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综合评价分析

作者:孔凡文 张旭 都一丹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西青经济开发总公司建设服务公司
摘要:从政府政策、企业集团、消费者、产业链组织结构、产业链协调能力等方面构建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综合评价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应用综合判断方法对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链相关主体、系统运行、外部环境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为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产业 产业链 稳定性 模糊综合评价
作者简介:孔凡文, 男, 生于1963年, 辽宁北票人, 教授, 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现代建筑产业链是现代建筑产业企业和相关企业, 以现代建筑产业产品为对象, 以投入产出为纽带, 以产品价值增值为导向, 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 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动态的链式关系, 涵盖了现代建筑产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运输、施工、运营、后期资源化处理等环节。系统论认为系统稳定性是决定系统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 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是影响产业链运行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反映了产业链面对内外风险冲击时自身抵御、应对调整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沈阳市自2009年开始推动现代建筑产业发展, 2011年成为全国首个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 到2014年被住建部授予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 现代建筑产业已成为沈阳重要支柱产业。研究现代建筑产业稳定性对进一步推动沈阳现代建筑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现代建筑产业稳定性评价指标是描述和确定现代建筑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水平好坏度量参数的集合, 该指标体系设置必须以推动现代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总指导思想, 充分地考虑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 充分地与区发展和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充分地体现链内企业发展现状, 充分地反映消费者需求等。因此,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正确,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如是原则: (1) 全面系统性原则, 即指标应当多角度、多方面去选取; (2) 数据可获得性原则, 即指标能够计量、可比; (3) 可延展性原则, 即符合时间的可延展性和空间的可延展性要求; (4) 良好导向性原则, 即指标应能够为产业链相关主体制定各项制度和决策时提供良好的目标导向。

根据上述原则, 本文首先将知网现有关于产业链稳定性研究文献所选指标进行归纳整理, 其次利用频度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对所选指标进行筛选与完善, 最后建立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 11个二级指标, 3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方面, 本文以共生理论、协同理论、Stakelberg博弈模型为基础, 设定产业链相关主体、产业链系统运作、产业链外部环境指标对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评价;二级指标一共11个, 用来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化;三级指标一共31个基本指标, 反映二级指标下的具体内容。

2 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综合评价

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复杂, 考虑的因素多, 而且各因素之间有层次之分, 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比较好地对其进行评价。

2.1 建立因素集

建立评价因素集U1, U2, U3, 分别对应产业链相关主体、产业链系统运作、产业链外部环境。根据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3个评价因素集为U1={B1, B2, B3}, U2={B4, B5, B6, B7, B8}, U3={B9, B10, B11} (其中B1为一级指标下属二级指标) , 同理可得B1={C1, C2}, B2={C3, C4, C5, C6}, …, B11={C30, C31}。

2.2 建立评价集

评价集是参评者对评价指标反馈信息的集合, 建立评价集即确定需要评价的等级。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与我国部分城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将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划分为5个等级, 如表1所示。

2.3 判定模糊隶属度

隶属度用来描述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的模糊界限, 表征评价因子对各级稳定性级别的隶属程度。本文针对不同性质的指标分别采用五点线性隶属函数法和模糊统计法判定隶属度ri, 具体如下:

定量指标:设指标uij的最优值为x5、最差值为x1。对于正向指标, 采用线性插值法将{x1, x5}分成5个等级, 当uij≥x5时, 评价为好 (v1) 的隶属度为1;当uij≤x1时, 评价为差 (v5) 的隶属度为1, 对于中间的级别, 令其落在区间中点的隶属度为1, 而落在区间两侧边缘点的隶属度为0.5, 中间点向两侧按线性规律递减;对于反向指标, 将v5与v1取值、v4与v3取值对调后采用相同方法进行计算。隶属函数如下:

 

 

 

 

 

定性指标:邀请专业相关领域专家m位按评价集对uij进行评定, 统计uij的各评价等级专家数ni (i=1, 2, 3, 4, 5) , 用ni/m即可求得uij的隶属度。

2.4 评价模糊隶属度与计算指标权重

采用上述方法对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进行评价, 根据查阅相关文献数据和汇总专家评分, 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经计算, 总体一致性CR=0.0079≤0.1, 满足一致性检验。

2.5 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为反映每一个因素的各个等级对评价对象的影响, 首先根据表1对二级指标进行评价:

 

同理可得:

 

 

 

 

 

 

 

 

 

 

其次利用求得二级指标模糊评价结果与权重, 结合评价矩阵对一级指标进行评价。最终根据以上运算, 进行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评价:

