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高明磊
单位: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极为迅速, 尤其是商业地产建筑, 整体规模逐年扩大及建筑功能的多样化较为突出, 但与此同时, 在商业地产发展过程中, 比如写字楼建筑耗能过高等, 导致整个建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越发严峻。绿色建筑技术概念的提出和推广有效缓解了这一现象, 其能够在建筑功能、居住工作舒适度达标基础上, 更好地改善建筑环境使其整体节能环保特性得以充分体现。文章针对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策略进行一定研究分析, 并结合实际对其作相应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绿色建筑 商业地产 绿色建筑技术 设计 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 高明磊, 研究员

 

结合实际来看, 当前大部分商业地产建筑的高耗能缺陷较为明显, 而绿色建筑技术的提出是整个建筑行业向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的必要条件。我国建筑行业相较其他国家整体发展速度极快, 此期间产业素质提高也较为快速, 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建筑行业仍处于劳动密集以及资本密集粗放型的产业阶段, 虽然近年来已经逐渐向现代化过渡转型, 但整个转型过程仍需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粗放型产业阶段下, 建筑行业往往形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循环模式。为改善这一现象, 绿色建筑技术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技术本质上是使建筑工程能够实现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同时, 确保建筑资源可以充分得到高效转化利用, 以此使整个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以全面提升[1]

1 绿色建筑内容要点

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 最终是以形成绿色建筑来体现, 而绿色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也较为明显。从专业层面来看绿色建筑要具备对能源及资源的节约功能, 有利于人类健康, 同时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可以形成有效的融合。目前, 在国际上, “绿色建筑”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叫法, 比如日本将绿色建筑称之为环境工程建筑, 而在欧洲以及北美大部分国家中将绿色建筑称之为生态建筑。由此可见, 绿色建筑的核心点在于环境生态性, 绿色建筑必须对全球生态环境、地区生态环境、建筑物自身内外环境保持持续性关注, 保障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性不被破坏;整个绿色建筑使用周期各阶段, 如材料选用、加工运输、建设维修等, 必须体现出生态节能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以当前我国存在的大部分传统写字楼建筑为例, 其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 对环境生态的污染、资源能耗的浪费情况极为严重, 对整个自然系统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而绿色建筑可以减少现今建筑对地球生态环境中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 确保自然系统可以维持在正常负荷状态下, 降低建筑建设使用期间各种建筑废料及生活废料的污染程度。绿色建筑要在建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大自然中的天然再生资源, 将能源以及资源消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使用权限划分 (按照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功能需求即可) ;同时绿色建筑还需以人为本, 从人类居住工作舒适度层面出发, 保障人类身心健康, 比如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整个建筑空气质量、室内照明等得以全面提升, 以此使建筑物可以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逐步实现建筑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破坏, 并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模式, 这也是我国建筑行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素[2]

2 绿色建筑技术特征分析

绿色建筑技术本质上是基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而形成的一种综合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所具有的特征即以环保为前提, 对各种建筑资源做最大限度的转化利用, 以突出建筑环保、低耗效果, 使其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得到最大化开发。绿色建筑技术必须注重建筑施工质量完全达标, 在此基础上全面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在实际实践期间,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针对性方案制度, 比如要遵循清洁生产、减物质化生产基本原则, 针对建筑建设及使用各环节能耗做全面分析, 设置降低能耗方案, 从生态环境中进行天然材料选用, 并在建筑建设期间运用可再生或循环利用材料, 保障整个建设期间各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得以有效体现。与此同时针对建筑施工期间对周围自然生态系统, 比如大气、水资源、土壤等所造成的污染, 在设计初期便要做针对性控制措施构建, 以此使绿色建筑技术的实质性价值作用充分得到发挥。

3 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策略

结合上文对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技术的分析, 进行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时, 应明确绿色建筑理念, 按照绿色建筑技术结合商业地产工程实际情况, 在满足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范条款的基础上, 进行方案构建。

3.1 设计原则

3.1.1 理念确定

进行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时, 先要以建筑物为根本, 按照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进行建筑材料的实时选定, 尽量选取与周边环境协调、不影响周边环境生态的材料;同时对建筑物周边自然条件进行实时分析, 要让建筑物能够充分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商业地产绿色建筑设计在满足以往建筑基本设计原则外, 其设计方案必须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理念, 通过尊重区域内土地及环境自然属性, 考虑建筑内外环境及周边环境具体关系, 参照绿色建筑理论, 使整个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方案的专业性和可行性达到预期要求[3]

3.1.2 方法框架

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方法框架主要是以集成设计为主, 对建筑期间所需不同学科技术进行整理总结, 形成各专业相互合作的集成设计模式。比如, 将建筑、结构、景观、电气等商业地产建筑工程所需建设专业进行统合集成设计, 形成较为专业的设计团队, 之后按照绿色建筑要点及绿色建筑技术特点, 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设置, 并制定整体化设计框架, 并在相应项目前期阶段便启用整体设计进行相应作业;与此同时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相关设计评价技术标准, 对其参评条文做合理划分, 明确控制项和评分项特性 (控制项为强制项;评分项以工程实际为基础开展进行) ;以此使整个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3.2 设计过程

3.2.1 建筑与室外环境

在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方案确立后, 正式进行细部分项设计时, 先从建筑与室外环境角度出发, 针对商业地产建筑结构, 突出其节地和生态协调原则;从保护利用自然资源、合理调节建筑室外整体生态环境, 使室外空间能够实现多功能的完美结合。因此对场地规划、景观设计、空间使用等方面要做综合考量, 最大限度选用原有场地的自然生态条件, 达到降低周边环境负荷的目的, 在满足人们生活工作舒适性基础上,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商业地产建筑用地设计, 确保建筑与室外环境形成良好的协调性和融合性。

