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MM的天门北城区排水系统削峰及控污模拟分析

作者:金建华 徐振韬 金溪 周天问 姜应和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摘要:基于SWMM构建天门北城区排水系统的水力水质模型, 进行不同降雨强度条件的暴雨模拟, 识别严重溢流节点。在此基础上, 对严重溢流节点所对应子汇水区提出适用的组合LID措施, 并采用SWMM中的LID模块对雨水水量和水质控制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 组合LID措施对严重溢流节点溢流时间和总溢流量的控制效果较好, 对管道峰值流量的削减有一定的作用, 对子汇水区地表径流量峰值的削减率可稳定在20%以上。随着暴雨重现期的增大, 组合LID措施对节点溢流的控制和管道峰值流量的削减效果会逐渐减弱。组合LID措施对排放口处COD、TN、TP出流总量的削减效果较好, 削减率基本在40%50%。
关键词:SWMM 暴雨模拟 低影响开发 雨水控制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金建华 通讯处:430070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E-mail:609931701@qq.com;
基金: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670541);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城市也随之不断扩张, 城市圈愈来愈大。而城市化建设改变了其流域的水文特性, 区域降雨径流量相对于开发前成倍增加。城市现有的雨水排水系统已经超负荷运转, 近年来, 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城市的洪涝和内涝风险加大, 在安全方面造成了巨大隐患, 经济方面带来了严重损失, 解决城市洪涝灾害问题成为当务之急。而且, 大量的雨水经地面径流后, 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污染源, 对河流及湖泊危害越来越严重[1~3]

   针对上述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洪涝灾害频发、径流污染加重等问题, 本文尝试采用SWMM模型模拟城区降雨情形, 找到严重内涝区域, 提出相应措施使之能够得到缓解。

1 研究区域模型的建立

1.1 SWMM模型介绍

   SWMM是一个面向城市区域的雨水径流水量和水质分析的计算机模型, 该模型可动态模拟单场或连续降雨中的地面径流与排水管网中水量和水质的变化过程。SWMM自1971年由美国环保局开发以来, 已经经历过多次升级, 本文采用的是2016年9月发布的SWMM5.1.011。SWMM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城市地区的暴雨洪水、分流制和合流制排水系统的规划、分析和设计。

1.2 研究区域概况

   天门市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 城区地势平坦, 地形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地貌属于江汉冲积平原。一般地面高程为26~31 m (吴淞高程系) 。天门河横穿城区, 把城区分成北南两部分, 本文研究区域为天门河以北城区 (以下简称天门北城区) 。

1.3 研究区域排水系统概化

   研究区域排水系统概化基于以下2点假设:

   (1) 降雨在整个区域上是均匀的, 即各点降雨强度相等。

   (2) 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汇水区, 每个子汇水区雨水就近汇入管网节点。

   根据天门北城区排水管网资料, 将研究区域划分为76个子汇水区, 雨水管网概化为150个节点和149段管道, 22个排放口, 3个电排站。

   研究区域排水系统概化如图1所示。

1.4 SWMM模型参数设置

   SWMM模型模拟中的关键点就是相关参数的确定。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 参考SWMM模型用户手册中的典型值取值范围和相关的文献, 对模型基本参数进行设定。

图1 天门北城区排水系统SWMM概化

   图1 天门北城区排水系统SWMM概化

    

   (1) 入渗模型。入渗模型采用Horton模型, 最大入渗速率为76.2 mm/h, 最小入渗速率为3.81mm/h, 对应的衰减系数为4h-1

   (2) 产流模型。透水地表曼宁系数为0.2, 不透水地表曼宁系数为0.015;透水地表洼地蓄水深度为6mm, 不透水地表洼地蓄水深度为2 mm;无洼地蓄水的不透水地表百分数为25%, 坡度根据地形图计算为1%。

   (3) 汇流模型, 采用非线性水库模型。

   (4) 水力模型。由于动力波可以模拟回水、分流等复杂情况, 故水力模型选用动力波。

2 排水系统水力模拟

2.1 设计雨型及雨量

   由于历史原因, 天门市本地无暴雨强度公式, 本文采用临近地区汉口的暴雨强度公式为设计暴雨强度公式, 见式 (1) :

