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座建筑的重生——天津万科怡园长者中心改造与思考

作者:方淳 赵亚娇
单位: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公司
摘要:城市更新产生了将原有办公建筑改造成养老建筑的契机,通过维持原有结构、局部改造、置入中庭,创造了建筑内部采光的温馨公共空间,建筑立面温暖且具有质感,为城市中心区的老年人提供了居住和交往的场所。
关键词:城市更新 养老建筑改造 中庭 场景塑造 立面更新

 

业主:天津万科

建设地点:天津市西青区

建筑设计: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公司

项目负责人:闫峰、方淳

设计团队:闫峰、方淳、赵亚娇、许春臣、蔡俊、钱丹、刘蒙、耿蓝天、翟博泓、申弘毅

总建筑面积:8 000m2

建成时间:2016~2018

摄影:张辉

1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伴随着社会发展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过去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的建筑在停止原有功能后也有了重获新生的沃土。在城市更新中赋予这一类建筑新的使命是建筑师面对人与环境关系这个宏大命题的积极态度。

1.1 项目缘起

项目的契机来自于社会性的问题——原有办公建筑已无法使用,因此天津万科委托我们对项目周边环境进行分析。该区域位置相对较好,在城市中心区块居住区的周边,又紧邻侯台湿地大面积的城市稀缺景观资源。调研数据显示,80.9%的年轻人希望与父母就近分开居住,老人也更倾向于就近独立居住[1],该项目作为养老建筑或许更有生命力,更新和改造也由此应运而生。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通过设计实现建筑的功能迭代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也需要一定的策略。

1.2 类似案例

改造为养老建筑的案例实际较为少见,以往的建筑更新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领域,通过工业建筑的现有框架实现内部开放空间和功能空间的互换;另一种是长租公寓的迅速涌现带来的改造业务,很多长租公寓在改造中极力突出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吸引人们进行交流,从而创造社交场所。例如,远洋北京青年路邦舍通过中庭的更新创造青年人的社交场所,利用公共空间创造社区内部的聚集场所[2]。这类改造的思维出发点是通过将一些极微小的特质放大、发挥和转换,在变化中寻找到平衡[3]

2 改造思路分析

2 改造思路分析

 

2 建筑改造

2.1 现状分析

项目原为办公建筑,进深偏大、采光不理想、立面设计手法老旧,改为养老建筑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除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施工配合,改造工作还包括结构的评估和调整、机电系统的重新布置等,对一个8 000m2的建筑无异于一次重生。

2.2 空间设计

2.2.1 置入中庭

在原有较大进深的平面中间加入中庭,提升采光效率。四个中庭根据尺度大小分为两类,作为不同级别的空间核心,在改善采光的同时创造出尺度不同的适合停留和休憩的公共空间。

2.2.2 增加天窗

中庭顶部增加了天窗,结合原有柱网进行了天窗结构的分隔,设置拔风装置,天窗下增加遮光布,以改善空气循环并对室内光环境有所调节。在室内设计和布景方面,通过悬挂的灯具对原来较高的空间尺度进行过渡,中庭增加秋季树木形成精神核心,和屋顶的灯具共同构成一个温暖的场景,让居住其中的老人时刻感受到温馨和愉悦的空间氛围。

1 改造前办公楼

1 改造前办公楼

 

3 加入中庭及天窗

3 加入中庭及天窗

 

4 保留结构柱的平面改造

4 保留结构柱的平面改造

 

5 中庭平面

5 中庭平面

 

2.2.3 利用原有结构

原有柱网为6m×5.3m,作为养老单元有所限制。为了减少结构改造,我们研究了不同功能需求下现有结构的可能性:一是在两跨柱网内设置三个养老单元,将柱子划分于卫生间,从而保证主要居室空间无柱;二是在中庭设置与柱子连续的隔墙,从而减弱柱子的突兀感,增强空间界面的连续性,同时强调材质的竖向分隔,强化空间向上的挺拔感,最终实现中庭的开放式设计。

2.3 场景设计

为适应现在的功能需求,设计团队通过功能重组对改造后的建筑进行了新的安排:1)考虑到沿城市街道可能带来的干扰,首层并没有布置养老功能,而是设置了一部分商业来适应城市功能,形成活力、统一的沿街面;2)2~4层为主要的养老单元和中庭,是整个建筑的功能核心区;3)中庭下方为设备机房,局部高起的5层坡屋面下方为员工生活空间。

