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溢出效应下的社区微更新探索——以上海同济周边四平街校合作模式为例

作者:王思琪 尹若冰
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存量时代背景下,随着更新政策的出台和微更新试点实践的推进,上海城市更新进入新阶段,已初步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城市有机更新”机制。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充分利用同济大学优势学科知识溢出效应,以“四平空间创生行动”为抓手,采用街校合作模式开展针对工人新村社区的空间微更新实践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从四平路街道产业空间、人口结构、城市功能三方面,论述高校知识溢出对四平社区微更新的重要推动作用。通过探究“四平空间创生行动”历年来的演进特征,总结四平社区微更新运行机制,梳理不同空间类型下的差异化合作模式,为后续社区空间微更新发展提供反思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知识溢出 社区微更新 街校合作模式 共同参与
作者简介:王思琪,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四所规划师。; 尹若冰,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四所项目经理,注册规划师、工程师。

1 上海城市微更新发起背景

1.1 上海城市微更新进程

上海城市更新始于1980年代,经历了以危棚简屋改造为主的旧区改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阶段。2015年,随着《上海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的颁布和更新试点项目的开展,上海开始进入以“城市有机更新”为理念的新一轮探索[1]。《实施办法》将城市更新定义为针对城市建成区空间形态和功能可持续改善的建设活动,并明确更新对象为旧区改造、工业用地转型和城中村改造三种类型。

其中,城市旧区建设总量占比大,面临设施老旧、环境劣化、功能衰退、居民生活需求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内容。“社区空间微更新”为城市旧区改造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以旧区建成空间环境改善和功能提升为主的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

2016年,上海市政府针对社区服务、创新创业、历史传承、休闲网络等城市问题开展“四大行动计划”,围绕“共享社区计划”发起“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活动,推动以旧区公共空间为主要对象的城市微更新试点实践并已初获成效(图1)。通过示范项目的带动效应,上海各区陆续开始推进城市微更新的相关工作。

1.2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街校合作背景

四平路街道(下文简称“街道”)位于上海市杨浦区,辖区规模2.75km2。杨浦区高校云集,依托高校知识溢出带动城区更新发展,2010年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四平路街道作为杨浦五大功能区之一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1”核心区域(图2),起到实现“三区(社区、校区、园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四平路街道以教育科研和居住功能为主,其中围绕同济大学形成设计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对其承载空间提出新的诉求。街道同时作为工人新村的集聚地存在着旧区面临的共性问题,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对社区环境品质提升亦有着迫切需求,亟待开展社区空间微更新工作。

在上述背景下,自2015年起,四平路街道充分利用高校知识溢出效应,联合同济大学采用街校合作模式开展针对工人新村社区空间微更新的实践工作,以设计创意学院的“四平空间创生行动”计划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社区花园营造为代表,实现了社区与高校间的良性互动,具有先进的指导意义。

2 高校知识溢出效应对四平路街道的影响

作为杨浦区知识创新型产业的重要承载地,四平路街道依托同济大学优势学科资源外渗转化为产业集群而形成知识溢出效应,逐步构成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空间特征、以现代设计产业为主要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社区为产业空间载体的内涵式产业发展体系。

2.1 产业空间演变

四平路街道产业类型持续向更广更深的层次扩展,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从最初单一的建筑规划设计产业逐步演进升级成以现代设计、国际工程咨询、科技研发、节能环保等为核心的知识型服务业产业圈层(图3)。

街道产业总体呈现出“大尺度集聚和小尺度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至今共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表1):1)传统建筑设计产业小规模、作坊式沿同济南侧赤峰路线性自发生长,于1996~2002年间初步形成“建筑设计一条街”;2)随后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同济城市规划研究院、上海市政研究院、上海邮电设计院等四大龙头企业为主体,周围辅以中小企业作支撑的产业空间集聚,紧密环绕同济分布;3)2010年开始,伴随同济扩建,逐步形成以同济四平路校区、彰武路校区和设计创意学院为多中心的产业辐射圈层;4)2014年起,产业持续迭代,能级大幅提升,快速拓展成12.6km2的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集群;5)发展过程中由于同济周边载体空间趋于饱和,创新型企业向更加灵活、成本较低的工人新村碎片化空间进行渗透,对社区空间产生影响。