    

   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 L/ (s·hm2) ;

   P———重现期, 年;

   t———降雨历时, min。

   设计雨型采用芝加哥雨型[4], 降雨重现期为P=1年、2年、5年、10年, 降雨历时为2h, 退水时间为2h, 模拟总历时4h。雨峰系数r取值如下:P=1年、2年时, r=0.4;P=5年时, r=0.45;P=10年时, r=0.5。设计降雨雨型如图2所示。

2.2 模拟结果分析

2.2.1 内涝风险分析

   采用暴雨重现期为1年、2年、5年、10年2h设计暴雨过程作为模型的输入, 模拟天门北城区的内涝情况。不同暴雨重现期溢流时间较长的节点数如表1所示。

图2 设计降雨雨型

   图2 设计降雨雨型

    

   表1 不同暴雨重现期溢流时间较长的节点数   

表1 不同暴雨重现期溢流时间较长的节点数

   由表1可见, 在暴雨重现期P=1年时, 没有溢流时间超过1h的节点, 仅有部分处于城区地势低洼地带的节点溢流且溢流时间较短, 对道路上车辆的通行和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小。但随着暴雨重现期的增大, 节点出现溢流的数目明显增多, 溢流时间也显著延长。在实际情况下, 如果节点溢流时间达到1h以上, 很有可能在雨水口附近道路处产生路面积水, 造成城市内涝[5]。在之后的研究中将识别和分析这些影响居民工作和生活的严重溢流节点。

2.2.2 严重溢流节点分析

   根据模型模拟结果, 节点J22、节点J93和节点J146溢流最为严重。3个溢流节点模拟结果见表2。

   表2 溢流最为严重的3个节点模拟结果   

表2 溢流最为严重的3个节点模拟结果

   与节点J22、节点J93、节点J146溢流相关的子汇水区ZMJ38、ZMJ39、ZMJ9和ZMJ28的位置如图3所示, 土地利用情况如图4所示。

图3 与严重溢流节点相关子汇水区位置

   图3 与严重溢流节点相关子汇水区位置

    

图4 与严重溢流节点相关子汇水区土地利用情况

   图4 与严重溢流节点相关子汇水区土地利用情况

    

   拟根据子汇水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对各子汇水区设置合适的LID, 减少不渗透硬化面积, 从源头上降低雨水径流量, 削弱初期雨水污染,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排水系统易渍涝、易污染的状况。

3 研究区域雨水控制模拟

3.1 低影响开发措施简介

   低影响开发 (LID) 措施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马里兰州乔治王子郡和西雅图市、波特兰市共同提出的一种新型雨水管理理念,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设施来实现对降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 使区域开发建设后尽量接近于开发建设前的自然水文状态[6]。LID的设置思路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渗, 改变下垫面; (2) 滞, 增加径流时间; (3) 蓄, 增加储水空间; (4) 滤, 减少径流污染; (5) 净, 减少径流污染。几种措施的联合作用, 使整个区域组成一个整体, 共同削减雨洪, 控制污染, 在起到削峰控污作用的同时, 也达到美观的效果。

3.2 SWMM中LID模块参数设置

   根据天门北城区的特点, 确定采用LID和城市管渠相结合的排水模式。

   为验证LID措施的有效性, 对与3个严重溢流节点J22、节点J93、节点J146相关的子汇水区ZMJ9、ZMJ38、ZMJ39和ZMJ28设置组合LID措施, 这些区域以住宅小区、公共绿地和学校为主, 本次研究采用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绿色屋顶的组合LID措施。绿色屋顶能够有效节流降雨, 可使降落到地面的雨水量减少, 还具有美化环境的景观功能;下凹式绿地能有效利用公共绿地内的绿化带积蓄雨水;渗透铺装能够加强地表入渗, 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7]