比如, 在维持原场地形态地貌基础上, 分析其地质水文情况, 按照避开断裂带或危险源等原则, 确保建筑质量不会因此受到影响。以政府出让地块容积率要求进行合理建设;对屋顶绿化面积做30%以上的规范设定;在原有场地地形地貌内有较高树木及水系通过时, 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做保护工作, 如果必须进行改造, 则要在工程结束第一时间进行生态系统恢复方案设定;针对幕墙以及照明系统设计, 应从幕墙选材和光照范围入手, 幕墙选取低反射材料做相应设计, 而照明系统则对其光线范围进行实时划分, 防止光污染情况发生。以此使建筑与室外环境绿色技术设计效果能够完全达到预期[4]

3.2.2 建筑节能及能源高效利用

在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过程中, 针对建筑节能以及能源高效利用方面, 应在确保建筑功能完善、室内热环境质量达标的基础上, 对其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降低措施设定。这个过程中主要采取建筑节能技术、设备系统节能技术、采光和照明节能技术、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来实现;比如,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商业地产建筑特点, 对其节能模块、方位做实时划分, 在涉及建筑专业部分严格按照国家节能电气规范强制性标准做对应设计工作;确定建筑朝向并对其各向窗墙比例进行不超高0.5的方式进行设计。在暖通部分, 则采取禁止“高质低用”的能源转换利用方式, 比如高品位电能不可直接用于低品位热能空调设计, 针对建筑内各耗能环节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以确保其建筑热能耗得到有效控制。在涉及电气专业部分, 针对商业地产建筑节能以及能源高效利用的绿色建筑技术设计, 应先从照明系统入手, 按照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相应规定选取符合商业地产建筑照明功率密度指标, 做对应设计工作, 对其照明要做好实时的模拟计算, 保障其照明目标值不会超出当前标准要求数值;与此同时, 如果相应商业地产建筑设置有2台以上的电梯时, 便要针对其电气控制系统做集中设置, 所选择三相配电变压器必须满足《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所规定节能标准, 以此使建筑电气节能效率以及能源高效利用效果得以全面提升。

3.2.3 建筑节水及水资源高效利用

商业地产建筑节水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色建筑技术设计, 应结合商业地产建筑用水特点, 对其用水系统和用水技术做合理分析;并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定相应的节水设计方案。从商业地产建筑本身给排水层面出发, 对项目所在地区的水资源信息、天气气象条件、市政设施等进行全面整理分析;如果其处于缺水地区, 则采取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案做相应节水以及水资源高效利用设计, 比如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等。针对建筑内所用水使用环节及水流过程均采取节水器具和节水设备设置, 严格按照《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和《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进行相应布控。

针对给排水设施设备设计, 选取密闭性能较好的阀门及设备, 注重管件、管材的耐腐蚀性, 并对相应给水系统运行稳定性做实时检测, 避免水系统运行出现超压出流现象, 同时以水平衡测试标准安装相应分级计量水表, 并确保安装数量和安装质量完全满足预期设计要求。明确建筑给排水系统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得超过0.3MPa, 结合不同类型设备做对应性水表设计, 使建筑用水量和漏水量能够得到准确计量, 相应卫生洁具必须采用节水洁具;以此使建筑节水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色建筑技术设计质量满足预期要求。

3.2.4 建筑材料及资源高效利用

商业地产建筑材料以及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色建筑技术设计, 主要表现为对新型绿色材料的使用, 并通过节材技术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所规定条款, 形成建筑材料资源能够被高效利用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 针对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进行绿色建筑技术设计时, 应严格对其所含有害物质含量以及相应混凝土外加剂做全方位检测, 装饰装修材料必须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基础上, 达到环保无害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则必须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及相关标准规定做专业选择, 禁止使用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材料。

建筑形体要明确其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必须体现出规则对称性, 此期间可采用多种成套化的装修设计方案通过必选, 采用节能性、经济性最佳方案。加强建筑再循环材料使用设计, 比如金属材料、玻璃材料、铝合金材料等都可进行循环使用, 按照工程材料决算清单中, 可在循环材料重量要占到所用材料总重量比例的10%以上, 确保商业地产建筑材料的节材效果和资源高效利用率完全得以展现[5]

3.5 建筑内部生态环境

建筑内部生态环境的绿色建筑技术设计主要从室内的采光、隔声、通风、空气质量4个方面入手, 确保建筑内部生态环境平衡, 满足人们生活、工作需求基础上, 进行降低能耗设置, 以此突出绿色建筑的实质性价值特点。在此期间, 针对建筑外墙空气声隔性能, 严格按照满足GB/T20121—2005《建筑隔声评价标准》条款中的三级要求做相应设计, 进行保温隔热措施设定, 使建筑能耗得到有效降低。合理规划建筑内部结构, 对噪声敏感房间做原理室外噪声源设置, 并布置减振隔声设备;同时, 室内光照必需满足规范标准, 如果部分地区或建筑位置光照过强, 可进行百叶窗遮阳设计;对建筑室内通风, 在明确建筑排风标准范围的前提下, 按照卫生间、公共走廊、地下车库设置独立排风系统, 使其内部生态环境达到绿色建筑技术设计标准。

4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策略研究分析可以看出, 在实际实践期间, 必须明确绿色建筑含义和绿色建筑技术要点, 并以此为前提进行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方案原则构建, 使绿色建筑技术完全融入建筑设计施工全过程, 确保我国商业地产建筑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1443 11 11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