2.2 人口集聚

四平路街道目前10万的常住人口中,同济师生达4万余人。同济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源源不断地为街道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撑,据统计街道约80%的创业者来自同济师生。同时,人才对同济优势资源有着极高的依赖度,以同济为中心集聚,人才间的知识共享催生了更大的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不断吸引新的人才流入。根据历年街道人口迁移情况,街道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人口净迁入,截止2017年净迁入率达6.3%。企业从业人数逐年攀升,从业人员从2004年的31 160人增长至2013年的50 387人。

街道产业升级导致对创新人群的需求量增大,同济知识溢出效应促使高端人才积聚,正与产业需求耦合协调,是产业创新的源动力。同济周边工人新村拥有较完善的服务配套为人才提供生活保障,它的开放性同时扩大人才的社会接触面,反之人才也为工人新村的更新与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撑。随着产业持续渗入工人新村,产业-人才-社区之间的相互作用愈发明显,为四平路街道创业社区的营造提供先行条件。优质的空间环境是人才积聚的必要因素之一,推动了社区微更新实践。

2.3 城市功能调整

迄今,四平路街道实现了同济校区、工人新村社区、科技园区的三大功能板块联动发展。以2007年为界,在此之前街道以居住、教育功能为主,尚存一定规模的工业用地、公交场站用地等低能效用地;随着杨浦区从传统工业区向知识创新区转型,2007年四平路街道控规编制完成,将低效用地置换为产业用地以提升同济大学周边产业发展支撑,推动了同济大学就近就地拓展,进一步强化街道教育科研功能,如调整部分商业用地为科技园区,调整大型公交场站(巴士一汽停车场)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国际设计一场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并为中小企业提供商业用房(图4)。为满足增加的产业办公需求,随后对产业用地容积率进行上调,鼓励高强度复合型开发。在四平路社区微更新过程中,高校产业入驻社区,并持续向社区内部渗透,形成了居住、产业功能嵌套的格局(图5)。

表1 四平路街道产业发展历程   

表1 四平路街道产业发展历程
3 产业发展圈层示意图

3 产业发展圈层示意图

 

1“行走上海”2016~2017社区微更新试点项目分布

1“行走上海”2016~2017社区微更新试点项目分布

 

2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空间分布示意图(摘自《螺蛳壳里做道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3 0 0 个亿》)

2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空间分布示意图(摘自《螺蛳壳里做道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3 0 0 个亿》)

 

街道功能高度混合,品质显著提升。发展之初小型产业集聚,以生活服务为主的配套设施逐渐完善。伴随产业规模和比重的不断增加,周边新增大量餐饮、银行、商务酒店、会计及律师事务所等产业配套设施,至今已形成同时兼顾居住生活和产业办公的配套服务支撑体系,社区资源逐渐被挖潜利用。

3 四平路街道社区空间微更新实践——1.0、2.0、3.0模式

四平路街道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知识溢出效应,推动社区微更新。其中,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街校合作共同开展社区微更新实践方面具有典型代表性,作为本次的研究重点。

2015年,四平路街道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社区发展方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共同发起“三创(创新、创意、创业)社区”计划,以“开放营造:四平空间创生行动”在地实践为抓手,启动了一系列空间创新、活动创新、产业创新的社区营造实验(图6)。

4 四平路街道用地功能演变及重点更新地块图

4 四平路街道用地功能演变及重点更新地块图

 

6 四平空间创生行动计划更新内容分布图

6 四平空间创生行动计划更新内容分布图

 

7 四平空间创生行动计划更新内容演进图

7 四平空间创生行动计划更新内容演进图

 

8~11四平路街道小微空间美化

8~11四平路街道小微空间美化

 

8~11四平路街道小微空间美化

8~11四平路街道小微空间美化

 

从第一季到第四季,“四平空间创生行动”逐渐打破社区空间营建的固有思路,探索出了一条由单一的物理空间美化向功能服务提升延伸、再到创新产业植入的创业型社区微更新范式(图7)。

3.1 社区空间微更新实践1.0模式——空间美化行动

3.1.1 更新内容

初期探索阶段,创生行动采用简单的公共空间微更新,实现了从社区小微空间改造向与居民切身相关的楼道半公共空间的拓展。由高校师生构成的设计师、艺术家介入对街道口袋花园、小型广场、城市家具等72处公共空间进行美化提升(图8~11)和楼道界面粉饰装修(图12,13)。运用美学艺术,提升社区空间品质和居民日常生活审美品鉴,逐步培养居民的公共意识。

