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建筑的未来焦点

作者:荣朝晖
单位:江苏中锐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荣朝晖 江苏中锐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上海青年建筑师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与文化研究会理事, 苏州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代表作品:临港新城展览馆、安徽阜阳第三高级中学、江阴市高级中学、江阴体育场、海陵区社区服务中心、常州大剧院等。

 

目前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模式的改变, 出现了许多新型学校, 这些学校无论在办学目的﹑教学计划和模式上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教育建筑社会性极强, 谈到建筑的趋势必然先要谈教育的发展。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 熏染他的意识, 形成他的习惯, 锻炼他的思想, 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最终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教育是通过对个人的输液而产生的, 而这种刺激是个人感受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 除去社会因素, 那最终就只剩下了一个抽象的东西。”所以学校应该是一种社会组织, 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 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而学校建筑自然就是承载这种生活的空间背景。

很显然, 这个背景需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设计从方法论上讲就是以人的活动为基础, 适应不同环境的制度性对抗。其中, 人的活动是设计的出发点, 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是制约条件, 而对形成的既有习惯做法和现有某些规则的质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这也是设计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1基于学生活动的空间载体

在学校建筑中惯性思维和规范的力量非常强大,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制约了设计者的自由, 从而影响了建筑对教育本质的正面回应。学校必须呈现出真实的生活, 而不是空洞的规则。批判性思维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 建筑设计也必须对现状质疑。学校生活是简化的社会生活, 而这种生活的主体就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老师之间的活动。理清这些关系是学校建筑设计的前提, 当然这需要建立在符合环境的基础上, 毕竟学校这个小社会也从属于大社会的一部分。根据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研究,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表现出四个方面的兴趣:谈话式交际方面的兴趣、探索和发现方面的兴趣、制造和建造方面的兴趣以及艺术表现方面的兴趣。学校里的活动无非就是上述四个兴趣的体现, 优秀的校园建筑自然也就成为了促成这些活动的空间载体。

2学校设计的关键词

对学校建筑提取关键词, 则会有:密度、材料、界面、复合、游走、非正式学习、弹性、效率、活动半径、STEM教学、色彩等。还原到与学校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方面来进行筛选, 密度、界面、复合、剖面和弹性则成为学校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关键词。

1, 2某项目总平面图

1, 2某项目总平面图   下载原图

 

1, 2某项目总平面图

1, 2某项目总平面图   下载原图

 

2.1密度

密度转化到建筑设计范畴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空间的强度。密度加上高度, 再与人产生关系就是尺度, 这是学校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 适宜的密度是学校社会生活发生的基础。所谓活跃就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人群的相互作用强度, 而密度是发生活动碰撞的前提。在目前新建校舍的规范中, 人均最低用地指标都在20m2/人以上 (小学最低) , 相对于老校区而言一般新建项目用地都是比较宽裕的。在惯性思维的作用下, 设计中较多采用“围城概念”, 这就导致了规划中建筑占边和中心区特殊处理的特征出现, 形成以景观或仪式广场为核心的松散校园结构, 造成实际使用功能和建筑之间联系不便, 关系静态而割裂。而松散建筑之间大多是以景观来填充, 导致了景观变成“纯粹的观景”。虽然这在校园视觉上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大大增加了交通成本, 极大地降低了校园空间的活跃度。

直接影响学校建筑密度的就是现行规范要求。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4.3.7条规定: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式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这条规范主要是出于满足日照条件下噪声控制的考虑。“外窗”与“相对”就是这一规范的关键限制条件:25m的间距会形成均质的空间表情, 会让4~5层高教学楼体量显得空旷而呆板。在提高密度的驱动下, 我们在规范符合的范围内采取了许多措施。在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中, 我们将教学楼的距离适度拉开, 然后利用外窗不“相对”这一条件, 在教学楼间插入了一组低层建筑 (主要功能为阶梯教室和校史展示) , 改变了空间的密度和教学楼之间的消极状态, 使建筑拥有了更宜人的尺度。建成后, 这个空间成为学生驻足、思考的场所, 更是成为了校园的特色场所。

3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新校区鸟瞰图

3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新校区鸟瞰图   下载原图

 

 

4, 5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新校区校园空间

6 无锡金桥初中项目中的建筑间距处理

6 无锡金桥初中项目中的建筑间距处理   下载原图

 

7 顾山小学项目中校前广场开放的策略

7 顾山小学项目中校前广场开放的策略   下载原图

 

