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交通组织在立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作者:管春时 刘逸凡
单位: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形式追随功能”代表了对理性的极致追求,试图从需求的角度寻求方法,解释新建筑的形式逻辑。从形式与功能的冲突出发,以竖向交通组织和立面形态的矛盾为切入点,寻求形式与功能的辩证统一。着重研究了竖向交通组织在立面的表现形式,提出了以竖向交通为“骨”,以立面为“皮”的概念,以“腿骨”“皮包骨”“骨包皮”“臂骨”和“骨架”五种组织方式讨论竖向交通与立面设计相结合的可行性。
关键词:竖向交通 立面 表现形式

 

现代建筑中,立面的构成方式数不胜数,建筑呈现的形态也多种多样,然而在这些形态下,平面的布置有时却会与外立面脱节,就好像建筑的平面和立面是由两位设计师分别操刀设计的一样。那么在设计之初,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不妨从最基本的竖向交通组织和立面关系来考虑。“形式追随功能”是埃罗·沙里宁一直奉行的口号,他推崇功能主义建筑。这并不是拒绝独特的造型,而是让建筑的表现形式随功能改变,即一切以实用为主,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围绕功能展开。对于“形式追随功能”的概念,我们认为并不需要全盘接受,二者并不只是简单的表皮与内部,因而不能剥去形式谈功能,也不能搁置功能谈形式。无论二者谁是主导,都是密不可分的。例如,路易斯·康将理查德森医学研究院空间分为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楼梯作为服务空间在立面上呈现出来(图1)。康赋予了服务空间独立的形象,使其成为塔楼立面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红砖砌筑的塔楼与颜色丰富的被服务空间各自独立,勾勒出一条高低起伏的天际线。平面空间被直观地反映在立面中,人们通过对立面的视觉记忆,快速寻找到自己的目的地,更快地适应环境。从视觉效果上看,塔楼作为实体映衬在由玻璃构成的使用空间虚体中,使立面更加立体。

由此可见,我们所喜爱的作品并非需要多么光怪陆离,平立面的辩证统一同样能够博人眼球。通常构成平面的是约75%的使用空间和约25%的交通空间,而一直以来交通空间似乎总是立面构筑的难题,比如简单的上屋面楼梯,若前期未考虑完善,最终呈现的结果可能是在立面上凸出部分体块,破坏立面的整体性。为摆脱交通空间的固有印象,可以考虑为其设计单独的建筑形象,使其成为立面的构成元素之一。这不仅可以避免立面表现形式与平面交通布局的冲突,还可以将平面的逻辑性表现到立面上来。

1 交通空间在立面上的表现形式

若我们把建筑中的立面形态视为“皮”,那么竖向交通空间便是“骨”。根据交通空间在立面上的表现,我们将其分为以下五种。

1.1“腿骨”

将平面交通核以竖向核心筒的形式外置——“腿骨”。交通核一般是由楼梯、电梯和卫生间构成的核心筒。核心筒是具体的,而交通空间是发散的。因为核心筒原本就具有自己的建筑形象,所以只需要为其赋予材质便可在立面上形成自己的语汇。

理查德森医学研究院就曾用这种构成方式成功地将平面的概念融入到立面构成中,使得建筑特征更加鲜明。Heatherwick Studio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设计的学习中心1也是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形式变异(图2,3)。通过堆砌一个个互相独立的空间,用内廊将他们连接起来,在几个空间之间置入交通核心,并将立面的虚体与实体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进行置换,虚体的交通核心与连廊映衬着实体的教室,将服务和被服务空间在立面上分开,平面的逻辑也在立面上充分地体现。逐层扩大的模块使得整个立面十分富有张力,呼应了平面风格。

