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旧城四合院居住空间与社会要素互动机制研究——以什刹海金丝套片区为例

作者:赵丹羽 黄思曈
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研究以北京什刹海金丝套片区为例, 探究空间及社会要素相互作用机制, 指出旧城是社会与空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受经济体制、所有制、政策制定与实施、大事件、城乡发展建设及居民需求等因素影响, 处理旧城问题需多方考虑, 以实现空间和社会的整体保护及发展。
关键词:旧城改造 四合院 居住空间 社会要素 空间要素
作者简介:赵丹羽,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规划师; 黄思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分院规划师;

 

 

1 研究背景

2012年,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大力推进旧城功能优化和人口疏解。根据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北京旧城区常住户籍人口被疏解的同时, 大量外来人口涌入, 常住外来人口占常住总人口比例由18.1%增至28.3%, 而常住人口总量则由138.9万降至136.5万, “人口疏解”正被“人口置换”取代。作为旧城“精神和记忆”载体的原住民被替换, 老北京旧城文化正逐渐消失。四合院是北京旧城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 也是城市社会要素与物质空间互动的首要场所。随着人口密度逐年增加, 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违法建设严重、公共空间缺失、环境恶化、传统风貌消失等物质空间问题, 同时也存在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难保障、文化氛围消失等社会问题, 上述问题共同导致旧城保护与提升在政策制定、前期研究、规划设计及实施管控等阶段目标难以落实, 研究整合度差, 物质空间设计与居民诉求脱节, 人口疏解推进及风貌整治后维护困难。

上述背景下, 探析北京旧城四合院空间及社会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了解旧城居民生活, 明确空间变化机制, 揭示旧城保护更新过程中的问题根源, 便于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保护策略。

2 理论体系及研究框架

2.1 空间生产引发社会要素重构

城市空间对社会要素的影响如下。

1) 城市空间的功能定位及物质形态造成空间使用者的置换及社会结构关系的重组。

2) 城市空间的功能分区造成社会分层及流动变化。

3) 空间集聚可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需求, 实现资本效益最大化。

4) 空间生产影响权利分配。

5) 城市空间中的具体建设影响社会要素。

2.2 社会要素促进空间要素生产

城市空间形态受社会要素的影响如下。

1) 政府、开发商和居民3方利益角逐影响城市的空间规模及功能定位。

2) 城市发展所处经济环境及经济行为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

3) 城市政策及管理制度影响城市空间的规模、结构及形态。

4) 城市使用者的社会结构及日常生活方式影响消费空间的布局及形态。

5) 居民需求及公共交往活动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的选址及布局。

2.3 空间要素与社会要素互动机制研究理论体系的建立

笔者在梳理相关领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从空间要素与社会要素双向作用的角度出发, 尝试完善空间及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框架。本文以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金丝套片区为例, 运用如图1所示的理论框架, 从空间与社会要素的双向作用视角, 分析片区的更新机制。

3 北京什刹海金丝套片区概况

金丝套片区位于“北京市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面积最大、整体性最强的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内, 是前海北沿和后海南沿的夹角地带 (见图2, 3) 。片区西至前井胡同, 紧邻银锭桥, 总面积7.46hm2, 包括169个居住类四合院。明代区内曾设织染所, 片区内大小金丝胡同因此得名, 故称其为金丝套片区。

金丝套片区是什刹海街道内传统四合院密度最高的区域, 以居住建筑为主, 城市肌理保存良好, 是典型的旧城居住类四合院聚集区。与乾隆时期相比, 该区总体空间格局基本保持不变, 道路延续原有走向, 沿前海与后海的夹角形成独特的斜向肌理 (见图4) 。

图1 空间与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框架

图1 空间与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框架   下载原图

 

图2 北京市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区位

图2 北京市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区位   下载原图

 

图3 什刹海历史保护区人口密度现状

图3 什刹海历史保护区人口密度现状   下载原图

 

目前, 由于院落边界向外扩张及外围商业开发, 区域外部公共空间逐渐由大型集中式演变为小型分散式, 院落内部空间则由规整宽敞式演变为破碎狭小式。

4 金丝套片区空间与社会要素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对比金丝套片区乾隆时期与现状的院落肌理, 将改造更新过程中的院落物质空间变化归为以下3类: (1) 套院的拆分; (2) 外部公共空间的再营造; (3) 院落内部空间的挤占。进一步选取有代表性的空间深入研究, 如套院拆分而成的南官房胡同15, 17, 19号院及院内空间挤占形成的北官房胡同28号院 (见图5) 。