空间背景具有极强的暗示作用, 相应的活动只可能发生在相应的空间内, 如人很难在广场上读书, 静静思考或讨论基本只会发生在相对稳定﹑尺度宜人的书院空间中。在无锡金桥初中项目中, 我们将两栋楼之间的距离压缩变小, 让院子获得一个较好的空间比例。在建筑高度较低一侧采用实墙并进行天光处理, 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 让建筑内部空间相对宁静。

2.2界面

在学校设计中, 界面体现在三个维度:校园与城市的关系、不同建筑间的边界和单个功能用房的边界。界面对于强调融合社会生活的学校教育而言, 在大趋势上一定会越来越模糊和开放, 有助于相互交流和空间活力的提高。在与城市接触的界面上, 随着对学校公共资源和社会共享概念逐渐达成共识, 多数学校已局部向社会开放, 特别是体育设施基本都实现了这一点。随着社会的发展, 围墙的概念会越来越弱化, 这也必然会对设计产生影响。在顾山小学项目设计中, 当地的文体中心和会堂是与学校共用的。针对校前广场, 我们采用了开放的策略, 使学校呈现出独特的公共性。

在传统功能分区概念的影响下, 一般学校建筑之间的界面异常清晰, 有一个明确的立面存在。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特别是将来走班制和STEM教学的推广, 不同建筑间的界面会越来越模糊。在没有气候边界要求的南方, 学校建筑多采用外廊设计, 二者的结合会促成建筑立面的消失。学校的主要建筑会以一种近似剖面的状态存在, 而学生的活动恰恰就是建筑的外立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结果, 但完全符合逻辑。建筑在建成之后更多是作为背景而存在, 而不是注重自身体量的表达。我们曾在某学校的设计中采用了这样的策略, 虽然业主也认识到这样做的优点, 但还是因为建筑没有“正脸”而放弃了此方案。但我们相信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自然之间界面的模糊必将是未来教育建筑的一个发展方向。

单个功能用房 (主要指教室) 界面的瓦解也许是这几者关系中最难实现的。学校发展百年来, 很多地方都表现出了与时俱进。唯独教室一直维持着基本面貌鲜有改变, 究其原因还是来自于教育本身——教学模式基本上百年不变。虽然曾经一度疯传的芬兰取消分科教育的新闻最后被指误传, 但芬兰在教育上强调交叉学科﹑横贯教育的特点的确对教室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随

8, 9未来教育建筑模糊的发展方向

8, 9未来教育建筑模糊的发展方向   下载原图

 

1 0, 11日本建筑师对开放教室设计的探索

1 0, 11日本建筑师对开放教室设计的探索   下载原图

 

8, 9未来教育建筑模糊的发展方向

8, 9未来教育建筑模糊的发展方向   下载原图

 

1 0, 11日本建筑师对开放教室设计的探索

1 0, 11日本建筑师对开放教室设计的探索   下载原图

 

1 2 复合型校园设计

1 2 复合型校园设计   下载原图

 

着走班的深入和行政班概念的弱化, 教室的边界会逐渐消失。日本建筑师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意思的尝试:教室不设门, 而是通过声道处理有效控制干扰;在面向自然的一侧, 采用了可以全部打开的门联窗系统。在风和日丽的时候, 门窗完全打开, 学生身处在没有边界的开放自然环境中学习, 应该会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2.3复合

复合是界面模糊的结果, 随着综合教室和非正式学习空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校中, 学习的场所已经变得多种多样, 而不是局限于单一的行政教室。复合使学校内功能分区弱化, 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综合体性质的空间产生。目前城市发展和更新也面临着土地集约使用的问题, 随着容积率2.0、3.0校园的产生, 复合型校园将会大量出现。而教育从业者出于对建筑通风、采光、安全监控等问题的关注, 对采用这样方式的建筑还是比较慎重的。一般都是被动选择, 很少有校方会在用地条件宽裕的情况下采取综合体的空间方式。

2.4剖面

剖面是复合关系的技术体现。传统设计特别强调地面层的存在, 更多是从学生进入学校的角度来设计, 因而剖面关系更多只是体现在单个的功能块内。而随着对学校设计研究的深入, 特别是对学生行为模式的仔细分析后, 越来越多建筑师在剖面上采用了综合的方式, 即模糊建筑“正、负、零”的概念, 让不同的建筑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模糊的地面层给学生的活动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复合的场所, 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 为宝贵的课间10分钟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可能。建筑师马进在南京市丁家庄A14地块小学设计中, 在剖面上通过对庭院两层空间的置换, 形成了地面和二层两个活动空间, 大大增加了学生课间活动的可能。

