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城的价值与演进

作者:刘刚 邹莺
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从成都少城片区的历史演变、街区格局、自发演进与开放互通四个方面阐释其历史、格局、城市等价值,它们如何为片区带来独特性、丰富性与持续活力,以及城市设计团队在对这一系列价值的认知和认同基础上,在街区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国际社区城市设计等不同的规划设计阶段中,如何与城市的使用者、管理者共同参与城市的更新,陪伴城市的生长。
关键词:城市更新 街区价值 自发演进 社区培育
作者简介:刘刚,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院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历史保护与发展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及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 邹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历史保护与发展设计研究中心)执行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英国爱丁堡大学艺术史硕士,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理事。;

成都少城是一个独特的街区,特有的街道形制和历史遗存,丰富多样的街道生活,令其成为市民和历届政府关注的重点区域,而少城的更新也一直是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在城市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少城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独特的在地性和生活特征。而自2012年以来,中建西南院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也参与到少城的城市更新中,展开若干相关规划与设计,基于其特定历史和空间的价值,探寻城市更新适宜的策略与路径。

对少城价值的认知是通过每一次设计挖掘而深入的,这些价值挖掘是一个逐渐发现、讨论并取得各方共识的过程,而这种对价值的共识也反过来不断地推动设计和实施机制的演进。少城的城市更新过程,也是居民、商家、企业、政府组织和设计师多年来共同参与的过程,正是基于多方共识的参与和共建,促成了少城今日的丰富呈现。

1少城的价值

1.1历史的叠加——历史价值

对少城的城市更新研究,是从追溯其历史开始的。少城的源起可上溯至公元前307年,秦代张仪主持修筑成都大城后,于城西开辟少城,由此开启大城与少城东西并立、绵延2 000余年的城市格局。至清康熙五十七年即1718年,为安置驻防成都的八旗兵丁及其家属,在原少城遗址上划地修筑满城,奠定了如今少城的城市空间格局。民国年间,封闭少城的城墙逐渐被拆除,胡同成为开放的街巷,少城与大城合而为一,完全融入成都市区。及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原有的低层院落更替为五、六层的居民住宅,底层则形成了面向街道开放的沿街店铺。

可以说,历经2 300余年历史的少城非某一个时代片断的遗存,而是多个历史时期城市建设逐渐叠加的结果:秦代甚至更早时期确立的基址,清代奠定的鱼骨状街区格局,民国打开城墙后形成的开放街巷,以及20世纪末沿街居民楼的底层开放商业,共同构成了今日的少城。相比大规模的拆建,这样逐次叠加的建设强度更替很低而不足以影响街道格局,从而使少城的独特结构得以保存与延续,形成如今最富成都韵味与少城魅力的街道空间与生活形态。

1.2孵化的平台——格局价值

基于这样的历史,城市更新研究进一步发现少城的重要底色是其城市格局,而在多个时代叠加的内容中,最为重要的是清代留存下来的城市空间格局。

成都少城的街道结构是自发性街道生活的基础,其结构看起来甚为简单,以长顺街为南北主骨,东西两侧均匀分布鱼骨状的细小街道,平行街道的间距大部分在40m左右,每条街道细长幽深,长度在400m上下。这些街道以前都是北方胡同的形制,少城在清代也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区域。民国之后,为消除满清影响,疏通了道路交通。正如《成都旧事》一书记载:1913年拆除了少城……少城拆除后,将胡同之名全改为街、巷。现在,从街名也可以看到历史和生活的沉淀。这样的结构是导致城市生活复杂性和自发性的基础,正是这种街道形成了独特的空间结构,以致于经过长年的发展孕育出不同的商业特征和场所感。

1 少城的区位和肌理

1 少城的区位和肌理

 

2 少城街巷格局

2 少城街巷格局

 

4 少城街道结构简图

4 少城街道结构简图

 

5 少城区域业态分布

5 少城区域业态分布

 

6 少城街头

6 少城街头

 

3 少城多样的街道氛围

3 少城多样的街道氛围

 

