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住宅的再思考

作者:张磊

 

突发的新冠疫情为居住环境建设再次敲响警钟。病毒长期与人类共存,而恶性传染病(如新冠肺炎与SARS仅间隔17年)发生频率的加快使得防控关口前移至社区,而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居住环境的健康危险因素。传染性疾病短期直接致病,而居住环境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是隐性、长期的累积性影响。健康危险因素存在于居住环境建设的各个环节,我们要从规划、设计、系统与材料选择、施工管理和运行维护的方方面面找到解决办法。

疫情爆发后,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建筑学会健康人居学术委员会联合《建筑技艺》杂志社出版健康住宅专刊,邀请专家面向疫情对健康居住环境进行深入思考,借鉴、交流国内外健康住宅的先进经验,普及并推广适应中国居住者需求的健康住宅理念与技术。

健康是居住者享有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为未来的居住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期专题围绕如何应对突发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出了平非结合社区规划所欠缺的“空间—健康”数据量化研究方法、健康影响评估(HIA)因素等;思考了自然与疾病的适应性,以增加住区环境的韧性;按照康复景观理念,为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指出了新的方向和模式;总结了运动健身环境、健康声环境、健康光环境、健康室内空气环境、健康卫生间的基本要求与营造方法;搭建了以住宅为载体的智慧健康服务模式;结合台湾、日本、美国的标准与工程实例,梳理了健康住宅规划、空间与室内环境的研究成果与设计要点。专家们的精彩分享为我们呈现出体系化的健康住宅建设要点,引导我们思考以保障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为核心的居住环境设计方法、技术要点和服务模式。

《黄帝宅经》称,“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我们的先民通过千百年居住经验的积累,充分认识到居住环境是保障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到城市、村庄的选址规划,小到住宅的朝向布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华安居之道。进入新时代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居住需求也随之转变,不变的是“天人合一”的建设理念。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建筑遮风挡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同时又让人融合于自然之中,让人的生理节律顺应自然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满足主动健康、天人合一要求的居住环境,需要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创新,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不论是新建住宅、城市更新,还是老旧小区改造,都应把提升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能纳入其中,让人们从居者有其屋发展到居者优其屋,以短期少量的增量投资换来长期的健康效益。健康住宅将会成为未来住宅建设的科技蓝海,为住宅相关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期待医学、建筑、运动、营养、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学者可以共同思考合作,携手打造健康人居,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RETHINKING OF HEALTHY HOUSING
ZHANG Lei
932 12 12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