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乡村民居建筑空间特征下的适老化设计研究——以内蒙古中西部农村地区为例

作者:姜雪 周博 郭佳 牛美霖 刘静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毕格维能(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以内蒙古中西部传统乡村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农村居民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从院落、住宅内部空间对院落民居进行分析,总结民居的空间特征,了解老年人的居住现状以及需求特征,基于调研结果并围绕适老化改造原则探讨乡村养老建筑的设计要点与方法。
关键词:传统民居 空间特征 适老化 内蒙古中西部
作者简介:姜雪,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周博,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 郭佳,毕格维能(宁波)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牛美霖,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静,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农村资源整合视阈下北方农村老年人在乡养老设施适老型模式研究”(51978119)的资助;

 

1 背景

随着“乡村振兴”口号的提出,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新农村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在这一进程中,受限于各地不同的发展状况,出现了盲目追求形式的农村住宅建设浪潮,但是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农村人口结构现状,同时缺乏对农村居民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的考量,从老年人角度考虑的居住空间建设实例更是屈指可数。

我国于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随后老龄化加速发展,并且呈现出农村地区的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加剧和增速加快的趋势。数据显示,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正以每年85万的速度增长,而农村老年人在居住问题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 研究方法与调研对象概述

本研究以建筑计划学、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理论为基础,以实地调研为主,在内蒙古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开展调研,调研地点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城拐村和二狗湾村,通过观察老年人的实际生活状态,通过摄像、访谈、问卷、测绘等针对民居的建设情况、空间特点、使用现状以及老年人的居住需求、生活行为等进行调研,在内蒙古中西部传统乡村民居的建筑空间特征下进行适老化设计探索。共计调研了15个典型案例(表1)。

本文研究对象为内蒙古中西部的院落民居,作为一种移民建筑文化,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起源地与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并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了别具特色的内蒙古中西部传统乡村民居形式。本文以民居的院落空间、住宅空间两大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合当地老年人的行为习惯,提出相应的适老化设计策略。

3 院落民居的空间特征

3.1 院落特征

3.1.1 院落空间构成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民居的院落空间最主要的一部分是供日常生活起居的庭院空间,另一部分是用来进行生产养殖活动的蓄养空间,此外还有一部分是这两个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图1~4)。

庭院空间通常形态规整且有秩序,有着相对明确的轴线关系,一般由南北两排房屋、院墙和大门围合而成,没有东西两侧的厢房。畜养空间主要由养殖部分和种植部分构成,此空间总体的空间组织相对自由、灵活。过渡空间是位于庭院空间与畜养空间之间的一块场地,该空间平时用于晾晒未加工的谷物以及囤放谷物加工过后剩余可作为燃料的副品。

表1 调研地点与时间   

表1 调研地点与时间
1 院落空间排布示意

1 院落空间排布示意

 

2 过渡空间

2 过渡空间

 

3 庭院空间

3 庭院空间

 

4 蓄养空间

4 蓄养空间

 

5 一字型

5 一字型

 

6 二字型

6 二字型

 

7 二字复合型

7 二字复合型

 

8 院落空间组织模式

8 院落空间组织模式

 

9 独门独院型

9 独门独院型

 

1 0 独门共院型

1 0 独门共院型

 

3.1.2 院落空间布局

随着农村居民需求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结构的转变,当地民居的院落空间布局也经历了适应期、过渡与转型期、稳定期的三个阶段。

庭院的平面类型分为一字型、二字型以及二字复合型(图5~7)。一字型的庭院只有北侧的一排正房与三面围合的篱笆或院墙,房子坐北朝南呈“一”字横向组合,该类型庭院多出现在移民定居初期的适应阶段。二字型庭院是在一字型庭院的基础上,在原有房屋的南边又增加一排与之平行的房屋,东西两侧仍用篱笆或者院墙围合,该类型庭院多出现于定居中期的过渡与转型阶段。二字复合型庭院是在二字型庭院的基础上在东侧或西侧多了一个不对称的单体建筑——粮仓,通常是东西朝向,且并不与南北两排房屋相连,该类型庭院多出现于居民定居生活稳定的阶段。

