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共享和参与的邻里生活中心营造——清河生活馆设计

作者:刘佳燕 邓翔宇
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社区生活圈和社区综合体建设成为建设宜居城市、提升社区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社区中心的营造逐步从围绕管理、服务转向以生活为中心,参与式社区规划理念和实践逐步兴起,强调社区规划建设相关的功能策划、空间设计和场地运营中应充分考虑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共享。以清河生活馆项目设计为例,对作为其工作背景的“新清河实验”和参与式社区规划进行了简要介绍和特点概述,继而从清河生活馆的项目背景、调研评估、项目策划和空间设计等方面展开介绍,总结多元、共享和参与的三大核心价值理念贯穿其中,最后对未来运营管理和外部环境一体化优化等提出展望。
关键词:邻里生活中心 社区综合体 公众参与 社区规划 清河
作者简介:刘佳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 邓翔宇,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分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博士。;
基金:欧盟Horizon 2020课题“Transition towards Urban Sustainability through Socially Integrative Cities”(770141);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宏中观视角下北京中心城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研究”(18SRC014);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可持续住区联合研究中心课题“老旧小区有机更新配套政策研究”(20152001392)资助;

 

1背景

1.1各地大力推进社区生活圈与社区综合体建设

我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构建机构健全、设施完备、主体多元、供给充分、群众满意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推进城市社区15min服务圈规划建设,推进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便捷化,以及在综合服务设施中整合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支援服务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等发展策略。近年来,15min社区生活圈建设成为各大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以及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社区综合体作为生活圈中心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反映出当代社区服务设施走向集中化的转型趋势。以往分散式的布局模式常常导致设施规模小,布局凌乱无序,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难以进行有效监管,进而引发扰民、环境卫生等问题。社区综合体通过整体的规划设计,整合多项社区服务功能,有利于形成高识别度的社区中心,发挥规模效应和聚集人气,促进功能协同和空间复合使用,节约用地,提高服务效率和利于集中管理,能更好地满足居民各类需求,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在不同地域和规划管理体系背景下,社区综合体的名称、规模、功能都呈现出多样化,名称包括生活方式中心、社区综合体、邻里中心等,建筑面积从数百到上万平方米不等,功能配置方面有的强调政府公共服务集成,有的作为复合式社区商业中心,有的则注重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与公益服务的结合。总体而言,社区综合体通常指在邻里社区层级多种生活性服务设施的聚集体。

1.2社区中心从管理型、服务型走向生活型中心

回顾我国社区规划和建设历程可见,社区中心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兼具地理性和社会性内涵,具体形式和内容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社区中心主要围绕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体现为“行政型中心”。面对日益增长和多元化的社会需求,20世纪末期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理念不断强化,政府向基层社区投入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服务型中心”逐渐成为新的社区中心形式。201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治理理念和社区生活共同体建设目标的提出,城市发展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生活为中心”,基于日常生活的消费、体验、交往等生活性场所成为凝聚人气、联结邻里、培育社区归属感的重要载体,“生活型中心”成为当代社区中心的新特质。

在实际生活中,上述三种类型的社区中心都同时并存,不过很多暴露出“有名无实”的局限性。有的作为物理空间的中心,有宽阔的活动广场或通行人流的汇集,却缺乏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内核;有的作为行政化的社区服务中心,只是居民办理手续的办事场所,僵化、冷漠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导致空间的开放与活力不足;有的作为社区商业中心,人气有余但凝聚力不足;还有的社区中心布局与公共交通站点、主要街道和广场绿地等缺乏紧密联系,标识性和可达性较弱,从而影响人气。如何营造真正聚集人气、促进邻里交往、形塑社区精神的邻里生活中心,成为实践“生活型社区中心”核心内涵的重大挑战。

1.3社会治理创新呼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规划路径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日益走向存量更新阶段,社区需求和利益格局日趋多元化,中央提出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战略,强调多元参与的社区规划迅速兴起。区别于传统注重物质空间设计和配套指标的住区规划,社区规划更加注重从系统和发展的视角,关注社区社会、经济、空间、文化、制度等多维度的互动和共生发展,强调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共同体和精神命运家园,通过各方主体共谋共建共享,实现社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基于社区规划理念和路径,社区综合体的营造不再是精英主义或经验主义下千人指标的简单叠加,抑或功能模块的空间拼合,而需要坚持社区主体性这一基本出发点,充分了解并面向社区真实的生活需求,让社区全面参与空间的策划、设计、使用和运营,实现社区综合体的需求响应、活力建构与归属感培育。

