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街区营造与长寿社会

作者:姜中天 贵晨
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智博慧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步深化,我国与日本同样面临建设长寿社会的挑战与机遇。从促进居民步行锻炼的角度,对日本健康街区营造的研究成果及示范项目进行简要介绍,从而为我国城镇居民加强运动和以街区活力营造为目标的健康城镇建设提供一些可参考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健康 步行 运动 规划 街区营造 长寿社会
作者简介:姜中天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贵晨 北京智博慧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近年来,人们对个人身心健康愈加重视。步行锻炼可带来许多健康收益,包括降低罹患心脏病、2型糖尿病和抑郁症的风险。最重要的是,它不但免费,还不受时空所限,能够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日本最新研究表明,每天步行8 000步可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并且像走步这样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假设每天进行30min能达到锻炼效果,即使一天中分多次完成,只要达到总时长,便与一次性完成效果差异不大,甚至这样的累积方式可以将计算周期延长至一周[1]。这样一来,像走步这样的有氧运动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与通勤、购物、休闲甚至办公的间隙活动结合进行,解除了很多人心中一直存在的“有氧运动需持续20min以上且需集中时间进行才能保证效果”的担心。

日本面临老龄化、少子化等问题,近年来提出“人生百岁时代构想”(简称“长寿社会”),让国民能够健康地享受各个年龄段应有的幸福生活,降低社会保障和医疗负担,是其要义。为尽可能为居民提供便于行走的街区环境,创造利于步行的基础条件,日本近年来在街区营造方面投入很大,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各地方自治体,几乎每一级政府都有负责街区营造的公务员,为完善长寿社会体系提供硬件条件;社会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在不断跟进,为其提供科学技术上的支持。

“街区营造”是日语意译的词汇——由民间自发借助建筑、景观和规划领域技术专家为该地区的环境创建提供技术支持。目前为止,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是规划设计领域还未深入到街区这样的小尺度技术工作。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出现的“社区规划师”也并非社区主动发起的,而是政府职能部门针对规划工作中政府与社区间的脱节进行的自我反思和改革,是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种制度,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之为“社区规划师”,而只是“责任片区规划师”。虽然我国目前极少有人从事街区营造工作,但是规划设计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日本的街区营造并不陌生。

当前日本影响力较大的社会自发组织之一Smart Wellness City首长研究会(简称“SWC”)就是在上述背景下产生的,该组织是由筑波大学体育系教授久野谱也发起,联合高校、研究所、信息技术企业,通过街区营造与信息技术,为各地方市镇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和指导,105个地方自治体的行政长官作为成员(主要包括市长和镇长)。本文将简要介绍其部分研究成果和较成功的街区营造项目。

1健康长寿与运动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健康风险报告2009》指出,健康风险排名前五位的是高血压、吸烟、高血糖、缺乏运动和肥胖,缺乏运动排第四。Barnes D E,Yaffe K的研究[2]表明,常年缺乏运动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影响因素最大,其次分别为抑郁、吸烟、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图1),因而人们需要保持运动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1 长期习惯与慢病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影响

1 长期习惯与慢病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影响

 

2 日本三大都市圈居民交通出行选择占比

2 日本三大都市圈居民交通出行选择占比

 

3 日本三大都市圈居民糖尿病人数

3 日本三大都市圈居民糖尿病人数

 

从日本三大城市圈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与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人数相比,乘私家车的人数依然呈较高趋势。其中,爱知县名古屋城市圈的居民乘私家车出行的人数处于绝对压倒性的优势(图2)。与之对应,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是以乘私家车出行比例最高的爱知县名古屋城市圈的居民最多(图3)[3]

日本厚生劳动省2017年发布的国民健康、营养调查报告[4]的结果表明,在日常生活中有运动习惯的男性占35.9%,女性占28.6%,无论男性或是女性近10年间,这一结果均没有显著的增减。每日平均步数男性6 846步,女性5 867步。20~64岁人群中,男性为7 636步,女性为6 657步;65岁以上老年人中,男性为5 597步,女性为4 726步,均没有达到理想的运动锻炼效果。我国近几年全民走步锻炼的意识越来越强,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运动对于健康有利作为常识广为人知,上述结论也只是支撑这一常识的冰山一角,在此不予赘述。

2部分发达国家街区营造情况

为实现健康城镇和健康乡村,创造街区美好环境,日本主要采用街区营造手段来解决城镇小尺度街区遇到的现实问题。近年来这一细分的技术领域越来越得到日本各级政府的重视,其他发达国家也在不停地探索解决办法。德国弗莱堡市中心区域某路口在20世纪70年代整体被小汽车占据,人们的活动区域只有人行步道;而到2011年城市中心区域禁止了小汽车的进入,快速交通手段主要采用城市轻轨(LRT),人们可以在街区内自由活动(图4)。通过对街区的改造,使得原有以机动车为主要通行方式的街道被成功塑造为有利于人们步行和活动的街区。与上述案例相似,法国斯特拉斯堡市中心的一处街区,除了城市轻轨车站以外,都可以自由步行活动(图5)。

