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医院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绿色医院”

作者: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

 

提到医疗建筑, 多让人联想到单调的墙壁、阴沉的氛围, 给人一种冷冰冰、带有消毒药水味道的感觉。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 (简称RLP) 尝试扭转这个形象, 把屯门医院大楼的荒废天台改造成低碳绿色的健康空间, 用温暖的人性化设计扩展现有的浸信会医院空间, 打造便捷、温馨的疗愈场所。

1多方面关爱的医疗空间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 为应对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需求的日益提升, 在新建医院机会很少的情况下, 扩建原有医院与挖掘现有医疗空间的潜力成为必然选择。RLP近年来接连接受了两座医院的扩建设计工作委托, 分别是屯门医院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设计和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设计。在这两项设计工作中, 除了满足医院功能扩展的必需要求外, RLP也尝试配合科技的发展, 以更绿色、更人性化的方式去营造现代化的医疗空间。

在医院扩建的设计过程中, 医护人员从一开始便参与进来并给予意见, 详细解释治疗的方法与过程, 提出涉及相关科技和空间的需求, 让RLP建筑师们充分理解医疗功能的本质需要, 同时希望通过设计创造能缓和患者情绪、切合患者需要的空间, 并且让使用者感受到宁谧轻松的自然氛围。

对RLP设计团队来说, “设计更好的生活”非常重要。为此, RLP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 通常站在使用者的立场, 想象他们如何感受和运用空间, 比如希望怀着何种心情进入空间, 又希望带着何种心情离开空间, 这些都是RLP人性化设计的基础。RLP建筑师不是纯粹地追求令人眼前一亮的建筑, 而是更关注如何加入人性化元素可以让建筑设计更加细腻。其实不单是医疗建筑, 近年来也在研究讨论建筑空间与健康心理的相互关系, 如好的学校设计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优秀的办公室设计能提高生产力等。

2细致圆满的整体规划——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

RLP建筑师认为在医疗建筑中, “人”是重中之重, 是设计的核心。以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为例, RLP的建筑设计不仅考虑到这是治疗的地方, 更从患者角度出发考虑他们怎样运用空间。RLP一手包办了此项目的建筑和室内设计, 因此会看到一些细小却富含意义的建筑细节, 通道里看似扶手又像椅子的设计细心地考虑了残障人士的需要;每间咨询辅导室和多用途室连接一个户外小庭院, 宛如“绿脉”由外至内延伸, 日光和自然风渗透进室内, 让患者在延伸的自然空间中进行咨询和诊断, 情绪得以更快缓和;为儿童设计的房间更见心思, RLP摒弃传统的净白医院设计, 为营造零压力的儿童咨询辅导区, 大胆提出以一条滑梯贯穿室内外, 让儿童在充满趣味的咨询辅导室放松心情, 打开心扉, 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所幸的是委托方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设计, 让建筑充满惊喜。

1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的绿化外墙与旧大楼成强烈对比

1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的绿化外墙与旧大楼成强烈对比   下载原图

 

2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原为屯门医院内一个荒废了的天台空间

2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原为屯门医院内一个荒废了的天台空间   下载原图

 

3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只有250m2的覆盖面

3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只有250m2的覆盖面   下载原图

 

4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屋顶绿化

4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屋顶绿化   下载原图

 

5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接待处

5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接待处   下载原图

 

6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每间辅导室和多用途室都连接独立户外小庭园

6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每间辅导室和多用途室都连接独立户外小庭园   下载原图

 

7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设计概念利用轻身钢材, 在绿化中设置不同空间作为接待室、4间辅导室和1间多用途室

7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设计概念利用轻身钢材, 在绿化中设置不同空间作为接待室、4间辅导室和1间多用途室   下载原图

 

8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日光和自然风渗透室内

8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日光和自然风渗透室内   下载原图

 

9, 10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玩味滑梯穿梭室内室外

9, 10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玩味滑梯穿梭室内室外   下载原图

 

1 1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百分百天然采光和通风

1 1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百分百天然采光和通风   下载原图

 