2清河实验

2.1基本概况

清河街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西侧分别紧邻京藏高速和京新高速,北五环从街道南部穿过,占地面积约9.37km[2],下辖29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4.5万,属于典型的城郊型地带。

在清河地区曾经发生了中国社会学史上一场重要的社会实验,史称“清河实验”。1928年,在老一代著名社会学家杨开道、许仕廉等人的带领下,燕京大学师生在当时的清河镇围绕提升农业生产、改善医疗卫生、教育水平等方面展开一系列乡村建设实验,到1937年因战争缘故中止。

自2014年起,清华大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师生组成跨学科团队,在清河地区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验,称为“新清河实验”。“新清河实验”至今已持续开展了五年,目标在于激发社区活力,促进公众参与,探索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之间良性互动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强调参与式社区规划与社区协商治理、民生服务保障等工作协同推进,实现街区的全面提升。

2.2工作定位和特点

“新清河实验”整体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围绕社区社会治理创新,先期聚焦社会再组织,进行社区治理结构的存量改革,之后着力社区提升,实现社区内社会人文、组织架构、生态环境、空间景观等层面的全方位提升,并围绕商品房社区、混和型社区和老旧社区分别选取典型社区开展工作。

第二阶段,自2017年开始探索清河实验2.0。相对于之前侧重在社区层面的工作,这一阶段提升到整个街道层面推进工作,特别是探索制度性实验的内容,并将公众有序参与和多元协商共治的核心理念落实到三大主题:一是社会治理创新,探索多元参与型社区协商治理;二是城市空间优化,推进以人为本参与式社区规划;三是社会服务保障,发展社区互助居家养老模式。阶段目标是打造街区治理创新上“有活力”、工作居住环境上“有品质”、民生关怀保障上“有温度”、邻里守望互助上“有亲情”的“人文新清河”。

总结“新清河实验”的工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区能力建设和实现全面提升为核心目标。强调以社区为主体,注重主体意识培育和主体能力建设。

(2)跨学科协作。面对社区作为“社会-空间”统一体,来自社会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社会工作等多专业和跨专业背景的团队成员共同协作。特别是将空间规划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关注规划干预和社会再造两者的互动过程。

(3)采取长期专家陪伴式工作方式。不同于常见的项目制形式,强调与街道和社区结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协助拟定发展战略,提供咨询建议、专业支持、社区能力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和示范项目实施等,旨在推进地方的可持续健康成长。

2.3参与式社区规划

笔者主要负责以参与为核心的社区规划,坚持以社区作为规划的主体,以物质性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为抓手,以人的提升为核心目标,关注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社会与空间的相互生产,实现社会性公共领域的培育和社区共同体的建设,切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协商,围绕社区公共空间功能提升、形式优化等内容,包括活动广场改造、绿地整治、楼门美化、地下空间再利用、社区花园共建等,从议题提出、功能策划、方案设计、规划实施到运营管理等全过程充分吸纳社区相关主体参与,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品质的同时,促进邻里联结和社区归属感。

2018年,我们协助清河街道设立了社区规划师制度,采取街道搭台、企业和社区共建、第三方培训和评估、社区协作等方式,在5个社区启动试点工作。通过公开招募和选拔,对口每个试点社区组建一支“1+1+N”社区规划师团队——1名规划设计师,来自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也是清河辖区内企业),1名社会工作者,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社区提升与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清河实验”在清河街道孵化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以及N名社区规划员,包括有能力、有意愿的社区居民和外部志愿者。同年年底,海淀区启动责任规划师工作,为每个街镇配备“1+1+N”(1名专职责任规划师,1名高校合伙人和N个项目规划团队)责任规划师团队。笔者基于前期工作基础,担任清河街道高校合伙人一职。由此,通过制度创新,将以往基层规划建设“为项目买单”转变为“为智力买单”,形成一支跨学科社区规划团队,长期扎根社区,陪伴成长,提升微观人居环境品质。

1 总平面图

1 总平面图

 

2 生活馆策划和设计过程中组织多次社区参与

2 生活馆策划和设计过程中组织多次社区参与

 

3清河生活馆项目定位与策划

3.1项目背景

清河生活馆项目是在“新清河实验”课题组支持下,探索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背景下的邻里中心建设。