大多数传统街道都具备较高的连接性和深度,少城的街道对于外部主干道也具有较大的“相对深度”,而这个深度使其能够避免外部的过多干扰。我们都知道连续的街道对于商业氛围连贯的重要性,长达400m的长度让每条街道都具有相当的“连续性”,使得每条商业型街道上聚集的同类型商铺可以具有足够的数量以形成特色。这个长度也足以使街道保持自身独特的场所感,居家型街道也可以借此保持宁静和舒适的氛围。另外,这些平行街道的间距仅有40m,街道之间通过相互连通的小巷又可以很好地交流和互动,也就是说内部街道之间具有很高的“连接度”。这样高的连接度使得商业类型的搭配和布局可以有效展开,同时又相互促进,不像许多古镇沿着线形街道发展,而是在纵深方向也得以拓展。所以,少城的特色区域更多地呈现出斑块状的特征,这些斑块内部的业态有较强的稳定性,斑块之间的边界却显得很模糊,这也说明各个特色区域通过街巷的连接通道在相互影响,也许会在未来酝酿出新的业态和特色。

同时,少城许多街道的商铺几乎都是均匀分布的,而且每条平行街道的等级也是相同的,这形成了在城市其他区域所没有的典型的分布式结构。以黄瓦街的家政服务和吉祥街的餐饮业态为例,这样偶然“涌现”的业态经过逐年的累积和发展形成了高度的聚集,而这种聚集需要大数量的商铺,同时商铺之间还要有良好的连接和交流。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少城东片区的街道底层商业较为稀少,即使街道结构完全相同,个体商铺数量不足以致于一直未能形成富有特色的商业氛围,街道两侧只有零星的杂货店,形成了适宜散步和居家的安静氛围。少城的大部分街道,特别是长顺街以西片区的街道都具有较高的内部连接度,均匀而大数量的基础个体(商铺)与每条街道足够的长度,使得其特色得以稳定和发展而免于被外界频繁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少城西侧有更多商业聚集的原因。

1.3自发的演进——核心价值

在少城每一次规划设计进行的实地调研中,最深刻的感受都是其街道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这正是少城价值的核心。这些多样的商业类型和街道生活并非经由规划和设计而来,更多是居民经年累月自发形成的,如何保全或者支持这样的自发性更新就成为了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

整个少城区域除了零星的几栋高层建筑外,基本以多层住宅为主,但住宅楼下的商业在各个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倾向。东南片区位于宽窄巷子以北的许多街道成了诸多创意小店和咖啡馆聚集地,远近驰名,如泡桐树街、小通巷和近来人气颇旺的奎星楼街,在本地人眼里甚至比宽窄巷子更具吸引力。北部和东端临宽阔的西大街和东城根街、中部槐树街两侧是较为大型和开放的商业,有些街道还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专业聚集,如黄瓦街的家政、槐树街的橱柜。少城的中部特别是长顺街以东的区域居家氛围浓厚,沿街的林荫道下都是社区型配套商业,有些几乎没有商业的街道则成为散步纳凉的去处。这些不同的商业类型和街道氛围有些是受到周边业态、道路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也有一些似乎完全由于某个偶然的原因而形成。

7 少城城市设计历程

7 少城城市设计历程

 

1.4开放的社区——城市价值

对少城的研究并不止步于少城内部,在近期的规划中,我们试图进一步去发现这一特定的城市区域在更大范围城市版图上的价值。自发性的更新天然存在全局性和系统性的不足,基于对整个区域的全面考虑,在研究、设计和实施机制上就需要通盘考虑。

满城时代的少城,在城垣高墙的包围下曾是城市中的一片禁区,旗汉分离,各自营生。后期满清没落,百姓方可自由出入,至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城墙被拆除,少城才得以与大城合并,融入成都市区,形成满汉同城、贵贱同台的区域。从格局上看,历史上的少城与大城、皇城共同构成了今日成都的城市核心区。

