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黄纯 章骞云 郑王雄杰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定义,初步选择了60个评价指标,形成了通过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判别力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了多重实证筛选,构建6个评价模块共24个评价指标的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建筑业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评价
作者简介:黄纯,男,生于1983年,浙江省杭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创新创业管理。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NDJC146YB); 2019杭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20190834M31-1)

1 引 言

已有研究表明,创新是企业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科学准确的认识和评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深刻的实践意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人们科学评价企业真实发展状况、准确把握企业优势以及短板的主要支撑。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但可以加快企业的结构化改革,促进企业优化发展,而且能够使得企业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来最大化地实现企业经济战略发展目标。

就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关于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体系仍未被完整构建出来,其主要原因在于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高复杂性和动态性。同时,由于建筑业企业的行业特殊性,一些通用的指标体系往往不能够对建筑业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因此,本研究将从建筑业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已有通用指标体系和实践调研,力图对现有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做出补充。

基于此,本文认为,良好的指标评价体系应该必备以下2大建设目标:①衡量企业竞争力状况,找准企业的定位:企业可以通过指标体系衡量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找到自身的劣势与其他企业的差距,根据评价结果不断地在企业的弱势处深耕,同时根据自己的优势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②政府可通过建筑业竞争力的相关评价指标对地区内的建筑进行分类以及排名,从而在整体上认识到当前建筑业企业的水平,并且在各要素层面上初步了解建筑企业的水平。也可以根据排名有针对性的培育、扶持重点企业。

根据这两大建设目标,本文聚焦于“如何构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核心研究问题,选择杭州市拱墅区建筑行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企业的各方面进行评价,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结构化改革,促进企业优化发展,而且能够使得企业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来最大化地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在此基础上,政府可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制定精准扶持等相关政策,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遴选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由多个指标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指标集群,也是度量建筑行业各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工具,更是为政府政策制定、项目招标、评奖评优等工作中提供依据的基础。为确保这种测度工具有有效性与可信性,并且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际水平,评价指标的遴选必须遵守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这四项基本原则。

2.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

企业竞争力是多种能力复合作用的结果,在文献总结和多次专家座谈的基础上,总结相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基础,根据指标评价体系的原则,本研究理论遴选了60个评价指标组成了第一轮评价指标X(1),如表1所示。

2.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专家咨询

研究者采用专家会议咨询法,对第一轮评价指标体系X(1)开展进一步地修改和完善。根据专家会议的咨询结果,对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第一轮评价指标体系X(1)作出调整,删除了“股权结构、员工离职率、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等9个指标,并且增添了“签订合同额、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企业信用评估等级”等9个指标,得到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第二轮评价指标体系X(2),共60个评价指标构成。

表1 拱墅建筑业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第一轮评价指标X(1)   

表1 拱墅建筑业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第一轮评价指标X(1)

2.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由于第二轮评价指标体系X(2)只参考了部分行业专家的主观意见,为了提高指标的内在效度,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实证检验。因此,我们将理论筛选的指标制作成《拱墅区住建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候选指标评议表》,采用专家研讨会以及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要求专家依据自身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知识以及上述提到的四项基本原则,在所有指标中选出在他们看来最具有评价意义的26-30个评价指标,并且补充一些能够代表各行业特性的指标,为接下来的研究做好准备工作。根据专家意见,筛选出一批真正有用的指标。在发放出去的问卷和专家咨询表中,我们总共回收30份纸质咨询表,网络问卷88份,其中有效问卷有111份,有效率为94%。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这些数据进行了隶属度分析。

通过文献查阅并开展多次专家会议讨论,有针对性的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本文将隶属度的临界值定为40%。因此,除去营业利润率、资产负债率、人均培训费等隶属低于临界值的24个指标(总数为60个),保留了36个指标构成第三轮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有14个主观评价指标,22个客观评价指标)。

2.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在拱墅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第三轮评价指标体系X(3)中,由于体系内指标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这种关联将导致信息的多次反复应用,使得评价不具备应有科学严谨性,最终导致评价结果的信效度收到影响。

依照现有理论,研究者运用SPSS20.0开展相关性分析。在α=0.01条件下,有8对评价指标均存在着高度的显著相关,因此淘汰签订合同率、利润增长率等7个指标,合并发明专利数和实用性新型专利数,保留剩余的评价指标构成了拱墅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第四轮评价体系X(4)。第四轮评价体系包括了29个评价指标。