4.1 传统居住类四合院的新旧变化

4.1.1 院落内部空间现状

对比乾隆时期, 南官房胡同15, 17, 19号院原为1个完整的3进四合院, 目前以中部厢房为界被横向划分为3个单独院落, 院内原有房屋完整, 沿街界面规整。西侧的17, 19号院内加建严重, 建筑沿原房屋边界外扩;东侧15号院虽有部分加建, 但因院落划分时留有开放空间, 现仍有较完整的内部庭院空间 (见图6, 7) 。

北官房胡同28号, 内有居民20余户, 面积2153m2, 在空间演变类型上属于院落内部空间挤占型。院内原有房屋布局松散, 加建余地大, 出现一些接近原房屋体量的加建, 沿院落内部房屋墙壁或占用公共空间加建, 将原院落内部围合成多条狭长通道, 使院内公共空间基本丧失 (见图8) 。

4.1.2 院落外部空间发展趋势

乾隆时期, 金丝套片区传统四合院注重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分隔, 公共空间集中于院落中部, 街道由连续的院墙围合, 只在重要节点设置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数量少、相对集中且规模小, 连续的开敞空间分布于后海南沿, 街道设“小门”方便管理。如图9所示, 空间被分割为相对宁静的内部居住区和相对公共的滨水活动区, 后经改造, 空间格局被破坏。如图10所示, 在后续发展建设中, 该片区在后海南沿和前海东沿成规模进行滨水区商业开发, 外围公共空间扩大, 相对封闭的公共空间被临街商业开敞空间及屋顶平台式公共空间取代。内部居住片区为适应多种使用需求局部改造了开敞空间, 拆除部分小体量建筑及院墙, 将四合院内公共空间外部化。院落外部公共空间呈丰富化、小型化及分散化的发展趋势。

图4 乾隆时期与2001年金丝套地区空间肌理对比

图4 乾隆时期与2001年金丝套地区空间肌理对比   下载原图

 

图5 调研路线与样本院落

图5 调研路线与样本院落   下载原图

 

图6 乾隆时期与2001年南官房胡同15, 17, 19号空间对比

图6 乾隆时期与2001年南官房胡同15, 17, 19号空间对比   下载原图

 

图7 南官房胡同15号院落空间现状

图7 南官房胡同15号院落空间现状   下载原图

 

图8 乾隆时期与2001年北官房胡同28号空间对比

图8 乾隆时期与2001年北官房胡同28号空间对比   下载原图

 

图9 乾隆时期金丝套片区外部空间

图9 乾隆时期金丝套片区外部空间   下载原图

 

图1 0 金丝套片区外部空间现状

图1 0 金丝套片区外部空间现状   下载原图

 

4.2 传统居住类四合院社会要素变迁

通过对南官房胡同15, 17, 19号院及北官房胡同28号院入户访谈, 分析得出该片区空间发展的主要时间节点为1949年建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1年保护规划实施后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 其社会要素发生了以下变化。

1) 人口和家庭结构1949年建国初期, 传统四合院使用群体重组, 以一院多户的形式满足安置需求。该时期居民多为来自白纸坊桥周边的非农工人, 流动人口比例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 院落户数基本维持不变, 家庭中的儿童数量增多;2001年保护规划实施期间, 随着城市发展, 片区涌入大量流动人口;2008年奥运会期间, 成规模的流动人口置换了本地人口, 原住民老龄化趋势明显, 劳动力主要为外来人口。

2) 职住关系建国初期, 金丝套片区出现部分随单位调房而来的南城居民, 职住分离, 如中国美术家学会位于北官房胡同28号。2008年前后, 旧城格局随城市发展而变化, 由于工厂外迁改组、工人下岗及职业转型, 本地居民呈郊区化发展趋势, 片区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增加, 职住恢复平衡。

3) 社会阶层结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影响了金丝套片区的社会阶层结构, 各阶层空间资源占有不平等, 如外来人口多在自建房屋中聚集群居。调研发现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缺少交流, 外来人口被边缘化。

4) 邻里关系建国初期, 本地居民以同厂工人为主, 相互间关系融洽。唐山大地震后, 避震棚成为永久性住房, 金丝套片区开始大规模自主加建, 邻里权利分配成为矛盾点, 邻里关系紧张。奥运会后大量涌入的外地人口也因种种原因与本地居民产生了嫌隙。

5) 旧城文化保护规划实施以来, 凭借良好的风貌, 金丝套片区成为北京胡同游发源地之一, 形成特有的旅游经济模式, 此后其在更新改造中不断提升空间品质, 形成了独特的旧城文化品牌, 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6) 日常生活随着人口结构转变, 外来人口增多, 商业开发规模扩大, 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居民日常生活也发生改变。建国初期, 什刹海滨水空间是居民公共交往的重要场所, 伴随着旅游开发, 本地居民在院落外部空间的休憩活动减少。奥运会后什刹海酒吧街兴起, 夜间游客剧增, 本地居民被迫取消其特色的公共交往活动, 片区生活呈“去地方化”。

