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共享·文化——科研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初探
摘要:在当今科技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检验标准提升的时代背景下,科研建筑的设计与研究正在蓬勃发展,公共空间串联起科研建筑的工艺模块,对科研建筑的可持续性、科研工作者的交流互动性、科研机构的文化传承性起着重要作用。从绿色、共享、文化三个设计维度入手,结合工程实践进行解析,提出可供科研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借鉴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科研建筑公共空间绿色共享文化
尊敬的用户,本篇文章需要2元,点击支付交费后阅读
限时优惠福利:领取VIP会员
全年期刊、VIP视频免费!
全年期刊、VIP视频免费!
参考文献[1] 科研建筑设计标准:JGJ 91–201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2] 韩冬青,顾震弘,吴国栋.以空间形态为核心的公共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学报,2019(4):78-84.
[3] 景泉,贾濛,周晔.基于传统绿色营建理念的当代建筑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技艺,2020(7):66-71.
[4] 杨桦.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模式与发展的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
[5] 赫曼·赫茨伯格.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M].仲德崑,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6] 于怡宁.高校教学科研建筑公共空间整体性设计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7] 孙曦.科研实验空间的生命理念——评论科研实验建筑的场所塑造[J].中外建筑,2013(12):58-61.
[2] 韩冬青,顾震弘,吴国栋.以空间形态为核心的公共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学报,2019(4):78-84.
[3] 景泉,贾濛,周晔.基于传统绿色营建理念的当代建筑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技艺,2020(7):66-71.
[4] 杨桦.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模式与发展的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
[5] 赫曼·赫茨伯格.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M].仲德崑,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6] 于怡宁.高校教学科研建筑公共空间整体性设计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7] 孙曦.科研实验空间的生命理念——评论科研实验建筑的场所塑造[J].中外建筑,2013(12):58-61.
961
0
0