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区养老模式的启示——基于老年人的行为活动特征

作者:吴平 杨春白雪 王馨竹
单位:井冈山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老, 是发达国家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 也符合我国大部分老年人的居住意愿。通过参考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分析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研究国外社区养老模式的成功案例, 对我国的养老模式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养老模式 行为特征 社区养老 居家养老
作者简介:吴平, 助教
基金:井冈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国外社区养老模式的启示——基于老年人的行为活动特征 (JZ1701);

 

1 背景

对于老龄化社会的界定, 有2种不同的衡量标准:一种方式为, 当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10%时, 认为其步入老龄化社会;另一种方式为, 当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7%时, 认为其步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2017年底, 我国大陆地区65周年及以上人口达15 831万人, 占总人口的11.4%, 据预测, 到2025年我国大陆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 到2033年超4亿, 2054年将达到最高峰4.87亿。

2 国外养老模式的发展历程

世界人口老龄化始于欧洲, 1864年, 法国成为第一个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随后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 瑞典、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加入了这一行列, 我国也在2000年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不可逃避的共同问题。

纵观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的发展, 都在医疗制度、福利体系和住宅政策方面进行了探索, 养老模式的发展也与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在老龄化的初期, 老龄化率在7%~10%时, 为了解决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及就医问题, 各国出台的政策大部分都是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改革等方面展开。例如, 美国在1965年出台了老年医疗救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日本在1963年制订了老年人福利法, 在1973年大幅提高各类养老金, 并颁布了老年人免费医疗制度以及高额医疗支付制度。当老龄化率达到10%~14%时, 各国政府开始出台政策, 鼓励兴建养老院、护理院等养老设施。例如, 瑞典在1947年时, 进行福利设施制度改革, 增加养老院的数量, 1950年开始大量建设老年人设施。当老龄化率超过14%时, 各国政府的政策开始转向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例如, 瑞典在1982年出台社会服务法, 重视居家照护, 在1992年进行老年人照护改革, 将老年人的医疗、福利、住宅一体化;英国在1991—1993年, 颁布社区护理政策, 提供居家照护、提高一般住宅功能以减轻财政负担。

纵观各发达国家养老模式的发展, 都经历了由“医院养老”到“机构养老”, 再到“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转变过程。大规模兴建养老院等养老设施的“机构养老”模式得到反思, 通过加大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力度, 使老人能在熟悉的原居住地养老, 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3 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3.1 身体机能的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在视觉上, 由于视力的减退, 看不清楚物体, 对光线明暗的变化适应力变差;在听觉上, 随着听力的下降, 会听不见或听不清, 与人交流的距离变短;在感觉机能上, 皮肤变得不敏感, 对温度的变化反应变弱;在运动方面, 手脚变得不灵活, 行动变缓, 坐起困难, 上台阶比较吃力;在记忆方面, 记忆力下降是老年人机能改变的显著特征之一, 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力变差, 判断力也随之变差。总之, 老年人的人体工学发生变化, 正常成年人常用的尺寸已不适用。因此, 在设计尺度上, 要符合老年人的人体工学, 并要考虑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3.2 活动的聚集性

人的心理变化往往影响其行为特征, 老年人亦是如此。人们在其步入老年的时候, 随着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变化, 在整个家庭层面, 甚至是社会层面, 由主力变成了辅助, 心理上会产生落差, 从而造成老年人的失落感、自卑感和孤独感。由于这种心理上变化, 所以老年人的活动更倾向于“组团”式的集聚, 老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背景、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等因素, 自发地组团活动。

由于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变弱, 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因此, 老年人更倾向于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活动, 从而造成许多老年人的聚集活动范围大多集中于自己居住的小区或者社区街道。

4 国外优秀的社区养老模式案例

4.1 美国佛罗里达州太阳城中心老年社区

在美国, 人们不把老年人称为夕阳, 而是称为太阳。因此, 太阳城指的是老年人居住的地方。

佛罗里达州太阳城是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系列中较为成功的项目 (见图1) , 占地面积达32平方km2, 坐落在佛罗里达西海岸, 距墨西哥海湾海滩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周围生态环境优美。社区规定只允许55岁及以上老年人居住, 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一年居住时间不能超过30d。

太阳城是专门为老年人建设规划的社区。社区内有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低按键、高插座等无障碍设计, 社区住宅以低层建筑为主。同时, 社区内的空间导向性也被重点强调:对方位感、交通的安全性、道路的可达性均做了设计安排, 实施严格的人车分流。在这里, 体现的是一种充实、健康、不孤独的老年生活。

在太阳城中, 有多种住宅类型, 以独栋和双拼为主, 包括:独栋住宅、双拼住宅、多层公寓、独立居住中心、生活救助中心、生活照料社区、复合公寓住宅等。

太阳城拥有大量的生活设施, 成为社区的一大亮点。包括有7个娱乐中心、2个图书馆、2个保龄球馆、8个高尔夫场、3个乡村俱乐部、1间美术馆和1个交响乐演奏厅。

整个太阳城社区是以这些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为核心, 分布有6个不同居住形式的功能片区, 分别是以独立别墅为主的太阳城中心片区;以联体别墅为主的国王之殿片区;以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为主的湖中之塔片区和自由广场片区;以出租形式的独立居住公寓为主的庭院片区和阿斯顿片区。

佛罗里达州太阳城这种组团式的布局方式, 可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不同的居住形式。

4.2 美国Westminster Canterbury持续照料退休社区 (CCRC)

美国典型的CCRC大致有3种主要的服务设施组合:护理之家 (Nursing Home) 、辅助式生活 (Assisted Living) 及独立生活住宅 (Independent Living) 。护理之家是为依赖程度最高并需要医疗护理的人士提供全天候的照护;辅助式生活住宅是为尚能独立生活, 不太需要医疗照护, 但需要生活协助的人士提供服务;独立生活住宅则是给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独立居住的空间。

Westminster Canterbury是一个大型的连续照护退休社区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 (见图2) , 位于里士满市北部, 交通条件良好, 生态环境优良。这个社区是1975年由圣公会维吉尼亚教区以及长老教会Mid-Atlantic大会所共同设立的。

在独立生活住宅设施方面, 有独栋的住宅 (Homes on the Green) 、庭院公寓 (Courtyard Apartments) 、花园公寓 (Garden Apartments) 以及大楼公寓 (Tower Apartments) 4种。

在辅助生活住宅设施方面, 有2类的设施, 一种是采用套房格局, 主要是针对日常活动需要协助的老年人, 称为Pavilion;另一种是设备配置较多, 有单卧室和双卧室2种格局, 称为Avalon。

在护理设施方面, 社区称其护理之家为康复中心, 在1栋3层楼的建筑内, 为不同楼层住户提供不同的照护需要。

社区内有一个照顾轻中度失智长者的设施, 称为Gables, 有24h的护士与护工在照顾, 并有社工为住户与其家人服务。

图1 佛罗里达州太阳城鸟瞰

图1 佛罗里达州太阳城鸟瞰

 

图2 Westminster Canterbury鸟瞰

图2 Westminster Canterbury鸟瞰

 

该社区秉持终生照护的理念, 根据在不同生理年龄阶段对居住和配套服务的要求, 提供不同的居住形式, 不需要搬家就可以在CCRC中完成人生1/3的幸福旅程。

5 结语

从发达国家养老模式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出, 回归家庭、回到社区是各国养老模式的共同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 我国在养老建筑建设方面应该重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 既可新建养老住宅建筑或养老社区, 亦可基于现有的住宅或社区改造养老服务设施。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渡晚年, 是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最佳模式。

 

1074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