RLP建筑师团队在设计过程中时刻谨记一点:医护人员和患者才是建成后的使用者。因此, RLP设计师乐意聆听医护人员的意见, 了解可持续设计怎样才能更加完善地融入到治疗之中。当双方都明白这样的设计对环境和使用者都有所裨益时, 就会积极互动以推动更优质的设计, 将其融入医疗活动和使用者的日常生活。最终RLP建筑师成功地为康复病人营造了一所集家居、庭院与游乐场于一体的另类健康中心。

总之, RLP建筑师希望患者在漫长的康复路上, 除接受专业咨询辅导之外, 也可以多享受户外的绿意与蓝天, 在轻松的氛围中舒减压力。

1 2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接待室简洁明亮

1 2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接待室简洁明亮   下载原图

 

1 3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设计细节

1 3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设计细节   下载原图

 

1 4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医护人员自起始参与项目, 协助建筑师打造宁谧轻松的自然氛围

1 4 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医护人员自起始参与项目, 协助建筑师打造宁谧轻松的自然氛围   下载原图

 

1 5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与邻座原有的D座大楼的相融设计

1 5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与邻座原有的D座大楼的相融设计   下载原图

 

1 6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垂直绿墙为有限空间增加绿化

1 6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垂直绿墙为有限空间增加绿化   下载原图

 

1 7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应付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1 7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应付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下载原图

 

1 8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由地下二层至八楼, 每一层均与D座开通相连

1 8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由地下二层至八楼, 每一层均与D座开通相连   下载原图

 

3从医护人员、患者及亲友角度做的设计——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设计

浸信会医院扩建大楼设计是RLP加入了人性化元素的另一个案例。浸信会医院扩建的新E座大楼总投资为10亿港元, 楼高10层, 另加2层地库, 建筑面积5 550m2, 旨在提供更宽敞、舒适的院舍环境以改善医院的服务, 包括新增102张病床、扩展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 (ICU) 、病理化验部、放射诊断部和微生物实验室, 此外还包括部分专科医疗中心及一个员工餐厅。

作为医院的扩建部分, 大楼的建筑设计在空间安排上将新楼与现有医院建筑完全融为一体, 使得医院内部动线和功能无缝衔接。建筑外部形态则延续邻接的D座大楼, 采用条形窗和条形陶板外墙将建筑包裹成一个“玻璃盒子”, 突出医院建筑整体的简洁现代风格。

医疗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实用性、高效性和功能性等条件。RLP建筑师的精心设计和平面布局为医院使用者带来了舒适和便利:医护人员能够争分夺秒, 为患者的治疗争取黄金时间;前来探访的亲友也能够轻松地找到方向, 减少焦急和不安。所以, 在让新建部分提供更多使用空间的同时, 不增加额外的交通与不必要的功能重复至关重要, 为此, 建筑设计师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分别做出了必要的分区或整合。

在垂直方向上着重分区, 利用高低楼层各自优势和特色区分“动”与“静”。低层靠近街道, 设置成可为较多人流服务的门诊部分, 另将24h门诊由B座转移到D/E座地下, 让乘坐公交车和地铁前来求诊的病人比之前更易直接到达。高层为病房, 人流较少, 病人可以享受宁静和观赏开敞的美景, 舒缓疾病和治疗时的不适。员工餐厅位于二层, 便于其他各座的员工能通过天桥方便地到达。

水平方向则重在整合。将E座与D座的大部分楼层打通, 比如将重症监护室 (ICU) 从旧翼迁到E座, 与D座同层的加护病房和心脏加护病房互相配合, 按病人护理需要做出更适合、贴心和直接的处理;门诊服务与入院部、药房和放射诊断服务等部门分布在同一楼层并连在一起, 为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从整间医院的内部交通着眼, 缩短点对点的距离, 尽量减少电梯使用量, 方便各楼层的病人、员工及访客。

4绿色医院设计

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 发展“绿色医院”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以往谈及医疗, 首先想到的是冷冰冰的医疗器材和设备, 很少会留意建筑环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建筑和健康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好的医疗环境对治疗工作会起到辅助作用, 能够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1 9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利用高低楼层各自优势和特色区分“动”与“静”

