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来学校”的研究到“未来学校”规划设计的探索

作者:王小工
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王小工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BIAD教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 BIAD6A6建筑工作室主任兼总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 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荣誉奖获得者,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主要参编者。代表作品: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整体更新扩建、新北川中学、武汉市艺术学校新校区、蚌埠二中、北京实验二小、人大附中航天城中心校区、清华附中广华校区等。

 

世界范围内教育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变革和发展, 在世界经济文化互联互通的大趋势下, 我国校园建设实践中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与未来教育变革的接轨中亟待提升什么?近些年, 在参与国内外校园建筑规划设计实践的同时, 我们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不断思考并寻求应对方法。

在当今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校园规划建设中, “大规模同质化”校园规划建设如何与急速发展变革中对“未来学校”日趋个性化教育理念需求相适应和衔接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既是我于2015年在《建筑技艺》杂志发表的《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所关注问题在实践中的延续思考, 也是对国内外近些年一些新型教育项目案例的学习心得。

1 对“未来学校”教育理念的再认识

按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曹培杰博士的观点, “未来学校”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但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可并使用这一概念, “未来学校”就成了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专有名词。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探索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形态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素团队于2013年启动“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 成立未来学校实验室, 为学校的整体创新提供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未来学校”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学习场景相互融通, 二是学习方式灵活多元, 三是学校组织富有弹性。在“互联网+”背景下, 传统学校将面临结构性变革, 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 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我的教育。

1.1 校长和教育家在想什么?

基础教育出现的问题有这样、那样的原因, 但最深层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把儿童作为中心, 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

“以爱育爱”, 现今的教育投入不能“目中无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

未来教育的本位要从知识、能力向“价值体系”转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

我的中学是为培养公民而存在的。——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铮

学习的发生, 在于学生的足迹所至和人际关系所在。——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

1 非线性空间布局, 学习场所转换的连续性与流动性 (清华附中广华校区)

1 非线性空间布局, 学习场所转换的连续性与流动性 (清华附中广华校区)   下载原图

 

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融入社会的关键是不能把知识、能力、过程、情感、态度分割。——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

所谓学生, 就是学习生活的人。——湖南常德一中校长张卓文

1.2 学界和教育研究者们在关注什么?

我们不禁要问:未来五年, 教育改革发展向哪儿去?未来课堂是什么样?

第一教育精选朱永新、周国平、杨东平谈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办?

蒲公英教育智库研究员王小波:学校教育可以怎样“私人定制”?

广州益升教育机构总经理、留学专家李素磊:芬兰教育的秘密是小孩主动想、主动问、主动找答案, 合作学习, 学生由教育的消费者向创造者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从教材就是世界, 到世界就是教材。

中国教育报:这么多学校都在做课程整合 (融合) , 你知道吗?清华附小的1+X课程探索;重庆谢家湾小学的“小梅花”课程探索;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探索;常州的5所小学试点“全课程”改革探索;美国、英国等国外学校也青睐“全课程”……

1.3“2049中国教育面向未来学校变革研讨会”

2017年末, 我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2049中国教育面向未来学校变革研讨会”, 来自中国教育界的诸多专家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表达了对当前和未来中国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都谈到了我们国家 (基础) 教育正面临的如何系统性地“应对学习变革的新挑战”的迫切性问题。同时, 一些教育家们也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当今国内教育发展和学习环境营造应借鉴国际校园建设创新发展的问题。

2 国际上的国家战略和新型学校案例

相比前面所列国内校长、教育家对我国当今与未来教育的关注与思考, 这些年来国际上不同国家也在对教育进行探索, 对未来学校的认识也更加多样。除了我们熟知的1986年美国政府倡导的STEM教育理念外, 一些国家对未来教育也相继出台了提升发展本国教育的法规和实践。2013年法国参议院通过了《重建共和国基础教育规划法》, 启动了新一轮教育改革。在该规划法《重建共和国的学校》附件报告第三部分“面向未来的学校”中, 明确阐述了法国面向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改革远景, 即“大力推广数字化教学”的方向。正在逐步落实的“教育数字化计划”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涵盖了中小学课堂、家庭教育环境和社区教育环境等各个相关的教育场所, 联结了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的相关参与者, 使全社会资源共同成为一个立体的、可参与和支持的体系。

 

2社区感的学习空间支持多样性学习方式 (清华附中广华校区)

