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信任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郭慧锋 余波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摘要:随着项目交付模式的不断优化,IPD模式作为一种最大程度提高效率、改善项目绩效的新型项目交付模式应运而生。由于我国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信任问题较为突出,进而影响了团队的合作,阻碍了IPD模式在我国的应用。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出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的信任影响因素,再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业主方与承包方的信任关键影响因素,主要是问题解决机制、团队的公平性和声誉。针对这两大核心参与方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提出有效的建议,从而达到突破信任障碍、形成良好合作氛围的效果。
关键词:IPD 项目团队 业主方 承包方 信任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法
作者简介:郭慧锋,男,生于1978年,山西晋城人,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经济与管理,IPD项目管理。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基于BIM的IPD模式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研究”(16GL16); 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与风险补偿研究”(20161BBA10054)

1 引 言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各参与方之间缺乏信任,成员个体如始终以自身利益为主而不顾及项目的整体利益,必然造成相互对立,互相转嫁风险,进而导致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多、工期拖延、效率低下、沟通不畅、费用超支等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建设的效率和效益。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项目集成交付)作为一种改变传统建筑管理理念的新型交付模式,减少项目参与方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建设项目中管理项目的进一步发展。相关资料显示,通过应用IPD模式,70.3%的项目实现了成本节约、59.4%的项目成功缩短了工程工期、58.6%的项目实现了信息的充分共享利用。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IPD是一种基于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高度信任,强调各参与方在项目开展初期便开始合作、团队成员之间信息高度共享、项目风险与利润的共担共享、高度集成化的新型交付模式。但只有建立项目团队良好的信任关系为前提条件下,IPD模式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从而突破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IPD模式的思想最早源自于日本丰田公司汽车的一种生产模式(TPS),而后Howell等人从中获得灵感便将精益思想引入到建筑领域,并由后继学者不断发展与优化逐渐形成了如今被业界所广泛接受的交付模式。IPD的定义为,一种项目交付方式,“将系统、人员、业务结构、知识和经验实践,全部集成到一个流程中,在该流程中,信息高度共享、积极合作,协同利用所有参与者的才能和智慧,更大程度地减少施工成本;在建设的各个阶段优化项目成果、减少浪费,最大程度提高效率从而缩短项目周期,为业主增加价值,最终使项目建设总成本可控”。依据AIA定义,IPD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1)项目各方参与方具有高度协作的工作流程,该流程覆盖了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包括设计、施工及交付阶段;(2)项目参与方的早期介入;(3)决策基于价值理论;(4)团队风险共担、收益共享:(5)BIM技术的信息共享;(6)充分利用团队成员的技术能力和支持。其主旨思想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项目团队成员高度集成、紧密合作、精益建造及全生命周期。

本文拟利用文献调查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两大核心参与方之间的信任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进而促进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信任机制的构建,以推动IPD模式在我国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与发展。

2 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的信任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2.1 信任影响因素的提取

IPD模式自创立以来,关于它的理论研究逐渐深入,但该模式在我国实践应用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IPD项目团队参与方之间信任机制的建立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且主要障碍是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因此,要实现IPD项目团队内部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就必须对这两大核心参与方之间的信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得项目核心参与方之间信息与资源高度共享、减少机会主义行为,进而避免一系列与资金相关的矛盾与纠纷的现象发生,促成项目各参与方积极地展开合作。鉴于此,本文基于以往与IPD项目团队信任相关研究文献,提取出了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在建立信任关系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具体影响因素及其出现频次如表1所示。

2.2 信任影响因素的维度划分

由于识别出的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的信任影响因素较多,直接进行研究不能深刻地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信任的作用机理;因而,需要对这些信任影响因素进行维度划分,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便于研究。本文研究的是IPD项目团队内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的信任,而这两大参与方都属于组织层面,则该信任属于组织间信任范畴。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笔者将提取的24个信任影响因素分为组织特征、关系特征、制度特征、人际特征和绩效特征等五个维度,具体见表1

(1)组织特征。

组织特征这个维度是项目团队内信任关系建立最为基础的特征,体现的是具备一定的能力或特征使得对方信任,主要包括其能力、声誉、善意等信任影响因素。

(2)关系特征。

关系特征这个维度是指可以起到增强项目团队内部信任与形成团队成员相互依赖性效果的这一类信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信息共享、沟通的有效性、合作的经历和长期的合作关系等。

(3)制度特征。

制度特征这个维度是指保障项目团队成员的付出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具体是以合同为载体保证项目团队内部公平性的社会规范与制度的一类信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完备的合同、团队的公平性、问题的解决机制等。

(4)人际特征。

该特征体现的是项目团队成员一些性格、品质等内在条件可以提升其他成员对自身的信任程度,进而实现组织内成员之间良好信任关系的形成。

(5)绩效特征。

绩效特征这个维度是指合作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合作后,以合作取得的阶段性效果来作为依据确定对于对方的信任程度。

