙采用板墙体系, 双层水泥纤维板内夹岩棉, 外铺处理过的竹木纤维板, 进一步降低自重, 同时保证室内舒适性。建筑外墙采用挂白浆的草泥饰面, 通过扫帚拉毛成水波纹肌理, 质朴而温润。同时通过白灰掺墨的方式调制出3种程度的灰色, 几处灰墙点缀其中, 建筑聚落更加自然、丰富, 希望时间能在墙上留下如真正江南民居一般的斑驳沧桑。原竹和铝合金门窗结合的竹百叶门窗很好地起到遮阳作用。所有的门面用天然的竹皮贴合而成, 透着一种书简的味道。走廊吊顶由一根根圆竹组成, 方便拆卸检修, 在夜晚的灯光下留下光影韵律, 别有韵味。竹木的运用给粉墙黛瓦之间增添了一抹暖色。还有精心打磨的苏州御窑金砖、保存在围墙压顶里的小青瓦、闲置在院落中用作种植盆栽的马食槽、街巷拼花铺地用的小青瓦和鹅卵石……这些小细节的设计, 只希望客人在步移景异之间, 不经意的一瞥当中, 可以会心一笑, 寄托无尽的乡愁与思念 (见图4) 。

图4 民宿酒店入口

图4 民宿酒店入口

 

4 枕水而居, 白墙入画

民宿秉承处处都有观景之处、有景可观的景观与空间设计原则, 将江南传统文化意境融入现代生活中, 追寻新的精神家园。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天井等建筑手法, 沟通室内外空间, 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推窗即见, 长白荡水天一色, 扁舟自横。凭栏而观, 翠竹庭院, 松萝奇秀, 檐外雨声, 奇石青苔。透过竹帘幕花砖墙, 树影婆娑, 灯光明灭, 映着满园幽景, 叙述旧梦乡愁。景观设计邀请了无界工作室谢晓英老师, 着墨不多, 寥寥几笔, 白墙为纸, 每个小院各有主题, 勾勒出一幅幅四时之景各不相同的水墨山水画卷。

为还原“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场景, 滨水客房每户设计了水埠头 (见图5) 。管理团队特地开发了皮划艇项目, 酒店客人可乘船沿河而上, 游览周围水乡古镇。端午时节, 竞舟水上, 好不热闹。夜晚时分, 点一盏灯笼, 临水而坐, 伴着晚风和长白荡的一池碧水, 心静如水。清晨早起, 叫醒你的不是闹钟, 而是清脆的鸟鸣。合衣推门, 映入眼帘的是玫瑰色的朝霞和水边垂钓的老者。文化复兴的核心是生活方式的复兴, 这里的一点一滴都让人放慢脚步, 体味生活。

5 结语

项目试图还原江南水乡的诗意生活, 让当地居民生出自豪与热爱, 让归乡的游子找到乡愁与旧梦。希望吸引更多外面的人到这里, 感受乡野之美, 了解祝家甸延续近百年的金砖文化和古窑遗迹。设计师也希望这里成为一所民宿学校, 带动周围村落发展。民宿建成后, 祝家甸村其他几户村民来此取经后也开始自建私家民宿。在设计建造的2年多时间里, 设计师多次往返北京与昆山, 花大量时间驻扎在工地上, 探索更适合当地的建造方式, 打造更有趣味的细节节点。祝甸民宿酒店是一颗火种, 带来乡村复兴的契机, 也反映出建筑师扎根土地、回归本真的匠心。

图5 水埠头 (摄影:张广源)

图5 水埠头 (摄影:张广源)

 

 

Review of the Design of Zhudian Hotel in Jinxi, Kunshan
878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