中庭承担了就餐功能,让居住其中的老年人能够在安静和光亮的环境下就餐并开展活动。我们一直强调让居住回归本源,本设计中居住空间的精神来自于庭院和其中的树,围绕树布置的使用空间会潜移默化地向庭院延伸,使得原有废弃的办公空间成功转变为温馨的养老场所,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建筑运营后的回访和反馈中我们发现,这个空间很受老人们欢迎,不仅让他们感到放松,还能作为其文艺活动的举办地。

对于养老单元的室内设计,我们延续了公共空间的处理方式,通过适老化设计为居住在这里的老年人创造更加适合人体尺度的空间,如采用适宜细节的家具无障碍设计[4]。同时,采用更加建筑化的手法形成空间和材质的连续性。

6 中庭与餐厅之间的连续隔墙

6 中庭与餐厅之间的连续隔墙

 

7 餐厅

7 餐厅

 

2.4 立面设计

原立面面砖被去除后,如何通过色彩创造温馨的效果和富有城市感的立面,是此次立面改造设计的出发点。

设计手法方面,由于结合功能设计的立面开窗和空调室外机使得立面有了较多分隔,因而采用了统一的设计手法控制立面形态。在多轮颜色比选后,最终确定了偏棕色的颜色基调,首层颜色偏深,二层以上偏浅,从而突出体块的漂浮感;具体的肌理采取1:3的混色,更容易体现质感的变化和温暖的建筑特质。

细节控制方面,由于原有建筑屋面排水未加以组织,此次增加了较多的雨水管,立面也需随之处理成相同的颜色。窗口的细节方面,通过铝板的处理增加层次,同时也起到一定的遮光作用;入口的处理方面,通过设置暖色铝格栅形成较为明显的门头,与保留的坡屋顶相呼应,格栅后隐藏着增设的无障碍坡道,方便老年人使用。

3 适老化改造

3.1 适老化原则

项目中我们结合老人的不同使用需求,从空气、热水、光线、健身、舒适性、精神六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考虑。

(1)空气

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良好的空气质量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本项目设计中为老人提供了顺畅的自然通风。对于不适宜开窗的天气,设置分户新风,确保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营造良好的空气质量。

(2)热水

为老人设计了稳定、高效、耐用、不易腐蚀的独立式换热器,具有定温补水、定时供水等功能,还能结合太阳能使用,满足了不同场所的使用需求。

8 竖向交通及分析

8 竖向交通及分析

 

9 围绕树布置的精神空间

9 围绕树布置的精神空间

 

1 0 立面材质限价比选

1 0 立面材质限价比选

 

1 1 立面材质的排砖与差色

1 1 立面材质的排砖与差色

 

1 2 入口形象

1 2 入口形象

 

(3)光线

由于老人喜欢在公共区域活动、晒太阳,在设计中我们将居室和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布置在南向。

(4)健身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机能逐渐退化,需要对身体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康复锻炼能够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使其日常生活变得愉快。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了健身设施,既能防止老年人卧床不起,又使其卧床之后的护理变得更加轻松。

(5)舒适性

老年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年龄变化带来的生理、心理特征使他们对所处的空间和环境有着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居住地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和满足感可以显著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激发他们生活的积极性。因此,本项目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多样可变的平面布局、安全的卫生空间、多选择的娱乐空间、安静的学习与工作空间、亲切的交往空间、完善的服务管理空间以及人性化的医疗配套设施。

(6)精神

老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减退,常常被疾病困挠,有的还伴随盲、聋等视听障碍和肢体运动障碍,而孤独又常常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为了让老人生活更加充实、心态更加年轻,本项目为其设计了邻里交流空间、园艺操作空间和家属探访空间,为他们提供与朋友、社区义工交流的机会。

总而言之,以公寓使用者为核心,充分考虑他们的行动尺度、行为流线以及心理感受,营造去机构化、家庭型的社区氛围,通过空间设计为使用者提供亲切的居家感受,鼓励老人多进行活动与交流,让居住者不是只居住于公寓内,而是拥有更多交往与运动机会。

3.2 适老化细节

(1)大堂空间

设置医疗电梯和缓步楼梯,保证医疗床的便捷出入,楼梯踏步高度控制在120~130mm,宽度控制在320~330mm;设置常用闭门器,从开门的最大位置匀速缓慢关闭,可根据要求无级调节,便于行动缓慢的老人出行;利用木格栅、绿植墙和休闲区展示老人的作品,增加访客与老人在此停留的机会。