项目位于清河街道毛纺北小区。小区始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5.6万m[2],总建筑面积6.4万m[2],共有楼房9栋,社区内常住人口约2 480人,共计约900户。2017年,毛纺北小区被选定列入北京市海淀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试点项目,2019年成为北京市首个加装电梯、增设机械式停车位和增设养老驿站三个自选项目全部落地的试点小区。

针对毛纺北小区老年人口比重高、社区养老需求突出的特点,小区综合整治的自选项目中特别加入了增设养老驿站。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清河街道办事处在毛纺北小区附近租赁一处既有商业建筑,计划改造为包含养老驿站功能的社区综合体。建筑体西临安宁庄东路,东、北两侧与毛纺北小区相接。建筑基地形态为北宽南窄的三角形,基底面积约1 300m[2],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总建筑面积约4 650m[2]。建筑结构为框架结构,原主要功能为公寓酒店、沿街店铺和商务办公,内部空间被大量临时隔断分割成小房间。

3.2现状调研与评估

基于现状调研,评估改造设计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协调问题:

(1)定位协调

虽然项目起因是为毛纺北小区配置养老驿站,但从建筑体量和可服务范围而言,需要统筹考虑并适当承担毛纺北小区周边15min社区生活圈的服务功能。

(2)场地协调

场地西临城市干道,旁边就是一处公交车站,南侧主入口紧邻毛纺北小区南门,东接小区内活动广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可达性。设计中需要充分利用东西两侧便利的可达性和展示性优势,凸显其作为生活中心的吸引力,以及考虑两侧不同活动人群的差异化。

(3)功能协调

功能定位是生活馆策划和设计中最大的挑战。在项目场地北部不远处是清河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旁边的毛纺北小区内有社区服务站和居委会办公用房,周边还有不少小型超市、店铺门面,可以说,地段周边基本生活服务和基础性社区服务功能已较为完备,但也暴露出公共服务类设施行政化气息过重、活力不足,以及商业服务类设施混杂无序等问题。生活馆功能配置是以公共服务还是便民商业服务为主,以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还是社区需求为准,种种选择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争议,街道办事处也无法给出明确的设计任务书。最终,基于多方多轮协商,团队确定了从实际需求出发的原则,针对使用群体的复杂性,团队组织了十余次线上与线下专项调研,充分了解周边地区现状和潜在的居住、就业、管理等群体需求,及其对未来新型生活消费场景的意象。由于群体构成高度多元化,需求非常离散,如何取舍和协调成为挑战。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生活馆的名称,我们也是通过线上与线下广泛征求民意,最终选取了得票数最高的一个,也就是“清河生活馆”。

(4)风貌协调

一方面,建筑风格应与临近居住区整体风貌协调,但又需要有标识性。另一方面,临街界面应开放,展示活力,但又需要统一、秩序化,避免做成商业街上小型店铺独立对外开门的形式。

3.3项目策划

(1)项目定位

清河生活馆定位为清河街道邻里生活中心,不仅服务毛纺北小区,而且辐射周边步行15min范围内的社区。同时,生活馆还可承担毛纺北社区办公、服务和活动的部分职能,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未来,生活馆将成为社区日常生活和邻里交往、互助共享的中心,以及社区生活共同体塑造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催化剂。

(2)功能定位

针对社区需求多元化和离散化特点,聚焦于需求类型的融合和打包,形成不同时空间活动特质的“需求束”,对应不同楼层形成五大主题区:1)屋顶平台以“赏”(景观体验)为主题,提供花园种植体验、城市景观欣赏等;2)地上三层以“颐”(社区养老)为主题,提供老年日托和短期照料等;3)地上二层以“学”(社区教育)为主题,提供四点半课堂、幼儿托管、图书阅览、文化交流等;4)地上一层以“活”(生活服务)为主题,提供便民服务、文化展示、老年餐桌、社区服务等;5)地下一层以“乐”(社区活动)为主题,提供居民文体活动、街道党群活动、辅助和设备用房等。

由此,打造集成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志愿互助服务的综合平台,并打破以往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类服务供给方的隔离局限,通过“运营统筹+智慧管理”在操作层面实现整合,亦能更好地促进政府主体性、市场主体性和社会主体性的相互建构。