在新时期的城市发展中,少城早已不再是过去那个与周边隔离的城中之城,而是已经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和开放性的区域。在城市设计的蓝图中,少城将进一步与周边最具公共性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板块连通,包括东片区通过斌升街、桂花巷与天府广场区域相连,西面跨过西郊河延伸至青羊宫片区,南面则通过祠堂街与人民公园衔接,以更为通达和开放的姿态融于整个城市版图,成为为所有人共享的开放社区。

2少城的演进

对少城的价值认知和对城市更新的策略探索及路径实践,是中建西南院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在过去七年中逐步展开的。从2012年开始,城市设计中心便参与了数十项与少城城市更新相关的规划和设计,推动、伴随、见证着循序渐进的城市变化。

2.1“没有设计”的共识

2012年前后,宽窄巷子街区获得的商业成功逐步引发了市场对宽窄巷子周边区域的开发渴求,也促使管理部门寻求技术支持来为规划管理划定依据,中建西南院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便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参与到与少城有机更新相关的规划工作中。

城市设计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经由大量的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和解读分析,沉淀出若干前文中所述关于少城价值的认知,并在城市设计团队与规划管理部门之间形成关于“培育自发更新,保障公共区域”的共识,包括:1)主张小范围、渐进式的更新改造,避免大规模拆建;2)确定公共区域和自主改建区域的界线,保障公共区域(人行道)不受侵损;3)保留原住民及其生活,鼓励多样化的更新和改造,提倡由居民和店铺业主在规定范围内自主建造。作为这一轮“没有设计的城市设计”最重要的成果,这些共识为进一步制定管理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整个少城片区的更新模式明确了方向。

这个阶段的核心是确立了鼓励和保护居民自发性更新的机制,为以后的设计和实施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共识基础,并且这一机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持续发挥着作用。

2.2立足历史保育的保护规划

少城不仅是居民区,更是历史遗存丰厚的历史街区。居民自发性的更新改建虽然具有持续的活力,但客观上也有损害历史遗存的可能性,所以必须以法定规划的方式界定保护和更新的边界。2018年,新一轮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控制地带扩大至整个少城范围。

在此轮保护规划中,以将历史保育与公共生活充分结合为立足点,建立起有利于历史文化保护、有益于提升原住民生活品质,且促进街区自发更新的保护体系,制定含格局保护、建筑保护、环境要素保护、公共生活、道路与交通、风貌与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七个方面的保护策略及措施。保护规划同时也将居民共建机制纳入到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传承了以往城市设计研究的共识,保护历史遗存的同时仍然鼓励居民自发性的更新,以划定公共区域与私有区域来制定管控规则,以居民参与街区更新来保障少城的公共性。

2.3引导社区培育的城市设计

在经历了上述两个阶段后,少城也逐渐发育成成都最具底蕴和活力的历史街区,如何更全方位提升少城的价值和影响力,同时又保持其原有的生活底蕴,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8 底层店铺自发改造机制设置

8 底层店铺自发改造机制设置

 

9 少城有机更新前后对比

9 少城有机更新前后对比

 

1 1 宽巷子社区街道格局延续

1 1 宽巷子社区街道格局延续

 

1 0 少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1 0 少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2019年始,成都市分批次启动了全市40余个国际化社区的建设工作。涵盖少城九街五巷的宽巷子社区也位列其间,针对国际化社区的城市设计随之展开,在此前几年间经历了街区综合整治、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少城规划工作进入了以社区建设和治理为重点的全方位规划阶段,其关切重点也从最初的空间环境整治到建立自发更新鼓励机制,到以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呈现为重点的保护规划,再到目前的对社区生活、服务和产业的全面疏导与培育。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轮社区规划工作有了多方机构的共同参与和政府各级部门的全方位介入。在成都市社区治理委员会牵头下,少城所在的青羊区社区治理委员会负责具体的设计组织工作,以宽巷子街道办为工作平台,协调各区级政府部门(青羊区公园更新局、规划局、民政局、审批局、宣传部、教育局、卫健局、市场监管局、执法局、区外事办等)、社区商家代表、社区居民与设计者共同参与,充分融合管理者、设计者、参与者关切的问题,其工作覆盖规划设计、产业引导、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多个方面。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这一轮城市设计的工作旨在为少城片区带来全方位的提升和融合,除空间环境、产业功能、居民生活与公共服务在品质上的显著提升外,不同空间和人群及其活动之间的相互融合,不同产业功能的相互融合,以及空间、人群、活动与管理机制的融合,成为了本轮工作的重点。