2.3 信任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本文分别向参与过IPD项目的建设单位(业主方)与施工单位(承包方)各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收回业主方信任影响因素有效问卷176份、承包方信任影响因素有效问卷184份。调查对象中高级职称占9%,中级职称占28%,初级职称占63%。从统计数据可知,调查对象比较熟悉IPD项目,信息来源具备可靠性,为本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2.3.1 业主方的信任影响因素

(1)KMO值和Bartlett检验

对业主方的24个信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进行KMO值和Bartlett检验,以确定问卷的效度是否符合进行因子分析的要求,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KMO值为0.531,超过了0.5,说明这24个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较强,在因子分析可接受范围内;且Bartlett球形统计量的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则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性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即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2)因子提取

借助SPSS软件,本文采取因子分析对业主方24个信任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提炼,得到了因子载荷矩阵。为了更好地对信任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对因子进行了四次幂极大法旋转以区分各信任影响因素的差异,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IPD项目团队内业主方与承包方间信任影响因素的维度划分   

表1 IPD项目团队内业主方与承包方间信任影响因素的维度划分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结果,从旋转成分矩阵可以看出影响业主方信任的因素可以被分成七大类。结合各类因子所包含的信任影响因素的共同特点,将因子1命名为“组织文化因子”、因子2命名为“综合能力因子”、因子3命名为“合作态度因子”、因子4命名为“团队意识因子”、因子5命名为“团队制度因子”、因子6命名为“团队协作因子”、因子7命名为“机会主义因子”。

(3)因子重要程度排序

通过对各公因子所涵盖题项的问卷调查得分进行加权平均(题项权值依据表2),以确定公因子对业主方信任影响的重要程度,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影响业主方信任的七大类公因子中最重要的是“团队制度因子”,其因子得分为3.4647,包含“问题解决机制”和“团队的公平性”两个因素;最不重要的信任影响公因子是“团队协作因子”其因子得分为2.5245

2.3.2 承包方的信任影响因素

(1)KMO值和Bartlett检验

同理,再对承包方的24个信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进行KMO值和Bartlet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2)因子提取

表2 旋转成分矩阵—业主方数据   

表2 旋转成分矩阵—业主方数据

表3 业主方信任影响因子得分及排序   

表3 业主方信任影响因子得分及排序

表4 承包方信任影响因素KMO和Bartlett检验   

表4 承包方信任影响因素KMO和Bartlett检验

由表4可以看出KMO值为0.62,超过了0.5,在因子分析可接受范围内;并且Bartlett球形统计量的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即说明这24个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较强,可以进行因子分析。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依据以上数据分析结果,从旋转成分矩阵可以看出影响承包方信任的因素可以被分成八大类。结合各类因子所包含的信任影响因素的共同特点,将因子1命名为“团队制度因子”、因子2命名为“沟通因子”、因子3命名为“综合能力因子”、因子4命名为“团队意识因子”、因子5命名为“合作态度因子”、因子6命名为“关系因子”、因子7命名为“组织文化因子”、因子8命名为“声誉因子”。

(3)因子重要程度排序

同理,对影响承包方信任中特征值大于1的八个公因子进行排序,如表5所示。

表5 承包方信任影响因子得分及排序   

表5 承包方信任影响因子得分及排序

从表5可以看出,影响承包方信任的八大类公因子中最重要的是“声誉因子”,其因子得分为3.9549;最不重要的信任影响公因子是“组织文化因子”其因子得分为2.4146

3 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信任关系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由上文的信任影响因素分析可知,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信任关系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问题解决机制、团队的公平性、声誉等三个因素。据此,针对这些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促使IPD项目团队两大核心参与方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进而促进IPD团队整体信任的形成,推动IPD模式在工程实践上的应用。

3.1 建立完善的IPD项目团队问题解决机制

IPD项目团队成员合作关系建立时,业主方与承包方应平等相待、彼此充分交换意见,共同商订合同条款,着重制定详细的问题解决方案。合作过程中,一旦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便可及时采取合作初期所确立的问题解决方案,从而使矛盾得到及时控制,遏制不良情绪滋生而阻碍信任关系建立。为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进而促使双方信任关系的形成。

3.2 构建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奖罚有理有据

IPD项目团队内业主方作为项目的投资方拥有其地位优势、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而承包方作为承担项目施工任务的项目参与方相对而言较为被动,往往处于劣势的状态。因此,承包方在团队的利益分配与责任分担方面会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阻碍了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信任关系的产生。通过构建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承包方依据团队所评定的绩效以获取其合理的收益或相应的处罚,从而避免不公平的现象发生,促进信任关系的建立。

3.3 与业界声誉良好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IPD项目团队组建初期,承包方应与业界口碑好、信誉高的业主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而业主方也应与专业能力强、外界评价良好的承包方签订长期合作合同。工程实践中IPD项目团队两大核心参与方在合作初期对彼此声誉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双方便会降低防备心理,愿意与对方共享自身的信息与资源,以促使业主方与承包方建立信任关系。同时,业主方给与声誉良好的承包方长期合作合同的方式鼓励其采用“信任”策略,进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高水平的互信关系。