   经文献查阅及实地考察, 对LID措施的参数进行了设定。下凹式绿地表层蓄水深度150 mm, 蓄水层孔隙比0.5。渗透铺装的面层厚度为60 mm, 蓄水层孔隙比为0.43。绿色屋顶透水层厚度100mm, 排水垫层厚度300mm, 孔隙比0.5。下凹式绿地率为30%, 渗透铺装率为45%, 绿色屋顶率为25%。组合LID措施面积占子汇水区ZMJ9、ZMJ38、ZMJ39和ZMJ28总面积的30%。

3.3 LID措施对雨水径流量的控制效果分析

   设置LID措施后, 对天门北城区排水系统进行模拟, 分析LID措施对雨水径流量的控制效果, 结果见表3。

   表3 设置LID后严重溢流节点的模拟结果   

表3 设置LID后严重溢流节点的模拟结果

   以子汇水区ZMJ38、ZMJ39处的排放口PFK9为例, 分析LID措施对管道峰值流量的削减效果, 结果见表4。

   以子汇水区ZMJ38为例, 分析LID措施对地表径流量峰值的削减效果, 结果见表5。

   表4 PFK9管道峰值流量削减效果   

表4 PFK9管道峰值流量削减效果

   表5 ZMJ38地表径流峰值削减效果   

表5 ZMJ38地表径流峰值削减效果

   从表3和表4可看出, 在子汇水区ZMJ9、ZMJ38、ZMJ39和ZMJ28设置组合LID措施后, 对严重溢流节点溢流时间和总溢流量的控制效果较好, 由于对管道峰值流量削减起决定作用的是调蓄池, 因当地实际条件的限制, 本文所设置的组合LID措施并没有调蓄池, 即便如此, 由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绿色屋顶组合而成的LID措施对管道峰值流量的削减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方案的缺陷在于随着暴雨重现期的增大, LID措施对节点溢流的控制和管道峰值流量的削减效果会逐渐减弱。从表5可看出, 采用LID措施后地表径流量峰值的削减率可稳定在20%以上。

3.4 LID措施对雨水径流水质的控制效果分析

3.4.1 污染物累积和冲刷模型参数

   (1) 地表污染物累积模型参数。地表污染物累积过程可用式 (2) 表示[8,9]:

    

   式中Pc———研究区域地表污染物累积量, g/m2;

   M———由于大气降尘、垃圾累积、植被残体以及交通影响降落于研究区域的污染物量, g/ (m2·d) ;

   t———从最近一次降雨算起的时间长度 (也称无雨期历时) , d;

   k1———污染物转化系数;

   k2———污染物的去除速度系数, d-1

   对式 (2) 分离变量后积分得式 (3) 、式 (4) :

    

   当t较大时, e-k2t接近于0, 此时区域内的污染物输入和损失达到平衡, 地表所积聚的污染物量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 在未降雨情况下, 地表污染物累积量在一定时间会达到最大值, 其后一般不再增长。

   将式 (4) 中k1M合成一个参数PM,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当地情况, 无雨期历时t取5d, k2取0.968d-1;PM取值如下:当污染物为COD时PM取1.703g/ (m2·d) , 当污染物为TN时PM取0.369g/ (m2·d) , 当污染物为TP时PM取0.007 03g/ (m2·d) 。由以上数据计算得到地表初始污染物累积量如表6所示。

   表6 地表初始污染物累积量   

表6 地表初始污染物累积量

   (2) 雨水中各种污染物浓度。根据课题组对多场降雨过程的雨水水质监测数据, 对未落地形成径流前的雨水污染物浓度设置如下:COD=20mg/L, TN=1mg/L, TP=0.02mg/L。

   (3) 冲刷模型参数。地表污染物冲刷过程可采用指数模型描述见式 (5) [10]:

    

   式中W———地表污染物冲刷速率, kg/ (hm2·h) ;

   C1———冲刷系数, mm-1;

   C2———冲刷指数, 其值取1;

   q———单位面积的径流速率, mm/h;

   B———地表污染物累积量, kg/hm2

   课题组前期采用喷头式人工降雨模拟器, 进行不同下垫面的冲刷试验, 以此确定不同下垫面各种污染物的冲刷系数[11], 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不同下垫面的各种污染物冲刷系数   