在学校教学中一般都采用两种教师办公模式:在各层以年级为单位的行政班办公模式和以学科为单位的集中办公模式。前者的特点是班主任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孩子的状态, 一般都把办公室布置在每个教学楼层上, 便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后者的特点是便于学科的交流和研讨, 但由于是集中布置, 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和老师联系不便, 很多学科辅导就成了“打游击”的状态。所以很多学校采用了这两种模式的混合, 如我们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的项目中, 就在剖面设计上积极地回应了这个问题,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学科办公方式:在连接五层教学楼长廊的一侧, 下面两层通过功能复合形成了一个三层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以学科为单位设计了一层院落式的办公室和研讨用房。由于空中课程中心在三层, 所以和每层教学区都保持着便捷的联系, 三层的屋顶平台也创造出了书院式的教学氛围。

2.5弹性

弹性意味着学校规划体系和建筑的持续性、调整性, 这也是对未来教育各种可变因素的积极回应, 源自教育改革本身和目前确定设计的方式。我国公办教育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所以学校建设一般都是由政府主导, 这就面临着定标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很多建筑师在做方案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和校方进行过全面的交流, 这就要求方案在规划体系上要有足够的弹性, 而非简单的图形构成控制。在山东东营第一中学新校区的项目中, 我们在接到投标邀请时只有短短半个月的设计时间, 18万m2的建筑群体量极易让建筑师陷入简单化和图形化的陷阱, 而由于投标的原因也不可能有很多机会和甲方沟通。鉴于对以景观为核心的空旷校园结构和行政化仪式结构的反感, 我们在回程的高铁上受到窗外自然村庄形象的启发, 形成了一个以弹性、可变生长聚落概念为核心的规划体系。评委会高度认可了方案中对人的关怀和学校的去图形化, 最终一举中标。正如投标时所考虑的, 深化过程中自然要结合校方的要求做出调整。而弹性聚落系统所表现出的极强适应性, 有效消除了校方的顾虑——对于共6 000名学生规模的中学, 将教学区集中在一个组团内, 如何缓解局部区域交通的巨大压力, 是设计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对教学区瞬时人流进行分析, 并对道路、广场集散面积指标计算后, 对原教学组团进行重新调整, 提出了“校中校”的概念, 即将高三年级教学楼和与之相配套的食堂、宿舍、运动场组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独立组团, 设置在高一、高二教学组团北侧, 而这些调整正是基于聚落模式这种弹性可变系统实现的。从最终的结果来看, 也基本令人满意。

1 3 南京市丁家庄A14地块小学项目中庭院两层空间的置换

1 3 南京市丁家庄A14地块小学项目中庭院两层空间的置换   下载原图

 

1 4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剖面示意

1 4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剖面示意   下载原图

 

 

 

 

 

 

 

相对于城市中心越来越紧张的学校用地, 许多移址新建的中学规模却愈见庞大, 有些用地甚至达到500亩以上, 已突破传统意义上中学的概念, 效率和活力应该是这类学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毕竟在现有体制下, 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 没有必要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赶路上。便捷顺畅的交通, 使学生能在最短的路径上行走, 而结合行走路径布置适合学生学习、交流、嬉戏的场所和空间,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活力和潜能, 从而激发其创造力, 这也是现代教育的目标, 而弹性体系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

在常规的弹性体系内, 发展预留用地都是以静态地扩大功能块的方式进行设计。但随着适龄入学人口的下降, 规模扩大已不是预留用地的主要目的, 这一变化更多源自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走班制彻底打破了行政教室和学生的固定关系, 也迫使建筑单体内部具有更多的复合和弹性, 以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学校独立创新课程的设置, 也对建筑中可变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行走的校史馆”、“移动的图书馆”等可变概念的普及, 更是各方对学校弹性空间的使用形成共识的有力证明。

3结语

未来的学校教育一定是在跨学科的基础上, 实现横贯教学。所以建筑师也必须做出主动回应, 而当建筑设计在一定密度的前提下满足多变可能, 实现高度融合, 让学校建筑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空间背景时, 才会真正体现出设计的价值。

 

936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