5 四平路街道用地功能演变模式图

5 四平路街道用地功能演变模式图

 

8~11四平路街道小微空间美化

8~11四平路街道小微空间美化

 

8~11四平路街道小微空间美化

8~11四平路街道小微空间美化

 

3.1.2 实践模式

(1)小微空间公众被动式参与

小微空间更新围绕公共资源开展。初期阶段,街道主动寻求高校合作,由街道、居委会、高校团队主导全程介入。其中,街道负责资金落实、方案审议,保障实施落地及后期的管理维护;高校团队充当设计师及组织者,主导方案设计和实施;社区居委会负责协助组织居民。此时,因尚无完善参与途径和征询机制,居民在引导下多采取观望态度,被动参与活动,提出改造想法(图14)。

1 2,13四平路街道楼道半公共空间美化

1 2,13四平路街道楼道半公共空间美化

 

1 2,13四平路街道楼道半公共空间美化

1 2,13四平路街道楼道半公共空间美化

 

(2)楼道半公共空间居民半自主式参与

随着社区信任感的增强,街道将目光转移到居民楼内部楼道半公共空间,联合居委会和高校进一步推动楼道微自治项目,以楼道美化为主题。此次活动中,街道让渡给居民自主权,构建“街道自治基金”操作机制,按照街道:居民=1:1的配比提供资金补助;高校团队全程参与,扮演不同角色,在实践中充当活动组织者、策划者和参与者,协助街道开展楼道美化活动并引导居民自主参与,制定后期维护机制;居委会协助高校组织协调居民;因政策激励和涉及切身利益,居民参与积极性提高,主动自筹经费,沟通自主性增强,并承担后期日常管理维护,是微更新中的主力(图15)。

3.2 社区空间微更新实践2.0模式——基于公共活动需求的功能重塑

3.2.1 更新内容

随着社区微更新的深入开展,创生行动更加关注于居民对空间功能的实际诉求,从基于需求的室外儿童活动场地改造拓展到提供丰富文化活动的睦邻中心建设。实践过程中,将街旁低效空间更新为公众投票需求最大的儿童游戏场地(图16,17)。为增加居民间的互动交流,原有单一功能的社区管理服务用房被改造为社区睦邻中心,并引入社会组织,通过调研挖掘需求为居民提供运动健身、休闲娱乐、技能培训等多元活动(图18,19)。

1 4 小微空间公众被动式参与模式图

1 4 小微空间公众被动式参与模式图

 

1 6,17四平路街道儿童活动场地

1 6,17四平路街道儿童活动场地

 

1 5 楼道半公共空间居民半自主式参与模式图

1 5 楼道半公共空间居民半自主式参与模式图

 

1 6,17四平路街道儿童活动场地

1 6,17四平路街道儿童活动场地

 

1 8,19四平路街道阜新路社区睦邻中心

1 8,19四平路街道阜新路社区睦邻中心

 

1 8,19四平路街道阜新路社区睦邻中心

1 8,19四平路街道阜新路社区睦邻中心

 

3.2.2 实践模式

(1)基于诉求的公共空间多方共建

基于实际需求的室外公共空间微更新更重视联动广泛的社会资源,扩大公众参与。街道在资金方面的政策创新,为公共空间改造多渠道引入资金。通过搭建平台,设立社区公益基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用税费抵扣的方式支持企业捐赠;同时高校的角色由设计方逐步转换成为组织者,联合居民和企业组成志愿者团队共同承担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图20)。

(2)引入社会组织开展社区睦邻中心文化活动

街道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源参与的社区微更新机制,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申请社区基金承接社区睦邻中心运营,匹配居民需求组织丰富文化活动。为形成更完善的运营服务模式,社会组织积极搭建平台,制定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周边社区居委会组成核心成员联席会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居民、志愿者和其他社会组织代表加入的成员扩大联席会议,通过构建两种会议形式共同磋商社区睦邻中心重大事宜和解决居民矛盾纠纷,及时研究制定、完善中心活动规则(图21)。