4生活馆空间设计

4.1多元融合

生活馆聚焦以“生活”为核心的邻里中心营造理念,强调实现以下四个融合。

(1)功能聚类的空间融合

基于规范要求和需求调研,我们初步整理出期望纳入生活馆的功能项目约50余个,如果全部并置预计需要上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为了在有限的四层空间内尽可能多地合理容纳各类功能,设计中对应建筑体“分层-分区-分间”的三级树形空间组织形式,采用“大聚类-中并置-小兼容”的功能分区思路。

首先,将各项功能基于聚类划分为“赏-颐-学-活-乐”五大主题,通过竖向方式分层设置。例如,一层放置社区需求度和使用频次最高的功能项目,即社区服务、居委办公、社区议事、便民服务、老年餐桌等,相对开放,便于人群到达和使用;二层设置人文、教育主题相关的图书阅览、文化沙龙、四点半课堂等,相对较为安静,易于形成场所氛围和培育归属感,四点半课堂设在二层也充分应对了家长提出的安全管理方面的需求。

其次,根据空间的动静程度、人群规模等,对每层建筑平面中的三角形开敞空间和若干矩形功能房间进行分区并置。例如,三层的养老驿站将老年人就餐、就诊、休闲、交往等动态型活动并置于中央的开敞大厅,护理房间和服务用房规则地排布于周边,呈向心环绕格局,营造出容易辨识和便捷可达的空间格局,也方便护理人员统一看护。

最后,对应各功能空间,创造相关功能项目在时间上的兼容性使用。例如,老年餐桌的空间在就餐之余,可以兼容社区活动、微课堂、议事会等,墙面和角落空间还可以兼容设置爱心传递站、志愿者窗口等;又如,在一楼大厅的便民服务,通过设置可移动摊位,实现开敞空间内便民服务与社区活动的互动联系,服务项目也可以通过招募社区志愿者、定期排班的形式,预计3~5个摊位通过空间共享提供衣物缝补、家电维修、健康体检、简易理发等10~30项便民服务,最大化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和灵活性。

(2)三类服务的内容融合

调研显示,大量社区综合体服务内容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建设或运营主体的传递性,导致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商业服务与社会公益服务的相互隔离和割裂,故而导致活力有限。公共类服务有必需性优势,但常常管理滞后,缺乏吸引力和活力;商业类服务能够敏感捕捉市场需求,但容易出现过度竞争或持续性不足;公益类服务的生存压力大,造血机制不足。

在清河生活馆的服务内容设置上,我们注重从需求出发,探索整合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商业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的“大社区服务”。由此,社区服务从以往面向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性救助,拓展为满足社区各类人群日常生活需求、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

(3)三种管理的形式融合

社区综合体通过空间整合,有利于采取统一化管理,便于提升空间和服务的品质,但也可能带来空间管理的僵化,缺乏灵活性。特别是社区生活服务,不同活动的主要发生时间有很大差异性,不同主体在活动组织和空间运营上也各有所长。

生活馆的空间设计中,我们前置性纳入了对于不同功能空间运营管理方式的考虑,通过不同管理主体的动线分区,借助智慧门禁、分区用户管理等高科技手段,探索政府行政、社会运营和社区自主三种管理形式的结合。例如,将主要面向毛纺北社区的功能空间集中布置在东北侧,可以通过东侧次入口和垂直交通空间独立控制人流进出,并结合分区门禁和用户预约控制系统,为居委会和居民提供个性化使用空间和自主管理的可能。由此,空间的运营和使用更具灵活性和高效性,有助于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能动性和协动性。

(4)多元人群的活动融合

高度流动性和原子化的现代社会对传统邻里社区带来冲击,清河地区曾经紧密连结的乡村邻里、单位制背景下的大院邻里,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逐步被肢解、碎片化,甚至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高度差异化的社区和人群构成。随着传统的邻里功能日益被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所替代,邻里之间的互助关系被经济性的利益关系所取代,生活馆的功能将不仅仅是社区服务消费的场所和社区活动的载体,基于“社会-空间”辩证法的视角,还需要充分发挥“空间的表征”和“空间的生产”职能,通过营造真正有活力和社会学意义的生活中心,重构社区生活共同体,重塑珍贵的邻里文化和归属感。

生活馆的空间设置中,打破了常规的按人群划分功能区的做法,尽可能通过活动融合来促进不同年龄、家庭、爱好、阶层人群的互动和互助,强化社会交往和认同感的培育。例如,儿童活动与老人休闲空间的并置和融合,为老年人兼顾儿童看护和自我休闲提供了可能,并创造邻里互助的机会;又如,屋顶花园采用共建社区花园的形式,为社区居民自主种植、维护绿植,以及为在此进行生态教育的儿童、赏景远眺的人们和住在三层养老驿站的老年人,创造了相遇和交往的各种可能。