日本近年来也面临人群向大城市涌入、地方城镇逐渐空心化的问题,许多地方城市的街区还没来得及根据快速变化的新情况进行更新和改造,路上经常无人行走,人们绝大多数的交通出行被小汽车取代(图6)。这不仅会增加居民的生活习惯病,加重社会经济负担,还会一定程度上成为地区活跃度的阻碍因素,带来更多的人口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3日本街区营造案例

3.1整体开发型健康街区

柏之叶街区位于日本千叶县柏市,以电车柏之叶校区站为交通中心,距离东京市中心30min车程,街区面积273ha,规划人口2.6万人(图7)。柏之叶健康街区是东京都市圈新区规划的典型,被誉为“学术研究街区柏之叶”,是由地方自治体、民间和高等院校联动,并以适合全年龄人群生活的街区为目标设计的城市再生项目。2011年12月,被日本内阁府选定为“综合特区”和“环境未来都市”。该街区被定位为智慧街区,以打造环境共生街区、健康未来街区和新产业创造街区为出发点,对应目前日本各地近年来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经济不景气等问题进行街区营造的尝试(图8)。

4 德国弗莱堡市中心区域某路口变化

4 德国弗莱堡市中心区域某路口变化

 

5 法国斯特拉斯堡市中心街区

5 法国斯特拉斯堡市中心街区

 

6 日本地方城镇街道无人行走的状态

6 日本地方城镇街道无人行走的状态

 

7 柏之叶街区鸟瞰

7 柏之叶街区鸟瞰

 

8 柏之叶街区面临的问题、街区定位及营造目标

8 柏之叶街区面临的问题、街区定位及营造目标

 

9 以居民步行为前提的交通、绿植、景观水系等的设置

9 以居民步行为前提的交通、绿植、景观水系等的设置

 

为创造良好的步行环境,一方面,柏之叶街区建立了可持续的交通出行系统,发展区域循环的公共交通,推进自行车、电动汽车的共享化,提高系统共享率等;另一方面,增设沿街商业,充分利用水系建设景观带,打造良好的步行交通环境和有利于步行锻炼的交通网络(图9~13),同时利用周边高校运动技术研究成果和IT技术,为居民提供基于运动和饮食的健康服务,建立个人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将绿植融入交通体系,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是打造健康街区最常见的设计手法。不仅提高了绿化美化效果,更重要起到了快速交通与慢速交通的分隔作用。慢速交通空间上的独立更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自行车与电动汽车的使用,增加其使用频率与安全性。在慢速交通与沿街商业之间的过渡区域设置步行道,促进人们的步行出行,在与沿街商业的互动中丰富城市活力。尤其对于紧邻水系的街区,利用水系形成景观带,在水系周边打造大量可供人们活动和停留的公共空间,如慢跑道、可供交流休息的座椅、成片的绿地等,丰富了人们活动的种类,营造了更加有趣味性的室外空间,也为人们的慢行生活提供了更多机会。

1 0~13街区内利于步行和运动锻炼的景观、绿化、设施和水体

1 0~13街区内利于步行和运动锻炼的景观、绿化、设施和水体

 

3.2既有密集型健康街区

柏之叶街区是距东京30min车程之内的城市新区,进行整体规划并引入街区营造手段可较为容易地达成既有目标;而对于城市中相对密集的既有街区更新改造则相对困难。日本《住生活基本法》明确指出,密集街区的再生与营造是其目前国家居住政策的重要支柱。面对超高龄化、少子化和经济下行等问题,促进居民健康是密集街区再生与营造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为使之顺利进行,要与各街区的使用和管理主体实现良好的互动和协助。

日本的UR都市机构多年来完成了很多城市再生改造项目,积累了大量经验。该机构提出基于网络平台的城市更新和街区营造信息共享系统,名为“街道网”,能够让大多数普通人对街区营造产生兴趣并加入其中。“街道网”是一个在密集街区从事建设、共同建设、道路整备等工作的地方公共团体、民间从业人员、各技术领域专家、NPO等组成的信息和意见交换平台,旨在通过成员间的交流相互支持。下面介绍两个与之有关的街区营造项目。

3.2.1大阪府高槻市安满遗迹公园防灾街区整备项目

1 4 大阪府高槻市的安满遗址公园项目

1 4 大阪府高槻市的安满遗址公园项目

 

大阪府高槻市安满遗迹公园防灾街区整备项目规模约为8ha,位于高槻市中心地带,是2 500年前弥生时代的居住聚落遗迹,一直以来作为京都大学的农场来使用,周边主要是居住区。该项目加强了步道、停车设施、人工草坪及硬质铺装的设置,为城市密集区域提供了居民步行活动锻炼的环境与场地(图14~18)。

