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智慧工地安全管控中的应用

作者:徐友全 贾美珊
单位: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摘要:通过文献梳理、案例学习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总体框架体系,并从中归纳有关物联网在智慧工地安全管控的内容,总结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安全管控体系架构。然后以山东省科技馆新馆智慧工地项目为例,总结物联网在该项目安全管控中的应用内容,并以此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管控系统框架和应用框架。最后,以该项目塔机为例阐述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及应用,以期为物联网在智慧工地安全管控中的技术部署和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 智慧工地 安全管控 BIM GIS
作者简介:徐友全,男,生于1962年,山东济南人,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化工程管理、建设项目管理。

1 引言

随着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加大,参与方增多,工程项目的风险及管理难度也不断加大。智能识别终端技术的发展使得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技术得以在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实施,以此减少劳动力,提高安全风险辨识度,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物联网主要有自动识别技术、定位跟踪技术、图像采集技术、传感器与传感网络技术等,将以上技术应用于施工现场来实时监控各对象的安全状态,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对物联网在工地中的应用,许多学者做出了介绍和解释:宁欣通过搭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程智能信息平台,实现了施工现场、信息化技术和管理平台的融合,提高工程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李霞等提出物联网+下的智慧工地就是系统平台与智能终端的全面结合,并介绍了某智慧工地中物联网的具体应用;丁烈云等提出基于BIM和物联网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维管理系统框架,技术路线和管控平台物联网的应用框架;Hamilton构建了数字工地框架体系,梳理了传感器技术在复杂工程项目中的应用;Shu Tang总结了5种BIM与IoT数据实时集成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建筑运营监测、安全管理、建筑物流管理以及设施管理。由此看来,学界已有对于物联网在智慧工地中的具体应用点、项目实践、系统设计、与BIM等软硬件的集成设计和信息化平台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但对物联网在工地安全管理中应用的系统架构和框架流程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文通过对2011~2019年9月期间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发现,期间共发生事故215起,其中塔机倾覆47起,占事故总数的21.9%,是引起安全事故比重最高的一项。因此,本文通过前人研究来归纳总结智慧工地的总体框架体系和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管控系统架构,并以一个智慧工地试点项目为例,描述物联网在该项目上的应用内容和流程,并通过塔机监测来具体描述。

2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安全管控

2.1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总体框架体系

本文通过关键词“智慧工地+物联网”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在现有对智慧工地框架体系设计、数据传输及应用流程设计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总体框架体系。该框架体系分为三个层次:1)施工现场利用传感器、移动设备等物联网终端实时感知各监管要素的所处状态,再通过数据传输及数据处理形成管理人员可用的信息,以便施工现场协同管理;2)企业通过监管信息平台进行业务管理,并通过数据挖掘进行经营分析和辅助决策;3)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数据对建筑相关企业进行持续监督和跟踪改进。其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其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可大大提升施工现场、企业和政府的管理效率,保障质量安全等建设目标的实现,最终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2.2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安全管控体系

通过有关智慧工地文献的梳理,总结其主要应用方面如表1:

基于以上文献梳理,本文总结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安全管控体系架构(见图1)。此架构依托物联网终端设备对施工现场的监管要素进行数据采集,其主要采集终端包括传感器与传感网络、GPS定位装置、RFID芯片及读卡器、身份识别装置、视频摄像头和移动终端等;再通过数据采集仪、数据接口、传输协议将施工现场人机料环等监管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层,形成视频、位移、应力、位置等数据,以完善安全监管数据库,对于预警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可有效预防安全风险的发生;将物联网数据与BIM、GIS等数据集成展示可实现更高效的智慧工地协同管理,包括自动化监测、视频监控、人机料监管、危险源监测和环境能耗监测等模块,并支持大屏、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等多平台分发和轻量化展示。其整个安全监管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其中包含了数据采集、数据资源库、协同管理、系统总体功能、多平台应用5大部分。

图1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总体框架体系

图1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总体框架体系

 

表1 物联网在智慧工地安全管控中的应用内容   

表1 物联网在智慧工地安全管控中的应用内容

3 案例分析

表2 物联网在安全管控中的应用内容   

表2 物联网在安全管控中的应用内容

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山东省科技馆新馆项目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是山东省重要的科技文化基础设施,其总建筑面积79997.2m2。新馆的建设大量使用四新技术,是济南市典型的智慧工地试点示范项目。课题组通过深入的实地调研,总结了该项目上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管控应用内容;梳理其应用技术及应用对象,并以此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管控系统框架和安全管控应用框架;最后以塔机为例,具体阐述了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及应用。

3.1 物联网在安全管控中的应用内容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物联网在该项目安全管控中的应用内容,如表2所示。

图2 智慧工地安全管控体系架构

图2 智慧工地安全管控体系架构

 

3.2 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管控系统框架

通过对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梳理,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管控系统框架,阐述了物联网感知技术、传输内外网络、处理和应用方式,其系统框架如图3所示。