4.2弹性共享

社区活动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互动性等特点,并且活动主体和内容往往在同一空间随时间而变动,因此在生活馆室内空间的设计上,强调了“无边界”的空间模式,以不同活动空间的弹性共享,实现不同业态之间联动与不同人群之间交往的最大可能。

设计利用原有建筑框架结构的优势,最大化去除了分隔空间的墙体,使每一层的公共功能可以在一个大而有序的空间中实现互动。设计将电梯、楼梯、卫生间、服务用房、设备用房整合到公共空间背侧,形成整体连续的服务界面,从而最大化地确保公共空间开敞。

3 一层平面图

3 一层平面图

 

6 屋顶层平面图

6 屋顶层平面图

 

5 三层平面图

5 三层平面图

 

7,8一层大厅

7,8一层大厅

 

7,8一层大厅

7,8一层大厅

 

4 二层平面图

4 二层平面图

 

9~11二层图书阅览空间

9~11二层图书阅览空间

 

9~11二层图书阅览空间

9~11二层图书阅览空间

 

一层大厅融合了便民服务、小型超市、展示区等公共功能,将社区服务设置在建筑东北侧,由主入口进入的人群穿越公共区域后可达,为商业服务和展示区提供更多的体验和消费机会。

二层利用图书阅览区,将儿童阅读与大众阅览以及咖啡茶歇融合在一起,开放、轻巧的阅览桌椅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布局模式,满足不同时段、不同人群的多种活动需求,如图书阅览和自习、社区课堂、互动沙龙、开放式工作坊、小组分享会等。设置在东北侧的儿童托管区,亦可以在人们行进过程中,创造参与到图书区活动的机会。

三层将养老驿站的活动、用餐等公共功能集中在充满阳光的大厅,塑造出适合交往的多功能空间。

地下层的社区活动大厅,成为居民开展文体、联谊、党建等一系列活动的绝佳场所。

4.3环境呼应

为使生活馆更好地成为社区居民的家园,建筑外部空间设计采用了与周边环境积极融合的策略。外立面材料主要采用陶土板,绿色环保、无辐射,充满自然气息,色泽温和而显雅致,避免了给周边住宅楼和步行人群的光污染影响,增加建筑外观的亲和力。一层混凝土的天然灰色与二三层暖色调的色彩应用,使得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深浅搭配的陶土板、深色纤细的金属窗套共同勾勒出精致的立面效果,谦和协调但又彰显独特气质。

基于高密度城市化地区环境基质,生活馆西侧面向城市道路强化了室内场景向室外开放、友好的展示面,营造亲切、宜人的街道景观。立面没有采用之前沿街小尺度独立开门的形式,而是采用一体化的透明落地玻璃,打通室内外视线联系。建筑南端紧邻公交车站处设置主入口,使得一层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作为一种生活呈现,吸引更多潜在消费人群,也激发内部空间次级活动的可能;二层沿街面为儿童阅读区,悬浮半空的云朵灯,可坐、可躺、可靠的台阶式阅览空间,共同营造并向远处传递静谧阅读的书香气息。

9~11二层图书阅览空间

9~11二层图书阅览空间

 

1 2,13三层养老驿站

1 2,13三层养老驿站

 

1 2,13三层养老驿站

1 2,13三层养老驿站

 

东侧与现有的小区内活动广场相呼应,设置次入口,激活既有室内外活动的互动联系,也方便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便捷到达社区服务站、办公室、四点半课堂等场所。

南侧采用通透并具有韵律感的立面形式,一层窗户适度提升,降低噪音和对视影响;二层大面积落地窗增加被动式天然采光,为阅览和交流空间营造出明亮舒适的氛围。

北侧因为紧邻小区住宅楼,尽量采用实墙、小窗形式,避免两者之间的视线和噪音干扰。

屋顶社区花园采用绿色、轻松、自然的花园形式,形成面对周边中高层住宅的生态型第五立面,并创造了在屋顶远眺西山的绝佳景观平台,营造绿色、开敞、放松身心的“空中花园”。

事实证明,比起当下流行的通过独特造型或色彩创造视觉标志性的做法,谦和地融入周边环境的社区中心建筑,能展现出更佳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更好地获得居民的认同。