3.1.3 院落空间组织形式

在院落各空间的组织当中,通常包含纵向延伸式和横向延伸式(图8)。纵向延伸式是以庭院空间为核心单元,畜养空间在庭院空间的垂直方向上,以“列”的形式纵向向外延伸出前院或者后院;横向延伸式是指畜养空间在庭院空间的水平方向上,以“排”的形式向外延伸扩展。除此之外,也会有极少部分民居因地形限制,庭院与畜养空间相互独立设置。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居民会根据不同需求来调整或者增加院落中某部分空间的大小。庭院空间与蓄养空间分别占院落总空间的面积比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在农、牧两种生产方式上的倾向性。在调研案例中,蓄养空间占院落空间的面积比率总体上比庭院空间占院落空间的面积比率稍高一些,说明居民通常在劳作生产上更加倾向于畜牧养殖。

3.1.4 庭院空间组织形式

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父母与子女毗邻而居的现象比较普遍。毗邻而居的家庭关系中,庭院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独门独院式,父母与子女各有单独的庭院,日常生活中互不干扰,子女各食其力,每家都有各自的生活设施;另一种是独门共院式,父母与子女生活在同一庭院但不同房屋之中,并且通常会共用生活设施与资源,最明显的特征是父母与子女的房屋中会有一个厨房是最主要的,其日常饮食一般都会使用这个厨房(图9,10)。

3.2 住宅特征

3.2.1 住宅内部空间构成

当地传统住宅内部空间通常呈现东西两间,即里外间式的布局方式。从入口进入住宅内部的第一间称为外间,外间内包含灶房;与外间左右连通的靠内部一间称为里间,里间常设有火炕(图11)。火炕和灶是当地住宅内部主要的活动区域和生活设施,因此火炕的布置方式也直接影响住宅内部空间的划分与形态,其中最常见的为“前炕式”和“后炕式”两种布置方式(图12)。

3.2.2 住宅内部空间布局

从实地调研资料以及居民所绘制的认知图中可以发现,当地住宅内部空间的平面根据建设年代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一间型、传统两间型和两间纵向附加型三类(图13)。

一间型的平面类型多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住宅内部火炕面积几乎占据住宅近一半的面积,通常火炕与灶直接相连,内部空间并无任何隔断,且除此之外室内一般仅有很少几件家具。传统的两间型的平面多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这类平面在调研中数量最多,平面主要分为东西两间,靠外临近入口一侧为外间,靠内相对比较私密的一间为里间,灶房通常在外间的最北端,火炕常布置在里间内。两间纵向附加型是一种基于传统两间型平面,纵向向北附加其他空间与功能的一种平面形式,通常附加的空间多为洗漱间,一少部分为储藏室。

4 老年人居住现状分析

基于调研结构和相关资料的归纳分析,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老年人居住现状有以下特征。

(1)目前农村的居住模式中一代居占56%,二代居及以上的多代居占总数的44%,居民年龄多集中在40~70岁之间,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36%。目前住宅模式单一,对家庭的代际结构缺乏合理的空间组织,同时由于留守、空巢老人的数量增多,独居老人占比较大,但是现在的农村住宅普遍缺乏适老化设计。

(2)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以务农、畜牧、子女补贴等为主,超过40%的老人还在务农,但是民居院落的组织形式并未基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考虑务农、畜牧等工作发生时的无障碍设计。

(3)农村老年人由于空巢、留守等易产生孤独感,目前居住环境也较为单一,老年人普遍希望在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延续传统的生活习惯。

5 内蒙古中西部传统乡村民居建筑适老化设计

5.1 院落空间的适老化设计

农牧结合是当地最广泛的生产方式,其中内蒙古中西部农村地区多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因此在院落空间适老化改造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其中院落空间作为生活起居和畜牧养殖等功能的空间载体,是老年人主要的室外活动、劳作空间。在所调研的案例中,院落空间的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畜混行;庭院与蓄养空间功能混杂,相互嵌套,流线穿插;庭院卫生环境较差,难以保持。

