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使用主体转换为指引的建筑改造——上海梅林正广和大楼改造实践

作者:汤朔宁 胡博君 奚凤新
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梅林正广和总部大楼(原为正广和汽水厂仓库8号楼)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通过对其使用主体的转换分析,得出相应的建筑改造策略,同时对改造前后使用主体共同的历史元素进行保留,使不同的场所保留相同的记忆。
关键词:梅林正广和 历史建筑 建筑改造 使用主体
作者简介:[1] Sullivan L. The Tall Office Building Artistically Considered(1896)[J]. Traduit dans Claude Massu, L’Architecture de l’école de Chicago, Paris, Dunod, 1982:147. [2] 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合伙),上海有限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通北路400号上海汽水厂8号楼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Z]. 2014.

上海梅林正广和公司前身是上海汽水厂。梅林正广和大楼建于1935年,原名正广和汽水仓库8号楼,钢筋混凝土结构,于1999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保护类别四类),是上海近现代民族工业建筑的典型代表。为了更好地展示历史建筑风貌并完善其功能,梅林正广和大楼在全社会的关注下,于2013年底整体平移了38m至济宁路口,并增加了2层地下室,终于将这份民族工业记忆在公众面前展露出来。今天,随着梅林正广和公司业务的发展和运营模式的更新,拟将该建筑改造为梅林集团的总部办公大楼,使用主体从正广和的“货”转换成了正广和的“人”。

本次改造重点是室内空间的重置,建筑形体与外立面不做改动。路易斯·沙利文认为1,功能的转变势必会对其建筑形式产生影响[1]。梅林正广和大楼的改造,其使用主体从“货”到“人”的转变,使用场景由仓库到办公的转变,必然对其建筑形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对使用主体特性转换的研究也将成为后期场景改造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虽然使用主体由“货”转变为“人”,但其根本属性——“梅林正广和”始终是其贯穿前后的一条主线。在完成使用场景的转变后,如何在设计中保留“正广和”元素,使场所中依然保留“货”的记忆,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

1 以“货”为主体的建筑特性

梅林正广和大楼为地上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长43.78m,宽30.18m,呈U字形布局,两翼分别布置了垂直交通空间。建筑占地面积约1 321m2,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7 137.13m2,标准层建筑面积约为1 163m2,简洁的现代主义风格,墙面为红砖清水墙,混凝土框架露明形成横竖线条的构图[2]

1 梅林正广和大楼外立面夜景

1 梅林正广和大楼外立面夜景

 

2 梅林正广和大楼航拍图

2 梅林正广和大楼航拍图

 

仓储空间的特征一般是大平层、大开间、大进深,并且避免阳光直射。大楼的平面布局除了U形两翼外均为大空间,楼板底净高3.66m,柱网为6.3m×6.0m,将阳光对货物的影响降到最低。因货物贮藏需要,平面布局几乎没有其他功能要求和房间分隔。为了便于货物运输,原平面北侧U形两翼分别设置了两部旋转滑槽和升降机。然而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正广和大楼已不作为仓储用途,所以旋转货槽和升降机都在1996年的改造中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楼梯、客梯及辅助用房。

结构方面,因货物贮藏荷载较重,为了达到最优的受力效果,并且在有限的层高中尽量提高存货空间的使用净高,原建筑采用了6层单向布置的钢筋混凝土规则框架结构,主次梁均在两端加腋梁,这也是仓储建筑的重要结构特征。

货物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无感知,对建筑的内部空间变化无需求,对建筑材质装饰不敏感,所以原有建筑空间比较简洁,在建筑材质、室内色彩等方面也无变化,均为白色乳胶漆,甚至直接暴露混凝土结构,几乎没有装饰,比较粗犷。

使用主体就像雕塑家的手,货物的每一个特性都在塑造着建筑的形式,无论是平面布局、空间结构,还是交通流线、材质色彩,都对正广和大楼的设计手法有一定影响。

2 以“人”为主体的改造线索

从贮藏货物的货仓到供人活动的场所,使用主体特性的变换对建筑提出了不同需求。通过对人活动特性与货物特性的差异分析,得出建筑改造的依据。

2.1 采光恢复

人活动的场所需要适宜的采光环境,这一点与货物贮藏恰好相反。为了提供更好的采光环境,在建筑二至五层中间三跨的局部楼板被拆除,并加设屋顶天窗,在引入自然光线的同时,减小建筑内部空间的开间和进深,做到每一个房间都有采光,营造更加怡人的活动场所。

3 中庭新增楼梯

3 中庭新增楼梯

 

4 改造前标准层平面图

4 改造前标准层平面图

 

