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商业开发模式对地域文化保护的消极影响研究

作者:姚哲豪 邓宇霄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浙江绿城利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从文化旅游模式的兴起、发展着手, 本研究分析地域文化保护中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总结文化旅游产业的盈利模式及弊端, 阐述文化旅游商业开发模式对地域文化保护的消极影响, 提出仅依靠文化旅游商业开发模式无法真正长期保护地域文化。
关键词:文化旅游 商业开发 地域文化保护 消极影响
作者简介: 姚哲豪,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邓宇霄, 浙江绿城利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 助理设计师;

 

 

 

提及地域文化的保护和激活, 多数建筑师脑中便浮现“实体建筑空间修复+商业旅游开发引入”这一屡试不爽的套路。似乎经过修复翻新和商业活力引入, 不同省份、不同衰落程度的地域文化都可得以保护和发展。绝大多数地域文化保护案例, 在采用此种固定模式后未实现真正复兴:耗资巨大的历史建筑物及街道翻新变成了“拆真建假”的面子工程;原本技艺精湛、实用性高的手工艺变成了观赏性“花活”;相关商业旅游项目引入后, 要么迟迟未启动, 要么不久便无人问津而人去楼空, 留下空无一人的商铺和广场。由此, 我们不得不对“实体建筑空间的修复+商业旅游开发引入”模式进行反思, 这是否能真正保护地域文化。

1 文化旅游模式的兴起及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 我国旅游业迎来春天, 大批风景旅游区动土开工, 以当地特有的山川大河、民俗特色为卖点吸引游客, 创造旅游收入。2000年后, 随着国家法定假期延长和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众多旅游景区开始井喷式发展, 此时的旅游从业者已不满足于从原生态居住区改建形成的旅游区中获利, 开始有意识地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区。通过人造的自然地貌、游乐园和仿古旅游街, 短期内兴建了大批“文化旅游产业园”, 让更多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认识到文化产业的前景和盈利能力。此背景下, 各地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大规模推进“打造文化”运动。受急功近利等逐利思想影响, 如何在光秃秃的现代钢筋水泥墙壁上凸显地域文化成为文化旅游保护区工程建设面临的巨大难题。“特色文化旅游区”的确在短期内创造了大量旅游收入, 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当地手工艺延续提供了有效的经济支持, 通过文化产业提升了地方名气和关注度, 促进了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 在账面上实现了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当地居民三方共赢。

2 地域文化保护中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本地常住民在物质空间长期生活过程中, 受当地历史、政治、气候、生活习惯及经济活动影响, 形成的无形集体意识。此种集体意识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 其形成条件和最终形成的地域文化间的关系相对不可控且不可预测。在此过程中, 即便当地经济活动相对活跃, 也无法在短期内直接促使地域文化繁荣, 需通过“政治—经济—文化”联动作用, 以当地常住民为主体, 对随着经济文化一同流入的外来文化选择性消化吸收并改良创新后, 最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地域文化。此过程中, 活跃的经济活动更多作为地域文化演化过程中的润滑剂而存在, 为文化发展提供一定助力, 无法直接在短期形成为当地大多数常住民所认可的地域文化, 形成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地域文化的构成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图1 地域文化的构成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下载原图

 

传统地域文化常因无法紧贴时代需要而衰落进而濒临失传。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地域文化保护和发展上均受困于资金短缺, 难以修缮和维护大型历史建筑及街区。相当多地方政府选择引入地产开发商对地域文化中视觉辨识度和独特性较高的部分进行包装和强调, 作为文化旅游开发的卖点, 筹措保护资金, 创造更多地方财政收入。

建成后文化旅游区的游客收入在账面证明了旅游经济与地域文化保护间的互补关系, 选取代表地域文化的元素, 用装饰手法拼贴到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外表皮上, 用元素化手法对积淀深厚且内在逻辑不同的地域文化进行快餐化拆解, 使其满足商业盈利目的。获取的商业收益中一小部分用以历史建筑、街区的修缮及整治, 剩余部分将被用以维持文化旅游区的商业运作。