国内同样有采用类似设计手法的建筑。例如,汤桦为成都航宇超合金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综合楼将核心筒作为承重构件,支撑外立面的巨大构架(图4)。夸张的C字形构架构成了外立面独特的工业特征,钢格栅构架不仅承担了遮阳功能,还创造了大量灰空间,立面C字形钢格栅与核心筒的素混凝土的结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腿骨”的形式在立面上将核心筒与建筑主体分开,外立面上自然形成竖向连通的体块,与主体立面在虚实关系上形成互补。

1.2“皮包骨”

将平面中的交通核内置——“皮包骨”。交通模块内置的做法虽然使外立面与交通组织脱离,但解放了建筑外立面,使得建筑师可以更加自由地设置外立面语汇,而不用顾忌内外的对应关系。高层建筑常采用这种处理方式,而在设计多层建筑时,很多建筑师也会在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建构平面的交通体系来达到同样的目的。例如,张轲设计的诺华上海园区5#楼以细胞为主题,将核心筒分散布置在几个六边形细胞内,实现了无柱的室内空间(图5,6)。幕墙设置了不规则的起伏,如同随着细胞的呼吸不断跳动,虽然从立面上无法观察到楼梯等垂直交通空间,但其内外间的逻辑是一致的。除了这种隐性的“皮包骨”,还有一种显性的“皮包骨”,即通过设置高透明度的玻璃幕墙,对内部交通体系产生惊鸿一瞥的效果。为了加强这一效果,外立面常常通过设置实体来加强此处的虚体效果,比如华盛顿大学生命科学楼1,它的核心筒被一层花旗松木材包裹住,并且自下向上逐层细窄,如同一棵巨木支撑着整幢建筑,西侧的钢制楼梯在立面上仿佛悬空放置(图7,8)。通透的玻璃表皮使得内在的竖向交通仿佛是舞台聚光灯下的焦点,表露无遗。“皮包骨”的设计形式通过内置的竖向交通组织让外立面更加自由,或将垂直交通隐藏于内部,或通过透明的立面表皮窥见其内部交通组织,最终以内敛亦或张扬的形态将之呈现出来。

4 成都航宇综合楼南侧

4 成都航宇综合楼南侧

 

1 理查德森医学研究院分析图

1 理查德森医学研究院分析图

 

2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

2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

 

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平面图

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平面图

 

1.3“骨包皮”

将竖向交通组织在立面中充分体现——“骨包皮”。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指交通核,还包括竖向交通流线的外立面化。赖特主持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1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概念。关于博物馆,赖特曾解释为“一个连续坡道上的巨大空间”,他舍弃了建筑约定俗成的层数概念,设置了一个沿着中庭层层环绕而上的坡道,而艺术展品就摆放在这些坡道的墙面上(图9,10)。建筑立面与内部如出一辙,如同一根白色的线条放射状螺旋上升。从远处看去,博物馆精致得像一个巨大的雕塑;在内部参观时,人们会自发地沿着赖特安排好的流线在博物馆内行动,不必依赖参观手册上标出的参观流线,因为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本“参观手册”。王澍在中央美院象山校区的诸多设计中也采用了“骨包皮”的做法。为了实现意境营造,建筑意象定为山。屋顶起伏与立面材质的选用都与山的意象相契合,不仅如此,立面设计还特别采用了与山契合的元素——山路。建筑的立面或黑灰或粉白,顺着“山势”在立面的不同层高设置出口,用梯段将他们联系起来,就像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又似一条条丝带(图11)。如果将外部的交通流线去掉,中央美院象山校区的外立面就会逊色很多,“骨包皮”的做法无疑为建筑的外立面增添了许多色彩。

由DS+R跨学科设计工作室设计的哥伦比亚大学Roy&Diana Vagelos教育中心2,我们很难将其定义为“骨包皮”或是“皮包骨”。该建筑南侧立面设置了许多大楼梯,形成阶梯状的学习空间,楼梯上下连通,配合大块的白色铝板幕墙,仿佛瀑布沿着立面轨迹奔流而下(图12)。教育中心将表皮和竖向交通组织以独特的处理方式杂糅在一起,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造型语汇。

1.4“臂骨”