2.2 功能重置

由于货物本身相对较为固定,并无自发的活动行为,因而原平面布局并未出现功能房间的划分。人的行为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不同的行为将衍生出不同的使用场景,所以需要根据功能需求对内部平面格局进行划分。根据业主的要求,总部办公大楼的使用场景大致可分为三种:工作和会议、展示和接待、休闲和餐饮。功能布置的原则按照使用功能开放性的高低,由首层至顶层依次设置。首层设置接待展示及大会议室,二层为员工餐厅及休闲区,三层为开放式办公区,四至五层为部门办公室,顶层为领导办公室。

5 改造后标准层平面图

5 改造后标准层平面图

 

2.3 交通联系

货物与人的重要区别在于,货物是独立的个体,且个体之间并无交流与联系,而人的活动却不是独立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进行着各种类型的信息交互。所以在原有建筑垂直交通的基础上,在中庭加设了一部楼梯,以增加垂直方向的联系,并且在每个办公自然层设置休闲交流场所,同时打造屋顶花园。在新增中庭的内立面尽量设置落地玻璃,在提高采光条件的同时,最大程度创建视线上的交流。

6 改造后功能布置分析图

6 改造后功能布置分析图

 

2.4 空间感知

与货物贮藏的场所不同,人对空间变化、材料质感和色彩是具有感知的。近人尺度的材质运用、空间变化及色彩选择,能够给场所中的人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及舒适感,也可以烘托场景的氛围,创造人性化的活动场所。原建筑因货物特性导致建筑空间相对单调、建筑材质无装饰与变化、建筑内部色彩平淡,为了更好地营造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我们在改造过程中对空间、材质及色彩都做了相应的调整。

7 改造后标准层休闲区

7 改造后标准层休闲区

 

空间组织层面,局部楼板的拆除以及天窗的设置,打破了原有的单调格局。同时在中庭的四个内立面上透空或设置落地窗,在每层不同位置设置与中庭连通的休憩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升空间的趣味性。

材质运用层面,根据区域不同功能属性选择不同材质。公共区域采用石材或水磨石地面,办公区域采用感受更为柔和的木地板或地毯,二层餐厅及咖啡厅局部采用拼花马赛克地面。墙面总体以乳胶漆作饰面,中庭内立面局部采用木饰面,办公区域临走廊一侧采用带有内百叶的玻璃饰面,使得空间更通透。中庭楼板拆除后留下的加腋梁将建筑原本的混凝土及石料展示出来,仿佛是历史的印记。公共区域的天花大面积采用设备管线露明,办公区域和会议室采用铝拉伸网或铝板天花。通过不同功能区域材质的变化,原单一材质的空间变得丰富宜人,体现出不同功能区域的性格特征。

8 改造后咖啡厅

8 改造后咖啡厅

 

色彩方面,针对原仓储建筑的灰暗色调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在建筑材质、设备管线及软装饰品上营造新的色彩氛围。在墙面上使用明度和彩度均较低的紫色和绿色,使之成为烘托环境的主色调,提供了更加轻松舒适的环境。设备管线露明,除了红色的消防喷淋水管和蓝色的给水管之外,选择了统一的黑色,而家具、地毯、壁画等软装则选择了明度和彩度较高的色系,给人以视觉冲击,缓解部分视觉疲劳。

3 贯穿始终的历史记忆

通过分析使用主体转换后的特性变化而采取的一系列从空间、平面、材质和色彩方面的改造措施,正广和大楼从一个储物空间变成了一个舒适的工作场所,这一切都在于一个“变”字。由于梅林正广和大楼是一座具有故事的历史保护建筑,是一座即使使用主体从“货”转换到“人”,却依旧保留着“梅林正广和”属性,成为上海近代民族工业从民国到现代的一个建筑缩影,这就是整个改造过程中的“留”字。

在中庭重建过程中,我们特意保留了原始的主次梁及工业建筑特有的加腋结构,去除楼板时剥去后加的涂料层,将混凝土及骨料粗犷地暴露出来,与其他区域细腻的材质、明快的色彩形成强烈对比,给人印象深刻。梅林正广和大楼的立面被特意印在首层前厅的背景印花玻璃中,与背后的企业展厅一起讲述这座建筑的历史故事,这也是梅林正广和这一民族工业的发展印记。

4 结语

通过对本次改造项目的思路整理,我们发现了一条“求同存异”的改造建筑新思路——通过分析使用主体转化前后的特性差异,采取相应措施来满足新主体的使用需求,可谓“存异”;对于共同要素或特殊记忆的保留及展示,可谓“求同”。

Architectural Renovation Guided by the Conversion of Users:Shanghai Maling Aquarius Headquarters
TANG Shuoning HU Bojun XI Fengxin
Abstract: The Maling Headquarters building was originally Warehouse 8 of Aquarius Company and is one of the excellent protective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Shanghai. By analyzing the conversion of its users, this article draws a corresponding strategy for building renovation. In the practical project with the theory, we intentionally preserve the historical elements common to users both before and after renovating, which endows different spaces with the same memory.
Keywords: Maling Aquarius; historical building; architectural renovation; main users;
851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