4.3 空间与社会要素相互作用关系

研究按时间线索总结出金丝套片区居住类传统四合院空间与社会要素相互作用关系。

1) 建国初期金丝套片区人口增多, 院内人口密度增加, 居民以工人为主, 普遍职住分离, 邻里交往及日常生活丰富。该时期空间特征为院落空间划分和粗放式改造, 以公房为主并出现单位大院居住模式。

2) 唐山大地震后区域人口增多, 密度持续加大, 避震棚成为后期加建房屋的基础, 职住分离改善, 居民出行方式改变, 院内加建了大量用于存放自行车的储物空间。

3) 保护规划实施后片区服务功能优化, 空间品质提升, 但公共空间并未被旧城居民合理利用。游客增多影响了居民对公共空间的使用, 交往频率下降, 邻里关系淡漠。

4) 2008年奥运会期间金丝套地区空间品质提升, 社会结构及阶层变化, 由于旧城原住民迁往郊区, 外来人口来此租住, 片区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环境。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 片区为满足不同使用者需求, 空间同时具有上述多个时期的特征。

综上所述, 由规模、功能、物质形态、开敞空间及基础设施组成的空间要素与权力、制度、经济、人口、社会分层及生活方式组成的社会要素在金丝套片区形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 构成了庞大的空间、社会反应系统。

4.4 空间与社会要素互动机制

总结上述发展阶段的特征不难看出, 空间与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的原因包括经济体制变化、所有制改革、政策制定与实施、大事件影响、城乡发展建设及居民需求变化。

1) 建国初期所有制改革背景下, 旧城居住类传统四合院空间及社会结构开始形成。

2) 计划经济时期受“城市大规划”“单位小规划”的混合型发展方式影响, 传统街区内无明确的功能分化。根据就近居住原则, 居住空间以生产空间为中心布局。

3)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和住房所有制改革, 郊区化进程开始, 旧城原住民被流动人口置换, 老城社会阶层结构和空间发生变化。

上述过程中, 政府出台的生育、住房分配及人口疏解政策均不断影响区域人口和社会结构, 使相应时期的旧城空间产生更复杂的变化。同时, 唐山大地震、奥运会等重大事件推进了旧城的空间生产, 影响了旧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空间形态, 进而作用于社会要素。城乡发展带来的流动人口, 随时代变化的居民需求也是旧城空间与社会要素相互作用不可忽略的机制, 也是影响当下旧城更新改造和人口疏解的不定因素。

5 结语

本研究力图完善旧城居住空间与社会要素互动理论体系, 以北京旧城金丝套片区为例, 探究物质空间功能形态的演变与人口密度、人口结构、职住关系及生活方式等社会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旧城居住类四合院片区是社会与空间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 受经济体制、所有制、政策制定与实施、大事件、城乡发展建设及居民需求等因素影响, 应以经济发展规律及功能调整为驱动力,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 实现空间和社会的整体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1]孙全胜.城市空间生产:性质、逻辑和意义[J].城市发展研究, 2014 (5) :39-48.

[2]张敏, 熊帼.基于日常生活的消费空间生产:一个消费空间的文化研究框架[J].人文地理, 2013 (2) :38-44.

[3]刘珊, 吕拉昌, 黄茹, 等.城市空间生产的嬗变——从空间生产到关系生产[J].城市发展研究, 2013 (9) :42-47.

[4]范霄鹏, 杜晓秋.传统聚落中的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J].中国名城, 2012 (3) :63-66.

[5]黄斌, 戴林琳, 胡垚, 等.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再生影响机制研究——以南锣鼓巷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 2012 (3) :106-111.

[6]田艳平.旧城改造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J].人口学刊, 2012 (6) :72-80.

[7]顾朝林, C·克斯特洛德.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 1997 (5) :3-11.

[8]姜文锦, 陈可石, 马学广.我国旧城改造的空间生产研究——以上海新天地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0) :84-89, 96.

[9]龚维斌.城市化:空间变化与社会重构[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2 (4) :9-15.

[10]周尚意, 王海宁, 范砾瑶.交通廊道对城市社会空间的侵入作用——以北京市德外大街改造工程为例[J].地理研究, 2003 (1) :96-104.

[11]陈浩, 张京祥, 宋伟轩.空间植入:大事件对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的影响研究——以昆明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2) :110-116.

[12]金磊.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城市更新与创意设计策略[J].城市住宅, 2017, 24 (9) :6-9.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Quadrangle Residential Space and Social Elements——Taking Jinsitao in Shichahai District as an Example
917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