(2)电梯厅

阳角处采用弧形倒角处理,避免老人撞伤;在高度0.9~1m处设置轮椅专用外召及盲文选层按钮,方便老人坐轮椅时操作;扶手高度控制在0.85m,表层材料采用抗菌PVC/ABS材质、铝合金内衬,紧固合理,能够保护墙体、帮助老人行走;在电梯厅、走廊等公共区域墙面设置0.35m高防撞护板,在轮椅、推车、病床的撞击过程中保护墙体。

(3)中庭

设置1.5m高的固定书架,上方为玻璃材质,既能划分空间又能透光,达到交流展示的作用;设置可伸缩木制推拉门分隔走廊和中庭区域,在恶劣天气门全部关闭时,起到密闭保温作用;木格栅与木饰面材质的交映弱化了复杂的梁柱关系,划分了空间;当隔断门全部关闭时,中庭还可作为多功能厅或会议室,为老人提供表演与会议的活动场地。

(4)养老居室

每张护理床设置单独的隔帘,保证老人生活的私密性,并且护理帘拉上后,床边需要预留足够的护理空间;床头设置紧急呼叫装置,保证老人躺在床上便可伸手触及;设置护栏,避免老人睡觉翻身时跌至床下;床尾板的设计为老人带来更多安全感,因为居室内无专门的扶手设计,床尾板可以兼作扶手;设置弧形暖气罩,避免老人直接接触散热器或磕碰到尖锐的棱角。

(5)居室卫生间

设置内嵌式橱柜,洗手盆下方的柜子处需留出适当位置,方便老人洗漱时弯曲膝部;坐便器一侧设置辅助老人起坐的折叠扶手,其水平部分距地面650~700mm,竖直部分距坐便器前沿200~250mm、上端不低于1 400mm;淋浴间侧墙设置安全扶手,便于老人洗浴时变换姿势;在老人容易发生危险的位置,如坐便器、洗浴区附近,设置紧急呼叫装置,其拉绳底端距地面不超过10cm;淋浴内提供老人坐姿洗浴的沐浴凳,宜轻便、稳固、防水、防锈、防滑,不占用过多空间,淋浴内侧设置条形水篦子,保证排水顺畅,避免积水溢出弄湿其它区域的地面,防止老人滑倒。

4 结语

在天津万科怡园长者中心的改造设计中,我们采取了一种有温度的设计手法,同时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增加了部分迭代功能,将一座建筑焕然重生,也为未来持续增加的养老建筑改造做出一些探索。项目最后定案为怡园,应该也是寄托了业主对老人在此生活的美好愿景。

1 3 养老设施走道

1 3 养老设施走道

 

1 4 养老设施电梯厅

1 4 养老设施电梯厅

 

1 5 居室卫生间适老化细节

1 5 居室卫生间适老化细节

 

1 6 护理床适老化细节

1 6 护理床适老化细节

 

1 7 桌角适老化细节

1 7 桌角适老化细节

 

1 8 桌椅适老化细节

1 8 桌椅适老化细节

 

1 9 梳妆镜适老化细节

1 9 梳妆镜适老化细节

 

2 0 扶手适老化细节

2 0 扶手适老化细节

 

2 1 门框适老化细节

2 1 门框适老化细节

 

2 2 床前阅读台适老化细节

2 2 床前阅读台适老化细节

 

2 3 淋浴辅助凳适老化细节

2 3 淋浴辅助凳适老化细节

 

2 4 走廊扶手适老化细节

2 4 走廊扶手适老化细节

 

参考文献[1]周燕珉,王富青.“居家养老为主”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设计[J].现代城市研究,2011,26(10):68-74.

[2] 北京超级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远洋邦舍青年路公寓——富有新社交方式和新居住方式的全新生活模式[EB/OL]. https://www.gooood.cn/qingnianlu-boonself-qingnianlu-youthapartment-beijing-by-mat-office.htm,2017-10-23.

[3]张玺,柯卫.改造的可能——访CHIASMUS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柯卫[J].建筑技艺,2014(10):38-51.

[4]周燕珉,程晓青,林菊英,等.老年住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Noting the Rebirth of a Building:Reco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 of Vanke Yi Garden Elderly Center, Tianjin
FANG Chun ZHAO Yajiao
Abstract: Urban renovations produce opportunities for reconstructing senior care architecture from office buildings. By maintaining the former structure, partially reconstruction and adding an atrium, we have created a warm public space with daylight inside the building and intensive architecture elevation outside, providing a place for residence and communication for the elderly in downtown.
Keywords: urban renovation; reconstruction for senior care architecture; atrium; scene rebuilt; elevation regeneration;
1094 5 5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