4 结 语

IPD模式的优势要得到充分的发挥,首要问题是需要突破信任障碍,其中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问题最为突出,因而本文针对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的信任影响因素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运用文献调查法提取了影响双方信任的因素,再结合因子分析法对其各自的信任影响因素进行了合理的归类,从而分析得出了这两大核心参与方相同的信任公因子,包括团队制度、综合能力、合作态度、团队意识、组织文化因子;而业主方特有的信任公因子为团队协作、机会主义因子;承包方特有的信任公因子为沟通、关系、声誉因子。

然后,对双方各自信任公因子排序得出了IPD项目团队内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信任关系建立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问题解决机制、团队的公平性、声誉等三个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建立完善的问题解决机制、构建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与声誉良好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实施这些措施以增进IPD项目团队内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的互信,进而促进其项目团队整体的信任氛围形成,实现IPD模式在工程实践的成功应用。

尽管本文在探讨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关键信任影响因素分析中有一定的创新和发现,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本文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关于这二者的关系仍有待深入。例如本文没有考虑到IPD项目团队内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的信任影响因素随着项目实施的阶段不同,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会发生变化,而本文仅静态地分析了这二者的信任关键影响因素对信任产生的重要程度。另外,由于信任是一种涉及多学科难以描述的复杂变量,而本文采用了主观性较强的专家打分法和因子分析法对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的信任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论的主观成份较重。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对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信任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分别研究业主方与承包方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信任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以提出更加完备的策略,促进其信任关系的形成。应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集成式研究方法,准确探究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的信任关键影响因素,进而得出其信任关系建立更为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1] 佘健俊,李梅,陈礼靖.IPD模式下项目组织沟通管理研究[J].煤炭工程,2015(2):142-145.
[2] 牛建刚,郝之鹏,张垚.基于粗糙集理论的IPD模式项目风险分担研究[J].工程经济,2017(8):31-35.
[3] 张连营,赵旭.工程项目IPD模式及其应用障碍[J].项目管理技术,2011(1):13-18.
[4] 马腾.IPD项目团队信任与成员认知偏差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5] Howell G A.What is lean construction:Proceedings of 7th IGLC[C].1999.
[6]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d Guide[M].USA: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2007.
[7] 支建东,张东宁,张雪娇.IPD交付模式下项目风险分担多边谈判机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5(5):488-493.
[8] Wood Graham,Mc Dermott Peter.Searching for trust in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 interim view[C].Profitable partnering in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London:E & FN Spon,1999:107-116.
[9] Peter Shek-Pui Wong,Sai-On Cheung.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Partnering Success[J].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05(4):70-80.
[10] John F.Y.Yeung,Albert P.C.Chan,Daniel W.M.Chan.The definition of al1iancing in construction as a Wittgenstein family-resemblance concep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7(25):219-231.
[11] Patrick S.W.Fong,Bobby W.C.Lung.Inter organizational Team work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7(2):157-168.
[12] 杨林峰.建设项目伙伴合作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13] 乐云,蒋卫平.关于建设工程项目信任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J].项目管理技术,2010(5):29-33.
[14] 孟宪海.在项目参与方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J].国际经济合作,2007(9):63-66.
[15] 王冬梅.工程信任影响因素及建立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16] 陈一飞.建设项目团队信任机制演化及管理[J].建筑经济,2011(2):62-65.
[17] 马腾.IPD项目团队信任与成员认知偏差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18] 董冬.基于演化博弈的工程项目团队组织间信任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19] Anna Kadefors.Trust in project relationships-inside the black box[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4(22):175-182.
[20] Wong,J.E.S.and Then,D.and Skitmore,R.M.Antecedents of trust in intra-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within three Singapore Public sector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gencies[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es,2007(7):797-806.
[21] 高源.基于模糊认知图的IPD项目管理团队内部信任评价[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2] 吴琼.信任对IPD项目团队管理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3] Malik M.A.Khalfan,P.M.,Will Swan.Building_trust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Supply Chain Management[J].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7(6):385-391.
[24] 周晓宏,郭文静.项目团队建立快速信任的方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41-43.
[25] Roger Atkinson,Lynn Crawford,Stephen Ward.Fundamental uncertainties in Projects and the scope of Project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6(24):687-698.
Research on Key Trust Influencing Factors between Owner and Contractor in IPD Project Team
GUO Huifeng YU Bo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project delivery model,as a new type of project delivery model,IPD model has emerged to maximize efficiency and improve project performance.The trust problem between the owner and contractor in the IPD project team in China is more prominent,which affects the cooperation of the team and hinders the application of IPD model in China.The paper sorts out trust influencing factors between owner and contractor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Then uses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get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ust between the owner and the contractor,which is mainly about problem solving mechanisms,team fairness and reputation.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rus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re participants,which will break through the obstacles of trust and form the good atmosphere of cooperation.
Keywords: IPD; project team; owner; contractor; trust influencing factor; factor analysis method
1151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