人是社区的主体,人的生活和活动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在少城社区,外地游客、休闲市民与在地居民曾是三类交集甚少的人群,因此城市设计的思路从以往单纯的空间建设转化为多样化的场景营造,将其作为促使三类人群与旅游、休闲、生活三类活动充分交融的重要途径。诸如井巷子深处“银龄空间”这样的老年人活动场所,不再藏于深街僻巷,而是借由端部空间的塑造向更多人群开放;小通巷楼栋间的空地、支矶石街11~17号单元入户楼梯间、19号院巷弄中的天井等若干小微空间被塑造为邻里交往的袖珍场所;设于每条街街头的移动胶囊站亭提供集旅游服务与居民生活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站;新拓展的旅游文化区域也将以街-巷-院的空间和建筑格局及其更为开放的产业功能,成为宽窄巷子与周边衔接过渡的纽带。

在此基础上,人人参与的共建机制进一步保障并激发少城人对社区建设的共同参与,如鼓励居民开设民宿,共享旅游文化发展的果实;倚赖商居联盟组建少城公社,形成居民与商家良性沟通的渠道;充分借助以明堂为代表的企业商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使社区真正为多种人群共建、共治、共享。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轮城市设计呈现出社区治理新阶段的特征:传统的规划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居民自发、全民参与是社区持续生长的动力,政府的介入为社区发展提供服务和引导,而企业共进是社区发展的长效机制。新的规划设计不仅是空间和场景的提升,而且更加重视社区生活场景的塑造,这些生活场景也成为了融合居民生活、旅游体验、公共服务和业态生长的载体。

1 2 各方共同参与的规划

1 2 各方共同参与的规划

 

1 3 栅子街口袋公园更新

1 3 栅子街口袋公园更新

 

1 4 街头巷尾的微空间改造

1 4 街头巷尾的微空间改造

 

1 5 奎星楼街的假日集市

1 5 奎星楼街的假日集市

 

1 6 西胜街少城讲堂——公共服务与街道商业共生

1 6 西胜街少城讲堂——公共服务与街道商业共生

 

1 7 少城东广场及社区市场——社区生活与旅游业的融合

1 7 少城东广场及社区市场——社区生活与旅游业的融合

 

1 8 小洋楼广场更新——开放空间促进互动交往

1 8 小洋楼广场更新——开放空间促进互动交往

 

3结语

七年的研究、规划和城市设计历程,伴随少城街区的演进走过了三个阶段——机制保障下的居民共建、基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物质空间改造、全面提升的社区繁荣和融合。在这一持续进阶的过程中,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的技术手段,不断促进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途径同时展开,成为多方人群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商业、文创和旅游、社区生活紧密融合,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和居民自发更新也逐渐形成合力,并且少城的核心价值自始至终都被置于最受关注的焦点。

少城街区,从设计师的关注和投入,到居民和店主自发更新的建设参与;从少数街道的更新,到多层次的商业和服务完善;从机制导则的引导更新,到新一轮全方位的提升,这个街区的演进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商业、旅游和社区生活也逐渐融合。

 

The Values and Evolutions of Shaocheng
LIU Gang ZOU Y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ore values of Shaocheng which lie in its historical continuit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framework, the spontaneous development and its availability to the city as well. It also discusses how these values guarantee the area's uniqueness in its diversity and enduring vitality. On this basis, this article furtherly presents how the CDUDC team(Chengdu Urban Design Research Center of CSWAID)participates in the evolutions of Shaocheng. During the past seven years, the team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plannings and designs on its regeneration, witnessing and accompanying the gradual growth of Shaocheng together with the residents and the government.
Keywords: urban regeneration; urban values; spontaneous evolution; community cultivation;
817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