3.3 社区空间微更新实践3.0模式——创新产业植入

3.3.1 更新内容

2017年,为紧密衔接新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可就业、创业、学习的复合社区”要求,创生行动进入“空间更新+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索阶段,结合街道低端业态清退打造了一批创新空间,不仅作为同济大学科研教学实验室,也是可供周边居民参观、启智的公共空间,兼具社区文化培育功能。2018年学院发布“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项目,从鞍山新村的社区商业服务内街1028弄更新改造入手,将低效闲置物业置换为基于社区创业需求的创新群落,包括一系列产品研发实验室、实体原型店、众创中心、孵化器等,进一步推动高校与社区间的渗透融合,增强科创与商业活动的互补,促进创业社区发展(图22)。

2 0 基于诉求的公共空间多方共建模式图

2 0 基于诉求的公共空间多方共建模式图

 

2 1 社会组织引入的睦邻中心更新实践模式图

2 1 社会组织引入的睦邻中心更新实践模式图

 

2 2 四平路街道创新空间分布图

2 2 四平路街道创新空间分布图

 

2 3 创新空间更新实践模式图

2 3 创新空间更新实践模式图

 

3.3.2 实践模式——高校入驻社区的深度街校协作

街道进一步推动辖区的商业升级,并深化与高校合作。首创引入高校入驻的方式,通过支持和利用同济大学知识溢出效应将环境整治与业态更新相结合。街道收回低端业态物业并推动设计创意学院与产权方合作,以低租金获得使用权。学院获取创新实践基地,定期向居民开放以供参观和学习,使得居民受益,大大激发社区创新活力,逐步带动社区商业升级和产业融入(图23)。

4 总结与讨论

高校知识溢出效应逐渐显现,从最初的小微空间改造到居民切身相关的楼道空间美化,从丰富居民文化活动的睦邻空间到低端功能业态物业升级,更新内容逐步扩展。合作模式从街道主导到高校介入提供智力支持,引导居民、居委会、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更新内容及更新机制不断迭代完善,公民意识、企业社会责任感得到培养,能动性加强,从而共同推动社区更新发展。

虽然四平路街道微更新“街校合作”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意见征询、设计参与、质量审查、实施管理和后续评估等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参与机制来规范参与主体行为。街道在更新中虽尝试做权利让渡但仍介入过深,高校团队尚未完全转变传统设计思维模式以胜任组织、运营事务,居委会作为街道的执行方和社区重要的自组织单元未能发挥自主营造效能,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积极性和能力普遍较低,各主体有待确权明责。

社区微更新对街道创新治理能力、高校团队综合素质、居委会社区组织模式、社会参与意识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街道积极探索社区治理制度,建立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实现权利让渡,退居裁判员身份,为社区自治创造条件;高校团队提升综合事务处理能力,承担起街道专业顾问、居民实践引导者、更新空间运营者等多重角色;居委会作为重要的上下媒介,需切实提升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和组织能力,引导居民自治,包括制定计划、筹集资金、洽谈合作、召集公众参与、培育居民议事、协调矛盾和落实项目实施等[2];居民、企业、社会组织应履行各自社会责任和义务,提高社区更新的参与意识。各主体积极寻求自身角色转变,实现合作共赢,是优化完善微更新机制的多元支撑,对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社区自治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1]周俭,阎树鑫,万智英.关于完善上海城市更新体系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9(1):20-26.

[2]王承慧.走向善治的社区微更新机制[J].规划师,2018,34(2):5-10.
The Exploration of Community Micro-Regeneration Under the Effect of Colleges Knowledge Spillover:Taking Siping Subdistrict and Tongji University Cooperation Mode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
WANG Siqi YIN Ruobing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stock era,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generation policy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micro-update pilot practice, Shanghai's urban regeneratio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and has initially formed the "urban organic regeneration" mechanism with Shanghai characteristics. The Siping Subdistrict in Yangpu District makes full use of the knowledge spillover effect of Tongji University's advantageous disciplines. Taking the “Siping Space Creation Ac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subdistrict-university cooperation model is used to carry out the spatial microregeneration practice for the workers' new village community and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University Knowledge Spillover on the micro-regeneration of Siping communit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industrial spac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urban function of Siping subdistrict. By exploring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iping Space Creation Action over the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icro-updat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iping community, sorts out the different cooperation modes under different spatial types, and provides reflec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community spatial micro-update development.
Keywords: colleges knowledge spillover; community micro-regeneration; subdistrict-university cooperation model; mutual participation;
869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