表7 不同下垫面的各种污染物冲刷系数

3.4.2 组合LID措施对污染物的削减效果

   当重现期P=1年时, 排放口PFK9处各污染物在设置LID前后出流浓度如图5所示。

图5 设置LID前后污染物出流浓度对比示意

   图5 设置LID前后污染物出流浓度对比示意

    

   在不同暴雨重现期下, 设置LID措施前后排放口PFK9处各污染物出流总量的变化如表8所示。

   表8 设置LID前后污染物出流总量对比   

表8 设置LID前后污染物出流总量对比

   在不同暴雨重现期下, 设置LID后排放口PFK9处各污染物出流总量削减率如表9所示。

   表9 设置LID后污染物出流总量削减率   

表9 设置LID后污染物出流总量削减率

   结合图5和表8、表9可以看出, 组合LID措施对排放口PFK9处COD、TN和TP出流总量的削减效果较好, 削减率基本在40%~50%, 控污成效显著。

4 结论

   (1) 基于SWMM软件构建了天门北城区排水系统水力水质模型, 进行不同降雨强度条件的暴雨模拟, 识别并分析了该区域的严重溢流节点。

   (2) 在严重溢流节点所对应子汇水区设置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绿色屋顶的组合LID措施, 对严重溢流节点溢流时间和总溢流量的控制效果较好, 对管道峰值流量的削减有一定的作用, 对子汇水区地表径流量峰值的削减率可稳定在20%以上。随着暴雨重现期的增大, 组合LID措施对节点溢流的控制和管道峰值流量的削减效果会逐渐减弱。

   (3) 组合LID措施对排放口处COD、TN和TP出流总量的削减效果较好, 削减率基本在40%~5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秦语涵, 王红武, 张一龙.城市雨洪径流模型研究进展.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 39 (1) :13~19

[2]王静.基于SWMM模型的山地城市暴雨径流效应及生态化改造措施研究:[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 2012

[3]刘金平, 杜晓鹤, 薛燕.城市化与城市防洪理念的发展.中国水利, 2009, (13) :15~18

[4]张大伟, 赵冬泉, 陈吉宁, 等.芝加哥降雨过程线模型在排水系统模拟中的应用.给水排水, 2008, 34 (S1) :354~357

[5]马俊花, 李婧菲, 徐一剑, 等.暴雨管理模型 (SWMM) 在城市排水系统雨季溢流问题中的应用.净水技术, 2012, 31 (3) :10~15

[6] Coffman L S.Low impact development creating a storm of controversy.Water Resources Impact, 2001, 3 (6) :7~9

[7]李霞, 石宇亭, 李国金.基于SWMM和低影响开发模式的老城区雨水控制模拟研究.给水排水, 2015, 41 (5) :152~156

[8]边博.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模型研究.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0, 32 (6) :137~141

[9] 钟迪峰.城市面污染源数值模拟研究:[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 2004

[10]许迪.SWMM模型综述.环境科学导刊, 2014, 33 (6) :23~26

[11]张超, 姜应和, 金建华, 等.不同下垫面径流污染物冲刷规律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2, 34 (8) :128~132

Simulation study on drainage and waterlogging prevention based on SWMM in north district of Tianmen
Jin Jianhua Xu Zhentao Jin Xi Zhou Tianwen Jiang Yinghe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 Architectur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Hydraulic and water quality models in the north area of Tianmen drainage system based on SWMM were established.Severe overflow nodes were identified by simulations of rainstorms on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conditions.On this basis, combined LID measures applicable to the corresponding sub catchment areas of the severe overflow nodes were proposed, and simulations of rainwater quantity and water quality control effects were achieved by using of the LID module in SWM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ed LID measures have good effect on overflow time and total flow control of severe overflow nodes, and also have effect on reduction in the pipeline peak flow, and the reduction rate of the maximum surface runoff in the sub catchment areas can be stabilized at more than 20%.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currence period, the effect of the combined LID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overflow of the nodes and the peak flow rate will gradually weaken.Combined LID measures have good effect on reduction of the total discharge amount of COD, TN and TP, and the reduction rates are basically between 40%50%.
Keywords: SWMM; Simulation of storm water; LID; Rainwater control;
761 1 1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