将竖向交通组织作为立面的一个出口——“臂骨”。平面交通不必限制在建筑外立面的包围内,通道可以设置在建筑外部,与周边建筑或环境产生关系,仿佛是从身体中伸向远方的一条臂膀。Gould Even为堪萨斯大学设计的DeBruce中心1将博物馆的空间与新建学生休息空间连接起来,促生了这样的设计——一条通道从旧建筑伸入到新建筑的二层,连接位置用铝板包裹,透过通透的玻璃幕墙可以看到新建筑中的走道仿佛“悬浮”在立面上,十分优美(图13)。这种手法常被用于新老建筑的连接处,如同一座架设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桥梁。

1.5“骨架”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我们称之为——“骨架”。整个建筑似乎只是一个加上少许观赏平台的交通空间体系,就像古代的佛塔、瞭望台(图14)。由Nelson Byrd Woltz的景观设计师与Heatherwick工作室合作设计的“容器”2,用154个错综复杂的梯段连接成了独特的立体交通,像是用建筑元素拼接而成的一个雕塑(图15)。虽然将其称之为建筑可能有些不妥,但它确实行使着建筑的部分功能——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由游玩欣赏,所以它的定义相对比较模糊,我们姑且称之为构筑物。“容器”的梯段和平台下方由抛光铜包裹,与素混凝土相互映衬,使得整个构筑物更显活力。可以看到,整个立面形态由所有的内部结构组成,没有过多的包装。由于“骨架”中的空间纯粹单一,因而这种设计思路常被应用于纪念性、宗教性、标志性的建筑当中,它的观赏性有时会远远比其实用性更加重要。

2 结语

上述各个建筑有平实的,也有夸张的,然而其立面呈现出的建筑状态基本都能够很好地引导使用人群,为建筑带来本质的提升,不仅能够联系平立面,还能使立面设计不落俗套。总之,建筑始终是为使用者服务的,无论其形式如何夸张,它的功能总是和形式密不可分。

5 诺华上海园区5#楼

5 诺华上海园区5#楼

 

6 诺华上海园区5#楼分析图

6 诺华上海园区5#楼分析图

 

7 华盛顿大学生命科学楼

7 华盛顿大学生命科学楼

 

8 华盛顿大学生命科学楼室内交通空间

8 华盛顿大学生命科学楼室内交通空间

 

9 古根海姆博物馆

9 古根海姆博物馆

 

1 0 古根海姆博物馆分析图

1 0 古根海姆博物馆分析图

 

1 1 中央美院象山校区

1 1 中央美院象山校区

 

1 2 哥伦比亚大学Roy&Diana Vagelos教育中心

1 2 哥伦比亚大学Roy&Diana Vagelos教育中心

 

1 3 堪萨斯大学DeBruce中心

1 3 堪萨斯大学DeBruce中心

 

1 4 云岩寺塔

1 4 云岩寺塔

 

1 5“容器”

1 5“容器”

 

参考文献[1]Zhang J,Qing F,Wang X.诺华上海园区5号楼,上海,中国[J].世界建筑,2018(10):84-91.

[2]汤桦.成都航宇超合金技术有限公司园区[J].建筑学报,2017(11):66-70.

[3]蔡述传.苏州云岩寺塔[J].文物,1980(3):86-87+107.
Manifestation of Vertical Traffic Organization in Facade Design
GUAN Chunshi LIU Yifan
Abstract: "Form ever follows function" represents the ultimate pursuit of rationality,leading the form of "new build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Beginning w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form and function,and tak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vertical traffic organization and facade,this paper seeks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form and function.It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manifestation of vertical traffic organization on the building facade.Considering vertical traffic as "bone" and building facade as "skin".The feasibility of combining vertical traffic with elevation design is discussed in five organizational modes,named "leg-bone", "skin-bone", "boneskin", "arm-bone" and "skeleton".
Keywords: vertical traffic; building facade; manifestation;
1155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