2.1 芬兰的“Me&My City”沉浸式体验学习

“Me&My City”是2009年芬兰教育创新的一大举措, 它并不是一所新型学校, 而是一个针对学童的学习概念, 是涵盖社会、工作生活和创业精神的项目。学习环境是一个微型城市, 学生作为社会的消费者和公民在城市中工作。这是一个面向芬兰所有小学六年级学生, 帮助他们学习有关创业、经济和社会的“沉浸式体验学习”的项目, 主要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 将在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模拟的社会中去, 是将小学教学大纲和体验式教学进行创新性的融合。占地约500m2的模拟性微型城镇由活动隔板搭建而成, 包含15~20个不同行业的企业, 提供70个职位。沉浸式体验学习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理解人作为“社会人”在社会分工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2.2 Ad Astra School:解决问题与创新思考, 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品质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创立了Ad Astra School (小微学校) 。学校有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不分年级;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 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为主;倾向于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让他们理解并学会“批判性思维”。在Ad Astra School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个性化”, 最小的学生仅7岁, 最大的学生14岁, 但不分年级只看兴趣和能力, 尊重人各有志, 但不等于无要求——数学、英语、化学等常规课程都要学习, 但更注重培养个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美国High Tech High:为生活重塑教育

“没有教室, 没有课堂, 没有教科书, 没有考试”, 有的是一个个项目。美国High Tech High (简称HTH) 就像一座儿童博物馆, 陈列着学生的绘画、手工制品和项目成果, 学校倡导的是项目式学习。HTH创立于2000年, 从最初的450名学生发展到今天的5 300名学生, 遍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三个校区, 涵盖了K12阶段所有的年级。从外面看, HTH就像一个盒子, 走进里面就会发现它是一个始发站和一个孵化器。在高25m如仓库般大小的建筑里, 运用了金属的刚性架构, 所有房间四周都是4.5m高的玻璃墙, 每个房间的活动都一览无余。整个学校没有一件买来的装饰, 呈现出的都是学生跨学科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学校每个年级有4个班, 每4个教室组成一组, 建筑在空间结构上很像四合院, 中间的公共空间有公用电脑 (高年级学生一般自带笔记本) , 学生们在得到老师同意后可以离开教室来到这里独自工作或组团讨论。HTH学校特立独行的教学理念不禁让我们思考:学习是否和课程、教室、分数无关?当工作室取代教室、项目取代课程、作品集取代分数, 学习会有什么不同?

3 清华附中广华校区人视效果图

3 清华附中广华校区人视效果图   下载原图

 

2.4 Ørestad College:没有教室的高中

随着技术、教学、知识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特点发生了变化, 教室已经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 这些变化促使学校开始进行学习空间的再设计。新型学习空间与以往的教室相比最突出的区别在于遵循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力求通过学生的协作、互动、讨论等活动促进其主动学习。在新模式学习空间内, 设计支持不同教学模式间快速转换、授课、小组项目讨论等, 把空间的掌握和主导权交给空间的主人, 从而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 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这方面北欧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一直走在世界前沿。丹麦Ørestad College是一所没有围墙和教室的高中, 开放式学习空间让所有人都能产生联系。学生在4个集中的学习区域学习, 由老师教授的学习只占总课时长的50%, 剩下50%时间让学生自己掌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太多限制, 甚至可以在角落里席地而坐或躺在沙发上。学校里一切都实现了电子化, i Pad和电脑都可以随便使用, 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 培养创新思维和弹性思考能力。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 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 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 适应未来变化, 满足可持续发展。

2.5 Think Global School:把世界当作教室

美国Think Global School学校, 把课堂课程与真实的体验式学习相结合, 让学生在旅行中感受其他国度的文化, 在旅行中塑造世界观,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所旅行高中”, 甚至可以在高中三年走遍世界十二个国家。“教室无边界, 社会是课堂”, 学校不只是让学生环游全球, 而且还为他们制订了严格的课程体系。同时学校也对现代信息技术极为重视, 学生们不只是借助这些先进的信息工具记录其旅行见闻, 更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载体展开在线学习与讨论, 为师生交流构建协作性的学习环境。

2.6“自然教育” (Nature Education)

越来越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家庭开始认可和接受“自然教育”。“自然教育” (Nature Education) 也称森林教育 (Forest Education) , 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源于丹麦, 然后迅速在崇尚自然的北欧四国传播开来。自然教育是指孩子们 (或大人) 通过在森林、山地等自然环境中的学习, 增强自我认知并发展社交、锻炼品格和技能。学习课题往往是多领域、跨学科的, 如探究森林在社会中的角色, 荒野如何支持复杂的生态系统, 对特定植物、动物进行认知, 探究自然界规律、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互动, 以及探究人类在宇宙空间中的方位等。

英式森林学校不是全日制的, 而是传统学校的补充。力求为孩子提供一个长期、定期的学习过程, 每周至少一次, 每次半天, 课程至少持续一年, 保证孩子与自然的长期联结。“树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 课程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公园、树林、森林等自然资源, 是由孩子主导的体验式学习, 而非传统学校的教师主导, 教师更多承担设计、计划课程方案的角色, 并观察、引导、与孩子进行互动。学校提倡合理的冒险——第一次露营, 第一次用火, 一次次突破生理、心理的舒适圈, 这些都是成长的过程, 促进全面发展, 提升团队的合作能力、自我驱力、独立能力、创新思维等未来核心技能。