图3 物联网安全管控系统框架

图3 物联网安全管控系统框架

 

(1)感知层。智慧工地应用了自动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图像采集技术和定位跟踪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并通过物联网终端将感知到的数据通过内网传递给数据采集分站,由分站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网关,由网关负责经过网络传输统一上传。

(2)传输层。Zigbee无线定位网络具有双向短距离传输,功耗低,组网灵活,网络自愈能力强等特点,十分适合工地内组网。该工地主要利用RJ45RS485/232光纤环网、Zigbee无线环网、WIFI、3G/4G、Internet等网络技术实现感知层采集到的各类数据通过接口和协议传输到物联网中间件服务器,再传输到应用软件系统。

(3)处理层。系统运行管理平台提供多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技术,通过不同类型的感知设备适配器获取海量原始数据并解析,将解析后的数据经过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智能处理方式形成透明的感知数据供上层应用。

(4)应用层。将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后,通过模型、图表、视频及超限预报警等方式进行展示,并能自动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方便管理人员实施监管。

3.3 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管控应用框架

通过对物联网应用对象的梳理,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管控应用框架,阐述了智慧工地的物联网感知对象,传输数据类型,处理过程和应用方式,其系统框架如图4所示。

图4 物联网安全管控应用框架

图4 物联网安全管控应用框架

 

首先对人员、机械、环境的作业状态,建筑结构的变形、位移和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工法等要素进行实时感知,再通过内网采集和外网传输将文档、图像、视频等数据运送到数据处理器中,数据经过融合、过滤、分组、关联和聚合,可视化的在信息化平台、固定和移动终端上进行集成展示,管理人员可实时监管各要素的安全状态,从而管理工人、指导施工、预测风险,也可作为措施和方案编制的依据。该框架体系通过对感知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有效提升了智慧工地安全管理的效率及效果,其应用流程如图4所示。

表3 塔机监测参数   

表3 塔机监测参数

3.4 塔机数据采集、传输及应用

3.4.1 数据采集

该项目上塔机信息的收集渠道有多种,一是通过传感器采集其运行数据、运行时间等;二是通过GPS采集其位置和运行轨迹数据;三是通过视频监控自动识别群塔作业状态和周边环境风险;四是安全巡检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记录上传机械和危险源的状态。塔机的安全运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监测参数如表3所示。

图5 塔机监测数据传输路径

图5 塔机监测数据传输路径

 

图6 塔机监测数据应用指标体系

图6 塔机监测数据应用指标体系

 

3.4.2 数据传输

该项目物联网数据的传输包括通过工地内组网进行数据采集、收集和通过外网传输到运行管理平台或是监控中心,其传输路径如图5所示。

3.4.3 数据应用

将采集的塔机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形成管理人员可应用的数据,由此进行塔机运行状态监控管理、数据存档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塔机数据的应用如图6所示。

4 结语

工程的安全生产可谓是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最关心的方面,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有效降低事故率。本文通过前人研究的智慧工地框架体系、平台搭建等成果,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总体框架体系和安全管控体系,并通过具体案例,归纳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系统框架和应用框架,阐述了塔机监测数据的应用流程。以期为工地信息化平台安全管理模块的构建,物联网的技术部署和应用流程设计提供思路。

现阶段,基于物联网的工地数字化建造监管仍处于摸索阶段,主要用于重点项目的重点监管区域,但其应用的推广受到多方面制约因素。一是数据的交互程度和系统集成度,其根本影响因素为数据标准的统一,数据接口、传输协议的规范,因此数据格式、接口、传输协议的统一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二是智慧工地的安全监管涉及较多外部性效益,而技术的研发、系统平台的搭建、设备的购买会产生大量费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对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动力,因此,政府对智慧工地外部性效益补偿机制的研究也是亟待探索的一项课题。

 

参考文献[1]李霞,吴跃明.物联网+下的智慧工地项目发展探索[J].建筑安全,2017(2):35-39.
[2]陈兴海,丁烈云.基于物联网和BIM的城市生命线运维管理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4(10):89-93.
[3] Shu Tang,Dennis R. Shelden,Charles M,etal. A review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Io T)devices integration: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s[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19(101):127-13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与房建工程安全生产事故通报[EB/OL].(2018-03-08)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803/t20180322_235474.html.
[5] Teizer,J. Status quo and open challenges in vision-based sensing and tracking of temporary resources on 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 sites[J].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2015(2):225-238.
[6]《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编委会.中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7)——智慧工地的应用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7.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Smart Sites
XU Youquan JIA Meishan
(School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verall framework system of intelligent site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study. Then,extracts the content about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t the construction site,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econdly,takes the smart site demonstration project of Shan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s an example,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cont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is project,then designs the system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framework of internet of things about the safety management. Finally,takes tower crane of this project as an example to elaborate the collection,transmiss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nitoring data,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technical deployment and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intelligent site.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smart site; safety management; BIM; GIS
802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