这种位于密集居民区的大型公共场所,既能成为居民健康活动的场所,又能充当密集街区的中央公园。由于人们在行走过程中对路面铺装较为敏感,安满遗迹公园防灾街区整备项目通过不同的路面铺装划分步行区、休憩区,打破了大空间的单调性,增添了行走与活动的趣味性。允许进入内部活动的开放性草坪铺装,不仅具备观赏与生态功能,还能满足人们散步、休息、游戏等用途,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适宜场所。

3.2.2福冈县饭冢本町街区规划项目

饭塚市位于福冈县中央,曾作为筑丰煤矿的中心城市繁荣起来。1955年以来,由于煤矿关闭,人口减少,后以大规模的购物中心和超市吸引顾客,地区活性较差。2008年该地临街小餐饮店密集的饭冢本町发生了火灾,约4 000m2建筑被烧毁,完全改变了此处的旧街区风景。为复兴该区域,增强其对本地居民的吸引力,2013年进行了街区规划和单体建筑的建设,临街部位改为步道,增加了居民活动场所。另外,除以往在该地居住的老年人,市内几所大学的年轻教工也在此居住,吸引来的新居民又养育下一代,使得社区活动场所与临街商业附近热闹起来(图19,20)。

1 5~18大阪府高槻市的安满遗址公园项目局部

1 5~18大阪府高槻市的安满遗址公园项目局部

 

1 9,20福冈县饭冢本町街区规划前后对比

1 9,20福冈县饭冢本町街区规划前后对比

 

2 1~24福冈县饭冢本町街区规划改造前后街区一角对比

2 1~24福冈县饭冢本町街区规划改造前后街区一角对比

 

步行空间的营造是城市街区改造户外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有路可走的问题,因此原有不足或没有形成环路的道路需重新规划。有路之后若都是快速交通路,则缺少了人们停留的场所。因此,在新开辟的道路与原有道路的车行道旁可增加步行系统。但这种对步行系统的增加并非适用于尺度较大的街区,反而越是窄小的街区道路越应增加步行道,因为小尺度的空间更有利于营造亲切的交流场所。小尺度街区的步行系统可以通过道路铺装的方式分隔慢行道路与快速道路,而有条件的较大尺度的街区可以通过景观绿植来划分(图21~24)。总之,步行系统的营造是打造健康街区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日本在密集街区营造和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对慢行系统的独立空间划分,鼓励引导人们在慢行健康的区域活动,再通过增加慢速出行的频率,提升整体城市的活力与健康生活理念。具体方式包括地面材质铺装的划分、绿化树木的种植等,以保证步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图25)。在车流穿行的街区中营造可供人流聚集和交流的场所,形成互动又充满活力的街区空间,引导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更健康的出行方式,也是健康城市对于街区的要求。

4结语

我国原卫生部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18岁以上的居民83.8%没有运动习惯,只有11.9%的人每周运动3次以上,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信号。如何为居民创造一个被动锻炼的微环境,是科研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的新课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制定和实施的。通过这一细分领域的研究和技术推进,不仅能打造良好步行条件的街区,还能实现城市区域步行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有机协调,加大街区营业性店铺的活力,同时有望一并解决其他区域发展课题。

本文通过对日本以促进居民增加锻炼为目标的街区营造有关课题的研究及案例的简要介绍,为我国城镇居民加强运动以及街区活力营造为目标的健康城镇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视角。

2 5 日本在密集街区营造和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2 5 日本在密集街区营造和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图片来源

图1~3,25为作者自绘;图4来源于德国弗莱堡国立公文博物馆和筑波大学久野谱也研究室;图5,6来源于筑波大学久野谱也研究室;图7来源于三井不动产ESG Report 2019;图8,9来源于日本千叶县柏市市政府;图10~24来源于日本UR都市机构。

 

参考文献[1] 久野譜也.健康長寿のために鍛えておくべき筋肉、第1位は?[EB/OL].https://gooday.nikkei.co.jp/atcl/column/17/062900008/103100006/,2017-11-08.

[2]Barnes D E,Yaffe K.The projected effect of risk factor reduction on Alzheimer's disease prevalence[J].The Lancet Neurology,2011,10(9):819-828.

[3] 為本浩至.肥満との戦い・社会システムの変革が必要[J].Q&Aでわかる肥満と糖尿病,2009,8(6):921-923.

[4] 厚生劳动省.平成29年国民健康、营养调查报告[EB/OL].https://www.mhlw.go.jp/content/000451755.pdf,2018-12.

[5]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Health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Long-Life Society
JIANG Zhongtian GUI Chen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population aging, China and Japan are facing the sam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build a long-life society.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moting residents' walking exercise,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demonstration projects of building healthy communities in Japan are briefly introduced.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research perspectiv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ities and towns to strengthen the movement of urban residents and build the vitality of communities.
Keywords: health; walking; sports; planni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long-life society;
957 3 3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