文化旅游商业区大多位于老城核心居民区 (如北京南锣鼓巷、上海田子坊) 或遗存大量历史古迹的自然村和自然县 (如凤凰古城、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改造初期, 当地政府以保护当地文化为出发点, 将承载大量真实地域文化的居住区交由开发商, 通过“旅游经济带活文化保护”模式保护地域文化、激活老旧居住区。

3 文化旅游产业的盈利模式及弊端

当下社会环境中, 政府在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增长和传承保护地域文化时, 往往会对原生态文化历史遗留区进行商业开发, 引入大型房地产公司开展文化类经营活动, 试图用文化旅游业带动政府、企业、当地居民三方获利。初衷虽好但在愈演愈烈的商业竞争中, 原应服务于地域文化保护的文化旅游商业区却实际破坏了地域文化。

多数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存在均离不开文化旅游业的推动, 在某些贫困地区, 当地市、县财政的主要收入均来源于此类文化旅游业, 众多当地居民通过商铺租金和贩卖特产获得不菲收入, 极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并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在地方政府、开发商、当地群众获取经济收益的同时, 地域文化保护发展是否可依靠文化旅游商业区实现?商业活动是否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当地地域文化?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地域文化产生和发展并非完全因商业活动而兴起, 也并非脱离商业活动而消失。根据与商业活动亲密度对地域文化外在特征分类后, 发现以下规律:对商业活动依赖度低的地域文化外在特征有地方方言、宗教、风俗习惯、饮食、民俗、社会组织形式等, 其受地方商业活动影响, 但不会因商业活动而发生重大改变;地方的节庆、特产、服饰、手工艺、建筑、出行方式等对商业活动依赖度较高, 甚至因商业活动而生, 此类地域文化外在特征会明显受商业活动影响而凸显一定活力, 但无法真正长效促进地域文化完整传承。快餐化商业活动迫使地域文化传承时呈碎片化、单一化、元素化, 甚至使一些需长期技艺积累的地域文化断代。为使游客在最短时间内对当地的特色产品、歌舞表演、生活方式产生消费冲动, 为更好迎合当下消费风潮, 不惜扭曲和编造地域文化, 通过快餐化商业活动为文化旅游商业区吸引人气 (见图2) 。

《资本论》将文化与经济间的关系描述为:一定经济基础会生成出与之相对应的上层文化建筑, 越坚实的经济基础会产生越丰富的上层文化建筑。活跃的商业活动对丰富文化大有裨益, 但丰富、有特色且具吸引力的地域文化是否可靠资本堆砌产生?众多耗资数千万甚至上亿的文化园区、文化旅游街、文化保护区等地域文化主题商业项目争相上马, 以少数民族风情、唐宋风情、江南小镇、陕北大院等具较高视觉辨识度的地域文化为卖点。大规模拆除原有生态文化保留区, 利用“经济促进文化保护”口号将众多历史文化保留区改造成仿古元素堆砌的商业区。

现有文化特色旅游开发项目多呈现以下特征:以追求短期巨额商业盈利为核心目的;以追求视觉效果为项目亮点;以跑马圈钱为项目策略;以地域文化为卖点, 却不会真正将资金和主体力量投入促进地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事业中。

房地产企业的逐利本性、严格控制项目成本、政府和房地产公司过于看重短期经济效益导致上述问题产生。多数开发商缺乏长期的商业资源控制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 难以凭借中长期商业运营获利, 将利润率寄托于噱头式旅游景区及可短期获利的景区别墅和住宅项目。多数开发商并不具备有效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的能力, 仅擅长于噱头式广告营销和住宅销售。

此种困局之下, 地域文化变成各方手中的大旗, 远看颇具噱头, 近看千篇一律, 细看充满短视和逐利的急迫。各方都对商业化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津津乐道, 而对非商业化地域文化和无法短期创造利润的商业化地域文化弃之如弊履。文化旅游产业在进行大规模宣传、征地、旧城拆迁及原住民搬迁后动工建设, 文化旅游园、旅游村、旅游区、旅游街建成后均因规划设计雷同而千篇一律、毫无趣味, 难以获得消费者青睐, 运营纷纷陷入停滞或亏损 (见图3) 。