2.5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鉴别力分析

鉴别力分析是分辨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竞争力差异的分析方法。我们运用SPSS22.0对全部指标进行了方差检验,在此基础上对各种不同企业评价指标的变差系数进行计算。

根据专家讨论以及以往的经验,将变差系数的临界值定位0.80,根据结果有5个评价指标的变差系数小于0.80,分别是合同履约率、政府创新经费占比、竣工验收合格率、重大事故控制、拖欠民工工资这四个指标。保留其余的评价指标,其余指标构成拱墅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第五轮评价指标体系X(5)

经专家筛选、隶属度分析和鉴别力分析后,第五轮评价体系X(5)构建完成。该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评价指标、评价模块和评价目标三个方面如表2所示。

2.6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信效度分析

信度与效度是开展数据分析的前提条件。信度(Reliability)是指为测量工具免于随机误差影响的程度,即稳定性;效度(Validity)考察的是分析结果与测量内容的匹配程度,即有效性。本研究将采取折半信度和内容效度对其进行衡量。

经计算得到,拱墅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636,说明所构建的点企业评价指标体系X(5)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水平。关于内容效度的检验,本研究先后邀请了120名建筑领域的专家对本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其中有103位专家认为这些指标能够较好的反应建筑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且CVR0.717,这说明所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评价体系X(5)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基于数据获取方式和形成过程的区别,我们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分为两类:客观性评价指标(定量指标)和主观性评价指标(评分指标)。本研究所用的均是客观性指标,绝大多数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合理程度和准确程度均较高,一小部分数据来自于简单的计算。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因此必须采取综合评价的方法。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来构建以及评价拱墅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

3.1 评价指标的数据处理

为了消除因维度不同的数据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本文在数据运算之前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即采用效用值法,将效用值的区域范围定为[0,100]

3.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横向测度

依据上述的主成分评价方法,我们利用SPSS 20.0软件对拱墅区建筑业企业6大资质评价指标的共性指标进行因素分析,并对其最终得分进行排序,找出其差距与优势。

表2 拱墅区建筑业房建总承包企业评价第五轮评价指标X(5)   

表2 拱墅区建筑业房建总承包企业评价第五轮评价指标X(5)

3.2.1 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经最大方差法旋转以后,被提取的6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5.880%14.713%11.891%9.973%7.425%5.643%,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65.525%,显然这六个主成分对于解释这24个评价指标的大部分变差是有效的,因此,我们把它们作为评价指标的主成分。

3.2.2 评价模型构造

在主成分载荷分析基础上,根据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以及各主成分在主要评价指标上的载荷系数,可以确定各个主成分和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对六个主成分命名(如表3所示)。

表3 拱墅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与权重   

表3 拱墅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与权重

根据上述确定的6个主成分及其权重值,我们可以构造如下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4 研究结论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通过本文的指标体系,企业可以明确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着力补短板,并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培育力度。本研究采取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的方法,并辅以深度访谈、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提升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三大对策措施,为部署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提供理论与实际指导,对推动建筑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精准企业定位,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第一,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明确自身的技术创新目标,制定长期的投资决策。第二,企业需要根据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找出自身的创新短板与其他企业的差距,根据短板对症下药。第三,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包括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两个方面,引入技术后,也需培育人才对该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加强建筑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人才激励机制。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人才是首要因素。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不仅要加强自身建设,也需要将人才战略纳入企业中长期规划,建立健全建筑行业人才的培育、引进和激励制度,营造创新氛围,以此调动建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3)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市场引导。

政府需要在区域内,根据指标体系得分,扶持发展一批前景广阔的特色企业,形成企业之间的差异化结构,形成做大做强施工总承包企业,做精做优专业承包企业的市场结构。同时,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建筑市场的监督力度,积极为优势建筑企业人才引进、市场准入、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加强市场管理,完善市场准入与清出制度,出台相关政策减轻税负,扶持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1] 陈帆,王孟钧.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及实证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1):14-17.
[2] 邓蓉晖,夏清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6(6):124-127.
[3] 胡恩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J].科研管理,2001(4):79-84.
[4] 黄金.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5] 张哨军,陈伟亚.建筑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5):13-15.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HUANG Chun ZHANG Qianyun ZHENG Wangxiongji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definition of the index system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60 evaluation indexes are initially selected in this study to form a theoretic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By using the methods of membership degree analysis,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discrimination analysis,this paper makes multiple empirical screening of the theoretical evaluation indexes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with 24 evaluation indexes of 6 evaluation modules.Finally,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evaluation module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which provides a forward-looking and operable measurement tool for the evalu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dex evaluation
817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