5总结与展望

清河生活馆的营造,以真实的社区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以多元、共享和参与为核心价值导向,通过定位邻里生活中心的社区综合体建设,依托地缘、趣缘与志缘,创造基于共同生活情境的交往、联结与互助,激发社区活力,推动社区回归生活共同体的建构。

1 4,15建筑外观

1 4,15建筑外观

 

但空间的营造只是迈出的第一步,后面更大的挑战在于运营。在策划和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与公益服务的并行管理模式,建议通过运营主体的一体化统筹,避免过度的功能分散和空间凌乱,以使整体氛围、服务品质、管理控制得到较好的保证。通过空间的合理聚类和适度分割,实现相关子服务板块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或兼容共享,有利于满足多元需求,丰富活动内容,同时又可通过市场收益反哺公益服务,实现生活馆运营的自我造血机制。目前团队也在持续参与运营方招募和运营方案讨论,希冀功能策划、空间设计能与后期的运营使用实现良好对接。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社区综合体有集约用地、聚集人气和发挥规模效应的显著功能,但国内外实践显示,它可能对周边城市道路交通和停车造成压力,而且过度强调大量社区服务功能的集聚和内向化,亦会给城市传统街道活力带来冲击。因此,需要对生活馆外部空间环境的协调与优化予以持续关注。一方面,生活馆与北部的社区服务中心、沿街商业空间之间有待强化功能呼应和联动,提升安宁庄东路作为清河地区重要生活性街道的步行体验、景观效果及交往休憩氛围;另一方面,由于既有用地条件限制,生活馆地段内没有提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地,需要在周边街道和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中予以一体化考虑。

1 4,15建筑外观

1 4,15建筑外观

 

业主:北京市海淀区清河街道办事处

北京海房银龄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河毛纺北小区

建筑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刘佳燕、邓翔宇

策划团队:肖林、陈孟萍、刘乐旋

设计团队:蒋承胜、张宇、刘昊、秦岭、李林、丁春胜、孙泽政、张春喜、郑芳、冯亦、田英、高润霞、史丽娜、孙佳明

总建筑面积:4 650m2

设计时间:2017.10~2019.03

建成时间:2019.06

摄影/图片版权:刘佳燕、邓翔宇、蒋承胜

参考文献[1]陈建胜.从社区服务中心到社区中心:公共空间的社会性锻造——基于衢州农村社区建设的案例[J].浙江学刊,2013(6):62-66.

[2]陈伟东,舒晓虎.城市社区服务的复合模式——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模式的经验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5-61.

[3]戴德胜,姚迪,段进.比较与重构——中外典型社区中心空间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6):112-118.

[4]戴翔.城市新建地区社区公共设施优化配置的思考与建议——以南京市河西地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4(1):14-18.

[5]雷诚,刘媛.集中式社区服务设施供给的规划理念与方法研究——基于国内外案例的比较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8(4):96-104.

[6]李春.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与启示[J].理论导刊,2013(2):26-28.

[7]李强.清河实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5(8):27-28.

[8]李强,温飞.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J].前线,2016(2):7-9.

[9]刘佳燕,邓翔宇.基于社会-空间生产的社区规划——新清河实验的探索[J].城市规划,2016(11):9-14.

[10]刘佳燕,谈小燕,程情仪.转型背景下参与式社区规划的实践和思考——以北京市清河街道Y社区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7(2):23-28.

[11] 刘佳燕,王天夫.社区规划的社会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12]张威,刘佳燕,王才强.新加坡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J].规划师,2019(3):18-25.

[13]孙道胜,柴彦威,张艳.社区生活圈的界定与测度:以北京清河地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6(9):1-9.

Neighborhood Life Center Building Based on Diversity, Sharing and Participation:Qinghe Life Center Design
LIU Jiayan DENG Xiangyu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mmunity life circle and community complex building have been important measures to realize livable cities and improve community life quality. The key attraction point of community centers has gradually transferred from management, service to life-centered. Meanwhil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articipatory community planning has grown up rapidly, which emphasizes that the whole process of function programming, spatial design and venue operation in community planning and building should involve diversified stakehold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aper takes the design project of Qinghe Life Center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Qinghe Experiment" and participatory community planning as its working background, and it illustrates the site information,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spatial design of the project, summarizing into three major value ideas including diversity, sharing and participation. Finally,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future operation,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center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neighborhood life center; community complex; public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planning; qinghe;
846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