 

表1 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链综合评价指标及模糊隶属度    下载原表

表1 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链综合评价指标及模糊隶属度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沈阳统计年鉴2016》、《沈阳市2016年政府报告》、《重庆统计年鉴2016》、《北京统计年鉴2016》、《住房城乡建设部汇编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座谈会会议资料》、《克尔瑞 (CRIC) 2016年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等。

3 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评价计算, 对比表1并结合组中值得到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得分0.5789, 稳定性等级一般, 同理可得产业链相关主体、系统运作、外部环境得分分别为0.6596、0.5899、0.5145, 具体分析如下。

3.1 产业链相关主体稳定性分析

产业链相关主体稳定性较好, 主要原因在于沈阳市政府将现代建筑产业做成城市产业发展的名牌, 积极完善各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出台了众多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政府、产业集团、消费者三者权重为0.5386, 0.2970和0.1634, 表明了政府扶持对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起主导作用。沈阳市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相对较早, 现代建筑产业集团产值不断上升, 产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大, 现已成为全市五大优势产业的第三位, 处于全国行业领先地位。但产业链相关主体的消费者对现代建筑产品认可度不高, 主要由于消费者购买住房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地理位置、品牌等, 房屋的建造方式并不是消费者的关注热点。

3.2 产业链系统运行稳定性分析

产业链系统运行稳定性一般, 主要原因在于产业链组织结构、信息技术、经济与环境效益指标表现一般。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多数建筑产品寿命不到5年, 产业链组织结构中的下游运营与拆除回收环节未形成良好的应对处理方案。现代建筑产业企业同质性强, 科研水平有限, 产业链技术增值能力有限。外部企业未与链内本地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 致使产品成本较高。“产业链成本控制水平”指标的权重达到了0.5584, 是影响产业链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结合实际情况, 现代建筑产品成本控制水平一方面影响了产业链内众多企业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现代建筑产品被市场接受的程度。因此, 成本控制应当成为产业未来重点工作任务。

3.3 产业链外部环境稳定性分析

产业链外部环境稳定性一般, 主要原因在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较低, 建筑产品去化周期较长, 预制构件供大于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体现了建筑产业后续市场动力不足。建筑产品去化周期为全国最长, 表明了沈阳房地产市场内存量房数量较多, 市场消化能力有限, 开发商投资前景不乐观。预制构件供大于求, 说明了现有预制产品市场已处于饱和状态。“资源环境”一般, 原因在于沈阳虽然是东北地区的人口大市, 但受气候、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它与全国其他现代建筑产业化推行城市相比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较弱, 使得“区域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制度环境”一般, 主要在于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 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需进一步完善。

4 建议

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稳定性一般。其中, 产业链相关主体稳定性评价结果较好, 主要由于沈阳市政府出台众多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积极推动了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由于现代建筑产业在沈阳处于起步阶段, 产业链组织协调能力较差, 生产构件的成本较高, 致使产业链系统运作稳定性评价结果一般。产业链外部环境稳定性评价结果一般, 主要因为沈阳市房地产库存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低, 现代建筑产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是沈阳市委和市政府为促进沈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因此, 针对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链稳定性存在的问题, 必须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第一, 政府应注重宏观市场引导, 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简政放权营造公平有序的经商环境, 优胜劣汰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第二, 政府和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示范项目现场会、会议会展、专题报告等形式积极推广现代建筑产业, 提高消费者对现代建筑产品认可度。第三, 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改善生产工艺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第四, 产业链内应形成良好的利益、风险分配协调机制, 使其能够满足链内众多企业利益诉求。第五, 顺应“互联网+”趋势, 加大BIM等软件的运用, 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1]齐宝库, 朱娅, 刘帅, 等.基于产业链的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建筑经济, 2015 (8) .
[2]杨洁.基于PDCA循环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J].会计研究, 2011 (4) .
[3]陈正伟.综合评价技术及应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
[4]杜栋, 庞庆华, 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 (第3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Analy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Modern Construction Industry Chain of Shenyang
KONG Fanwen ZHANG Xu DU Yidan
(School of Management, Shengyang Jianzhu University Tianjin Xi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Construction Service Company)
Abstract: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stability of modern construction industry chain in Shenyang from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 policies, enterprises, consumers, industry chain structure, industrial chain coordination and so on. Then, use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and use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related subject, system opeation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modern construction industry chain of Shenyang, provides reference for modern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Shenyang.
Key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dustry chain; stabilit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834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