分析上述文化旅游项目, 失败原因可归纳为:策划时为创造噱头任意曲解当地文化, 操作时不尊重当地常住民需求及生活习惯, 建成的文化旅游保护区业态同质化严重, 对原生态文化保留区破坏大且难以恢复。

图2 地域文化的构成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图2 地域文化的构成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下载原图

 

图3 经营惨淡的重庆合川文峰古街

图3 经营惨淡的重庆合川文峰古街   下载原图

 

相当数量的文化旅游保护区开发建设时会选取一片地域文化保存情况较好的村庄或居民区, 拆除部分历史遗留建筑, 迁出该区域内原有常住民, 并对街道走向、宽度及沿街立面进行大规模改造及建设以满足大量人流、车流的通行需求。拆除改建符合商业逻辑和现有建设法规, 但实际上磨灭了老街巷最重要的时间痕迹, 破坏了文化保留区最本真的生活气息, 置换了整个区域的核心功能。地域文化的保护、延续、发展需深入理解不同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在机理, 用看似正确的商业逻辑使其简化、快餐化、元素化、碎片化, 使参与地域文化保护的各方产生了仅依靠外地游客的旅游消费便可促进本地文化发展的错误认知 (见图4) 。

靠满足外来消费需求才能存活的地域文化, 怎能不会在数千只需求不一“手”的指导下改良发展成最符合外地游客需要却最不符合本地常住民期待的“四不像文化”“元素化文化”?消费时的浮躁与浅显荼毒了许多积淀深厚且门槛较高的地域文化, 造成传统戏剧快餐化、工艺传承困难、地方特产稀缺、方言传承困难、地域性建筑消失、地方民俗式微等。不少云贵地区山寨的村民穿着少数民族服饰却不会讲本族语言, 不认可本族风俗习惯, 仅用普通话讨好外来游客。依靠独特的地域文化获取经济利益, 却实际抛弃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衰退和消亡并未因日渐繁荣的文化旅游而得到改善, 愈加强势的商业文化、现代社会的“普适价值”逐渐侵蚀着地域文化 (见图5) 。

4 结语

地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因当地常住民的需求而存在, 只有被当地常住民接受且适应的居住区才能真正承载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适度进行商业化、旅游化开发有益于经济发展, 有助于提升当地常住民生活品质, 进而促进地域文化发展。地域文化商业化、快餐化的保护模式是一把双刃剑, 若使用过度或方法粗暴, 将可能彻底摧毁地域文化, 留下无法挽回的遗憾。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根本在于开发和培养以本地常住民为主体的受众和市场, 只有被本地居民接纳并传承的地域文化才能获得生命力, 这并非意味着过程中要摒弃通过经济促进地域文化发展的模式, 但对其弊端和短板应有清醒认识:任何商业模式均为逐利存在。开发商在明确项目的预期投资和回本时间, 分析市场后更关心如何更好控制投入产出比和制造感官噱头, 需长期形成的地域文化和曾孕育出地域文化的城市格局、历史街巷、历史建筑、原住民聚居区等往往被忽略, 故地域文化保护应重点关注和保护无法直接创造经济利益的部分。依靠“商业旅游”“文化保护旅游”“特色地域风情街”等短期逐利的“经济带活文化保护”模式, 无法真正长期保护地域文化, 引鸩止渴的商业开发项目将永久性破坏承载了数百年、上千年文化的历史建筑、城市生活、地域文化, 使之不能为当地常住民所需要、喜爱和继承。

图4 地域文化演变方向与文化旅游影响强弱对比

图4 地域文化演变方向与文化旅游影响强弱对比   下载原图

 

图5 快餐化旅游产业对地域文化演化的影响

图5 快餐化旅游产业对地域文化演化的影响   下载原图

 


 

 

参考文献[1]霍晓卫, 李硕阳.历史城镇的风貌保护与相关概念辨析[J].城市住宅, 2017, 24 (12) :5-10.

[2]姚哲豪, 邓宇霄.生活与城市的博弈——杭州骆家庄城中村改造策略探析[J].城市住宅, 2017, 24 (9) :42-45.
Research on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ommercial Development Mode in Cultural Tourism on Regional Cultural Protection
925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