《菁Jing Kids》杂志以“自然教育”为主题, 创始人兼出版人马春蕾在卷首语中写到《自然, 离我们和孩子有多远?》, 曹新星也发表了《亲近自然, 便是最好的教育》。林嫣在《回归自然, 体味自然》中谈到:“自然, 是生命的起点, 也是生命过程中的背景乐。生命所有的大开大合与细致入微, 都在这自然里!大自然是对儿童最好的滋养, 大自然它知道生命的全部答案。”这也正是倡导自然教育的我们所相信的。

2.7 Rosendale:让阅读自然而然、快乐地发生

国外教育特别重视阅读, 国外小孩的阅读量远超国内, 鼓励阅读的精神也体现在了学校空间的设计上。英国伦敦的Rosendale小学在校园里用一辆废旧的双层大巴改造成一辆“大巴图书馆”, 成了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车厢里保留了车座, 加了些小书架、沙发和地毯, 孩子们可以席地而坐阅读书籍。经过学校统计, 自从有了这辆大巴车, 孩子们的阅读量增加了30%。一个富有创意的阅读空间, 会大大促进孩子阅读, 培养阅读兴趣。

3 作为建筑师的我们在想什么?

回顾团队这些年来校园实践项目的设计历程, 在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的理念上我们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校园规划总体和建设标准中功能空间的罗列;第二阶段是在学科内部层面, 在相关教学功能空间的综合与延展设计上做出尝试;第三阶段针对“未来教育”中不同学科间融合的教育理念, 将新校园规划设计的关注点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式学习空间设计。同时, 针对目前既有校园学习空间现状的更新设计 (Redesigning Learning Spaces) , 也伴随教学技术和工具的日新月异, 满足目前及未来不同学习模式的多重需求, 促使学校基础设施进行持续性更新与提升也将成为我国教育设施硬件发展的长期任务。

正在进行中的EPI项目是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6A6工作室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教室共同推进的校园模式探索项目。EPI项目中心由20个仿真创新中心式的工作学习“盒子”组成, 混龄式的学生团队通过真实的任务和项目式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以及沟通表达能力, 在真实的任务中完成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而每个复合式的学习体验单元空间设计同样呼应了这一学习形态的需求。

4 EPI项目鸟瞰效果图

4 EPI项目鸟瞰效果图   下载原图

 

5, 6 EPI项目室内效果图

5, 6 EPI项目室内效果图   下载原图

 

5, 6 EPI项目室内效果图

5, 6 EPI项目室内效果图   下载原图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已从只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获取能力的培养, 向关注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技能思维融合和对社会生活全面认知的通识教育转变。如果说在以往的学校设计中, 建筑师面对的是一张张不同数字规模标准组成的功能空间任务书, 而现在建筑师关注更多的则是鲜活的人——孩子和老师。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定位也从只注重学习知识场所的建造, 转而努力为师生们搭建一个学习知识技能和生活智慧的全方位成长的乐园, 即所谓“见物更见人”, 更关注如何鼓励和触发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学习, 以师生的视角进行观察, 创造出饱含情感元素的创新教育空间, 重新审视人的心理、空间、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求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过程, 让孩子们尽情感受学习的意义与激情, 让教育空间每个细节都会“说话”, 让学习成为一个真实的“体验过程”。

如果说交流和沟通是触发学习者进步和成长的有效途径, 那么身处今天校园的师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对高技术和高情感的自我平衡需求则更加迫切。高技术是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 高情感是人性心理对自然自在的本真向往。未来校园规划设计面临的重要挑战, 是如何在建筑及整个校园范围内找到师生们对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空间、高技术 (物) 与高情感 (人) 之间双重发展需求的平衡, 这将成为当前和今后校园设计的重点。

4 当务之急

当前随着教育领域对未来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不断革新探索, 新的教学模式、教育技术工具的出现, 促使我们对校园的规划设计思想、学习空间形态要进行拓展式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了解借鉴当今国内外对未来教育和学校建设的探索、思考和研究, 依据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校园办学体制的实际发展需求, 从校园规划设计建设各个环节系统思考和突破当今固有的陈规束缚, 避免短时间内全国范围内持续高强度大规模校园规划建设中低水平“同质化”的校园发展建设, 为已经到来的急速发展变革中的“未来学校”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办学需求提供有预见性的硬件变通条件, 已成为当前我国校园建设实践中的当务之急, 期待建筑师同行们的共同努力。

 

894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