考虑到内蒙古中西部农村地区民居内蓄养空间所占比例较大,对庭院空间、过渡空间、蓄养空间应采取高效、节约的设计,在合理的功能分区上进行适老化设计:尽量将蓄养空间与庭院空间分开,二者均设置单独的对外出入口,保证人畜分行;同时考虑到老年人所需的室外休闲空间,要灵活布置各类空间,随着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和不同时期的需求可进行适当的蓄养空间改造,作为室外休闲空间,同时要考虑院落里各个空间的布置方式,设计最短流线以及尽可能减少流线交叉;生产活动与起居活动同时在场地内应尽量避免高差,在各个出入口处最好设置缓坡以代替台阶,同时做好防滑以及竖向的排水措施,防止雨雪天气积水(图14)。

5.2 庭院空间的适老化设计

庭院是农村院落空间里老年人自主性最强的一部分公共空间,但是所调研的案例都忽略了庭院内的景观设计。应注重庭院空间的适老化营造,并针对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状况来进行相应的适老化设计。

在营造院内休闲空间时,可以在庭院内搭建藤蔓类植物架,让老人在夏季时于其下纳凉与聊天。植物架的搭建要考虑院落空间的布置形式,紧邻院墙没有粮仓的一面,同时注意不对正房造成遮挡。增加绿植并保留部分种植区,庭院不宜完全铺设硬质铺地,应保留部分土质地面,种植小规模的草木与花卉,易于修剪的同时不会对正房的采光以及视线造成遮挡,既可以点缀、美化庭院环境,还可以通过景观效应使居住者身心放松。

5.3 住宅内部空间的适老化设计

住宅内部空间的适老化设计是在空间组织和住宅模式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基于老年人的身体尺度和行为习惯进行的,应根据老年人的实际生活习惯以及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结合调研中的普遍现象,从建筑空间角度提出适老化设计。

居民的日常炊事行为需要经常往返于住宅内外部,因为住宅的内部通常不设置储藏空间,米面粮油等多放置于凉房,因此,灶房成为联系室内外空间的关键。而调研案例中多数住宅灶房都被置于室内流线的末端,炊事行为时需要穿越其他空间,十分不便。

因此住宅主体空间的适老化设计可考虑将内部空间分为主要生活空间和辅助生活空间两部分。主要生活空间包括起居室、门厅、卧室等空间;而辅助生活空间则包含各类服务于主要生活空间的功能,如厨房、餐厅、卫生间等。为了使用方便且与院落空间联系更加紧密,这两部分都应开设单独对外的出入口。

在住宅的内部空间优化时应根据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特色的家庭结构关系情况,可从一代居或者多代居角度出发进行设计。一代居(图15,16)的民居应以住户主人的卧室空间为主,进行横纵轴的空间展开,周围布置其他主要生活空间和相应的辅助生活空间;多代居(图17,18)的民居以老年人和子女共用的主要生活空间为核心展开空间布置,如起居室和餐厅作为老年人与子女卧室空间的分隔与联系。

1 1 住宅内部空间构成

1 1 住宅内部空间构成

 

1 2 住宅内部炕的布置方式

1 2 住宅内部炕的布置方式

 

1 3 住宅平面类型及发展

1 3 住宅平面类型及发展

 

卧室作为老年人活动发生频率最高的空间,对私密性和舒适度的要求都较高。老年人的卧室应采用前炕式布置在住宅南向位置,保证充足的阳光和通风。火炕作为农村地区主要的就寝工具和采暖方式,更应该保留下来,不仅能够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同时也是尊重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行为习惯。在布置炕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起炕习惯,炕前要有辅助穿鞋、下地的台阶,在炕边设置起身扶手,周边可以布置放置物品的置物架和储存柜等。