1 9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利用高低楼层各自优势和特色区分“动”与“静”   下载原图

 

2 0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四层平面图

2 0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四层平面图   下载原图

 

2 1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九层平面图

2 1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九层平面图   下载原图

 

2 2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地面层平面图

2 2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地面层平面图   下载原图

 

2 3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玻璃幕墙增加观景视野及自然光摄取

2 3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玻璃幕墙增加观景视野及自然光摄取   下载原图

 

2 4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借用室外绿化环境, 舒缓患病的身心痛楚

2 4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借用室外绿化环境, 舒缓患病的身心痛楚   下载原图

 

2 5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布局理顺了住院与门诊病人及医顾人员的流程

2 5 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布局理顺了住院与门诊病人及医顾人员的流程   下载原图

 

可持续建筑不只影响建筑物本身, 更能为周边环境和使用者带来正面影响。RLP在余兆麒健康中心和浸信会新E座大楼设计中, 在“绿色医院”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尝试, 其中有些颇具前瞻性, 如结合绿化和治疗把自然带入医疗空间等, 这在香港或内地的医院设计中还不太常见。

以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为例, 设计以“绿色脉膊”为主要概念, 将一座医院大楼的荒废天台改造成低碳绿色的健康空间。建筑巧妙地利用轻型钢材代替水泥建造, 在医院天台延伸出一片“起伏的绿化”覆盖面, 从绿化中引出不同的空间作为接待室、咨询辅导室和多用途室, 并在其中加入了大量低碳设计元素。

从绿化天台到绿化墙, 可以见到RLP打造一个绿意盎然的健康中心的决心。建筑的绿化率超过了57%, 一方面有助于隔热降温、降低空调负荷, 另一方面优化了旧医护大楼环境, 为病人提供了一个低碳自然、舒适零压力的康复建筑。

在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的设计中, 重点采用了绿色环保技术。整个设计及建造过程均采用香港绿色建筑协会的“BEAM Plus”评估认证标准, 积极减少能耗、用水, 并促进形成健康的室内环境。

新E座大楼的建筑通过不同层面的屋顶平台绿化, 为城市增添了绿意, 并适当使用垂直绿化技术在狭小的空间内增加患者亲近自然的机会。节能措施普遍使用在新E座大楼各处, 比如中空玻璃单元式幕墙可以减少太阳辐射热量的摄入, 降低空调负荷, 同时引入自然光及室外景观;LED照明的广泛使用降低了用电量;节能空调系统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能耗。此外在建造过程中, 材料的选择、建筑垃圾减量、水资源保护等方面都从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 努力将建筑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减到最小。

虽然建筑面积只有800m2的屯门医院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和建筑面积5 500m2的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在规模和尺度上迥然不同, 然而对于RLP设计师来说, 需面对的医疗空间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课题却并无分别。

5重新审视医疗空间设计

在香港, 先进的医疗科技逐渐带来医疗观念的改变,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医疗体验日益重视。医院除了有治愈疾病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给予患者良好的治疗过程体验和提高带病生活的质量。同时, 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也带来了对生存环境的关心,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正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观念。医院建筑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要素不但令建筑本身成为都市环境中的积极元素, 同时也令医疗空间的使用者获得更自然健康的体验, 成为促进疗愈效果的积极要素。

6结语

RLP的设计团队一直致力于在建筑的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设计方面探索各种可能性。特别是在香港这样的密集都市环境中, RLP深知为社会贡献的优质设计必然是以使用者为本, 同时尽量减少给自然环境造成的负担。屯门医院余兆麒健康生活中心和浸信会医院新E座大楼这两个项目, 对RLP来说正是实践团队长期积累的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设计经验的绝好契机。目前, 这两个项目已投入使用并反馈良好。无论是精巧的天台上加建的诊疗空间, 还是整座综合性医疗大楼的扩展, RLP在不同尺度的医疗空间设计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并将继续探索以人为本的“绿色医院”设计策略。

 

1098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