起居室作为老年人室内活动的主要空间,根据当地老年人大多还在务农的现状以及不同的身体状况相应进行设计,适老化设计的原则就是保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可以将供老年人使用的起居室与卧室相邻或者两者结合布置,可布置相应的休息设施来缓解务农压力,如沙发、按摩椅、泡脚盆等,适当情况下配备相应的电视机、茶具等娱乐设施,注意对应家具的视距设置和摆放位置,同时结合墙面布置一定的展示空间和储物空间。

门厅是住宅的入户空间,为方便老年人的进出,宜设置经济实用的无障碍坡道,在门口设置座椅及扶手,方便换鞋和起身动作。在房间面积充足的情况下,建议设置专门的门厅空间,同时保证老年人通行流线的顺畅性以及通达便利性。

厨房作为辅助生活空间,是农村住宅户型的核心,也是使用率较高的空间。结合厨房橱柜适老化相关设计原则,根据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建议厨房的活动宽度不小于1.2m;橱柜的高度要保证在老年人能够触及的范围内,方便拿放物品;为保证用火用气安全,设置安全的燃气通道及排烟道,厨房门向外开,便于老年人应急逃生;灶台的高度结合采暖炕的情况定为500mm,便于老年人日常炊事。

餐厅的设计应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改善,由于火炕承载了就寝、用餐等多种生活行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食寝混用的情况。建议将餐厅布置在厨房附近,甚至可以将厨房和餐厅合在一起使用,选用可折叠式桌椅,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卫生间是老年人使用安全隐患较高的空间,针对农村老年人使用旱厕的生活习惯,对于卫生间的适老化设计有以下几点原则:1)针对传统旱厕进行改造更新,无论是蹲便器还是坐便器,加设安全扶手、防滑装置以及紧急呼救设备,保证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及使用安全;2)考虑无障碍设计,出入口避免台阶,用斜坡代替,以满足未来使用轮椅的需求;3)考虑到老年人起夜的习惯,将卫生间靠近卧室布置,尽量缩短上厕所的行动路线;4)人性化设计,设置软垫、感应灯等适老化部件,减少对老年人不必要的伤害。

6 结语

院落民居的空间构成与居民的生产方式息息相关,即院落民居的空间构成是居民生产方式以实体形式的直接体现。一概而论、千篇一律的农村住宅建设并不能从本质上提升居民的居住质量,民居的更新、改造与建设应从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入手。现阶段我国对北方边区乡村养老建筑的设计与实践尚处于摸索阶段,在现有的建筑适老化改造中,应该紧密结合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注重适用性,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等方面入手,尊重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多元居住需求,并结合内蒙古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环境等社会因素,统筹建筑的现有条件,体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从而达到提高民生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愿望,更好地展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水平。

1 4 院落空间组织优化

1 4 院落空间组织优化

 

1 5 一代居住宅内部空间组成

1 5 一代居住宅内部空间组成

 

1 6 一代居住宅内部优化

1 6 一代居住宅内部优化

 

1 7 多代居住宅内部空间组成

1 7 多代居住宅内部空间组成

 

1 8 多代居住宅内部优化

1 8 多代居住宅内部优化

参考文献[1]郭佳.内蒙古中西部院落民居空间特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

[2]王新艳.辽南农村住宅适老性优化设计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3]付本臣,黎晗,张宇.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适老化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4(11).

[4]王洪羿,周博,牛婧.北方农村住宅外部空间的适老性设计初探[J].住区,2013(3).

[5]李金琳.晋察冀边区乡村建设中的养老建筑设计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8.

[6]王洪羿,周博,范悦,等.养老建筑内部空间知觉体验与游走路径研究——以北方地区城市、农村养老设施为例[J].建筑学报,2012(S1).

Study on the Age-Friendly Design of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Rural Residential Buildings:Taking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ural Areas of Inner Mongolia as an Example
JIANG Xue ZHOU Bo GUO Jia NIU Meilin LIU Jing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traditional rur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middle and west of Inner Mongolia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rough the field survey,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survey on rural residents,analyzes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courtyard from the courtyard and the internal space of the residence,summarize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and understands the living status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points and methods of rural old-age buildings around the principle of age-friendly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traditional house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ge-friendly; central and western Inner Mongolia;
1168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